- U! Z) l+ T# z/ w/ a4 |* L: K% D9 d7 Q( {9 X* ~
异常
导读:生产异常是指因订单变更、交期变更、制造异常及机械故障等引起的产品品质、数量、交期等脱离原计划的现象。生产异常在生产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异常状况,及时、适当地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计划的圆满完成。
% Y6 v* x7 |; @( ^+ b* m) V' t& B, _
一、生产异常处理程序的设计
生产异常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生产。而当生产发生异常时,一般都是从处理流程、异常工时计算和责任处理三大内容来进行考虑,以便制订适时的应对办法。
1 l* i8 M P2 ~& j2 |1、异常发生时,发生部门主管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共同研究对策、及时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
- K# d5 H0 d6 q: j7 D2、生产部会同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采取临时应急对策,以降低异常对生产计划的影响。例如,有些企业规定在重大生产异常发生时,组织闲置人员培训学习。
G: X- x2 k9 ~6 W4 M; H3、排除异常后,由生产部填写异常报告单,分发给相关责任部门,对异常处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以防止异常的重复发生。
' U* x# t( L& j5 B4、保存好异常报告单,作为向责任供应商索赔的依据及统计制造费用的凭证。
8 Z( X. t/ G( W+ K2 N, Q5、生产管理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生产进度管制的控制点,为生产计划的制订和调度提供参考,并对责任单位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
二、生产异常的类型
1、交货延迟,进货品质严重不符要求,数量不符,送错物料,其他因供应商原因所致之异常。. `/ j Z. ^* i* ~+ p
5 e/ v4 J9 b2 L; B! r0 q3 S2、未能厦时确认零件样品,设计错误;设计延迟,设计临时变更,设计资料未能及时完成。
* V9 E2 [. h1 J& s5 R; [2 t y- K2 Z' g2 y
3、生产计划日期安排错误,未能及时发出生产指令,生产计划变更未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 G( C! C7 Z# N5 U1 v y" J
0 y& ?( q& y- P" X+ W; R1 s
4、采购下单太迟,导致断料,进料品质不合格;进料不全导致缺料,进错物料,来下单采购,其他国采购业务疏忽所致的异常。% a/ m6 y$ m; ^0 y* e$ v3 \7 d7 y" N
/ T M: S# j) o: z2 h1 G
5、工作安排不当导致零件损坏;作业过程来按照标准执行导致事故发生,作业来按照标准执行导致品质异常,设备仪器操作不当导致机器故障,效率低下,非瓶颈环节出现物料堆积,前一道工序安排不当导致后一道工序停机,流程安排不当,导致物流不畅备料不奎,料账错误,未及时点收厂商进料,物料发放错误,物料查找时间太长,其他固仓储工作疏忽所致的异常。
- h, n+ b/ f% m6 ^* Y6、检验标准、规范错误,进料检验延迟,进料检验合格,但实际上不良率明显超过规定标准,上过检验工序检验合格的物料在下一连检验工序出现较高不艮率;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的异常。
' Q* m& Z( a) t; ?5 V5 O' @3 ^+ J: _2 W
7、技术变更失误,设备保养失当,工艺流程或作业标准设计不合理;设备出现故障后来能及时维修,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品质异常。
' {) [9 O2 C5 {0 z, _$ {
3 e+ u0 W j- L$ k, D( M# U8 ^需要说明的是,物料供应不及时及物料质量问题,主要属供应商责任,除考核采购部或相关内部责任部门外,还应列入供应厂商评鉴,必要时应依照合同,向供应商索赔;内部责任单位因作业疏忽而导致的异常,应列入该部门工作考核,责任人员依公司奖惩制度予以处理。
三、生产异常处理的具体对策
生产异常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异常、物料计划异常、设备异常、制程品质异常及设计工艺异常等方面。生产异常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六点。7 G+ w% i1 O% S$ Q7 `. ]4 H
5 F2 d! W% P5 ?6 ^. p0 L1、生产计划异常% D# ?7 t9 H& C
% Y @# l* c7 d* H, e
表现:因计划临时变更或计划失当导致的异常。
- `9 L3 d7 s" Z+ G. c
4 w: Y+ \5 ~1 ~" f9 U
对策:
5 s0 b# @6 f, \/ j) F8 n* t z1)根据生产计划调整合理的工作安排进程,确保生产效率,使总产量保持不变。
$ C, r# V/ m8 `7 u2)及时安排处理固计划调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及清退等处理工作。
0 q( G! Y1 H5 H$ N8 R
3)合理安排囡计划调整而闲置的人员。
/ g7 v# L7 u* j2 \, o4)以最快速度做好计划调整所需设备、牺料等准备工作。
t8 v2 Z- a5 B; t
5)利用计划调整的时间,做必要的教育训练。; M1 W8 F" s0 S4 `; Z* Q) W8 ?, J
- x3 q8 c9 p6 [* E/ M2、物料计划的异常
. F" P# {* Y; B' I% _0 l
表现: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或物料品质有问题而导致的断货,引发的生产异常。
( }: |) ?% c0 ?" Y$ G# c$ t/ ~对策:
7 Z& _/ f2 Z; n" n: g
1)接到生产计划后,应五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有无短缺,实时掌控各种物料信息,并将异动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异常的发生。
5 R) t: ~& f s$ J8 H
2)物料即将短缺前30分钟,用警示灯、电话或书面形式将物料信息反馈给采购和生产管理部。
; b |' u* D% I$ b
3)物料短缺前10分钟必须确认物料何时可以接上。
' i" \; x, [) i8 f
4)如短暂断料,可安排闲置人员儆整理整顿、前加工或其他工作;如断料时间较长,可安排教育训练,或与生产管理部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 f6 o/ t" P7 C, D% a6 g2 k3 c
+ e, N0 x/ F" s" f3 e; m: O1 s3 y
3、设备异常
4 I% T8 G* K* a: c9 J3 J表现:因设备、工装不足导致的生产异常
+ P0 U" b- q& M$ J G$ r" h1 z' Z3 E" g z& N4 z R3 d/ Z' Q/ W8 W9 ^
对策:
2 `. U% C! ]: ]! O% @: E1)立即通知工程维修部协助排除异常。! u5 }1 Z: u6 V9 S
2)安排闲置人员整理整顿或做前加工工作。
% x. o2 \- i8 E3)如果排除故障需要较长时间,就应与生产管理部协调,以另作安排。
! P$ N2 A" ^8 K" s- e' _% ?# I9 g. N' W; Z% m9 z
4、制程品质异常
' X1 l. K, @" ?- w; e, `- }
表现:因制程中出现产品品质问题而导致的生产异常
# B9 p r |" o! D5 g对策:
5 x: I9 | D9 F: o7 H1)对有不艮品质记录的产品,应在生产前做好重点管理,一旦发生异常,迅速用警示灯、电话等方式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
2 I2 F9 n6 X1 R: `- v# L. ?, W
2)协助品管、责任部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速成。
0 @& X+ r. E" K5 D- E7 q& Q* a' E% Z3)在对策实施前,安排闲置人员做整理整顿或前加工工作。
' c. u2 W$ @2 J% x% |; F* p4)如异常暂时无法排除,应与生产管理那协调微生产变更。
% H) R+ ^9 f# a
3 G) U9 r& A- ~, E0 L3 u6 b5、设计工艺异常
* W# I- y9 T6 Q' Z5 ~4 ^* C! \表现:因工艺设计失当,造成某些工艺难以或不可能实现而导致的生产异常。
" F' N4 }0 N. I* K1 L
对策:
2 u/ c6 u! G) }4 t+ H
迅速通知品管部、生产技术管理部、研发部,及时对工艺设计作出调整。) ^1 S4 s& C# N* K6 ^ L# U* R1 X
" |1 c+ Q* m2 ]3 M% t$ d
6、水电异常
7 B! ^" z6 X, R' |8 v) T
表现:因突然断电、断水等异常导致的生产异常。
1 u A& r% I# z0 E. G) n+ ?对策:
" ~+ u x4 J- p( K. L% {0 e- A( |: B
1)迅速采取降低损失的处理,通知工程动力维修部抢修。
6 i4 [9 ]4 ~! p& o6 r0 r3 q1 Q; ^. x2)闲置人员可做整理整顿工作或其他安排。
9 j) }1 T+ }$ u& |: `
D% B# y( l8 ^8 {- |. A生产异常排除后,要依照“三不”原则进行处理即不找到异常原因不放过,不找到解决措施不放过,不找到责任人不放过,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异常工时的计算
生产异常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最终表现为交货期的延误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通常以异常工时和影响度对异常影响进行衡量。
/ D" D; j3 e9 G9 [9 k$ A
1、当异常导致现场全部或部分人员完全停工等待时,异常工时的影响度以100%计算。
1 W5 j7 d+ a! e- ~; R
2、当异常导致现场作业速度变慢时,异常工时的影响度以实际影响比例计算。
# L5 p+ v( f3 f0 c3、当异常导致需要增加人员投入排除时,异常工时以实际增加的工时为准。
: m) O: b& z% q8 ^6 @4、如果损失不足10分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划定),那么只需作口头报告或填入生产日报表,不另外填写异常报告单。
6 d2 T& _% p2 i( \. I
在很多情况下,异常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故而,在异常发生时,及时、准确地排除异常是做好异常管理工作的关键。
生产异常责任判定
1、研发部责任
5 ~+ c* M) f, ^0 V. E
(1)未及时确认零件样品。
# q! H2 H: h" E7 x* H# a(2)设计错误或疏忽。
7 L9 t: s1 A' j5 D1 U
(3)设计延迟。
4 N7 ] ~- n" X8 b9 b/ s/ D! j(4)设计临时变更。
" c8 }" n4 I! b% H& \0 i( ]
(5)设计资料未及时完成。
/ X9 i9 S; S/ b/ b5 R(6)其他因设计开发原因导致之异常。
+ T$ E* ?6 h, Y) o3 o
(7)工艺流程或作业标准不合理。
( c* z' R9 M4 V& F; J(8)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
+ M1 v% @& z5 d6 b5 W# g
(9)其他因生技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2 c, z" j8 X7 J9 O
2、生管部责任
F; h$ s Z. |
(1) 生产计划日程安排错误。
; D! \' Q& ]" x3 y' ?
(2) 临时变换生产安排。
f/ k# T% ?) ]; |" b6 U; o(3) 物料进货计划错误造成物料断料而停工。
: r# F9 \8 s" M( Z
(4) 设备故障后未及时修复。
/ e3 X( o2 i% f9 ?9 h: ~(5) 生产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 N6 {# c1 p# V, y( F6 w
(6) 未发制造命令。
: E, h$ S1 {; z- ^(7) 其他因生产安排﹑物料计划而导致之异常。
: H! [' d6 c: G; F0 l+ m7 T3、采购部责任
) j* |9 q+ t$ g2 y(1) 采购下单太迟,导致断料。
* U3 Y I3 u& K9 b& { R(2) 进料不全导致缺料。
2 A2 n; p0 m! m& s
(3) 进料品质不合格。
& D, M; K8 E E/ f8 M(4) 厂商未进货或进错物料。
& f7 v- k1 ]# N2 _6 y4 e) V
(5) 未下单采购。
5 K+ P9 M: g7 y4 k+ Y9 Q" w: v
(6) 其他因采购业务疏忽所致之异常。
9 C. l! |, A; r" n& O! X4、仓库责任
' V! E4 I7 F; i8 F" I(1) 料帐错误。
" \# ^- B$ f& p
(2) 物料查找时间太长。
# y7 V, h6 x( `
(3) 未及时点收厂商进料。
$ S- ?! o) J# |9 D) M
(4) 物料发放错误。
& q% D7 e5 p4 r1 I
(5) 其他因仓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 Y y* S4 U3 P) b- V1 Q
5、制造部责任
, U2 Z, J, m4 ?1 \0 Y* _) }! ^& G- {(1) 工作安排不当,造成零件损坏。
4 y' G, w- P8 ]8 ]
(2) 操作设备仪器不当,造成故障。
) Y0 g* t/ z9 y$ |: d
(3) 设备保养不力。
v. N+ {4 s$ z4 W
(4) 作业未依标准执行,造成之异常。
" r. q! j& W; ?( D(5) 效率低下,前制程生产不及造成后制程停工。
# @1 ^, J+ t5 t2 c
(6) 流程安排不顺畅,造成停工。
V/ @7 e0 B/ [ m0 d(7) 其他因制造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 T7 X& ~' H' n: `) \2 [& ?
6、品管部责任
9 v j6 n2 N9 E
(1) 检验标准﹑规范错误。
$ @: c3 C7 o2 ^( _: c% x3 G$ U(2) 进料检验合格,但实际上线不良。
! x) \& H! A \7 X: [/ T
(3) 进料检验延迟。
6 h% R: | w/ P( p0 J O/ G4 t8 q
(4) 上工段品管检验合格之物料在下工段出现较高不良。
5 H& J) S C; H; r% _5 v$ l; _
(5) 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
t: p# C \) Z(6) 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 S9 w. v/ `( a E/ l# {8 J
7、业务部责任
9 y% L# ~. w9 U# T6 Y" e
(1) 紧急插单所致。
0 `& l& M% H, q/ e8 y
(2) 客户订单变更(含取消)未及时通知。
/ \0 E* ?3 c! g5 V8 z(4) 客户特殊要求未事先及时通知。
" P3 O+ y: d2 x1 ]7 N6 \( s( Y0 T0 ?(5) 船期变更未及时说明。
& `- J, \2 V# Q8 ?8 B | Y(6) 其他因业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7 z& s6 I# f w& W: E h8、供应商责任
$ @# l1 ^6 o# ?5 ?供应商所致之责任除考核采购部﹑品管部等内部责任部门外,对厂商也应酌情予以索赔。
$ h0 y6 r( f7 W+ U U8 g& ~9 s
(1) 交货延迟。
) k) o; S2 t3 Q6 a3 M$ R& z(2) 进货品质严重不良。
) C' K. M9 v' ~
(3) 数量不符。
. } e6 l; V. H; y- B& f5 F4 x( w
(4) 送错物料。
) `, U2 a9 q# s4 a. P
(5) 其他因供应商原因所致之异常。
$ n8 f6 A' x* Q
9、其他责任
5 n! z5 n6 m# @/ N) @7 R- b
(1) 特殊个案依具体情况,划分责任。
+ t$ ?8 [1 c, i, w" h) c(2) 有两个以上部门责任所致之异常,依责任主次划分责任。
1 h$ l; B. t6 U!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