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247|回复: 42

    “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

    [复制链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发表于 3-5 0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2-3-5 09:21 编辑 4 ?0 P+ |& g  ~4 {' T- P

    ! @) K4 c4 h1 g) O8 o0 }# ^
    “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
    先查阅标准相关条文:
    7.1.6  组织的知识
    组织应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
    A.6成文信息
    若本标准使用“信息”一词,而不是“成文信息”(如在4.1中“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则并未要求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可以决定是否有必要或适合保持成文信息。
    ——“组织的知识”应该也是组织的一种“信息”,标准7.1.6要求,“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虽然标准并未明确要求将“组织的知识”形成文件,但为了保持这些“组织的知识”,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组织应该考虑这些“组织的知识”是否需要形成文件。
    再看标准的A7“组织的知识”:…“引入组织的知识这一要求,其目的是:a)避免组织损失其知识” 如:——由于员工更替;——未能获取和共享信息,…。
    ——鉴于这个“损失其知识”风险,对大多数组织来说,这些“组织的知识”不能再停留在“口口相传”状态,而是需要将它们转换为“成文信息”。这样做,对“组织的知识”的保持和传递应该是比较有利的,并降低了“组织的知识”丟失的风险。
    ——组织这种将“组织的知识”形成成文的需要,正是符合标准7.5.1 b) 说的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的要求。9 F% i) l7 M7 G$ t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6 0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观点,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点评讨论。
    . ^) J5 v1 f( J6 I% y: X/ u你们单位是如何管控“组织的知识”的?

    点评

    “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如果你的结论是:要。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你不懂?!  发表于 3-9 04:14
    审核时,收集有利证据很容易,但要想在7.1.6这个条款开具不符合,还真很少见(合理的)。可以试举一些例子,还是蛮有意思的。  发表于 3-6 23: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982

    回帖

    3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32203
    发表于 3-6 06: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hj1943 于 2022-3-6 07:35 编辑 % i  ]) `4 m( h. y) C# j: H9 Q

    5 {. u9 Z$ A, F* G+ g
    组织知识不一定要形成“成文信息”。
    什么叫“成文信息”?按照GB/T 19000-2016的规定,成文信息是“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其载体”(该标准3.8.6)。
    信息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磁性的、电子的、光学的计算机盘片、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信息及其载体”是什么?GB/T 19001-2016的3.8.5条款的规定:“文件是信息及其载体”。
    所以,成文信息就是“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文件”。
    组织知识是不是一定要形成“成文信息”呢?
    请看国家标准GB/T 23703.7-2014《知识管理 第7部分 知识分类通用要求》5.6.1条款表2“按知识载体形式划分知识类型”的规定。如下图所示。
    其中B“音频”、C“视频”、D“图形/图像”、E“电子文档”、F“纸质文件”、G“实物”,这些都可以是成文信息的载体。唯独A——人员,不是成文信息的载体,而却是知识的头等载体!
    所以:组织知识不一定都要(或都能)形成“成文信息”。

    ! v) x) e, `7 {! D) X" A$ z+ c; ?4 Q" A" `. B) [) L( E
    知识分类.png

    点评

    “组织的知识不一定都要(或都能)形成“成文信息”。”——这个观点对的,不一定都要(或都能)形成“成文信息”,但是“组织的知识”存在个人脑袋中,不太可靠,应该尽量成为组织的“成文信息“才安全。对吗?  发表于 3-6 1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6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2-3-6 08:55 编辑
    4 Y2 E5 x6 p  |6 }" B" l% g
    3 d" f) h7 Y9 J( G/ {    在体系管理中如您所说“成文信息”就是“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文件” 7.1.6  “组织的知识”:组织应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它也正是“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文件”。鉴于“组织的知识”的特征与“成文信息”定义完全吻合,所以“组织的知识”它应该可以成为“成文信息”。, w: D/ |  X+ E0 w: I( u
    虽然,不是说 “组织的知识”100%都必须转换成“成文信息”,但大多数“组织的知识”应该尽可能转换成“成文信息”。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说的“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5 T5 c* n1 F/ A  ]$ B) V0 d
    ——例如,医院某中医有独特的药疗知识,如果这属于医院的知识,那么就不宜停留在“口口相传”,这种“师傅带徒弟”方式上,很容易失传或部分失传,自古至今,中医治疗技术(配方)因人员流动或亡故而失传的事例真的不少。
    - T0 b1 Q5 D% J5 d, q% {) c/ R    为了避免“组织损失其知识”,根据ISO9001标准0.3.3基于风险的思维,组织应该尽可能将个人脑子中保存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成文信息”。我们国家组织抢救各种各样非物质遗产就是将全民族的知识转换成“成文信息”,是为了给予“非遗”的保持和传承。(有文字记载,拍成影像,给予录音的…等等)都是“成文信息”了。
    & q9 ^  N. J9 b) Q: t% _* \" I! n4 I& R! y3 T6 W  _
    ——当然,无论是“组织的知识”,还是“个人的知识”:都应该得到保护,那是另外讨论的话题,这儿不址啦。( H1 |4 w7 Q, n* I5 ~

    点评

    标准1、范围(目的)不是说仅给审核员审核写的,标准归根到底是为了给组织提高组织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基于此点,来讨论组织需要不需要将大多数“组织的知识”形成为“成文信息”。  发表于 3-7 09:56
    审核员不应把此条款应用的关注重点放在是否“形成成文信息”上,而是应关注是否有效并高效应用组织知识运行各过程,并稳定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发表于 3-6 14:23
    注:“非遗”也不是全都有“知识”的属性。只不过方便举例、简单概论而已。  发表于 3-6 08: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6 1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lshj1943 发表于 2022-3-6 06:384 ^6 F" U) V9 ~  g: y
    组织知识不一定要形成“成文信息”。什么叫“成文信息”?按照GB/T 19000-2016的规定,成文信息是“组织需 ...

    8 I# L  {2 x+ F5 \! `完全同意。
    6 [/ x) t9 M9 T* Q“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应为:形成)“成文信息”?1 z& F+ w' G- u6 y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楼主希望基于什么来讨论。: r8 o2 {/ D- c% V3 O: u
    基于9001标准要求的话,标准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是:标准未要求“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如果组织认为有必要必须将其所有“组织的知识”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那就按自己的规定执行好了。不过,鉴于“组织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过于宽泛,这样的规定恐怕是很难得到严格执行的。只能徒增烦恼罢了。4 L( f- j# P  C  \( a% G
    如果是基于楼主自己的想法的话,楼主已经陈述了很多自己的观点,我就不再赘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7 04: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2-3-7 05:49 编辑 : M6 ]3 G9 c, W* j: O9 v$ x

    % ~" f/ I+ C/ A- i: F  b1 ~“标准未要求“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这毫无疑问。
    / t4 G4 r/ U: C但是组织怎么样做,有利于“组织的知识”的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0 \* L) V6 p; i$ u& q+ T2 ?
    ' m# P' _, d+ Q0 g+ g4 F# Y
    楼上帖子问“首先要搞清楚楼主希望基于什么来讨论”?
    : h3 `: ^2 A! Y9 g; c# F——基于ISO9001标准0.3.3基于风险的思维,依据“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的三点要求,以及6.1.2条策划措施的方法要求。
    提出“为了避免“组织损失其知识”风险,组织应该根据标准说的应对风险的措施的要求,尽可能将个人脑子中保存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成文信息””的观点。
    提出这个观点是有标准有关条款要求的,——可供讨论和参考。
    / N9 b3 I- J( i% [) j
    1 a6 b( D1 o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982

    回帖

    3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32203
    发表于 3-7 0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侯”老师确实“一剑封喉”,关于“组织知识”,关键不在于成没成文件,也不在于如何保存,关键是:“是否有效并高效应用组织知识运行各过程,并稳定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封侯老师这话太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7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2-3-7 17:23 编辑 8 B) X* U; R, |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22-3-6 13:42# ?& a! ~) w! D5 G
    完全同意。; v7 F3 L$ v$ p2 v" _
    “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应为:形成)“成文信息”?
    3 ?) f/ J" s8 v8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楼主希 ...

    7 p4 i2 i" e) i! J: d“标准未要求“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这是毫无疑问的,标准没直接说必须。
    $ y; [  z( C( B; q' f# I封喉老师问,“首先要搞清楚楼主希望基于什么来讨论?”——我的立论的依据如下:
    9 W6 H! Z! P% I; K是基于ISO9001标准0.3.3基于风险的思维来讨论这个题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标准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提及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b)增强有利影响;c)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这三点要求,以及根据6.1.2条应对风险的措施策划的方法要求,来考虑问题。& j5 p4 W, ^5 a$ t4 C
    我于是提出了“为了避免“组织损失其知识”(见A7条文)的风险,组织可以根据标准说的应对风险的措施的要求,尽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的观点。9 I* ?5 ?! N( J2 X- e
    提出这个观点是依据标准6.1条要求来的,是有的放矢,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
    / y" ?  a# D/ x& }+ a——标准虽然没有直接写明“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但依据标准“7.5.1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a) 本标准要求的成文信息; b) 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的规定。是允许组织依据6.1条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要求,自己决定哪些“组织的知识”应该形成“成文信息”。
      `' f4 z+ y9 \+ S% c——合适不合适各个组织可以讨论,如果认为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这有利于“组织的知识”的保持、更新和传递,那就可以制定为组织自己的规定,例如,建立“组织的知识”的文档管理制度,明确存档、传递使用以及更新的要求。* g# r5 \6 K/ I)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7 0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lshj1943 发表于 2022-3-7 08:43  {" d/ H8 d3 `" c$ G
    “封侯”老师确实“一剑封喉”,关于“组织知识”,关键不在于成没成文件,也不在于如何保存,关键是:“是 ...

    4 R+ k" o. h: A# I- @" \如果不能有效的保持(保护)好“组织的知识”,造成标准A7所指出的“组织损失其知识”,那还谈什么“有效并高效应用组织知识运行各过程,并稳定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呢?: P1 U3 I9 K4 x1 c! R. |
    ——忽视了“组织的知识”的过程管理,就达不到最终目的了。保持(保护)好“组织的知识”十分重要。& F* J' D3 N4 E' M; i*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7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儿园 发表于 2022-3-7 09:26; n5 y0 b' \' o' O7 u
    “标准未要求“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这是毫无疑问的,标准没直接说必须。& p( p& r# Y% i0 I7 }
    封 ...

    & `8 `0 @6 g7 I$ m2 t! ^* J你自己也讲了:尽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的观点。) T$ e6 s; ]8 Q  `1 \
    什么是“尽可能”?
    8 p. }) f- v! u! r为什么不是“全部”?
    ' G# M6 W# Z9 }% f0 ^/ ]有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全部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吗?况且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还只是组织知识中的很小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7 15: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剑封喉 于 2022-3-7 15:28 编辑 9 @$ q6 B3 D* N- T; I/ _0 O
    幼儿园 发表于 2022-3-7 09:26
    % Z, V' Z7 ^: x3 l“标准未要求“组织的知识”必须形成“成文信息”予以保持”——这是毫无疑问的,标准没直接说必须。
    4 S+ m2 I  x) s4 o封 ...

    % p, Y! m5 r& b在确定、保持和获取组织的知识时,组织可考虑:
    7 A/ t/ {7 n( y) M7 m# @4 ha) 从失败、未遂事件和成功中学习;/ v9 k" [$ s* s! J0 v6 A: g
    b) 向顾客、外部供方和合作伙伴收集知识;
    * k" i; i$ T# q# Wc) 获取组织内部现有的知识,如通过辅导、继任计划来获取;2 Y( X) u. j1 h$ k3 P' V2 {# Z
    d) 标杆对比;
    # Q7 C: f" [+ a8 y  g6 Y! ^e) 内联网、图书馆、研讨会、业务通讯等。
    0 P+ N6 v) `7 D7 P9 |  [组织的知识可基于:
    7 O+ E6 _8 F+ ]  J8 S5 ha)内部来源(如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取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2 u/ m) Q% X2 i5 A3 b& U
    b)外部来源(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v! a  q9 I: \  q3 ]' e! j$ l你能要求企业把上述各方面的“组织的知识”都形成成文信息吗?现实吗?你自己办个企业试试,我按你说的要求来审核你,看看你如何应对我开出的“未将XXX方面组织的知识按规定形成并保持成文信息”不符合?我可以让你无法关闭这个不符合项报告,你信么?7 J% O! a3 J- x) J, Y  R4 }

    $ o. g* G& L; u" M' P

    点评

    请看一下“板凳上的叙述“虽然,不是说 “组织的知识”100%都必须转换成“成文信息”,但大多数“组织的知识”应该尽可能转换成“成文信息”。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说的“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   发表于 3-8 02:00
    审核到7.1.6条时,组织收集到的各种“组织的知识”,审核员都是听***口述,——已经“保持”了,已经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了?——不用查看些相关的成文信息(如文档记录)吗?  发表于 3-8 0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7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22-3-7 15:17
    4 w3 G, ~  T" B+ s, J* p* ?, M你自己也讲了:尽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的观点。
    1 d1 ?# j% a3 d什么是“尽 ...
    1 R4 f0 T; o& V; \3 u
    您自己看得很清楚,我是说:尽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没有说过“要求企业把“组织的知识”都形成成文信息。$ S2 A& G$ {. b8 E! p
    你却故意歪曲之后,再来责问我:“你能要求企业把上述各方面的“组织的知识”都形成成文信息吗?现实吗?你自己办个企业试试,我按你说的要求来审核你,看看你如何应对我开出的“未将XXX方面组织的知识按规定形成并保持成文信息”不符合?…”
    , A# j' ~: X/ I+ S% b( q+ D——这不是在无中生有地“栽赃”,刻意找茬子吗,难道就是这样显示“封喉”的本领吗?
    * O, N- |0 A  I! g
    我已经说明了,发表这题目是“依据标准6.1条要求来的,不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如果此地不允许讨论“组织的知识”等管理问题,可以直接让编辑删除帖子呵,何必转弯抹角地搞起“封喉”呢?% Z7 l/ I8 q  b6 |6 ]

    ' j3 ?2 y% G9 g/ B- F" A
    ——再试问一下,如果企业自己有制度规定,“必须将XXX方面组织的知识按规定形成并保持成文信息”,而实际上没有做,需要时,审核员为什么不能开不符合项呢?
    (注意,不是必需开不符合项)。+ W) p+ ?+ m2 {) ~% l+ u& i

    点评

    总想对别人“封喉”哈,是不是有“暴力”的倾向?  发表于 3-8 07:20
    你有被迫害妄想症。  发表于 3-8 03:45
    “尽可能”把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组织的“成文信息”,写得清清楚楚,还有什么可以歪曲的?想对别人实施“封喉”,再想找茬子再说什么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俺不说也罢,***就看你的文章...  发表于 3-8 01:41
    组织这种将“组织的知识”形成成文的需要,正是符合标准7.5.1 b) 条 说的“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的要求——这里是说全部“组织的知识”都成文吗?只是指“这种”而已。  发表于 3-8 01:32
    你能理解 “组织这种将组织的知识形成成文” 与 “将组织的这种知识形成成文” 两者之间的措辞含义明显差异吗?  发表于 3-7 23:19
    再看看你一楼的结论是啥:组织这种将“组织的知识”形成成文的需要,正是符合标准7.5.1 b) 条 说的“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的要求。  发表于 3-7 23:13
    睁眼看看你自己确定的讨论题目是啥:“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  发表于 3-7 2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8 0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剑封喉: 睁眼看看你自己确定的讨论题目是啥: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  发表于昨天 23:11 9 e  U7 J  U3 I& K  D3 g

    0 @5 X9 l$ \1 [( f6 R——
    这个题目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仅仅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具体内容有待文章展开讨论的。 但是,这题目怎么经睁眼看看,就可以作为要求企业把全部组织的知识都形成成文信息的证据了?请问这一步是怎么跨越的?& {5 |$ E, l7 p
    ——
    这是不是想对别人实行封喉的强制逻辑啊?
    ——你叫人睁眼看看的含义大家都能看懂的,你还进一步说别人“你有被迫害妄想症。 发表于 4 小时前,你这种帖子是不是有网络暴力的倾向啊??
    ) m% l2 S2 N0 m1 g5 l

    点评

    “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如果你的结论是:要。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你不懂?!  发表于 3-9 04:12
    你健忘不健忘?  发表于 3-8 14:22
    你累不累?  发表于 3-8 1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9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幼儿园 于 2022-3-9 10:54 编辑
    * \9 b, L+ ?/ M5 c1 T
    * }8 Z$ }- K# _一剑封喉:“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如果你的结论是:要。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你不懂?发表于 6 小时前!3 e" E) E) X( X. T
    ——明眼人都看得出,你真有 “…你的结论是:要”…证据,那为什么要在句子前面加上“如果”两个字呢?你以为加上“如果”两字,就可以把不存在的事变为事实吗?“如果”…说的这不是事实。) O8 r4 O8 ]+ I& F, ?! M
    ——你先用“如果”来假设别人有错,搞个无中生有,然后再以此贬斥别人,这种无中生有的损人手法光彩吗?相信审核人员一眼就能看穿的,你这种企图抹黑本篇文章的心思都是徒劳的。
    ) K8 {& z6 m6 s. G5 P( S(——审核员都懂:用“如果”假设企业有不符合情节,然后给企业开不符合项,这是要给企业骂出来的…,对吗?)- j6 [/ O/ r; K6 b6 \

    点评

    有事实就直接批,何需借“如果”发挥? 用“如果”来指控,就是因为没有事实根据。  发表于 3-9 14: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楼主| 发表于 3-9 14: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答复,一剑封喉:“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如果你的结论是:要。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你不懂?发表于 8小时前
       这篇文章“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这 “要不要”问题的结论是不是就只是一个“要”字呢?
    ! E& s& z$ P8 W1 P: b- D1 a1 b# l$ @请查看一楼原文:“…组织可以决定是否有必要或适合保持成文信息”…。——这个“要不要”,正是在考虑是否有必要或适合之后组织才决定的,在决定“要”时,其前提是组织认为有必要、且合适,只有这种情况才会“要”将合适的(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为“成文信息”, 以降低 “组织的知识”有丟失的风险。
    ' L6 p' o5 `& p1 N/ w    如果组织认为没有
    必要或不适合,组织当然就不会“要”将这些“组织的知识”转换成为“成文信息”,本文题目“要不要”这是一道分类选择题,结论不是简单只有一个“要”字,也可能有“不要”的那部分。) ^6 ?" r+ z$ A$ q8 f& o0 n
    这篇文章已经将为什么要把有必要或适合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为“成文信息”的目的及作用讲得十分清楚,也举了一些正反两方面例子,本文认为在需要并合适的情况下,为了
    降低 “组织的知识”有丟失的风险,有利于“组织的知识”的保持和充分利用,建议尽可能将存放在个人脑子中的“组织的知识”转换成为“成文信息”。这个建议可供有关组织在管理“组织的知识”时作一参考。& Z$ d+ \* c6 ~  [

    : v" [' E$ S( S' Y1 E- c至于有的人搞选择性“失明”,他不愿看文章及说明帖子,不断在找字里行间的“差错”(包括无中生有的“如果”),以达到否定文章的目的。表面上问别人“累不累”?,实质上可能是不希望别人发帖了,免得影响…?- ?3 a, N4 ^0 x! y" B- ]% {" W
    发这篇文章前已经想到过可能有人也许会不“感冒”,所以反复说明了许多人发帖目的只是为了交流学习,不是为了争排名的,希望编辑取消发帖量的“排行榜”;同时,在发这篇文章时,又特别说明了,发这文章是有依据的,有的放矢的,不是故弄玄虚,为了哗众取宠的。尽管如此一般,还是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人不断在找茬子指责,是不是想要对别人贬斥之而后快呀?
      W: q2 M5 l% G( _3 C7 k$ ~——如果他是代表了编辑的意见,认为这文章观点不对,不允许存在,那么可以删除之,在这里,帖子发不发与本人无任何经济利益及名誉关系的;所以,我不会争论,否则,我认为这篇文章与我相关的说明帖子,已经将问题的观点说得足够清晰,此后没有必要再重复解释了。即止。

    点评

    你把自己撇开了,你不是第一位受害者吗?帮你打抱不平,你怎么调转头成为旁观者,甚至成为幸灾乐祸者了?——所以请问你“健忘不健忘?——”忘记过去意味着什么?现在你在学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呵!  发表于 3-11 01:17
    现在看来,你演戏的水平与RML有一拼啊  发表于 3-11 00:33
    为什么很少发主贴?你难道不知道之前有个RML流氓,你跟牛角尖不是与他车轮战过N回?我不想跟流氓打交道,被人恶心。  发表于 3-11 00:31
    我说“…发帖目的只是为了交流学习,不是为了争排名”,没有说过谁发帖是“为了争排名”。是你故意把“不是”两个字删掉,装成别人在说你“为了争排名”而发帖,你真想演“自己打自己”的悲情戏?  发表于 3-10 15:08
    上网都希望能看到更多能依据标准要求和贯标企业实践,有独特见解的优秀文章,能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但是,你自己说了:“我近一两年发过几个主贴?”——正想请教,你为什么很少发有自己见地的文章(主帖)呀?  发表于 3-10 14:41
    为了争排名?你搜索一下我近一两年发过几个主贴?!  发表于 3-10 12:52
    一个标题都写不明白的人,我犯得着跟你争吗?呵呵  发表于 3-10 12: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5147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1541
    发表于 3-10 0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儿园 发表于 2022-3-9 14:47
    ! ^0 J! B" w+ L/ w# l+ ]继续答复,一剑封喉:“组织的知识”要不要成为“成文信息”?如果你的结论是:要。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懂 ...

    ' l" l2 M8 h; f, ]$ f! T6 |  U讨论一下7.1.6很有必要,现在审核中如何把握条款的要求,是个有意思的课题。过几天闲下来再接着参加讨论

    点评

    欢迎各位老师依据ISO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心平气和地讨论,以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经济顺畅发展。  发表于 3-10 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3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