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2022-2-16 10:31 编辑 - B$ v, Y2 w0 j
' e" Z1 j8 ~5 ~* i0 x% ^
什么是风险,通常指的是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采购的风险控制就是在采购过程控制中采取一些措施, 降低产生不利影响程度与发生的概率。
9 |; e5 L/ ]8 f1 \不能按时交货是不利的影响。有些企业这方面做得好,很少有不按时交货的情况发生。有的企业经常发生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况。不能按时交付就是一个风险,前者发生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况少,后者多。后者风险高。控制手段之一就是将按时交付作为评价供方的准则之一。这样就可以降低不能按时交付的风险。
1 l6 a) A k# q9 |; r进货验证不同于出货验证。有些只是验证一下外观,合格证明等项目。供方是否漏检你不知道。这样供方的出厂检验漏检也是一个风险。通常控制的措施,一是将供方的绩效列入对其评价的内容。二是在有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企业自己抽样送第三方检测。这个措施叫做进货确认检验。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7 |8 z1 ]0 b$ m) X# b! C0 T/ Q一些外包过程尤其是属于特殊过程的外包过程,如热处理,这些过程好多性能指标不能检验,只能通过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参数来达到控制产品的性能指标。供方是否能够按照规定工艺操作,这也是有风险的。控制措施之一是派员在生产现场跟单监督。- H$ I! E; m0 J; c/ V. q4 M- J
另外还有采购合同中指定生产产品的设备,交货期的违约责任等。 I2 O3 z* Q. ]. J# o, K+ P( t; |
以上都是常见的示例,很多也是8.4中的直接的要求。也可以说标准的要求也是基于考虑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来制定的。
, i6 V( p/ k2 @' p( p2 H* G“6.1.2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 这个至关重要。
. E' L1 o, ~ \: \" n" N! T策划到哪里,就要考虑哪里的风险。; S6 y U2 ?0 M" L0 k9 U! h/ Y. }
像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那样拉清单也可以,但这个难度有点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