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导读:老板、高管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有责任担当。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企业中依然存在推卸责任的现状。比如,一个复盘会议,大家都忙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撇清自己,推卸责任。
+ m) Z/ W8 @" G) P) |- Y如何避免员工推卸责任呢?我们往往简单地从术上面进行讨论。比如,怎么检查?怎么下任务书?这些方式是必要的,但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文将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为你剖析员工为什么会推卸责任?以及避免员工推卸责任的方法。
一、人为什么会推卸责任?
# ]4 r% A" \0 k
" r! e, q" ]3 Q0 U b; n
3 B% y( }# j& U( A! P, |7 s' j7 U" _6 d" h5 F
4 Y. X6 R* ^" q' U' S1.归因理论
$ Q* G" h) U5 F! }: J; n& g7 m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都会有逃避责任的问题存在。
4 H3 Y$ [9 p" m2 m# f读书的时候,考了好成绩,我们会觉得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成绩考得不好,我们会觉得是题目太难了,或者是老师没有教好。同样的,作为老师会怎么考虑呢?就像这段时间网上有个段子,当学生成绩好的时候,一定是我辛苦教学的结果;当学生成绩不好的时候,那肯定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
0 Z2 K* \0 q; b
在我们企业当中,是不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当工作有业绩的时候,就觉得那是自己努力拼搏的结果;当业绩下滑的时候,我们就会归结于外部的原因,如外部的市场环境,其他部门的影响等因素。
. I% C9 P6 w; @/ p- m3 c' P
由此可见,推卸责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性层面的原因。经过一系列的深度思考,我发现,其实我们逃避责任,本质是心理上的问题。
9 ?+ X) h1 A/ M) `& d- |
那么,我们人心理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呢?
( G- @! @' F0 T7 a/ F$ D3 Y/ G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原理》当中提出了一个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
$ L# t( N9 q9 E0 }* _5 N. k& ]- U7 s归因理论,通俗讲就是归结行为原因。归因理论中,它把归因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内归因,就是存在于我们个体内部的原因,包括我们的人格,个人的品质,工作时候的动机、心态以及努力程度等等;第二个是外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会、工作难易程度,包括其他部门、他人的影响等等;第三个方面是综合归因,就是一个行为出现以后,有内因,也有外因,即前面两种归因的结合。
v7 F1 E# i" A. A
2.影响归因的两个方面
# r. x: W' ]! N, l+ e一件事情发生后,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内因,很多人会把它归结为外因,也有很多人在总结自己行为的时候,会说内外因都有。到底是什么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归因呢?
6 \* }5 E- x; M(1)视角问题
2 ]! D& B" h J0 L* D \3 K) S同样的一个行为,站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对归因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当我们过马路等红绿灯的时候,看着车水马龙,就会觉得,这个汽车通行的绿灯怎么那么长呢?但当我们自己开车路过红绿灯的时候,我们同样会觉得,这个人行道的绿灯怎么那么长呢?
R6 B- ?6 L; L, ]6 L
再如,我们工厂生产不畅,总是不能按期交货。站在PMC部的角度,他会认为这是生产部没有按照计划生产;生产部则会认为PMC部制定的计划不合理,生产停工待料、来料有问题,人员、设备等都不能满足计划的要求。你看,我们视角的不同,角色的不同,对我们归因有很大的影响。
. ]$ Y2 E* \9 }) c; |! A+ S
(2)自我价值的保护
, f, S6 k" O) w+ A9 l7 p
我们为什么总会推卸责任?而且是潜意识的。很多时候,我们个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无意当中会体现出推卸责任的想法,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其实背后是人体自我价值保护的机制。就像人为什么会有惰性?因为你的大脑皮层里面,始终会想着怎么保护你的身体,不断向你传达“能不能偷下懒、能不能少干一点、能不能不要那么辛苦……”当我们在归因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自我价值的保护在起作用。所以,我们习惯于外归因,我们习惯于从他人身上找原因。
0 k" S9 q9 p7 N/ U# p6 r
比如,别人的成功,我们往往会把他归结为外因。他当时的创业环境好,机会多,那个时候他有后台。那我们自己的成功呢?我们又往往会把它归结为内因。从心理学上,从潜意识里面,你就会这样认为,你说这是我多么努力的结果,这是我努力拼搏的体现。
# s7 ]. O; l" o% j4 S9 J你看,别人的成功,潜意识里面,我们会把它总结为外因;自己的成功,就会把它总结为内因。但反之,别人的失败呢?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一件事情,两件事情,三件事情没有做好,这是他的内因造成的。而自己的失败呢?我们又会潜意识里面,把它归结为外部的原因,是别的部门、别的同事影响了我的业绩,是今年的疫情影响了我的绩效。
* N! J# J4 {: f# `这就是自我价值的保护,给我们在归因认知上带来的影响。
6 l, k& M4 [+ Y5 T& O4 H
& E* e" \3 j% w7 X9 b% ]
6 t+ w5 E6 C/ o- h. G
3 p% V7 |) p2 o5 {6 o( `5 s6 S
二、避免推卸责任的3个认知和4个明确
8 U5 V, \& B. X7 e8 X0 c5 v) y# Z" t( Z7 G
( n9 E& ^, B6 \ }& i0 z
7 y: y5 ?- [ u9 p
1 W7 V5 _$ z% y3 `' O R4 w
我们怎么样去避免推卸责任呢?或者讲我们不要那么明显地推卸责任,我们原来有50%推卸责任的习惯,能不能降到30%,20%?原来20%推卸责任的习惯,我们能不能够把它降到10%?这里给大家几个具体的建议,包括3个认知,4个明确:
1 s- z5 \9 V& g. J
1.三个认知
, E/ k) y7 G- g0 G" q
(1)归因的认知
: |' u! A- D; f: ?我们在归因认知上面,一定要侧重于内归因和综合归因。遇到问题的时候,遇到自己该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哪里做得不够好”?
9 o# x0 h3 G: Q3 D- R5 B q y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因为面对外因,每个人都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多大能力去改变。正如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的出身,这都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面对自己,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定义自己,塑造自己,这样才会慢慢影响别人,这是我们能改变别人最大的途径。
3 G# ?0 p/ b4 |; |8 X退一步讲,我们也要侧重于综合归因,不可否认外部因素的客观影响,但一定要以内归因为主。
所以,我们在归因认知上,我们要避免不良归因,侧重于内归因和综合归因。最好不要外归因,或者外归因在我们实际的操作工作过程当中,也不要占那么大的比例。
$ c( ~+ D8 x i(2)视角的认知
: ?! A% a7 a: d* W8 u2 U. [我们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换个视角来看世界,换个视角来归因。
/ \2 d5 j' Z- R! y前面举的红绿灯的例子,当你开车的时候,你换个视角,假设自己是行人,该怎么来归这个因呢?走人行横道的时候,也换个视角去归因。正确归因之后,我们就不会表现得那么急躁和焦虑。
! f' k3 h2 |1 c- S在管理上,我们的团队当中,任何人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换一个角度看。
8 }% N5 a9 [2 m
(3)价值的认知
! x Z) X( T5 v
我们要认知到归因的价值。如果我们总是外归因,总是把问题,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短期来讲,你不用承担责任,你觉得舒服、开心,甚至暗自认为自己得到了好处。但什么是对自己真正的好?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 b3 l4 _# ?( n, @如果你凡事都是内归因,这个时候,你就会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如何避免呢?该怎么解决呀?习惯内在归因方式的人,在成长中会不断鞭策自己,持续奋斗与努力。
1 ?& g; Q& f, H3 u; N1 }+ O所以,什么是对自己真正的好?长远的责任价值和短期的利益,你选择哪个?我们每个人要有深刻的价值认知。
! w& k- v9 H1 n h: O7 C$ y3 y2.四个明确
( d. D" r5 D! ~- n' E$ L
(1)明确任务
5 r6 ^3 R/ Y* Z4 z* {$ ^
“这事不是我负责”、“没人和我说啊”、“这不归我管”。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员工用类似这样的借口来推卸责任。所以,我们要想避免员工推卸责任,首先我们要明确任务。任务明确的宗旨是,能够动作化,必须动作化,能够数据化,必须数据化。任务明确以后才好明确目标。
( V/ m. f. E7 o w6 o' h q
(2)明确目标
w: m# ]1 c6 Q# r' R( z7 o% Z5 j/ S明确任务要适量,明确目标要适中。分配任务后,我们要给他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前提是员工要能够达成。有目标才好谈责任,你目标都没有给他明确,怎么谈责任呢?你觉得他要做到90分才合格,也许他认为做到80分就可以了,你看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就产生偏差了。但是,你有明确的任务,有明确的目标的话,就不会存在这种信息传递上的误差。
2 w6 Q T; G! w(3)明确责任
% X% d" T+ Y& U2 X7 [& j5 y
权力、责任、利益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管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权力、利益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责权利当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责任。一件事交给你办,没办好的话,你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我们明确任务和目标之后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X2 n# ^; N/ ?0 U9 g我们在明确责任的时候要适当,你不要说一定要求员工做到100分,甚至120分,超额完成任务。员工做到100分、120分,那是他能力的体现,那是他的价值的增长。但我们一般要求员工做到60分及格,当他做到了80分,就应该得到肯定。
H v: Z" P+ B% h
(4)明确检查频次
F0 Y7 ~" G# e3 u3 x# [我们在避免员工推卸责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去抓过程。怎么抓过程?不是天天开会强调责任心,而是需要付之行动去检查。检查的核心在于反复抓,抓反复。反复抓,抓的是频次;抓反复,抓的是习惯。
n$ u( l5 m( d* C2 J0 i0 A7 {
) E$ j; c1 y8 A9 S" b! G
2 [7 Y6 }, d, G3 ^& D! A, V
* |& u+ E; y' K+ F1 C3 g. X& l8 k
4 W; D9 k' u3 z0 @( y3 k结语
5 n6 |, D% \# e# b如何避免员工推卸责任?首先要对归因、视角、价值进行正确的认知;其次,做到4个明确: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检查频次。
- q! Q3 r$ V- y$ `8 k7 V' z
在成长的路上,请相信一切都是你最好的修行,你遇到的人和事情都是对你的修炼,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是如此,当你足够好的时候,你的外在就不会有余缺,而是满满的幸福与圆满。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