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8193|回复: 1

    外聘专家到底是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还是企业的保护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5 1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外聘专家到底是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还是企业的保护伞?( C) U/ u; ?  [& A9 B& E8 \* u( M% s
    0 E8 ?3 K. a. o; H% P
    点击关注☞ ABC安全 前天/ J, S  d6 c) X: o) c& h! O

    & M1 D6 d' s, O, i, H
    / f7 O7 I0 \1 N- q* x任何一个职业都该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安全生产领域尤为如此。
    " u- ?8 ^" j4 J6 ^; E# r+ x7 ?4 G医生要看好病,教师要教好书,律师要维护公平正义,安全生产从业者要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有了这样的宗旨和底线,才能安心的谋碎银几两过生活,才能施展抱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c! W& v3 g3 m3 X  ?3 [
    不可不说,现在很多企业也是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甚至不惜花重金聘请一些外聘专家协助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期望的就是通过专家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严格的落实法律法规,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的这一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也必然大大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7 L/ x( ~* i8 r: g
    但是,现实是外来的和尚有时候也念歪经。
    ) w4 H/ }: f6 D2 g
    ! \, L/ s9 i% j' {
          个别专家受聘企业以后,本来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升企业安全水平上,如何真正防范事故上。但干着干着方向就变了。把工作目标放在企业“不出事儿”上,这个“不出事儿”,不是不出事故,而是形式上能够落实法律法规,能够应付各级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能够帮助企业去平事儿。
    2021·RECRUIT
          久而久之,这些专家里的“东郭先生”,角色逐渐演化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保护伞”,而这个“保护伞”不是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而是企业的短期利益,专家的个人私利。
    $ a9 ?4 M  D& H- D9 B
          一是不愿意被查出问题。不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第三方机构来企业检查,一旦查出问题,驻场专家都会觉得很不舒服,这会让企业觉得自己没有水平,能力不够,甚至影响接下来的合作关系。因此,有些驻场专家很抵触在各种检查中企业被查出问题,一旦被指出问题,会进行“抵抗”和“反击”,从而明明已经发现了的隐患却不了了之了。其实,任何一个专家都该明白一个道理,隐患排查是无止境的,任何人也无法排查辨识所有的隐患和风险。外力的检查恰恰是多了一个隐患排查的视角,对驻场专家的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 Y. |! a9 B5 a3 F
          二是打擦边球,让隐患合理存续。安全生产工作从来都不该反对较真,从来都不该排斥探讨,但这要基于对隐患的合理认知上。隐患除了用法律法规、标准来判定以外,还要充分考虑现实危险性。特别是企业层面,最终目标是安全生产,而不是理论探究。所以,有些隐患明明存在,其危险性也一目了然。但是,专家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通过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文字描述漏洞,摆布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来证明隐患不是隐患。可能在某些检查中确实奏效了,但却硬生生让一些安全隐患,甚至重大隐患在企业合理合法的存续下来。

    4 W! j- y* C2 r2 t( c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不但是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第三方机构、专家也成了事故的追责对象。且已经有人中招了,建议这种“保护伞”专家多翻翻事故调查报告。

    ( d# @. v4 F) C$ W8 j" s* v% Z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专家,需要专家给人的生命安全当保护伞。而有些专家却通过他们的努力,为企业保护了隐患,留住了危险,这样的专家,你还敢要吗?

    5 u. n* L( Q8 R; t6 a- b- y
    . P1 Y0 ^  z1 A6 N) n/ e4 A

    55

    主题

    6233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7
    发表于 4-15 19: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通过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文字描述漏洞,摆布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来证明隐患不是隐患。
    1 x8 j4 Z( s" \. W( J0 [! p——确有这样的“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