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108|回复: 0

    如何打造企业的组织活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8 2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打造企业的组织活力?
    5 K% h0 I, s& j5 q  j
    $ g0 U/ I9 z' Q$ ]  |4 G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昨天

    4 s# a1 Y$ _  L# h" n, m/ h- X/ ?; S, w% P' ~
    2 S% j7 w3 j/ t, ~
    如何打造企业的组织活力
    - F2 D% e9 Y. G5 G5 F" ?$ \( j6 P1 b/ i
    活力
    导读:谈到组织活力,从企业的经营层面来讲,企业每年都能有稳定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从团队来讲,一个有组织活力的团队士气高涨,充满战斗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V1 Y  f1 P% X- W# R0 S( p
    再具象化一点,什么样的组织才能称之为有活力呢?我带领朗欧咨询常年为企业提供全天候驻厂咨询,我总结发现,有活力的组织有如下4个体现:

    $ c: f. l% [* F3 H
    01
    ; s- n0 ?$ ]0 g3 x
    组织活力的4个体现
    6 ]; L) P1 n3 N# I3 p. l
    2 ]5 h3 R, D# J0 F* Y% z8 U. w

    $ V7 Y2 A7 L# D% B5 |+ p0 i% `7 g( Y
    1、干部能上能下

    ' U& |3 U1 T+ m
    很多企业为什么没有组织活力?很大原因就是干部“只能上不能下”。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企业提拔一个人很容易,但这个人上来以后下得去吗?这是体现组织活力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9 P, ~9 @8 U4 l* X
    怎么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呢?企业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 u+ @' \- i( }6 [6 P0 f
    你的企业有没有打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呢?如果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员工只有升职加薪,最后产生的结果是,优秀的人才进不来,原有的人才又失去了创造力,自然而然团队就没有了活力。

    6 A1 R' x- n& j- Z6 @$ l# s4 I
    2、工作能左能右

    0 G2 g! |7 ]7 M3 R: [5 I
    美国著名学者库克提出了创造力曲线,创造力曲线表明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上最具创造力的时间是2.5年。也就是说创造力的发挥有一个最佳时期是在员工入职后到2.5年的时间,超过了这个年限,员工的创造力会进入衰减稳定期。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应及时将该岗位上的员工退出,通过变换工作岗位和环境,做到“能左能右”。
    ! r3 Z0 Q% e: B4 M# L1 h
    比如,企业要建立健全轮岗、轮值制度。通过轮值,一名管理者可以胜任A岗位、B岗位、C岗位的工作。一名员工可以胜任相邻、横向岗位的工位操作,比如,“多能工”的培养就是工作能左能右很好的体现。

    " i  H  o: l: F* b, c) h, s& a
    3、人员能进能出

    3 ]0 _% K- d" y/ K8 N' d
    一个企业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一年下来,没有人才流失;二是人才流失率过高。一般一个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控制在6-8%是相对合理健康的。所以,人员能进能出才是一个组织有活力的体现。

    * Q& W* ~5 v- R' n5 ]6 k
    我常说,我们要正确认知人才流失,与其说人才流失不如换个角度来看看企业的“人才更新率”,企业要有人才的更新迭代,才能保证组织的活力。

    2 D- F$ `* z$ O& L( H
    很多企业里面优秀的人才进不来,哪怕空降了“高人”、“能人”,往往被原来的团队排挤掉,造成企业的“老人”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慢慢演变成了“老白兔”,他们失去了创造力、缺乏工作激情、没有业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 J$ w+ ]! S1 M% `
    所以,企业要建立赛马PK机制。“赛马不相马”,即选拔人才不能仅靠简历、感觉去 “相马”,要导入“PK机制”,像“赛马”一样,让员工在实际的岗位上、工作中竞争,用业绩说话,用数据说话,最终脱颖而出的才是人才。
    1 w2 {  Y, ~- W5 `/ t0 \2 ]
    4、工资能升能降

    . Y$ W6 h% j! z3 e: V
    这里面的工资,我们要把它区分为一般性的劳动收入和绩效评估的收入。

    , r" q8 c6 {+ b9 O9 m0 B% G
    我们要让员工形成一种从思维上认同并接受他的收入是有起伏的,而不是说一成不变的。如果5年、6年、10年,一个岗位一直是拿一样的底薪,然后每年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当业绩不好的时候,人工产值比不高的时候,如何保证员工的收入持续增长?又该如何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呢?

    5 p) W  P: g5 z)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推行绩效考核,让团队认知并能够接受工资能升能降。
    02, p% z0 O4 [" q- g; k
    如何才能让组织有活力

    $ T& r7 p4 m5 m. x# L0 F8 g8 ~# ?
    ( o/ s) B& d6 n; n
    / H/ R7 m8 }0 I& v  U( @+ [0 |  z( u& W* c3 g8 x. a  X# f  e2 ^* E
    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能左能右,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这是组织有活力的体现,那么,企业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有5个方面,我把它浓缩成5个字:权、责、利、能、督。
    ; b2 k* G" R# Y& O, i
    1、权,权力。

    6 U* ], o4 C7 ]  w" y6 d6 f# Q$ F
    我们要从管理者的角度给团队建立授权手册。授权手册再细化一点,就是岗位职能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职能职责,权,起于哪里?止于哪里?边界在哪里?
    4 r- B+ o3 c2 m  _. X/ x2 i5 A
    关于权力,我们要有两个基本的认知:

      b9 y: j1 C9 C3 P0 m
    (1)权力的本质是服务而不是控制

    ' O3 z4 {; G0 V: ?5 j
    我们很多管理者在追求权力的过程当中,在追求职位晋升的过程当中,他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我的权力足够大,我就能够控制我的团队,控制我的下属。但其实一名合格、优秀、卓越的职业经理人,公司赋予了权力之后,你更要懂得去服务他人。如果你是抱着控制别人的心态去得到这个权力,最后会发现人越来越不受控,而抱着服务的心态去看待这个权力,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你的领导,接受你的服务。

    " R/ M( d7 c" K2 X
    (2)分权是“分身”而不是“瘦身”

    & Q9 j: U( ?3 _$ u) m
    很多人抱着一种心态,“我太忙了,所以,我把我这个项目审批的权限给别人。”这就是“瘦身”。

    ' J% Z3 P' ?/ q, k1 B- R. f4 z) v
    “瘦身”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你的层级会越来越多;你会对具体问题变得不知情,不知情以后你就会依赖于你所授权的这个人,最终形成“拜托式管理”。所以,我们要记住,授权的时候,它是“分身”而不是“瘦身”,就只是分你的身而已,把你原来需要你亲自去处理的事,委托给另一个人去做。“不瘦身”意思是授权后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去管,不去理,只不过你是通过看数据的方式,通过看陈述报告PPT的方式,通过了解员工每天的工作日志等方式,做到知情管理。
    ( L" {3 N+ W: b. h
    2、责,责任细化机制
    2 s0 y8 u" J/ J) h9 H4 \; x0 ^+ G
    关于责任,我们需要把它细化到最小的单位,遵循“权责利匹配”原则。

    ; l( T  |& q& {; g
    责任要细化到最小单位,首先要求企业具备非常具体的量化数据体系,即绩效评估体系,我们要学会用数据去体现员工工作的优劣。
    0 s9 G1 Y% f' h- h7 t% y; R
    很多企业的现状是,看起来好像都有责任,但去较真究责的时候,又找不出责任人,都是“个体决策,集体负责”。一个人做的决策,但大家都在负责,在责任上面“吃大锅饭”,最后往往变成大家都没有责任,一团和气。

    & g) B! z2 \  C+ T5 K
    3、利,利益分配机制

    : o) L$ q& p' O: a
    我们说绩效分配价值,绩效评估是价值分配的依据,价值创造是分配价值的前提,一个良性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不断地创造价值,当价值创造出来以后,我们要懂得分配价值。而分配价值又是团队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的源动力。

    3 |' y$ n: v  A/ {8 t
    我们讲价值分配,利益的分配,这个利益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利益,包括了每一个人成就感的激励以及职业晋升通道的设计。

    0 p- k& o9 x7 T; Q$ T
    对职员工的成长规划也是一种激励,因此,企业要设计好人才晋升通道,设计好职业晋升的曲线。

    " E% O9 T0 a7 b" W' |9 \
    3、能,能力标准、能力评估系统

    ) {/ q! C8 E5 `$ T2 R, Y  v( ^
    “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力标准,即一个岗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要把这个标准建立好。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能力评估体系。
    9 p3 z: g. N; z+ \
    尤其是能力的评估,它是有固定频率和周期的。很多企业,在员工入职的时候系统地进行评估,或者就是年终的时候,靠老板,靠上司的感觉和经验对员工进行评估。
    : Q+ c  p$ q3 a: ^0 E- F- T
    企业有没有量化的评估,有没有业绩的评估,有没有价值观的评估?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去考虑的。
    ' U7 u) L, C( q- j" r. W
    4、督,监督、检查系统

    " r4 w7 j2 O8 m5 e3 s( c( F$ t0 f1 ^
    当企业在“权、责、利、能”,这些方面做好了以后,最重要的是抓落实。
    5 c: L3 t& D  G- A+ Y- |# ~" u2 ^
    朗欧老师进驻到企业后,必须要建立的一个部门,就是稽查部,稽查部就是专门抓检查、抓落实的部门。通过稽查、检查抓细节、抓落实,它是组织活力的保障。
    结语

    1 t" t6 \0 M; |# B# v4 ]9 x# S7 {6 s
    8 o: U# f6 o) s* A
    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能左能右,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这是一种理想的组织活力的状态,我们必须要认知到权、责、利、能、督,通过五位一体来保证企业能够达到组织充满活力的状态,也才能够让企业可持续地去发展。

    6 i* h& v8 u9 W8 G3 r! g
    * @# |) Z( S6 c2 E" L#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9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