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866|回复: 0

为什么企业建立健全了制度,还是管不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 2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为什么企业建立健全了制度,还是管不好人?/ _' K' I4 k( ?2 O
2 B( e/ e2 K, p$ c: @% q+ e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 |) s: d9 Z+ X5 L& v% O

8 N3 I: }5 u+ G) t/ S# R/ R/ m4 R* ]0 m' e8 K: h! ~8 o
6 E* M2 U& b# d/ ^$ U3 a
管人
导读:很多企业家都曾向我反映:“我工厂的人太难管了,我们该怎么去解决人难管的问题?”于是,有了“领导管人、制度管人、文化管人”管理理念的盛行。其中,制度管人有权威性、原则性、持续性、强制性和严谨性等特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追捧。
4 B$ L' Z6 u, K: @) _' l9 [
“制度管人”是最优的管人方式吗?为什么很多企业建立、健全了制度,还是管不好人?本文带你探究制度管人的局限性。
1 ^$ S  S- {+ ?1 q( l. ]
1、制度管人的特点
制度管人强调权威性、原则性、持续性、强制性和严谨性。

2 k  N* j: }  r/ }. S( U& ?4 B) ~3 |
权威性就是要求流程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否则就得追究责任,它的权威性要大于合理性。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或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需要以流程制度为基础。
  ~) n4 @" A8 e% \
持续性是指流程制度可持续执行,这是制度是否能够落地生根的关键;
, }% L9 j0 U" \( \; T2 D+ i
原则性是指制度本身是超越人情的,是以事实和标准为基础的;
, O2 ]2 n* }1 g( @
严谨性一方面指制度的制定必须严谨,研讨、会签、宣贯等环节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指执行必须严谨,强调“依法而行”。

. [# `) ^0 o+ y# [3 f
强制性是指制度是刚性的,具有强制力,不为个人因素左右。朗欧咨询在所有的驻厂辅导项目上都会挂一条横幅“制度大过董事会,流程大过总经理”。

- T2 I& B6 N: F8 t' N: }
制度管人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跳出人情化管理、凭感觉做管理阶段的方法和工具,但同样制度管人也具备它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c5 Y5 B' g: e1 W7 P  [$ c$ e1 |' C
2、制度管人的局限性
(1)易增加企业管理的被动性冲突

9 z( {; L0 e; L2 Z4 t  K7 `4 x) d0 M
制度管人易增加被动性冲突是指制度没有规定的事,员工可能就不会主动去干。可能会说,“你这没有规定,为什么要我做?”比如,在某些管理不规范的计件制企业,你让员工去做5S管理,他们就不愿意,因为清洁摆放没有计件工资;协调帮助其他人或其他部门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也不愿意,因为没有明确的单价和工作量。
+ ^7 x# y7 v0 x6 B* T$ Q, ~
当你对一个下属追责的时候,他会跟你讲“制度没有规定”,最后就会导致企业里面全部都是“60分先生”,这是一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你说他们有很大的问题吗?没有,流程制度他们都遵守,但是你说他有做出来很漂亮的业绩吗?也没有,他们信奉“做多错多”的经验,做任何事只要不违反制度就可以了。

5 q3 V$ c# |! S2 ?% B. s* f
(2)易产生“选择性执法”的矛盾
! j1 u7 D8 s/ u! o
为什么很多人对公司流程和规章制度的敬畏逐步降低?因为感觉管理者会“选择性执法”,没有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 G' m( W. \  a2 ?' ^  S- M
比如,张三出了问题,领导依据规章制度追究了他的责任;而李四出了问题,领导却又不追究他的责任。不是说公司层面、领导层面就不想公平公正,而是员工站在不同的角度,考量不同的利益,在了解信息不对等的前提下感觉上或者事实上形成了不公平公正的心理印记。

9 U, Q" K7 f; t9 g/ Z3 a  ?
慢慢地,制度的权威性就丧失了,就算从制度层面都考虑周全了,但在每一个管理者身上都体现出来会有很大的难度,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员工眼中的“选择性执法”。这也是完全依赖制度去管人的一个局限性。
" ?5 s- A+ x* t9 a/ o0 i) N
(3)容易犯大企业病
5 y5 X" L' C5 s7 n' \
尤其是年产值5亿元规模以下的企业,如果完全依靠制度管人,容易犯大企业病。我调研过很多制造型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流程制度很多,部门架构的设计层级也很多。

4 n& Z# E1 J) G% r$ @3 L
一个指令下去要经过2~5级甚至更多层级的审批,就像很多企业的客户投诉流程一样。顾客投诉就是希望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走流程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流程太多、时间太长,就会起到反作用。整个投诉流程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了,顾客就干脆不投诉了,但是以后在产品的选择上会用脚和钱来投票,其实对品牌形象影响是非常大的。

) `/ Z  q/ {" |
有的企业把制度当成是管理问题的“万金油”,一有问题就制定制度。但制度本身就有局限性,比如,制度的执行者往往需要人监督,而监督者时常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未有效履行监督的职责,于是又需要制定另一个制度对监督者进行约束。

' F# b/ Q$ Z; i8 c9 W+ C- M
以此类推,我们很多企业里面的组织架构就会变得越来越臃肿,管理的层级也会越来越多,企业的流程制度也就越来越多。制度多了反而没有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人浮于事,管事的人太多而真正做事的人少。这就是“大企业病”的典型特征。

! i" {2 `: `8 Z
(4)容易形成“部门墙”
# x' D$ P9 P9 z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跟我交流的时候几乎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如何打破部门墙?”如果我们企业完全依靠制度来管理,流程制度本身就会有很强的“部门保护主义”,部门间的流程制度并未进行很好的链接,各个部门在制定流程制度的时候都在想着如何让其他部门配合本部门的工作,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改善和优化本部门工作流程上。
/ {  v- t: [9 d# X! m' c
制定流程制度本来的目的是优化各部门的工作,限制各自为政的随意行为,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但在实际的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反而将流程制度作为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工具,这也是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2 d: V' e7 k8 ], }  q
结语

+ I: B3 H2 ^7 [" ~/ g6 J+ y
制度管人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跳出人情化管理、凭感觉做管理阶段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得肯定制度管人在企业发展的特定时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管理者同时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去探索更优的管人方式。

3 ?) V" @$ K3 r# @2 m* }, y
% U2 D  j8 s'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8-1 08: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