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气瓶安全18问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 经常有人问,乙炔瓶储存、使用时为什么必须直立,而不能卧放呢?其原因有四点:# g; |! v* `, t2 `$ n1 t V9 X; }
1 m9 u7 a& ?5 M& X" b 原因1: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 钢瓶中的乙炔在压力下溶解在丙酮溶剂中。开启阀门,压力减小,溶解的乙炔变成气体放出。乙炔气瓶横放有可能导致丙酮流出,溶解于丙酮中的乙炔会快速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3%-72.3%(vol),最小引燃能量:0.019mJ,遇明火、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另压力会将溶剂和溶解的乙炔都吹出来,会导致乙炔压力升高爆炸。 原因2: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原因3: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原因4: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 综上所述,乙炔气瓶必须直立放置。 ; J" w9 r. k) _! I' n1 T( v" F; |8 S
氧气瓶是不是必须直立?
3 s5 }" M( F; v答:不是必须。 1 U8 y' y3 q7 q1 D: t3 {
气瓶为什么要有防倾倒措施? 5 c F8 P% b2 Y+ h' d
答:倾倒会使气瓶阀门掉落跑气,气瓶由于跑气的巨大反作用力,将向前冲或在地面打转,若附近有人,将会伤及人员。如果是可燃气体会引起爆炸,更严重!% O/ @( }" a! A3 d: _! @8 S* @# I
' a6 Q6 V8 _* j) a/ }$ n' |1、氧气、乙炔瓶为什么要分开存放 ?
; i, e* a4 ?7 y" y答:乙炔是易燃物,氧气是助燃物。如果乙炔出现泄漏,乙炔与空气混合,遇见火星或者明火则发生剧烈的爆炸,爆炸又使氧气瓶破坏泄漏出氧气,这样的话,氧气的助燃性使得爆炸更加猛烈。无法控制。所以他们两个不能放在一起。
4 e' c9 h5 ^9 t$ r$ j3、为什么瓶体温度不得暴晒?
1 [' ?+ Q/ l+ O) a" g答:乙炔气瓶温度不得超过40度,丙酮沸点58度,温度越高丙酮挥发越快,析出乙炔,使瓶内压力急剧增加。
, ^& y" a0 f% r: ~4、为何乙炔瓶、氧气瓶中一定要留有余压?
W+ e7 {. C# M答:瓶内留几公斤的压力,使瓶内的压力大于瓶外的压力,可以避免其他气体的流入,保证使用的安全。 因为乙炔的爆炸极限很低,稍为混有一点空气,达到一定温度就会爆炸。所以乙炔瓶的排气口一定要有减压阀,防止空气混入瓶中,要不然下次使用就有爆炸的危险。加上减压阀,就是要防止瓶里的气压小于外界空气的气压,避免空气倒流到乙炔瓶中,氧气钢瓶应保留不小于 0.098~0.196MPa 表压的剩余压力。乙炔钢瓶应保留冬季 49Kpa~98KPa,夏季 196KPa 表压的剩余压力。 ) i% W- H3 j% c: Y+ e
5、为什么氧气瓶特别是瓶口不能沾染或接触油脂类物质? o# i( n" e3 M+ M
答:因油脂,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及酸脂,很容易气化放热。油纱头、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聚热不散,当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燃。而油脂在空气中气化速度较慢,产生的热量很快散发,一般不易聚热自燃。 由于纯氧有极强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烧。油脂类物质遇到了纯氧,其气化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温度迅速上升,很快就会引起燃烧。如果氧气瓶口沾上油脂,当氧气急速喷出时,使油脂迅速发生氧化反应,而且高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所以沾染在氧气瓶或减压阀上的油脂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这就是氧气瓶特别是瓶嘴及与氧气接触的附件严禁接触沾染油脂的原因。 ) t9 F& \$ C" M# l/ q; y& k# y( f
6、气瓶为什么要戴瓶帽? , P2 @1 Y" c. w# `6 c; d- n' h. }4 z0 O
答:因为钢瓶的瓶阀大都是用铜合金制成的,比较脆弱,尽管有的是用钢材来制造,但由于它的结构比瓶体细小,旋在瓶体上面使瓶颈与瓶阀接头间形成一个直角,它既是瓶体的脆弱点,又是瓶体的突出点,最易受到机械损伤或外来的冲击。如果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由于损伤不慎,气瓶的跌倒、坠落、滚动或受到其他硬物的撞击,易出现瓶阀接头与瓶颈连接处齐根断裂的情况。
7 _* M- h: j' V瓶颈或瓶阀断裂的后果:当氧气瓶阀折断时,瓶内150公斤/平方厘米的高压气体,造成瓶内的高压气体失去控制,使高压的气体喷出,其反作用力使气瓶向反方向猛冲,能使机器设备、建筑物受到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当乙炔气瓶阀折断时,易燃气体冲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气,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瓶内高速喷出的气体将由气瓶内气体的性质决定而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等)。如瓶内充装是可燃气体,由于高速喷射的激烈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或遇其他火源便可引起燃烧爆炸。
' u6 y" q4 y% [! s另一方面:瓶阀暴露在外面,在搬运、贮存过程中,很易侵入灰尘或油脂类物质,从而带来危险。而戴上安全帽就可防止灰尘或油脂类物质的沾染和侵入。
) l& {4 q: d2 a" o2 [" c! E+ U8 Y为了消除上述的危险性,所以要求制瓶单位在钢瓶出厂时都要配有安全帽。用气时把安全帽旋下放到固定地点,用毕后及时把瓶帽戴上旋紧,切勿乱扔。在搬运装卸时切忌忘戴安全帽。 ( j4 O) g" S8 v' P
7、乙炔瓶为什么不得碰撞?
$ M( ~; [, u0 Y {答:碰撞会造成活性炭破碎,膨胀空间增大,乙炔气聚集,并处于高压状态,有形成爆炸的危险;同时温度上升时气态乙炔发生聚合作用而发生爆炸。(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
3 L6 q, A4 o1 H, ^7 }" ~! F8、气瓶搬运为什么要求要轻装轻卸,严禁抛掷、滚动或碰撞? 2 n8 p+ G+ T( T4 q, s6 j; |
答:因气瓶受到剧烈碰撞或冲击,会发生爆炸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 u' ? N' o* b! h! S i
/ r* X5 c- J2 o: U
9、氧气瓶为什么不能吊运? ' T9 G( {5 E% k7 P+ z6 s0 F( @
答:氧气瓶是高压容器,如果不小心掉下来,容易爆炸。如果大批量运输,有专用的盛装氧气瓶的集装格,适合多瓶的一次性运输、装卸等。 ; F( Z: f" v( X7 F3 X7 J+ x
10、乙炔气瓶为什么会爆炸? 0 A! c# F7 J* W
答:乙炔气瓶的爆炸起因,主要是由于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乙炔发生分解而引起的。
* p! ^; K V/ p# r9 n8 Y* C# h乙炔分解的特点:如果发生回火之后,瓶壁温度上升(从瓶顶开始)或从打开的瓶阀逸出带烟的有异常气味气体。说明乙炔已开始分解,若乙炔气瓶受到火焰或辐射热直接作用随时都有乙炔分解的危险。 % I$ N$ ?' H) L
造成乙炔分解的原因:(1)焊接回火;(2)外部加热(乙炔气瓶附近有燃烧的物质,气瓶上挂有未灭火的焊枪或割枪等工具); (3)气瓶阀门或减压器附近的乙炔着火;(4)剧烈冲击或震动。
4 _+ S# N0 o0 j2 m防范措施:(1)安装阻火器;(2)严禁阳光下曝晒、加热瓶体或靠近热源;(3)严禁将未灭火的焊枪或割枪等工具挂在乙炔气瓶上;(4)搬运应轻装轻卸,避免剧烈冲击或震动。(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
: N( h4 Z4 L u# t11、氧气胶带和乙炔胶管为什么不能混用? 3 u8 n" y) i5 u& i" g: M7 W
答:氧气胶带是高压管,乙炔胶带是低压管;另外乙炔管在使用中有时会产生轻微回火,管内会有积炭,积炭混入氧气会引起爆炸。
) U) g7 E/ i! E6 e" z y& B12、为什么气瓶不能混装混用? 答:气瓶充入其它气体,会发生剧烈爆炸事故,后果非常严重。 3 k/ H3 m* e1 K; v% d' o
13、氧气瓶在与电焊同一作业现场使用时下部为什么要绝缘?
7 t: |7 W0 d2 C4 `2 L8 r/ I答:为了避免气瓶带电。当与电焊工在一起作业时(这是前提),氧气瓶瓶底垫绝缘物质,防止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等金属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防产生静电而造成燃烧或爆炸事故。
6 e+ s8 y1 J, J4 L3 H6 c( V14、乙炔瓶为什么不可以放在绝缘体上使用?
. g, _6 }) M4 w# s答:乙炔的点火能量只有0.019毫焦耳,微小静电放电(几个毫焦耳),就可以点燃(引爆)乙炔。乙炔在输气管内流动、或泄露,都会产生静电,任何形式的静电放电,都有可能点燃乙炔。因乙炔燃烧、爆炸不需要氧气,所以点燃后爆炸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将乙炔气瓶直接接地,使其无法带静电,当然也不会自然爆炸了。 9 B, X: O% n# j( K
15、为什么乙炔瓶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铜量应低于70%?
8 F) X8 E8 s! c. e答:乙炔与铜、银长期接触后,会生成爆炸性的化合物乙炔铜和乙炔银,当受到剧烈震动或温度高达110 ~120℃时,就能引起爆炸。 . O# F2 }9 o# i2 a/ g4 @! m
6 m! _( c/ @. N# o4 D$ t
. g; ~* o* a# n u"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