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27 1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2020-12-27 15:13 编辑
5 G* v4 u" @" L/ i7 S2 s6 ~. ?8 z% m# {: I' u
标准将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称为产品和服务。将原来的产品实现过程的输出称为“输出”。这实际上是编制9001的一个规则。标准就是遵照这样的规则提出要求的。当然我们理解理解标准也要了解这个规则,否则就会造成相应的后果,举例说明:
2 h V8 ^2 n# v" s; n9 U# c D# Q其一 4.3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 L7 u7 Q% I% G4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 a1 F9 \% N. s: x) l* }这里的产品和服务就是指预期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以电视机生产厂家在确定认证范围时就应该是“电视机的生产”。就不能是电视机、外壳、遥控器的生产。这种情况在企业申请范围时。时有发生 。合同评审时都应予以纠正3 [! J* d) P8 }- Z# D, R
其二、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 } L$ U' q2 W8 y; `按1注1对产品和服务的界定。8.6的放行就是产品和服务在交付前的放行,而不是对生产过程中工序之间放行的要求。如果你将8.6放行的要求作为在工序之间放行的要求。就可能会造成无法操作的后果。$ d( r- t; z, A% [
如:8.6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成文信息应包括: L6 r; D& t6 }) N- M
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2 k& z* l( U0 e$ d$ t% ]b)可追溯到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 W# o1 j' O, a( ?- B! Z, d. y
即要求留下放行的记录,知道谁放行的?/ z2 Q3 b) n3 L! n, D" O% a
现在有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有个工序是用电动螺丝批给加工件拧上2粒螺钉。这拉流水线上,有8个操作工。公司作业文件规定,每拧好一件,操作者目测自检一下放在传送带上就算是放行到下道工序了。现在按照8.6要求,就应该留下放行的记录,并指明谁放行的?而现在是8个人的放行的产品都放在一起,也没记录。这样就会产生不符合。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是用错了标准要求。该工序的放行不是属于交付给顾客前的放行。属于“8.5.1h)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服务”,该条款没有要求工序间放行要有记录, 如何操作企业自己定。. e. q- d' V# I- E4 w& O% l1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