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
导读:对企业而言,必须以人才为载体的组织能力转型才能引领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对职员工个人而言,个人能力的升级也是职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
# r& M9 l$ E4 P9 ` {& a& c$ V
职场人要做哪些思考?要做哪些革新呢?本文为你讲解职场人的3个思考和5个革新,一起来看看吧!
1.职员工的思考
职员工要做什么转变呢?同样先做一些专业的思考。
8 R m, P, Z7 I% M3 C \(1)你的专业价值在哪里?
) }; ]' E- x0 H! C- `: Y0 ~
作为职员工来讲,你得站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思考,你是一个专业的人才吗?你的专业价值在哪里?
- Y7 P6 `$ W( c0 d3 z6 S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把一句话习以为常地挂在嘴边“我有10年的经验”。我经常说,“你是有10年的经验,还是只是将1年的经验重复了9年?”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 H2 x* C# B, ^" `; K$ [. T) Y' r1 D5 b所以,你不要说我现在做老总、副总、经理、主管,我就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我提高我的领导力就可以了,其实,每个人得去思考自己的专业价值。
& }- t) g; s- w(2)当下是你最好的选择吗?
r) f5 d) L8 Z' B, j2 ?2019年4月份,我带领企业家去了德国梅赛德斯奔驰总部工厂,适逢工人下班,我看到了员工从工厂走出来的那种状态跟我们国内工人下班后从工厂走出来的那种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当时两种场景在我脑子里面冲撞了一下。德国人下班时边走边聊,静静地走出厂门,很有秩序。我们中国人一下班,工厂门口的摩托车、电瓶车、小汽车呼啦啦地往外冲,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 B i& e; y) y+ e" }这其实背后是什么,一颗浮躁的心和一颗宁静的心。当然,这跟整个社会大背景相关,我并不是归咎于我们制造业的错亦或者我们工人的错。但作为职场人,我们得认知到这种状态,认知到这份浮躁,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一个问题,当下是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 f! B( k( O; N* G$ d6 ?' V, H0 g/ u(3)你的目标是什么?
) N" Z/ C, Y) }. M2 n在职场中每一个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我们的目标应当放在基础普世能力的提升上;职业生涯中期我们的目标应放在专业能力的提升上;职业生涯后期我们的目标应当放在综合能力的提升上。
6 o4 ], n8 |9 l; z
在互联网上,我曾经看到一个帖子,这个帖子很有意思,叫做“灵魂八问”。
% s) P9 C# I" Z4 Z( G2、企业职员工需要做出的5 转变:
(1)从关注收入到关注能力
7 I8 m& j; y% W$ `: F6 \五六年前,我们到企业里面做咨询辅导,我们老师往往要跟企业老板强调,当员工给企业创造价值后,我们经营者要思考如何进行价值分配,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一再强调,老板要舍得花钱奖励员工。但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很多找我们朗欧公司合作的老板,他们的核心需求竟然是让我们帮他们“分钱”。“张老师,今年我想把股权分一下,该怎么分才能留住骨干?我企业赚了些钱,年底员工分红怎么分才合理?”
% X( E6 o V! d; H0 k; h0 ?可以说,现在企业职员工的收入已经成了每个企业的基本福利。当企业的环境,我们的工作环境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时候,作为职员工,我们不要仅仅关注收入了,收入已经是一个基本的福利,你只要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按照企业的组织架构,按照职等、职级、职责,就能拿到相应的福利待遇。
9 j/ j0 z/ Q: L+ L我经常说,如果把人比作一台电脑,那么人的能力是主机,收入只是显示器而已。所以,决定你的收入的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每个人的能力,你得将关注的焦点转向自己的能力。
/ s6 S& x4 ~* J% q" O/ m3 r/ Q4 A1 A(2)关注结果到关注时间成本
4 J9 S$ P0 y7 [+ a05年的时候,“以结果为导向”的培训很火,“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很好,但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以结果为宗旨,这就出问题了。忽略了过程控制的“结果导向”是无意义的,因为结果好坏我们无法去改变。所以,我们要控制过程,关注时间成本。
$ S7 h% `, R$ n% @+ ~( j. o+ M
关于是“996”还是“995”的话题曾引起热议。马云、刘强东等人都回应了,马云说,“996”是一种福报;刘强东说,“混日子的不是我兄弟”。
# q' O- z; V: ^' I8 p: W其实,“996”还是“955”都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007”,因为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天都是24小时,你得思考你每一分钟,你的时间利用得有没有价值?
- A( c; |) T$ X8 e# M1 b2 N8 u* j就拿我自己来说, 基本会做半个月的工作计划,每一天的时间干什么,每一个小时内干什么,一个小时里面我会分哪五分钟大概干什么,只有这样你的时间效率才会高。你过一天相当于别人过三天,你工作一年相当于别人工作三年,你的能力能得不到提升吗?你的收入还会低吗?
8 e" J2 ^: E/ p$ X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007”的心态去经营好每一个当下。时间就是生命,它很宝贵,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有“996”、“995”的概念,你需要做的是无论上班还是下班,用好生命中这个宝贵的时间。
; J! \! ]4 A# |
(3)从向外选择转到向内提升
7 t# J7 o# y) h5 g" ?- K* G4 q太多选择会造成职业生涯的迷茫,花太多时间去选择会浪费掉自我成长的机会。我选择A公司、B公司、C公司,我选择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很多人总是在向外选择,总试图找寻更好的职场机会,对自己的公司、对自己的工作总是不满意,这山望着那山高。
3 o- |1 ]8 Q. }1 h" ~3 S我们朗欧咨询常年为20多家企业同时展开咨询辅导,我深度接触过的企业至少也有200家,而且我基本上天天往工厂里面跑,我非常清楚当下制造业的境况。而且每一家与我们深度合作的企业,必须跟我讲真话,这些真话大都是企业的问题点。
5 G7 o% c L9 Q/ V; ?
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你讲,外面的环境未必就比你企业的好。你不要说我要去越南,我出国,我要去某某企业。你不要浮躁,不要说湖北的工资低了,我跑到广东来工资就高。如果你还在抱着这种心态去东跳跳西转转,其实你的职业生涯注定是有问题的。你得宁静地向内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技能上去下功夫,在现有岗位上做出行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业绩。
2 f& b" t @3 h
(4)从浮躁转向宁静
/ t* O/ _$ n8 ?" X& j: [, d' {: W
近几年,我到了美国、德国、日本,有一个现象我记忆犹新。我发现,在德国、日本、美国,很多电梯并没有“开门、关门”的按钮,而在我们国内,很多人的习惯是,一进电梯就开始找那个关门按钮,3秒钟都不能等。
# i' W3 q9 p$ X- J* p( R) b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当然后面我也查了一下,发现是1990年美国颁布了《残疾人法案》,该法案规定了所有的电梯关门的时候,都必须得有延时设置。所以,很多电梯的按钮其实是安慰性的按钮。
4 f9 V% Z4 j% l! G4 g/ q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关注了所有酒店和我办公室,我家里面的电梯,有些按钮按下去之后,指示灯随即亮起来,但经过我测试发现,你按和不按,它关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叫安慰性按钮。
$ o+ { {8 K( r9 ^ C
还有一个现象是,我们在ATM机取款的时候,那个取款机发出的“呼呼呼”数钱的声音,原来是假的,它只是一个模拟音效,并不是你的钱在机器里面一张张地被清点的动作。它的目的是让你在等待的时候消除心理的焦虑。
5 s. v' x# z7 N" D7 c
你看,我们人类真是太有智慧了,用这些安慰性的按钮、安慰性的功能,来应对每个人内心的浮躁。
; k8 e! ]* r/ J' U1 r: a5 ?+ ^! v所以,从浮躁转向宁静是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
G- \& C Q H& L( u5 w* T6 N(5)从关注经验到关注学习的能力
2 w3 P& G1 }! B6 c: C7 }; t; b曾经有一个人跟我说,“我做了20年了,我有20年的经验。”我说,你这不叫有20年的经验,你只是将5年的经验,重复了15年而已。我们每个职场人都要反思这个问题,你是有20年的经验,还是将经验在不断地重复?
( T2 j5 t4 k' I; O/ A3 R$ a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比以往要容易得多,经验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护身符。所以,每个职场人不要总是关注自己的经验,你得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状态,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
4 i4 e" f, [2 L5 q6 |2 c2 e
结语
5 i( j [3 P9 p1 ~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说过一句话“改变源于意外”。人的一生和企业发展过程,无不充满着“意外”。有些人、有的企业在意外中衰落,有的则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区别就在于,你在面对意外的时候,是选择做出改变还是选择逃避?
+ l+ i! R# C V- n
无论是企业,还是老板,还是每一个职员工都要顺应发展的潮流自我革新,才能从每一次困境中、意外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发展。
( b( s, M: l! X% z. n% P7 d意外不由我们选择,道路却由我们开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