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780|回复: 3

    干好工作18法: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25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干好工作18法: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8 O6 D( Y. U' u
    驻厂咨询 [color=var(--weui-LINK)][url=]朗欧企管[/url]6 R+ r) ?# v* |! j
    工作
    导读:本文是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在云南省委组织部机关“两学一做”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作的重要讲话,文章详细讲解了做好机关工作的18种方法,不仅对于干部有启发,同样适用于职场中的大多数人,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非常不错!作者:李小三
    不要差不多,盯住最完美
    9 f: K, \3 g! L& r" w0 V7 z! ]
    % {9 e# h: {; o, Q

    3 ]4 L' Q5 ~7 w, n" J. Z" {9 e4 R$ Q! y" W# D" L

    2 \' ?5 T1 v- R" b1 g
    “差不多”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语。
    ; U2 L' R! h: S* T( x3 ?; W% R7 G3 F
    : U% x3 m; i- V. _3 y
    很多人学习上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工作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应付了事;生活中粗心大意、随意邋遢等等,其实都是“差不多”心理使然。
    ! c) `3 X$ @& e
    “差不多”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若干个小的“差不多”,集中起来就会导致“差很多”,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上错一点、下错一片,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对自身成长不利、对单位形象也不利。
    0 R- n: R. m( H
    其实质是一个态度问题,与能力基本无关,但与一个人的品行、性格、习惯有关。
    / u$ B, o4 I8 _7 n
    鲁迅先生曾专门批评过“马马虎虎”现象,胡适先生还写过一篇寓言故事叫《差不多先生》,这位“差不多先生”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最终因为找错医生而一命呜呼。
    1 k& }# a! j; U5 ?( I
    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其处事方式,至今仍是不少人的写照。

    4 U+ F0 N5 A9 I: f& \世界上的事最需要“认真”,也最怕“认真”,所以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时刻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8 S# _& A% Z# b5 G7 S8 u3 w8 C
    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办文、办会、办事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自觉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 n1 O( G- x, j9 g) o
    1 p; J/ |' J: ]; \! o/ J

    8 N8 u5 E2 r( X- n( }
    ( u0 j0 I( o2 Q: m/ [" V8 R
    8 Y' l/ T/ ?5 N3 v% k- f
    长计划、短安排、立即做

    8 t0 N4 L' x0 e- ~4 p: k' t# A; L% V/ `4 ~

    ' ~5 A  e8 F& @1 x& e1 a' m( p8 b* \% e' Y
    : @8 A. J  N! ]1 `% Y
    长计划,就是说要着眼明天、着眼未来、着眼长远。

    , E. K2 k5 R% z9 M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对人生和工作有计划的人,他就能胸怀大局、放眼长远,不为一时一地的不利所困。

    2 Z+ ]1 c1 i' G+ j) j5 v  x俗话说得好,愚者赚今朝,智者赚明天。

    % s! a4 \7 D: A+ A$ t* Q, H# P有人说,工作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其实这其中也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期计划的问题,切忌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而要脚踏实地、从长计议。
    , ?& Q2 j5 v: i4 U
    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光有长期计划还不够,还要善于将其具体化、阶段化,也就是要有短安排,从细从实,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的目标,计划好今天要完成的事情。
    4 V, X; w6 p1 g/ U3 q8 n- V. P
    这样不仅可以知道每天要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还可以对工作进行有效控制,让每一个小目标、短安排的成绩,都成为成功路上的阶梯和里程碑。
    2 M7 V$ c- f$ ]. _* @
    不管是长计划还是短安排,都要立即行动、马上就办,将工作落到实处,否则都只是一句空话。
    ) N5 o; w% b$ X' P. S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计划的工作都能如期完成,工作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也容易获得。
    8 w+ j: |1 V" Y9 a  F0 W
    只有做到了长计划、短安排,才能真正实现有序、有效;也只有把“立即做”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并形成习惯,才能不断进步。
    # P1 R: a8 j6 W# S( n! Y6 X

    # A0 n' U+ A3 [8 |4 `  }
    2 t0 M: X% E) {/ {- n$ D
    % F- Z, b/ N6 T* A
    日清月结,有条不紊

    6 S/ f3 {/ A) n8 L1 ?5 \, R
    1 O" j$ n$ {$ {5 t- a) Y: l. m# M
    ; z; i; B5 s3 W0 F' u$ R
    0 l( c4 X' N0 U* ^) S
    2 P7 R+ S2 ~* N2 t3 Q
    所谓“日清月结”,是指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按日清理、按月结账。$ @- N3 k: d  c
    " |2 ~) ]; R! \4 r1 {$ k0 d
    它原本是一个财务术语,运用到工作当中,就是要“今日事,今日毕”,每过一段时间就及时“回头看”,检查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确保任务不拖延、事情不遗漏。
    , u8 g4 M' ]. O, y+ W: K& p
    如果今日事明日做,那一定是“日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工作就永远拎不清、无章法、效果差。
    % u' u% k# `# v/ u, _. I+ L
    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规划目标,任务稍重一点,就有畏难情绪,找理由拖延,觉得今天做不完的,明天还可以接着做。

    , {6 ]8 z# _: `8 p殊不知今天的事情做不完,明天的事情也会做不完,“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拖延中自己并不快乐,反而会累积许多压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自信心下降。
    $ d3 V! b9 z9 v: {# a: h6 _
    所谓“有条不紊”,就是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打乱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成功和发展。
    2 b- D0 \1 D: |& f. P7 _3 I
    工作往往人少事多,如果缺乏条理性,就会忙乱而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2 O- x0 C+ e" H5 e4 w: d
    做好日清月结,要统筹规划、有条不紊,不轻视怠慢眼前和当下的工作,把今天该做的做好,把明天要做的计划好、准备好,努力做到事不过夜、案无积卷,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地应对复杂工作。

    2 }& M+ i7 l; T$ _  {  l2 u; M9 v9 |; d% h2 M9 ]# R8 {$ z! S5 E

    0 z( V* O, i2 h- ]' c. g/ i1 n: g- [- y* o5 L: x5 r. v
    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0 u" X$ `0 p7 w9 Y; D
    : ^: F( {: r: P! n; E! }; t

      z" r. B" w$ S  g
    6 q4 I5 V, w% Z' `7 d( k3 }1 t% {. X. Q# L
    所谓“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就是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k2 k; n1 v. }3 x0 P; J事实反复告诉我们,学习力的高低是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的重要因素。

    * ^; P) v: Q* L0 W" r+ p  f- F一个人只要做到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快速地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3 L& p+ v7 M  z5 T1 h( }- T当然,学习既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苦差事,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如何长久地保持学习激情、提高工作效率,其奥妙就是在学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在干的过程中感悟学习,互相启发促进,自然而然就会在心中不断迸发出热情的火花。

    9 Y# ]) S/ K  _1 A* j5 X有人认为,一个人一生中90%的学习都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0 p* j0 y8 I. i6 |% s, G8 G2 j, l& H家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状态、一种生活方式,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9 C  ~5 m2 F2 ]$ i7 ]; b* D
    要树立“不学习无以立”的意识,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增强本领,超越自我,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搞成“两张皮”。

    ' X* b! Z. y& ~9 u3 V" r
    . Z1 \# h  q8 D/ A" ^+ ?& L9 Y

      z9 Z7 ^$ u8 W7 w% U- R/ o
    注重积累
    始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1 C7 b( W6 w* m& }& Z1 }8 n/ T# p# J! n" [; |

    3 w3 W* g% {" |) l5 w
    9 `1 I/ _& V" w" S( ]4 a6 L7 G# c! {, _( C$ u6 Z& Z3 v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

    * ~' b8 R8 ?. X/ S0 v7 n任何事物都要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但也不是说积累越多就越好,如果没有研究和思考,积累也只是把一堆东西堆砌在一起,做一个“储物柜”而已,工作、学习都是如此。

    7 q8 k3 G1 M( N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职能职责,要想做好工作,必须能沉下身来、静下心来、置身事中,广泛了解自身工作所涉及的业务知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成为本职工作的通才。
    0 y# W- L5 D2 x* ]& B6 i
    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注重调查研究,就是用脑子干活做事,不仅苦干实干,还要巧干会干。
    ) L. ~$ S& G( {- d* y$ j) U! a5 ^
    在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时,必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点子、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要领会上级的精神、吃透书本的理论、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身在事之中、心在事之上,把握大局,多谋善断、敢于拍板决策。

    ; g6 J  n& r5 |9 d4 ^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知行合一,日积月累,就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专业能力,就能成为一个专家、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1 y. `0 ~1 v( X9 r/ @( G; C
    4 t/ o6 n) c6 @9 G9 Y
    , U; ?5 T+ u. p
    / Q$ [  ^3 @. ^7 V& }, S# E
    信息要对称,善于沟通

    + L2 m' o" L  L6 y! \! G- G% ^- n2 o' O& x$ D9 E4 e

    2 P# W% q* |( P4 E9 P$ E7 I. f  k
    # j; W! W0 r9 Y4 w
    0 }) T$ p( E5 `6 t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对称、沟通及时十分重要。

    : y  x" ^; `* L1 {, p7 V% J; u每个领导干部要有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有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要努力成为提供相关信息的源头,要重视沟通协调。
    0 ^, e) O' Y0 d0 H( L% w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世界上的事情,都需要沟通,沟通是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

    + X. t( P0 O8 L0 g0 W: H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达成协调一致的意见、形成步调统一的行动。

    7 @, e1 P: v3 \, M2 h4 U信息对称是做好自身工作、提高工作水平一个很重要的要素。
    ' k/ ]  C  M' e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了解上面的要求、左右的情况、下面的进展,就要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
    9 u0 R2 B. ^  c/ F! U$ I8 I. w: f7 g
    确保上情准确下达、下情及时上传,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一体、立体交叉的运转体系,实现各方面工作无缝对接,形成“整体一盘棋,同唱一台戏”的良好格局。
    4 K4 {' ~" w( @' P( V% Z
    向上沟通要及时,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既要提出问题,还要给出意见建议,上级决定了的事项要全力落实;
    7 {. y6 U7 L, w4 I* x1 E
    同级沟通要真诚,互相尊重,换位思考,积极配合,不设障碍;

    4 h- w5 f7 x, o5 F8 ^. b对下沟通要体谅,不能蛮横霸道,颐指气使,要准确了解下属的优点和长处,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工作,关心关爱下属,增强亲和力、凝聚力。

    9 k9 s' m" u+ _" ?1 b7 j) i# D5 Z# X' a6 F

    $ Y. a* y7 _# M# W2 q' }! ?4 _
    " W+ W" M- Z1 A$ w/ l' D
    分工不分家,主动补台

    8 a$ b& |7 c3 A. W# D
    % C0 J. [, P/ _6 U# P/ r6 |& {5 F4 Y

    3 V1 O% R, }, _& @. m# C8 X: o, o+ B4 B  |1 f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刘邦、张良、萧何、韩信相互协作补台才有了大汉天下,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才有了赵国的祥和稳定。6 d! @& Y3 F- S* A# D0 w
    6 N) [" k; n2 L  d) U$ w& |. s
    团队是一个集体,团结协作、主动补台不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品行操守、一种胸怀胸襟。
    ' E  V# D1 }9 H! y. R9 [$ Z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
    7 E7 w" m) C- d3 D
    工作中有人补台,就可能避免错误,或是将损失降到最低,若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站在城楼看风景,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8 ?! o) O( H% B' w, {, L很多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同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哪一个人能单独完成的,没有谁可以包打天下。

    2 H& ~8 ]4 s% d6 }  S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既提高个人单兵作战能力,也提高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超越个体认知和个体力量的局限,发挥1+1>2的效果。
    $ n8 U, g! C2 f
    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要重视互相补台,还要善于补台。
    . e! [' w+ n" L
    帮别人补台,当无名英雄,时间久了,大家终会认清你的为人,最后都愿意为你补台。
    : b$ m$ s3 g4 y4 R* _* e; \4 _
    当然,补台也不是说毫无主见的盲从,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和不足,大胆提出意见,修正决策,不断完善;
    ( C" R; m6 s0 t
    补台更不是毫无原则的迁就,对涉及个人利益的小事要讲风格,至于事关原则性的问题,则要敢于“拆台”,这样的拆台恰恰是为大局更好地补台。
    % H8 @  O* @' L& t! t1 l- \' F

    ! w( w. E& A7 l5 f* n: r3 Q/ ?& N- I" `* s3 y

    ' j8 N/ G  v: {  `0 w) C  |
    执行有力,反馈及时
    2 p3 H2 b3 d2 m" @; a  T
    9 s# n5 y/ x+ q

    , v) a  a/ X. K4 F( [0 O7 ]
    % o" G; h2 b1 W# Q" U3 @& \& c6 F3 V' |2 v) W& W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对大多数人而言,执行力是第一位的能力。

    , n, u7 u+ o5 m1 ?提高执行力,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要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实干精神,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要有健全的制度规则作保障,更要有及时反馈的“复命意识”和“划句号”的能力。

    % I3 u* W! ]: s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只有这1%没落实,虽然就差这么一丁点,事情却没有到位。
    9 t6 m' ^3 A/ F
    实际工作中,绝不能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也不能等任务全部完成了才反馈。

    ; ^: u9 k  s6 x& [3 [; E应该注意适时反馈、阶段性反馈,一方面可以让领导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又能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执行中遇到困难、发现问题时更需要及时反馈,以便重新调整思路和办法,从而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 k5 I* p, h" o. L只要是和岗位职责有关的事,都要及时反馈,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 j8 q( H" G: v2 j% i
    # k- A" h8 z4 D. |' m0 \+ P" s! x5 G6 B. v* R# A' m
    0 l6 `  m% x0 Y- r7 e
    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
    - i2 ~+ V& E6 l( C# {# @; E
    % U: U/ k; E! _: K: T3 A. P2 j
    4 V: c. H' ^: Z0 T
    . y5 @- `1 p+ ?; A

    % H. D- A& R7 Z; j- w9 Z7 W% O! e
    人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人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完全看清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0 ^+ M$ c3 p6 [: g5 x4 x1 \7 f' g# a有些人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夜郎自大,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较为狭窄的时空内,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 Z! T- S/ {  r3 X8 K
    认清自我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自身看自身”。

    2 a5 Z3 }4 E9 q, C" R$ |# c要学会登高望远,放开视野去比较,在一览众山小中看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渺小,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 U) ~0 r/ R" f6 Y要学会用“第三只眼”看自身,不以自我为中心,用旁观者的心态,高出事物的一两个层次来审视自己;

    * [6 y1 z  U3 _3 h要学会以人为镜,见贤思齐,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明确方向和目标。

    ( l0 _! T; B- s& ]; E5 n, c, D& }另一方面,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此时此地的人生思考问题,扬长避短,不纠结过往,不忧心未来,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过好眼前的生活,立足自己看自己,这是一切工作的原点。

    # I/ M/ ~# X3 C8 {, X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听了几句表扬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也不能挨了几句批评就妄自菲薄、自我否定;
    3 r1 v  o, K: ^' c) o& z
    要能够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样,未来要怎么发展,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2 h4 d; j  |+ S; ~% }跳出自身看自身,可以看得更加明白;立足自己看自己,能够走得更加顺畅。

    ! t6 M% @( _/ d! c4 b$ L" c( ]6 ^/ [* M. R& _' u$ g3 b
    0 X# M& f! F' B7 {% e. i% Y6 B

    * ^4 W% O. I( o0 @9 u# c$ P9 M
    事情要一桩一桩地做

    % ~4 K- L# r) i4 h1 t3 s9 J8 M7 E$ b% I
    6 f* f3 t7 A% H! ~
    + {4 ]5 u. Y  C5 T2 L
    0 ]2 H% F4 d0 N! n" v
    人们常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文章要一篇一篇地写,事情要一桩一桩地做。这些都是大白话、大实话,富有哲理。

    7 P- p7 p6 m' J' |' \* V; k“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我们很多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有的需要好几年甚至好几届领导班子传承接力,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气躁。
    7 o% ~' P0 H" z8 f7 D' @+ }
    明朝吕坤在《续小儿语》中说:“大凡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还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
    2 P0 g' e$ R7 n, @
    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情,要取得实效、赢得胜利,都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阵风、不落实,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9 B8 |$ p6 }  z# ], `
    部门工作事务繁杂,既要会总体把握、分步实施、统筹推进,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
    * D; l+ P4 B$ x
    不能三心二意,猴子掰棒子,抓一个丢一个,如果这样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 ?4 o6 `+ Y# q2 c6 y4 p$ S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做好做透做实每一件事,用足够的耐心和韧劲来面对工作生活,不折腾、不反复,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一抓到底,积小胜为大胜。

    , |9 {# Y& K! x# u
    , l0 V) o( t7 b! t# J+ x# j
    0 B3 @$ Q" s- S3 x0 ?0 b* x, q1 v6 B2 ^, e/ D; H. e
    想问题、做事情要尽可能合情合理

    8 v, `4 |6 m/ [+ o* }8 i" F& Z
    3 }. ?2 u# a7 D  \
    7 F( o( m: y1 r2 P
    - U- y7 @  y1 ^' M3 {
    . r, M  s: [: E2 T6 C, R* A! q* C
    人有人情,物有物理,合情合理就是要合乎情理、合乎原则,两者兼顾。

    + W  Z- E' ^! m现实社会中,有时候合情不一定合理,合理不一定合情。

    + B& h  N3 q  C; i# q* B中国自古就是人情社会,“投桃报李”“滴恩泉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等传统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 v7 q& n4 b" ]. `$ r) V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没有感情,肯定也要讲人情,不近人情的人是缺少情商、缺少魅力和感召力的。
    8 _4 q! Q+ d2 ~* s0 Y
    但是,人情也有其世俗庸俗乃至功利丑恶的一面,只讲人情不讲原则的人,颠倒人情与原则的关系,丧失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迟早要“栽跟头”。

    # B+ c7 H8 L4 u- c1 U当然,情与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一个人既不能太死板机械,更不能太圆滑世故,尤其面对重大利益和重要人事问题,要自觉和严密地设置人情防火墙,自己不去突破,也严防别人逾越。
    ) a( l( F; F6 Q& q/ i  A, I' a
    要重视人际关系,但不可刻意去追求搞好人际关系,要学会以简单对复杂,别人复杂,自己要简单。

    ) h& X$ t8 C! l" s3 e要同情弱者有善心,努力做到情理兼顾,在不好兼顾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也才能做到“自己不打倒自己,别人永远打不倒你”。
    0 h7 v) n4 P' b" M

    $ C. E' H& s% Y5 p3 t" ~
    0 t" T. f. q" i6 s9 y3 q+ Q6 D7 r4 i; m
    自觉按职能职责做事
    永远忠于职守

    8 X$ v/ D$ A0 {' x: V5 |6 h$ `8 S7 i

    # ~" \! o( k( I; ^
    $ z# m4 u' U4 ]9 o5 Z
    1 u, Y" p4 Y; [) V7 g: C5 o
    处在什么岗位就要履行什么职责,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责任。

    / k4 D4 r1 s; r% `- B3 N. b" w不管是在公司部门还是在各自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能职责,这是我们做事的前提和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1 M. V( L( Q, M, q+ J3 ?+ o- I9 }! N
    明确了职能职责,更要忠于职守,就是忠诚地担起自己的岗位责任和职责操守,时刻提醒自己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这是所有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

    7 ?' m$ h' b- r/ W6 W每个人首先要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能职责,对自己职能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要主动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千万不要事事等领导来安排,那不是一个好员工。

    1 o5 f) W. X2 h* p, N+ {: S其实,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一个“循吏”,那也是大贡献。
      K8 D1 Q, Z% c, `
    当然,也要有更高的追求,要努力做个“能吏”,发扬“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对待工作,自觉做到“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苦累面前多思得,工作当中多思责,“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干大活、出新彩、干出水平。
    , @/ q% u/ K; u
    7 G! L+ i7 r7 m3 x6 u/ f3 T

    . w% F/ {& n4 j) N  i: y+ ^: w* Z$ d( x( \/ Z% |  v
    分清轻重缓急
    抓本质、抓重点、抓关键
    * v- @5 }( ~0 ]4 l% \

    - |9 A" X) {2 a: {; e% o6 s, G8 \- f) M% |1 V/ A
    ) z' g8 ?/ c7 e  X. x. v5 H

    $ g  p( e1 y* H
    轻重缓急是指各项工作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i* b% @' E# [0 g( L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把最重要最紧迫的放在第一位,不太重要不太紧迫的放在第二位,依此类推,分出轻重缓急。

    & Z  g6 z3 }" k6 t要善于紧盯大事要事打攻坚战、紧盯急事难事打歼灭战、紧盯薄弱环节打持久战,牢牢把控工作节奏、力度和质量,善于抓本质抓重点抓关键,切实做到“打鼓打到重心处、工作抓到要害上”。
    2 E. w6 q3 ?% S  N/ o2 q
    抓本质,就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客观全面、深刻系统、辩证历史地看问题,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深挖细查,为工作打牢基础。
    & R: r" a. T" c8 e  e
    抓重点,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能分清主次、合理布局工作力量,以重点带动一般,不平均用力、撒胡椒面,不“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把抓不如抓一把,都想满把抓反倒都抓不住,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 \% _5 ^: ~; u, x抓关键,就是要把握关键少数,掌控关键环节,认准关键时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牵住牛鼻子,打蛇打到七寸上,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集中精力,扭住不放,持续用力,善作善成。

    ) K' A, {+ O! }8 \" T9 _# B9 n% {+ y
    , H+ s4 z0 v/ {  L
    . N4 J/ }0 [# b' I( [- M& ]" R
    掌握特点,把握规律
    ' p8 a% r! l7 H& g* ~

    " A9 v. W6 `7 g6 Q! W$ v$ U4 t- _. u# y# z( C9 h. j

    7 s) a6 ^2 P' r9 \* Y4 t7 S, j6 O  @- v5 K7 y; T8 J+ N# l
    特点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别之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性,也就是个性。

    : m8 v2 A2 U6 {2 E* s: X- g但无论事物如何复杂、如何变化,其背后都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这就是规律,也可以称之为共性。规律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不能任意创造和改变,但可以认识和利用它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造福人类。

    4 m" b4 k- w( Q5 e9 }4 H8 T$ f( ^实践证明,善于把握规律,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趋势,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 E+ W$ c5 q  M4 I) q. s2 Y
    倘若没有掌握特点、把握规律,将会是盲目推进,不得要领,甚至事与愿违。

    0 O6 b, L2 ?( G9 `2 h工作同样如此,不同的部门和岗位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要想得心应手、从容应对、体现水平,就要掌握特点、把握规律。
    . C+ |& H/ G# X1 U
    首先要正视每一件工作的个体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全面分析,合理施策,有针对性地把每一个问题解决好、每一项工作落实好。
    * d& i# _; D. I: E! p2 a3 [& C
    同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也有共同的规律,不能拍脑袋决策,否则就要吃苦头,造成损失。
      F( j5 b. p; J
    要善于把平时零碎、肤浅、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全面、系统、本质的理性认识,使思想和行动既不落后也不超越于客观实际,增强认识规律、找准规律、把握规律的能力,提高运用规律的水平,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增强主动性和有效性。

    7 X: Q' A: G2 G9 \% U) Z) e
    ; e' x( f1 Y( c
    ' X1 D. k- b9 w! q
    / W) B) i' v. o
    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 P$ B* q+ ]$ ~# Y- c4 v3 i( Q/ L
    ; K3 A/ I1 ^! P

    * V5 P- n6 H7 U8 C4 W) |) y0 m" d& F; a5 n- r5 j* H( N- a4 i
    生命是需要永远激活的,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工作必须在状态。

    * S: Y/ d5 {7 Q! C/ j对每一个人来说,压力太大会崩溃,但没有一定的压力,不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对身体、对生命、对工作都是负能量。

    ( q. Z, J0 B# }6 L鲁迅先生有句名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青蛙在温水里待得太久,就会跳不出来;人如果太闲适,就容易生出事、干坏事。
    ! D1 F; `6 |, _: t9 W& }" l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人的健康等方方面面都有好处。
    & y5 T: c/ z) s& e7 C- D
    它能使我们不忘“初心”,远离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始终让思维和行动保持在平均水准以上,甚至可以迸发出超出想象的能力。

    ) o  j+ m; o8 \8 X& F工作任务重、节奏快,更要人在岗上、岗在心上,时刻警醒、积极适应、快速跟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一心一意谋工作、干事业,推动创新发展。

    - ]: {: u0 E8 F3 W& @/ h$ o5 g. _当然,也不能过于紧张,要劳逸结合,生动活泼,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避免造成心理失衡和精神压抑。

    4 j* v& P6 x& j& b* e6 P0 h: t7 A3 @6 l+ T9 X

    " U* `+ v* Y9 ~' N4 |( U" v- m/ q+ u' E. v$ p- o
    不多事、不误事、不坏事

    ! w5 h2 v( n! ^
    5 \5 B9 Q* m. I9 ]: S7 c* L# E5 f' n% k$ X" }/ n  r/ ]; V
    8 ?1 U9 s, Q' Q. w; |+ ?
    3 r- a9 u/ Z' ?# t+ s" ]
    不多事、不误事、不坏事,看似简单,要求不高,实则蕴含深刻。
    ( x$ T6 T' a9 ?( J: [2 M
    “不多事”就是尽好本职、守好本分。

    , y  T# d9 q7 c8 h% Q看好自己的门,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越位抢球,不无事生非,做老实人不吃亏。
    ' `# o4 \6 [; K0 z& m
    知事晓事不多事,就会太平无事。

    ! A/ u& }3 [7 k# w7 P5 b# E: a“不误事”就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 g" [/ v+ @( X( C
    把岗位作为锻炼自己的舞台,认真履职尽责,把工作作为展示自己才能的载体,这是一种牢记使命、敬畏岗位的责任自觉。也只有责任才能使一个人坚持和长久。

      X' m! V' Z1 E& s& W“不坏事”就是走得端、行得正。不坏别人的事、不坏大家的事、不坏集体的事。

    1 p0 H' a% N: @. V! C现在职场里,有些人名利思想作怪、价值取向错位、红眼病严重,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混淆黑白,他们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人过不去、跟心过不去。

      R. w9 S' H; }2 F" |: w岂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多行不义必自毙。要有阳光心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与人为善。

    5 j; z6 s8 U2 T/ U: R3 l2 P5 `
    # z7 d  h+ a/ X# H  P/ ?4 {4 X- y$ B: I5 H0 v5 y& g3 }: h1 q( l- L0 a, O8 R

    / |! }7 N# x% q2 Z9 I$ H
    急事缓办、缓事急办

    * B7 a$ o# W; S+ K
    9 }, ~2 M1 G* S6 ?) `+ m8 l, W+ Q; O  g2 n) ?
    / H0 @" M' [2 m3 X9 x, a/ H

    & p, Q  ~5 x1 t; N0 @$ K- M
    所谓“急事”往往是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影响全局的事,让人措手不及,无法选择、不能回避。
    + k! a. }: A- u
    人的一生,遇急遇险在所难免,能够坦然面对,急事缓办、缓事急办才是大智慧。

    0 p" a; o5 j3 q8 Q" B! o$ Z急事急办可能会忙中出错,急上加急就会错漏百出,难以弥补。

    2 ]* f' Y* s  n! a6 m& W) k急中生智也是有的,但可遇不可求,急中生智是超常态,急中失措才是常态,所以说很多急事反而急不得。
    - G1 ?  b& N, d- z$ H. C" [! |: o
    急事缓办体现的是一个人沉着冷静、深思熟虑的智慧、勇气和应急能力。遇到急事要赶不要急,应当冷静思考、从容应对,不急于表态,不随便答复,考虑周全后再去妥善办理。
    7 R- ^) @6 f8 B
    所谓“缓事”,是指常规性、日常性事务或者预先知道需要做的事,都是你必须做的职责内的事。

    $ z3 t* q3 A5 X) @) V. ~类似统计报表、会议纪要、旬报月报等等,有的人往往认为这个事是一个周或者一个月以后的事,现在不用着急,以后再说,最后缓事都变成了急事,时间到了就措手不及,弄得一团糟。
    3 Q8 E8 R1 y/ A5 p4 R2 h- _  k
    缓事急办显示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对缓事要有计划,抽空及时做,不要拖延,要事先安排,以免临时抱佛脚,忙乱而又得不到好结果。
    # L8 R, {8 d; `3 ]7 O: M

    ) O& ^7 N8 Q9 n5 x( E1 Q. Z' L1 d0 n( r3 w9 l4 j& m
    " T$ R4 w( L6 d9 g2 L
    务虚与务实相结合

    9 h; T) n8 v1 ^% h
    - X4 q" t3 [: u  M! h. X
    4 K3 h5 H3 C2 I, G% A3 U  p9 P/ `/ k1 r
    6 |6 U$ a) @0 z8 \' ^0 x# }0 m
    务实是指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求实效;
    ( l! p$ n* B0 `/ j
    务虚则指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搞清楚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 `: T/ \" A' N! m2 V2 M
    如果说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务虚就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

    ' p% H( b& x8 L4 O6 W; U4 |3 f一般来说,人们比较警惕务虚不务实的毛病,却不大重视只务实而不善或不会务虚的做法,如果过分强调“埋头拉车”,忽视“抬头看路”,就会陷入事无巨细、疲于奔命的困境,工作就很难突破和提高。

    : Z) l" s2 p6 e) K+ p3 K孙悟空随唐僧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每渡过一难,他都会腾云驾雾到空中,看看妖魔鬼怪在何方,并思考如何应对,这其实就是务虚;如果发现妖怪,那就跳下来打,这就是务实。
    ' c- c: R  X) Z; t3 V* @, o5 H) ^
    没有务虚,务实就没有方向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没有务实,目标计划则都停留在想象阶段,一切就都是空想。
    + o# p: w. d$ t! e' R$ p5 w1 P. ~
    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要务好实必须务好虚。

    / k) h8 ?0 F+ A* R1 D/ ~' \( k( O
    每个人要在务实中生存,更要在务虚中提升,不能借口真抓实干否定务虚的重要性,错误地认为务虚就是空谈道理、只说不干,更不能借口务虚,不干实事、不求实效、坐而论道。
    " v6 `2 ^1 T8 Z' e
    既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又要善于谋划、注重总结提升。
    ( m4 J, \# S; z! P' N. |4 e/ ~
    一定要正确理解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本文完)

    $ t, H) q* m3 k, p9 i8 V+ Q" B& k  t6 x7 P  [5 H/ F* r) {
    发表于 6-25 16: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感触颇多
    问思辨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5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心态,再装上这套好的工作方法,如虎添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6 21: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