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本文通过对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提出了提升安全意识必须树立的观念,指出了企业员工安全意愿培养的落脚点。据统计,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安全技术水平低下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必将酿成安全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2 c) v3 d' z; e/ U% U
; u( G4 o& c/ T, g. j8 ?一、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 : w, ^. T. Y% G% y: @5 G' j
y- D* l; m! y- L2 H* o2 x1 B) U$ [1 i9 R- i
/ y5 Q( H) x3 B2 q" N
& N% u5 d8 G, p# k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安全意识,是指员工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员工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系安全带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系安全带的好处,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而是安全意识淡薄。- N2 c' v8 J. v# W& }0 B
& F, b3 b8 t: q# L9 d, I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表现为“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作为世界通行的公理,理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但是“预防为主”的意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
& ?4 M' x( K6 O$ i# F8 w 8 l/ B& ~. Z/ |7 h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其次表现为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员工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B( ~0 t. K' a) q( s0 F5 g: I
# a" G/ A' |& F1 {- t
9 j; f9 I2 ^0 e+ W5 T
二、提升安全意识必须树立的观念 0 I9 U8 X" W; o4 g0 P/ u/ m
" A$ i! A' h+ }3 P; t; ?
2 ]1 W+ a' h6 e0 O; x/ b& F. Y
' ~! N/ k1 C8 K) D; G K; @( @0 R- G
安全生产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方面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6 a% R. |. ~3 Q( C1要树立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的观念安全知识通俗地讲,就是面对危险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它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和经验。据调查,在企业近一半的员工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一半多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不少人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会爆炸。以上这些,都是安全知识不具备的体现。
% Q5 }( W7 K* v3 y, s7 N, f b* o
+ b/ t) R+ Q3 J" X5 G: b近年来企业陆续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具备了基本安全设施。因此,我们应把安全生产工作注意力放在安全知识的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在紧急时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为重要。 2要树立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的观念如前所述,事故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而大多数企业安全培训时,将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安全培训工作,陷入了一种重视安全知识而忽视安全意识的误区。
4 ^) r2 X: N/ Y3 g, T1 L6 l* [: u1 K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关键在于你思想意识当中对安全是怎样认识的,包括你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警惕性。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 1 \: k5 M3 o$ u* H3 F
3要树立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的观念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怎么能保护别人?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的人,怎么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不怕死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生产车间不是战场!不能存在不怕死的精神!“怕死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 l6 x$ b% Z
我们经常说“责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责任意识,进而靠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意识的树立。因此,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应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的培训,而培养员工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员工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 @& ?( e( V6 X0 Q, |$ @- i
/ f. m3 H/ Z0 Z/ O. }安全意愿是员工打心眼里愿意去履行安全职责,遵守安全规章;所以,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员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 ~5 V4 `( @; @$ Q+ N
5 |0 @) {& |( s5 V4 v! q2 k: I: s9 Y, N% z5 n
三、员工安全意愿的培养 ) Q& ]6 R# a0 R. j6 [, l( \/ g g
6 Q7 M$ o; j3 C; E6 V( |$ t( H+ S; z1 M
/ D; ^ ^8 \* s
如上所述,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呢?& E1 q. O+ Z2 |; v6 A
; ]! h. Y) Q4 A {& T&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安全意愿的根本是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安全意愿的关键是要具备主动性。员工没有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缺乏了主动性,安全意识的薄弱在所难免。员工应该明白,对自己的安全自己责无旁贷,对他人的安全自己负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自己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只有突出自我的安全主体作用,发挥安全主体意识,安全形势才能好转。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最后升华为“我会安全”;有了主动性,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有了主动性,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2 Z% z6 e: o7 w; Q* }4 y. c, n% V- W; k) s( _/ U
要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依靠情感依托,实现员工态度的转变。对企业来说,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 a( v) T Q8 }/ J
# f/ T; A5 N' B9 Q4 n1 O是要让我们的员工明白“安全为了谁”。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h+ N8 d# n' J8 J" x) i&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