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牛角尖 于 2020-5-19 17:01 编辑
- c5 V5 T% x. |+ Q. t) j$ [
1 G/ Q; t# @$ z1 ]) T当我们见到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或产品交付合格率100%这样的质量目标时,一定都会认为这样的目标不合理,或者没意义。理由是产品是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合格率肯定是100% 。培训老师也是这样讲的,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的。大约10多年前,在审核一家通过3C认证的企业时, 我的看法有了变化。 这家 9001和3C合编一起的质量手册上的公司总目标有一项是产品出厂合格率100%。我和他们的管代谈起了这个目标的合理性问题。管代是个明白人。他说,这是3C认证时,咨询老师要求有这个目标的,3C检查员也没提出疑问。你提出的疑问我很清楚。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
+ u8 G/ l" Q% ~7 d1、这个目标的统计方法是:[出厂总数-(客户投诉数+确认检验不合格数)]/ 出厂总数。 (确认检验是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里抽取一定比例的产品进行复检)。% n9 d; p) n3 U6 x& C
2、这个目标同时也作为质检部的质量目标。
- E4 G" v. w/ u+ p% A, ]我查看了有关文件。管代所说属实。也关注到生产部门没有这项目标。这个目标实际与漏检率是一个性质的。是体现产品的检验能力的。+ V2 J( t0 I; K
综上,当见到这样的目标时,注意查看一下它的统计方法及责任部门。这两者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另外,其实有时候出厂合格率可以不定为100%的。如99.93%。这种情况适于不是全数检验的组批抽样检验。这种抽检是允许有少量不合格品的。只要不合格品在允许的范围内该批产品可判合格。这种目标,数据来源很方便,统计也简单,只要将每次抽检的数据保留起来,按规定定期统计就行了,这个目标其性质与一次交检合格率是一样的,体现了总体的质量控制水平。
/ b! n- A, K% f( {3 r4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