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G" c( j% g/ V& @1 w+ ^. D
1
这些天天喊着“质量第一”口号的企业,质量部在公司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现实却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甚至有个部门说,质量部90%的工作,他们都能做......
! |) n: a! J0 t9 }. y3 I
2 Z+ u4 S6 [9 h. `/ g1尴尬的现实
" R& l5 d+ R: o4 \+ R7 H" W5 z一天,工程部的一个同事跑过来拿着PQE给的异常问题分析来质问:“看看你们分析的是什么?你们质量会干什么?”
9 }* M G1 [( E F
最后丢下一句“狠话”:质量部门90%的工作,工程部都能做, 工程部90%的事情,质量部做不了 !) n: K3 N' n8 E" e7 ~/ S
质量部门不做根本原因分析还能做什么?质量部的根本职责是什么?在一个质量人论坛上,有网友这样拿质量部和财务部进行分析比较。
7 { u$ f7 L5 s$ ~3 y4 o- Q8 Q质量部和财务部一样,不创造支出(质量问题),只是在管理支出(质量问题)。7 t1 o% Q! R: ?4 C- y* \+ c8 v
# b; a( w! m7 [1 g7 V1 m
财务不会说你们部门超支了,我来给你们分析为什么,他们只会说:你们自己控制费用,我给老板汇报你们控制情况。
1 D7 Q6 `# F0 ~" I; O5 P质量也是,质量应该做的是告诉老板质量成本都耗费在哪些部门哪些流程。而各个部门都应该由自己的质量职能,为自己工作的质量负责,为下游乃至终端客户的满意度服务。
f1 o O. Z5 h4 ~但中国乃至不少美欧企业,都把各个部门的质量职责踢给质量部,导致质量部不创造质量问题,却负责解决所有质量问题。
1 v, }' e" A# ]/ K' I
真正好的质量文化下,质量部应该和财务一个级别,分析成本里多少是质量成本(硬成本),有多少是丢失利润(软成本),然后把这些支出allocate到各个部门的各个账户account里,并每个月给出柏拉图,搜集各部门对自己account的分析和行动项,邀请内部客户验收各部门的结果。
' m) m& R- T3 @7 \- I
( }0 ?& U2 X1 r3 {( v* ?
而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成本、质量经理,负责接收、理解质量成本,并修改部门内部流程、设计、产品、实现,并邀请内部客户参与改进和验收成果。不过以上这些都太超前,能看懂其好处就实属不易,更别提buy-in和implement。
* p9 O1 H: q0 S2 x9 `
2放弃抱怨 学会合作
( Y) ]' m$ S3 q# n% N; \! L: T当前,很多企业都还在处于质量的初级阶段。很多做质量的朋友都在抱怨一个问题,为什么质量一出问题首先找到就是质量部门,事实上很多问题并不出在质量部门。面对这个问题,只能说,没有办法,谁让部门前面多了质量二字。质量部门就是质量的象征,做质量的人就应该学会合作、放弃抱怨、放弃扯皮。
. P" O8 x! ?. z) F' j3 p: o( n放弃抱怨
2 K2 v' t7 z3 P% l9 a; b( `
5 |% J7 L8 q2 d7 `0 ]+ G5 n做任何事情,埋怨都不会起到任何正面效果,做质量更是如此。老板不会听到埋怨,出了质量问题就去找生产部门,所以,做质量工作,第一步就是立马放弃埋怨,从自身做起。
5 S" h! j4 `6 i' w3 t放弃扯皮
8 A8 T0 m E% K' }质量最忌讳的就是扯皮,扯皮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那么作为质量人的第一素质就是留下证据,什么证据?很多,比如你是如何把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确定了主要的责任部门,然后让责任部门限期整改的证据,如果没有到时候你就根本没有办法跟人家交涉,只能扯皮!如果有了证据领导查问的时候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借此机会借力推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逐步地合作表面上会有改善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周期和逐步升华的过程。
j* E& B1 F" c: y6 z
学会合作
) A% N% d c( y2 x
做质量管理的人需要很好的合作态度,不要一开始就强势逼人命令的口气,毕竟你的工作是得到别人的支持和配合。诚恳的合作态度十分必要,让人家理解你的目的,这个社会就是合作的进步,企业又何尝不是呢?
9 @- O) v) k7 g" d# p& d0 f; e) R1 J9 h8 x9 G; ~
3质量部,到底在做什么7 t* j. r3 A' p( l" z5 g, Z- `5 t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部是非常重要的。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职责错位还容易导致人心不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但很多部门不以为然,以下这些内容是质量部的一些基本工作,供大家参考,也可以让其他部门指导,质量部,到底是干什么呢。& F" ^' N ?9 W6 A. T% U
+ U9 A. H4 k: f. e! k1 w1 G' x: \
1、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4 O- H- `9 I# M: H- e6 F
0 U1 \! \9 S' W3 Y! g1 |
2、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2 ?) ]* H* }, y$ b. c. ^0 ]( G1 P/ D9 z' @
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 L+ P" j+ U2 }) l$ Y+ N) e
4 o7 V- `2 j7 L" Z
4、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0 {" |1 h& z i3 J) z4 X
, H% ?: L+ v5 _ e; D1 O8 c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9 @+ F7 ]" j5 D! K5 Y; s5、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
& E2 K' i+ M, b9 i
(1)主要项目
" Y) Y; @; r6 n5 I
+ ]) p1 C# k. Q& i5 f(2)主要指标
0 p8 }) L; o( @* I8 A) t
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检不良率;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 u0 R( x: l9 ~2 |: c9 t: Z
# Y- H5 v7 G% [! t6、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6 S" l. q" s* p- U4 r/ N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5 z/ Q* J7 c7 h6 @
0 c" h' ~5 w; O2 R6 s- n4 a* d
4参考:质量部的一些具体工作% S# o* W$ `$ S% f
1、进料管理
3 `0 L( u3 ]% w e0 M
. R$ F; Q5 @6 \5 M2、过程管理—人员
) S( a ?3 \/ ?1 W' B0 J/ Y
; ? `1 T" @* X1 o2 E
3、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
|+ a! g9 H0 i E1 z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作业指导书;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过程检验标准;
有明确的过程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点;
有过程检验记录/监督监控记录且真实可行;
有文件化过程异常处理的程序;
要明确规定半成品放行权;
有文件化的过程检验状态标准及区分,且有效执行;
有相关品质问题及统计分析。
0 T \5 t- c$ u) h! H7 R
2 m8 ` q9 K. Q
4、成品管理
) O# C8 M- S! a i
要有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
成品检验(含化验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成品检验的抽样方法要合理;
每一客户/订单的特殊要求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相关人员;
有文件规定成品的标识方法并得到有效执行;
有有效防止成品漏检的方法;
有文件化规定成品异常处理程序,如处理方法、批准权限;
成品检验结果由谁批准;
成品是否可以特别放行,如可以特别放行应达到怎样的程度才可特别放行,审批权限要得到明确的规定;
成品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保存,通过成品检验报告能追溯到相应的生产组、批号、日期及重要原材料等;
要有发货监装记录且记录完整;
要形成长期积压库存定期报告制度;
库存积压产品出厂前要重新检验确认。
8 s a% z% q$ X( j
* C/ [/ |7 ~1 d6 O
5、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 M: f" ?" Y. y4 o Y' T0 C
2 Y: J8 V5 A- p% N% |: P6、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和考核
2 X6 g2 f$ d- K2 |' {& x- y- N1 E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一试产—生产—检测—出货一服务);
整体管理架构要完整,各级管理职能要明确;
以文件形式规定质量目标且为员工所理解,并分解到各部门且得以执行;
各相关单位对质量记录要的收集、发放、借阅等要进行管制;
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产品的状态有标识并有追溯性;
客户抱怨处置及时,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改进。
. q: ?6 E* Q* I8 i: X6 p* j
% u7 e% U V( R& L# d2 ?# k
7、质量保证-品质计划
/ l+ |; l" d8 j: u生产前有完善的品质计划(作业指导书/加工工艺/质量记录/卫生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尤其对特殊的产品有无特别的规定;
客户的要求被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熟知;
各相关人员均进行了岗位培训,且考试通过方可上岗,并有相应记录;
对可能发现的异常进行分析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开展有助于质量提升的5S、QC等活动;
涉及产品更改,要有书面的会签确认,并对相应品质再检验确认且有相应记录;
品质控制各阶段保证没有漏检发生,并有相应方法或程序支持。
5 n* A }+ t2 @* q
% q( D. J( \. e& u* N% v8、质量保证-制度、文件及其它
4 ~* p( v1 J7 t
5 ]! ~; D" a7 J: B4 r. |9、客户投诉
" N% a p0 I7 q4 j$ S
8 {: t6 t E" U3 ~- W
10、实物样品(或图片)
6 Y4 ~$ H. }; m \$ A, j当不便用文字表达或用文字表达不清楚时,要形成实物样品封存或拍成照片作为参照;
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分为合格限度样品与不合格限度样品,让员工明确判断标准;
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定期确认和更新;
进料、制造过程、成品各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均有便于参照的实物样品(图片);
合理保存实物样品(图片),使其不易变质。
% r# ~1 Y) e, K7 V& ~
* U: p- B, \, b0 Q
看完这些,他们还会觉得质量部90%的工作,他们都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