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273|回复: 1

这些谣言千万别再信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22 2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这些谣言千万别再信了
: x9 p9 X7 U) A8 C中国认证认可 今天. c4 V5 Y5 }% g. r- ^. G' n+ j

: G" f- a4 {1 }3 y. X7 Y2 }; z1 h, n7 r; x8 i
6 l$ O2 H( u! N

9 P) p8 Q" ~8 d' ~* H* A- M& k

珍珠奶茶的珍珠有没有毒?野菜能抗癌?这些谣言究竟是真是假,小编为你一一戳破。


# M" m& W4 i- T( M6 L1 A$ K- {9 u  k4 w2 u- e: p
6 P9 s) j$ ]) x$ H2 u! A, Z% \
奶茶里的“珍珠”有毒?
奶茶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珍珠奶茶的热度持续攀升。不少人喜欢它的原因在于里面有Q弹的“珍珠”,嚼起来非常筋道。然而最近,珍珠奶茶上了热搜,理由是制作“珍珠”的原料——木薯含有毒性。那么,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吃了之后真的不利于身体健康吗?  其实,奶茶里的“珍珠”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木薯粉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公开资料显示,木薯营养价值高,鲜木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38%,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木薯可分为苦木薯和甜木薯。甜木薯毒素含量极低,苦木薯中则含有亚麻仁苦苷,在胃酸作用下会产生一种神经毒剂——氢氰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甜木薯需剥掉外皮,洗净后煮熟再吃。而苦木薯则一定要经过去毒处理后再煮熟了吃。生吃木薯或吃了没有煮熟的木薯,就会有中毒的风险。民间说‘吃木薯会醉人’,其实就是轻微中毒。”  朱毅表示,市场上正规销售的木薯粉,都经过了“脱毒”处理。况且,“珍珠”在加入奶茶之前都会煮熟,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 L+ C5 C5 c0 r  J5 e0 y
5 _  {) L$ E& d+ \' ]/ i- y7 v* {6 X# Q, E% \- f! A, R
樱桃核能毒死人?
患者刘某吞下整个樱桃后不久,便出现腹痛、头昏脑涨的现象。对此,有人称因为樱桃核中含有氰甙,它与胃酸结合发生反应后,会产生剧毒氰基离子,从而导致氰化物中毒。  对此,专业人士解释称樱桃核非常坚硬,一般很难嚼碎。如果连核一块吞下,樱桃核很难消化,核中所含的氰甙含量非常低,每克樱桃核中的氰甙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而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2毫克左右。由此判断,吃了樱桃核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 V6 [6 e" w8 @% k( u
+ {6 n* ]+ d" L# Z4 }, z7 Y$ H
! r$ B7 b8 x8 ~; M# x6 N
蒲公英等野菜能抗癌?
一篇题为《有些野菜能抗癌,快看看一起学习学习》的文章提到,吃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够治疗癌症。  目前,没有哪种野菜被真正认为是抗癌植物或者药物,临床上,烷化剂、抗代谢药等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可抑制或杀死它们。但植物中的天然抗癌成分含量非常少。以鱼腥草为例,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已被证实能抑制一种肉瘤病毒和诱发肿瘤的人疱疹病毒。然而,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成分很少,人们食用的量根本就达不到抗癌所需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C4 d# q& d; V" O0 n( w8 ]
0 k6 Q' Q5 k2 k" P

. P1 a+ x* q! m6 s& z+ D
乙烯利催熟蔬果可致性早熟?
一则关于“乙烯利催熟的蔬果会导致小孩性早熟”的消息现身网络。消息称,由于目前对乙烯利的使用没有进行限量,因此超量违规滥用乙烯利等催熟剂的情况很普遍,果农用乙烯利将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儿童食用后会导致性早熟。  “网传消息纯属危言耸听!我国国标规定,乙烯利在香蕉、菠萝、猕猴桃、荔枝等蔬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千克,这个标准和欧盟的标准持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体没有相应受体,其根本无法在人体内发挥性激素的作用,也不可能参与性激素的分泌合成。因此,目前市场上公开销售、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规定浓度范围内合理使用,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 X, Y6 }8 U7 }1 w3 _; m
( I" M' K: k- G, L1 ?. F
+ w+ ?- w" e* \- U. Y3 O( v

183

主题

983

回帖

3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32222
发表于 12-23 13: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那些自吹自擂自称专家的假“专家”在那忽悠人。根本别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0 01: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