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260|回复: 0

工厂乱象:谁提议谁干!谁能干谁干!谁老实谁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5 14: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工厂乱象:谁提议谁干!谁能干谁干!谁老实谁干!
. p9 X0 K0 A" Z  \环球精益 环球精益 1 N- V0 k, H" a6 m
你为什么总有干不完的活儿? 今天这个提问,主要是想说说职场上那些防不胜防的坑。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答案就已经在问题里面了。你为什么会有干不完的活儿,原因就是有人比你干得少,如果大家都那么忙,就不会只是你总有干不完的活儿了。
" ~2 G  {& u0 s) p. p# C
* H7 q8 q$ H+ G& G7 b# _

+ C' ^4 @$ v* w& z- v/ O
这里面有个科学分配的问题,也有防不胜防的坑。我们总结了四种类型:
% }8 n6 Z7 z2 f. N: ~, i. v
谁提议谁多干
  E8 u. {  ~. x& s3 d
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领导,都会非常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职场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 C1 S/ C3 e5 F# t; B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偏会出现让你哭笑不得的结果。
* Z. _6 c( _/ w7 D6 Z比如,小明提出一项很有创意的建议,单位领导当然要肯定、要表扬。然后,往往是话锋一转,“难得小明对这事儿思考这么深,这项建议就由小明负责落实吧”——这是组织的信任。
+ ^1 ]  p4 C& c& F0 w# p" j5 b6 k* M/ b' a/ Y/ c% I1 X
+ {$ a; s4 P$ S9 B/ j) e. u
这种情况,应该说也有合理性,也是一种组织信任。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感觉哭笑不得呢?原因就是,这种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责任分工。! A' O! w; ]. e( o
这样下去,单位里那些爱研究、爱琢磨的人,恐怕就会“经一事长一智”,然后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次再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会再提,一个单位的创新锐气,可能就这样慢慢消磨了。
8 }# y! {- p% z. E, L  M2 j
谁能干谁多干

: i& a# m5 k  j能者多劳,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职场规律。你能干,当然要多干一点。
5 {! j9 @* n( c不管是安排任务的领导,还是能干的下属,在这个问题上认识都是一致的。这个职场规律没毛病,但是问题是能干的多干,相应的就是不能干的少干、甚至不干。
9 j+ R3 j7 P+ C2 Y5 H# a" {比如,上级领导突然来视察某项工作,需要提供一份关键的书面汇报。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业务分管领导说,这汇报太重要了,汇报不好会给单位造成影响的,这么重要的汇报材料,我们实在是写不好,我们干点具体事还行,还是让某某去写吧,他写的好,他一定写的好。' C* ~( Y8 i( `

0 R9 ]% \) S; _' \7 ^1 s6 v0 z0 Q6 W9 e
这样的建议,基本百分之百会得到领导批准,因为这是为单位整体着想。于是,能写的就一直写,一直写,越写越能写,越能写越多写。3 _, I" B4 A( K. i, j7 t
当你某天唠叨两句,旁边一定会有人说:你这么能干,你不干谁干?
* s$ L% O( y' x5 ]; h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还是一个责任担当的问题。谁的事情谁来干,这是天经地义的职场原则。你的事情你干不了、干不好,那就让能干的上,这个“上”不是上任务,是上位置——把能干的人放到事儿上去,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 ^( g# z9 P' |, k$ g; [! {说来说去,能者多劳,还要让能者多得。最怕的就是:有硬活儿了看本事,谁有本事谁干;有提拔重用了看资历,谁够年头谁上。
4 \% Y. M: M. E4 T) X1 W6 G
谁心软谁多干

8 y2 U: o) G4 B8 [  A5 x4 k; I职场上好人还是多数的,有事情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直都是职场上的主流。但是,主流之外也有些支流。总会有些职场情商比较高的小伙伴,会把你这种心软用到极致。
5 P7 m/ q7 |5 N. w2 \( g; k3 ]" c& o比如,小明在单位办公室负责写综合材料,另一科室某项工作需要总结,眼看快下班了,那个科长来找小明:“明哥,晚上请你喝酒,求你点事儿。”4 |5 f$ E, U1 e. h0 s  }0 e$ Q' R
- v- r. Y& E. @0 n. M7 e
9 g8 B. W# ]6 r
于是,软磨硬泡,一大堆好话,当然还有好酒好菜。然后再说:“我们实在是写不好这个总结,你是单位第一大笔杆子,你就帮老哥一把,算是老哥求你了,以后想喝什么酒、想抽什么烟,老哥包了,保证不花公款不违规。"" w* t" W# a9 o, d
把话说这份上,小明不心软也心软了:不就是加个班吗,宁可加班也不能伤感情。于是,你一心软,就多干活,越心软,就越多干活。某天,小明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拒绝一次,马上就会有人说,小明这个人变了,变自私了。
. Z; `1 r/ r2 `. z0 ]) o( Z. Y这问题背后还是一个各负其责的问题,不能遇着累活就想耍花招。8 a+ R+ d9 f& {
当然,确实遇上解决不了的难题,求人帮助也不是不对,关键是不能把心思都用在求人帮忙上。如果说就为那一口酒、一筷子菜,小明才不会给你费那个劲呢。
3 x2 z0 |5 A+ k; |2 S5 q这种求人帮忙,还算是有点人情味儿在里面,虽然也有小花招,但是,总比那些有难题就找领导一推六二五的要略好一点。领导也会经常被弄得没办法,只好把花牛的车调给黄牛去拉,黄牛的车还不能丢下。这种跑领导推活儿的做法,还不如上面那个投降求救的科长。
( c( v5 g$ D, M; M; G
谁老实谁多干
9 c3 r$ q3 p: J' L; x7 x
% n3 U$ y/ S" d# C$ I
都说老实人不吃亏,这是从大规律上说的。职场上的老实人实实在在,不坑人不害人,不招事不惹事,每天就在自己的工位上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
* k$ J# h: d  c9 Z只要细心观察,每个单位都有一批这样的人,不显山不露水,就是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撑着各单位大量日常工作。
9 o. K, o# V0 c1 }8 [0 y5 D! q- e' m& h/ S

9 c' u3 g0 Q2 ?0 ^' B有时候,甚至当领导的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来,但是,他们照样默默无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职责。7 |7 d) H  o# [1 n/ g
慢慢地,领导们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有事交给老实人放心,特别是交给能干的老实人更放心。于是,那些老老实实的老黄牛,就时不时地多加上几幅套,多拉上几挂犁,多耕上几亩地。8 H+ J2 U) _% p+ w$ S
但是,他们还是吃原来那一把分给自己的草,不多吃,不多占,只是多劳多干。7 t0 L  N' ?3 X
多干点活儿,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往往出在年底,要评优,要推荐干部,要提拔重用了,老实人不好意思找领导“一跑二要三折腾”,也不善于“东拉西扯跑选票”,有时候因为有干不完的活,连民主推荐会的会场都迟到甚至参加不了。# v; x; |1 c) x8 l6 \' |' X( i- [
结果,大家都会认为这样的同志没什么个人想法,踏踏实实继续干吧。于是,你就这样继续老老实实地多干活。# G4 P2 i* i& U0 O1 @
总结一下
总结
这四个坑,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能者可以多劳,多劳一定多得?9 y" M% B. f5 W$ A0 i2 q% c# a7 G, @

1 T9 g" j$ S9 C9 `4 H) q! h
; g! w7 ]5 B& m0 S4 R: U( ]这四个坑,关键还是要靠单位领导来填。如果能者只是多劳而不多得,到头来还是要拼选票、拼脸熟悉、拼关系、甚至拼爹,那样下去,能者就会慢慢变成忍者,就会变成职场上的老油条。

; V5 o# |5 f5 D# b
5 y/ `, P  q+ X7 x6 K) @(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10-14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