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903|回复: 1

遇到地震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8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4 ~/ b8 x& ]% P4 K
( k" P1 D. w( x+ g2 X% ?( H- U+ P
室内遇到地震怎么办?
0 B5 E; p5 S5 U9 \* ]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3 ~8 h* h$ Y' X

; g7 ?* K" ]  p8 d9 F7 j; Z" c9 I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见机行事。
4 U, H9 n9 Y5 H6 u: F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蹲在暖气旁较安全
在室内,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 P' y- o, J. D  {# q) N- r
! R. ^+ c  K; H+ u/ e1 f

1 Y+ n9 _  i3 n2 B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 D4 g& u% \' _* k2 W& f: J" m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 `: ~: o' a. G# R8 f
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0 f1 O6 u( Z% O( M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 X" I* K$ t: m3 F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 A; v0 t* W7 {$ g3 s7 ^3 @' Y
在路上遇到地震怎么办?
, T: i( J( v- ~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 u) x8 L' s& ?& g
坐车时遇到地震怎么办?
) G$ G; w( Z' y  F$ A
司机应尽快减速,缓速刹闸。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3 N) \+ N8 X4 T! y1 X! S
乘客(特别在火车和地铁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起膝盖护住腹部,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 B. p+ I  O" i0 k
在车间时遇到地震怎么办?
5 z8 l$ P( P6 z& w  c. D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条件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 T# a4 b9 e$ s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怎么办?

" m1 E& K7 b0 z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n7 I/ p# u: Z9 o: p3 ~0 h
9 J& M0 O0 e; v& D8 N  M# O
如来不及撤离,可以找相对安全一点的地方,如大柱旁、内墙角、卫生间等,或者柜台、展台、椅子等结实的家具下躲避,等剧烈震动过去后再有序撤离。学生在校上课时遭遇地震,要在老师引导下有序撤离,不要乱跑或跳楼。来不及时,可在课桌、讲台下躲藏。
2 |+ p* y: y/ Q; J
从室内跑出来的人,不要在大楼、高墙、广告牌、烟囱、电杆、变压器、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容易垮塌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下走动停留,要到地震应急避难场地或公园、体育场等开阔场地去避难。
" `* \& X; ~( ]: f
万一被困怎么办?
- u8 U5 W. m& ?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而休克。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 A$ Y" ^$ l' Q1 u5 v
遇到地震千万不要干的几件事
/ i# ~% q. d4 f# ], b( o
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

* Y; Q) `7 l: y8 ^/ T4 q) w, S& {
不可使用电梯
4 c* `5 z5 N7 R0 Z: j
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
7 U. |3 L7 W: `+ c. p6 P/ l/ \
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
  E; K; }6 }& a# d3 N
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 l  [  Z* ~  `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
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
2 k" T' B1 G$ e! a* k6 v; Z' l
不要躲在脆弱的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挤压和碰撞,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9 U! u" x& P8 {* `) U

6 L+ u- @+ C  m% K; N2 g9 {& Y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 q1 w' I7 ^% K  `1 C6 q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9 X8 L5 [; L5 k7 z4 `# }
发表于 6-19 1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躲卫生间安全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0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