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359|回复: 0

分享 | 奔驰漏油事件:“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客户还能忍我们到几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2 1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奔驰漏油事件:“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客户还能忍我们到几时?
) ?- S1 w" A6 r0 _: G# x[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今天
  J1 v' e5 P2 D9 a1 _) N8 N5 _

3 R$ x  M) d$ G7 r; i
1

% i& ?1 v: h2 F) N4 q) ^# m
“质量”最近再次引爆了舆论,因为奔驰不仅新车漏油,还让一个研究生为此上了引擎盖。
这里的奔驰4S店貌似只是以他们的“常规”处理方式办事,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买家,竟然敢于“坐而论道”,并且有理有据,把相关方驳得体无完肤。最糟糕的是,居然还被人拍了视频传到网上,引发了众怒。
% H& c+ X* C7 @! q
一时间群情激愤,同仇敌忾,维权意识空前高涨,有痛骂奔驰店大欺客的,有感叹读书重要性的,甚至还不乏效仿坐引擎盖的。
因为,这并非一个凭空出现的个案,面对“质量问题”频发,维权之难,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后来又爆出奔驰客诉率居高不下,在众车中“名列前矛”。我想追问的是,“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又该怎么“解决”?
4S店的人事前知道这个车漏油吗?
如果知道,是不是怀着侥幸心理,觉得其实没准可以卖出去呢?
卖出去说不定买家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呢?
说不定不会来投诉呢?
就算投诉也能摆平呢?
如果不知道,那就更奇怪了,我们很难相信,一辆被精密组装的德系车,一路经过层层关卡和检验,竟能没有被任何人发现像发动机漏油这样离谱的“质量问题”。
假设4S店真的不知道,当管理人员收到退款或者换车的诉求时,他考虑的可能不是新车怎么会漏油,赶紧给人道歉赔款,而是这个损失该不该我们来承担,66万不是小数目,况且万一以后有人来碰瓷怎么办?都要赔吗?研究了几天之后,发现我们有国家“三包”政策背书,原来可以不用退换,直接换发动机就行。
女车主当然不买帐,迫不得已上了引擎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闹不闻”式的沟通?
因为当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趋利避害地选择了对我们来说“损失”最小的方式。
这种看似“损失”最小的方式,往往导致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差评。
奔驰当时不肯赔偿66万,损失的又何止上千万?
, r5 T; h7 p4 Q5 R1 X
即使现在已达成和解,看似尘埃落定了,但以后打算购买奔驰的顾客, 可能心里都要过引擎盖这个坎。

# T; m4 [- a# O+ R7 n
我们很多时候不明白一个简单的常识:客户在乎的,只有质量。客户听不懂你的销售的语言、研发的语言、采购的语言、制造的语言、物流的语言,客户能听懂的,只有“质量的语言“。其他对客户来说都是借口。
4 u' H/ E' c9 f9 H4 w% `4 M1 B
2
. Y- t1 D" Y/ }' w
我有个出门“遗忘症”,发病很频繁,后果很严重。
比如我出去玩我说带个单反拍照吧,心想一定要记得带相机充电器,结果相机放桌上没带。
# e. F8 I" Y) f" f
比如复印个护照吧,复印完了复印件拿走原件留那了。
比如下了高铁吧,人下车了,包没下车。
每次我都找借口安慰自己,没多大点事,最后不都想办法解决了吗。

, U* I; U* Y: Q1 l1 L( x: t
跟我一路的人都受不了了。我表示没办法啊,我天生就这么迷糊。我还觉得别人不理解我,老责怪我。
直到有次我出门赶火车,把手纸雨伞一样不少都收拾了,自我感觉考虑得挺周到,结果到火车站了,发现身份证居然没有在卡包里。并且因为时间紧,来不及补办临时身份证,导致没赶上火车。
瞬间就很崩溃,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了。
然后突然醒悟,自己曾经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困扰和痛苦啊,自己怎么这么糟糕? 这么不靠谱?
真的非改变这种局面不可了。
如何改变呢?改变的诀窍在哪呢?是我掌握了不遗忘的技巧就好了吗?
我们都知道减肥没啥秘诀,就是有规律的运动,健康均衡的饮食,为啥就做不到呢?因为我们觉得行动太难了。
所以我们总想找捷径,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用迈开腿,又能快速见效呢?
我们知道,那些打瘦身针,吃减肥药,绝食催吐的,要么留有后遗症,要么迅速反弹,一朝回到解放前。
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锻炼,真的难吗?

' }5 n8 u" S7 H6 N1 u! E
我在出门前,一一核实一下,真的难吗?

  W7 H* A2 c- a4 Q; o! @
行动真的那么难吗?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行动?这里面的关键在哪里?
光说:“下次不再犯了”,是没有用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这次可以犯,下次看着办。同理,整天说“吃完这顿就节食”,“从明天开始跑步”也没有什么用。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是否下定决心与过去那个散漫傲慢的,为自己开脱的“我”决裂,再也不给自己留余地。
为什么我们反对数量思维,因为数量思维总是在计算:我还有那么点可以接受的水平,所以总是给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质量思维,非0即1,非黑即白,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符合要求就是符合要求, 不符合就是不符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言。
改变很痛。对凡人如我而言,没有痛定思痛的过程,没有与旧“我”彻底决裂的决心,根本就不可能改变。
这种决裂近于死。所谓置死地而后生。
这才是我们称之为“归零” 的心态。
而且这并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归零”,不断地重生。
要知道,在我们忍受不了自己之前,客户早就忍受不了我们了。
所以当女车主跑到引擎盖上去哭,做为消费者的我们都感同身受,我们早就忍受不了出问题的产品,糟糕的服务,冷漠的态度,各方推脱的人员,绝望的办事效率,满腹冤屈无人诉的崩溃遭遇。
所以女车主一句:“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天理!”振奋人心,让我们觉得天理和公义还与我们同在。
但是如果我们是奔驰方面呢?我们是不是还像那位女高管一样为自己开脱,觉得在自己公务繁忙的情况下已经尽力了, 客户不理解我们,客户事真多?嘲讽女高管的人,你会做得比她更好吗?
如果是4S店方面呢?他是不是觉得这车又不是我造的,漏油又不是我给弄漏的,凭啥要我承担责任?凭啥要我承担经济损失?
换言之,谁也不想摊上这档子事儿。
冷眼和托词背后,透露着对客户需求的无视、 忽视和漠视。我们口口声声说的以客户为中心,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变成以自我为中心,以止损为目的了?
当我们与自我之恶和缺陷做斗争的时候,事实就是如此。不爆发这么严重的事件,我们不是还觉得自己挺不错,我们的销量节节攀升,就是有点“质量问题”也阻止不了购买大军吗?
岂知繁华中隐匿着危机,一朝倾覆,覆水难收。
企业现在都在学习华为,但却是华为的危机意识,造就了华为。危机意识来源于深刻的自省,而决心意味着对自我决绝地舍弃和革新。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想变没法变?因为决裂不彻底,决心不真实,决定不坚定,决策不正确。

- g7 P/ ]8 r9 Y
我们为什么这么强调:管理者变革的决心,是因为,如果他不下这个决心,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大家一切照旧,苟且安好。
有了决心,还要把你的决心,变成每个人的信心。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责任是什么,达成共识,语言一致。
然后才能目光清正,向着“对”的方向去前行。

1 ]( U/ e' f! P7 }2 ^& w
来源:网络

8 Q1 n' B. u1 \. F
/ A6 L# j% c" |' m! Z1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0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