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2019年,老板思维要做如下转变8 u% i- X6 [6 D' A' N, W
, H& d0 r) R8 E$ e.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9 L! B/ L; U( @
8 J7 C3 g3 ^' C思维
' J9 `' C0 ?+ h* I导读:新时代、新常态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已非像90年代,21世纪初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换言之,“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新时代下,强调的是精细化管理、工匠精神。
& _1 K/ ?* ^4 D6 i) O! @
4 R' S5 \- u. _' I% n9 I新时代的到来也向企业老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场变革将对企业的生存方式、各种管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引起领导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早前的“无商不奸”转变成现在的“无商不艰”。
+ H" m7 N3 `* F$ y7 Z1 \$ x' [4 N% o) c1 m4 p( _7 W$ U5 K8 E
我这里所讲的“无商不奸”并不是贬义词,“无商不奸”是指在市场管理体系、社会发展还很粗放的条件下,企业经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企业家可以用很多的非正规手段来获取粗放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_4 v2 v; [; g9 z6 x; J, @' ]. v
. R' ?* q, z, o8 C而“无商不艰”呢?是指由于新时代下企业环境的变化,让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普遍都觉得很“苦”,因为相对以往粗放的经营时代,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但是,当你去德国、日本、美国参访这些国家的一些制造型企业以后,你就会发现,虽然我们现在感觉上都很难受,但是比起这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我们的利润空间、生存空间还是有很大提升幅度的。
" B+ j) J! I0 ] Z" | h, \1 i% r: L
我们首先要给自己立一个相,艰苦的相。企业家要相信从“无商不奸”到“无商不艰”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出现了不适应而已。7 R; B9 z* {8 l ?
! s, s7 h6 m; o5 \/ H+ {% C6 ?0 r那么,企业家如何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无商不艰”,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呢?我提出了新时代下,老板思维的三个转变:7 ]* e1 s2 j4 V' P) o
一、从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转变。6 I4 O; W- Y3 j1 P/ n
" }$ v! x; c( W* V' H' W( T) i0 {0 z商业思维怎么向工匠思维转变,商业思维的特点有哪些?对于中小企业的老板,特别是制造型企业的老板来讲,有三种典型的商业思维:! ?3 P8 o# Q# ^1 n3 p0 y: ]
1.爆品思维。
3 N0 m8 I2 T+ J* C$ Z" i早前经常有一些老板跟我讲: “我的企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我的企业每年都会出一两款“爆品”。研发出一个新产品,一下子就卖开了,然后再过两年再开发一个,甚至我一年开发一款就够了。”由于“爆品”利润空间高,所以,很多企业家忽略了管理的不足所带来的浪费。
8 X# u- Q) d* A: ~7 {' |" Q+ U# f2 [
- f/ t; e, P0 Z. J/ f4 E+ y. t近段时间我一直在企业里面跟很多老板交流,前些年每次见这些老板他们都很开心,都在说:“张老师我又出了一个爆品,一个爆品赚了多少钱……”但现在,我听到讲这种话的老板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现在信息的传递速度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就像苹果的每一代产品,产品发布会还没召开,在深圳的华强北已经有售卖了,而且功能大差不差。所以,企业家再想用爆品思维去经营、管理企业是行不通的,显然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 z0 d# H# N I6 Y& E5 u6 A* u2.快餐思维。
5 l# d% f% D- x( Q很多老板还有一种“吃快餐”的心态,曾经有一个做注塑产品的老板跟我讲,他说三个月就挣了60台注塑机的钱;还有一个老板跟我讲,一个月就能够买一层厂房。投资得到回报很快,只要设备就位,就一定能够把投入非常快速地收回来。& S# d( v4 i4 ]) t5 o
$ A1 ]. _, r% U" F当然,这个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物资非常的丰富,各个行业的产能基本都是处于过剩的状态,所以,这种“快餐思维”也要转变了,要一步一个脚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家要学会经营、运营、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的产品线,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才能够适应新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 ^4 h9 S4 ^3 X
3.以逐利为终极目标。
. j% M6 l* A: _% F3 i" b8 w2 O9 B以逐利为目标有错吗?没有错!商业资本的本质就是逐利性的,但作为制造型企业,也许你投入的产出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转移,不是一定投多少就有多少回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公式,那就要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拉长一点,这个公式才可能成立。
. I# S3 J( t5 V: b
/ R- X' \( Z1 g( f在新时代、新常态下,经营管理企业需要逐利,但这仅仅是结果,企业家不能够把对结果的追求拿来指导手上的工作,因为这样你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就会患得患失。换句话讲,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不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是因和果的关系,这是因为很多的投入是看不到的。例如,经常有企业家跟我讲:“张老师,你要让我买个设备我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百万两百万都可以,但是你要让我花一两百万的咨询费请老师驻厂辅导,其实最开始心里这个坎是很纠结的。”
# F9 J' M' B$ [9 [- k
5 w2 P& j" U! P8 v4 R咨询看不见,摸不着,而设备买回来,就可以生产产品获得利润,这就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经营、管理。其实,咨询所带来的管理改善也有产出,但是要随着时间,随着空间不断地发生变化,才能体现管理的价值。
* N3 J7 o* z7 V0 _
1 J5 z( {4 i' F) ~/ n当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和一个管理不好的企业,用一年的时间你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差别,甚至管理水平差的企业抓住了机会,做了一个爆款,来了一个大客户,表面上看企业并没有因为管理的不善而导致利润减少。; F1 [& d7 ]* R7 ?) s
, T, D5 N' y1 S, w但你从五年、十年的维度来看,就会发现有天壤之别。五年、十年可以成就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也可以让一个中小型的企业走向倒闭,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这三个典型的商业思维模式下转换过来,我们要从商业思维转变成工匠思维,要像一个工匠一样天天去关心企业里面所发生的事,关心订单的准交率,关心团队建设,关心人心再造,关心流程再造,关心团队成员习性再造,这是第一个转变。+ W" h# x1 H. C; M* @
二、从“向外求”到“向内求”的转变。1 i% c+ T: `# v' s4 \, L* K
" h4 ^' l! x' \% Z- O9 t就像围城效应一样,很多企业家认为围城以外、自己圈子以外都是蓝海,自己企业所在的行业是红海,因为经营、管理太艰难了。但其实当你真的走出去看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已经是片片红海。所以,在新常态下,你想向外求,去找一个高人,去拿一套经营管理模式,找一个很好的机会,这种机会主义,这种功利心态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了。
# u+ |9 B) R2 H" v& Y# W0 |3 c+ E5 g- j1 p4 F1 }
作为老板,思维一定要转变。向内求,你会发现企业内部就是蓝海,浪费的都是利润。现在从外面去找利润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利润率在各个行业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用什么材料,质量怎么样,市场价格如何,打开网站一搜全部都出来了,唯一搜不到的,而且消费者又愿意买单的就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这一部分价值,所以,企业家的思维必须要转变:由求外转向求内。- n1 \0 E) c4 z% W, E6 t) |& m W# |# A
过往很多老板的思维、发展重心都是放在工厂的围墙以外,而现在老板的思维方式、注意力应该要放在围墙以内。围墙以内,就是指企业内部的改善。企业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就像我们朗欧服务的一些注塑型企业,朗欧老师进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仓库的整理整顿,有的企业在仓库中发现的呆滞物料、废弃的塑胶料有几百吨之多,要拉几十车才能拉完。这就是企业发展长期关注围墙以外的结果,这意味着几十车、几百吨的利润都浪费了,而原来企业在高毛利的这件“漂亮外衣”下面,我们忽略了管理上的细节问题,所以,现在企业要由外向内,才能够发现属于企业自己的蓝海。5 J8 a! G9 W. U
三、从追求规模效应转向追求经营幸福指数。
7 |- S/ W, a! B; W6 w F
! A/ ` a _& ?3 e A; x9 }4 x, F; _以前,我们问别人的企业规模有多大时,通常会问:“你企业有多少人?”这种语境下,就意味着企业有多少人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着企业的大小,而现在,我们更多的问:“你的利润率是多少,你的产值是多少?”
" v! A2 u' ~3 W5 Y" f: S H5 u- P, ]0 i2 J/ c; I9 `
过往的土地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已经过去了。语境的转变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方向也在发生转变,有些人可能会说:“张老师,你是要求我们把企业越做越小吗?”不是的,我讲的是我们要在经营幸福指数有保障的前提下去追求经营规模。$ d1 A2 b/ \' k4 T* W
& T9 v7 ~6 }* m" [什么是经营幸福指数?通俗地讲就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就是企业的利润率要高。很多企业规模而不经济,规模很大但是企业里面的利润却很低。不过,我们朗欧服务的有些企业规模不大,就百来个人,但是一年的利润却差不多相当于是五百人到一千人规模的企业所创造的利润。
0 ^* u# B+ r* p0 c! N# a0 A+ O( N& H( N) u' G( Y" r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老板思维要转变,不要一味地追求规模、人数,而要追求的是经营幸福指数,在经营幸福指数有保障的前提下再来追求规模,而不是通过追求规模来追求企业的经营幸福指数,切忌本末倒置。
% {7 s' V( h- u$ _4 M) K" c结语
% o+ p( j s% y8 \/ D1 w( _
7 ]4 m0 B9 C* o6 h0 f' R: |% d* W在新时代、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作为企业老板一定要有“从商业思维向工匠思维、从向外求变为向内求、从追求规模效应向追求经营幸福指数”这三个思维方式的转变,有了这三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后,再重新定义企业的经营管理动作,重新定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投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持续地发展,永续地经营。
1 U: ^3 u! l) T$ u# `4 }+ u7 y! _" ?0 c/ O" Y7 Y*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