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5 G0 G; v- O. }, A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小事,你的一个粗心大意就会酿成悲剧,细节关乎生命安全!这18个最容易要人命的细节,你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做!
9 x0 p! x( p- r% n. z) |; z
1、整夜开电热毯睡觉0 y1 q7 d/ H5 C) ], z& K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位江苏的老人因整夜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被活活烧死。
, f& K4 A( o) ?. O l Z" W/ v
专家表示,绝对不主张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另外,开电热毯睡觉,对女性内分泌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不孕。而男性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 ]/ h+ b9 }% R; @' l% E$ C
记住:电热毯可以用,但被窝暖和了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彻夜使用。
8 { [, }$ g' A# v* w
2、骑车系长围巾
" N/ F8 F: G6 b/ B9 e教训:据江苏电视台报道,江苏一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脖颈被死死勒在牙盘上,不幸窒息而亡。
7 U, \1 ~$ y# G- v% K3 J
; d+ Z$ v7 F* _4 y
每年冬季都会有因佩戴围巾而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这些人大都因为犯了同一个错误——骑车时系的围巾围太长了!
* |4 I/ F$ o( d3 L! h( b
记住: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
9 U, ] D0 }$ \3、长期插电暖宝" s& e* v' V; x( Y1 S0 C$ n2 r0 W& M; K; w
教训:2015年11月,河南马女士将充好电的暖手宝给儿子暖手。孩子接过电暖宝后10分钟,电暖宝“砰”的一声发生爆炸,孩子大面积烫伤,左脸“变形”。( C' U4 ]! C$ W* I
. G# C7 A6 \" p4 d5 o# J3 o
电暖宝是冬季室内比较寒冷、潮湿地区消费者广泛使用的电暖产品。其一旦存在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极易发生触电、烧烫伤等人身安全事故。
: m2 W) S8 x) j5 C
记住:购买电暖宝,要看“3C”认证标志。最好购买热丝式电暖宝。
! M! k0 |4 Q- \" C( ~8 B4 v1 J+ F4、机洗羽绒服
x3 M! z, v* E+ O教训:据大河报报道,洛阳的孙女士反映,正在洗衣机里甩干的羽绒服突然“砰”一声“爆炸”了,
9 s4 z& {8 d Z& r( E
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吸饱了水的羽绒脱水后不断膨胀,羽绒服内就会产生空气,而防水涂层又不利于气体排出,加上干燥的尼龙布和羽绒会产生静电,而洗衣机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气就可能引起“爆炸”。
7 m9 c- ?; O/ B4 E* m4 L& f记住: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5 l6 a- n. }' T: }5、吃炭火锅不通风
[; Y: L+ I* f9 }& e i/ W7 ^教训:据长沙晚报报道,近日,长沙的一对夫妇在家用木炭烧火锅,吃完后忘了熄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 z6 l& v1 D( {4 ~; i, V2 b
$ ~9 m' i+ |7 N$ J% O+ j7 i9 C
通常是在密闭空间,通风不好,一氧化碳聚集,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所以饭店里吃烧炭的铜盆火锅,一定要开通风排烟设备。
: O" C2 K5 B; W记住:吃炭火锅时,最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
* j0 j; `9 b! M8 V5 T2 M0 [
6、用燃气热水器洗澡' T3 z3 S5 n- D0 y( E+ V
教训:据钱江晚报报道,嘉兴一个三口之家在房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但门窗紧闭,导致父女两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1 B" ~) o' |, h4 p4 o0 Y, w
$ a* l3 [6 S* H* g y6 z热水器和液化气罐严禁安放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用燃气设备做饭时,千万别把门窗关太严,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门窗,尽量保持室内通风。
/ S# O. }$ S5 Q: U6 m
记住: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 Q j4 p# o6 G# A, N2 `, C
7、混用两种清洁剂) H- G( d/ t7 F% Z0 I
教训:据安徽商报报道,蚌埠市两名小孩,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倒入盆中,化学反应生成氯气,引发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悲剧。! K8 a o: Y* A; d7 n
5 [ f6 o' \ n- l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
" r) o) v D( b. Z/ T
记住:一定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7 y4 t* Q+ V5 f9 ^* E- E
8、冬季给孩子穿太多
) H% y* D; V K( A2 z) S) d教训: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1 J$ U! W! z* U9 c
/ f& U, [; e A( R专家表示,每年冬季都有“被捂坏”的患儿。孩子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会导致孩子代谢加快、缺氧、出汗失水,轻则留下后遗症,重则导致死亡。
( k3 l7 X2 r, V$ C; m记住:天气寒冷的时候也不用过多添加衣物,家长可以用手感觉孩子皮肤是不是光滑的,如果感觉潮湿粘黏就说明穿多了。
% F; `5 \. [1 @0 l/ k' T
9、酒后呼呼大睡
* t% H" B: `7 o$ O5 e' O教训: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18岁男生小王喝醉后因睡得太沉,右腿因受压迫,肌肉缺血坏死,横纹肌细胞大量破坏,发生横纹肌溶解,出现可致命的肾衰竭。4 u8 G8 u9 D4 X+ b
( ]2 g! B, j2 F ~2 T& f
在酒精作用下人往往会睡的很实。由于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受压、受热的部位都会失去知觉。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伤。
- t( {6 J! j" N1 t0 T: N( ^+ j4 }1 n' U记住:酒后最好不要立即睡觉,如果入睡,最好身边有家属,协助其翻身。
8 ]0 U# ?! \0 x4 o; X9 Y10、感冒药混着吃
& X J0 A& \- X" P f& E0 C教训:现代快报报道,江苏一男子因感冒后连吃3、4种感冒药,结果感冒好些了,但却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j0 T1 C% a5 [" F5 h5 o; h0 {9 u
5 E2 E# ~: O. `" e+ x1 C" n4 }9 G0 r7 R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 ]# ?4 l& x4 L% O' u* Q( q记住: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效果不佳时要就医。
0 H5 U/ {# K4 s& O9 r11、服降压药吃柚子
7 `: |- \8 h. o0 ]& ^8 r教训:据当代健康报报道,一位湖北老人吃了2片降压药之后,又吃了小半个柚子。半个小时后就感觉头晕得厉害,心跳也很快,甚至在送医院的半路上晕了过去。
! C5 ^3 b% [/ J% y! |
柚子中含有高血压患者必需的天然微量元素钾。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终身服用降压药,如果同时食用了大量的柚子,就好比服用过量的降压药,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
$ p5 B# \2 ^) t% A1 S2 d( J" ~
记住:在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要吃柚子或饮用柚子汁。
# i8 D4 I, w X7 X" P6 W) j) \5 ~/ I12、在燃气灶旁倒面粉8 o6 @6 y- {# U; E1 q( ~
教训:厦门一居民家中,夫妻两人在厨房炒菜时,在旁边倒新的面粉准备用烤箱烤甜点,发生了闪爆,两人的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属于特重度烧伤。
; w! c3 ~5 P, P9 z7 x) x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 P: d7 P) q- r% O$ _% {记住: 别在厨房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
; L) c& d( E9 ]8 \* r, n( K" x( R
13、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6 w1 N K; `& F& ~教训: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做了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殃及旁边的模拟房屋。
3 W" \9 Z+ g3 l }0 A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
7 g4 `! W9 E2 C7 z% V
记住: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0 [. n& I, ?. g3 @/ Q0 t8 k
14、用微波炉加热鸡蛋3 J& @( K6 b* M* x
教训:武汉的朱先生,将鸡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后鸡蛋爆炸。朱先生双眼眼睑和眼球都被炸裂了,双目失明。
2 K, ]# v" z b# Q0 v+ o; H5 i煮鸡蛋时,热量是从外传递到内,而用微波炉煮鸡蛋却正好相反,鸡蛋内部加热膨胀,而蛋壳却阻挡了气体的膨胀,就会出现爆炸。
3 O! s' L+ g8 Z8 o记住:鸡蛋最好别用微波炉加热,如果一定要用,先去壳,放到容器里打散。
+ E& H7 _5 \& E5 k8 _9 j( J g
15、开火做饭时喷杀虫剂
# E% L$ I! V( L9 d教训:一位主妇在厨房煮饭,发现有蟑螂,顺手抓起一瓶杀虫剂朝正着火的煤气炉位置喷射,结果发生了爆炸。
( s+ W# {! ]0 Z9 J- |所有杀虫喷剂都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的溶剂。 只需一丁点火花就会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点燃这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都很容易发生爆炸。
8 U+ ?; f$ w* e5 N) H记住:千万别在开火时,喷杀虫剂。
6 `+ g$ }) P1 x& }% W/ ~9 |
16、车内开着暖气睡觉0 n3 K4 g0 T- u: B$ }
9 [5 f% J: v$ h) t
教训: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室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 `8 D3 R, {' ~8 W汽车停驶时开启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上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司乘人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失去知觉,直至丧失生命。
" J6 i# R; ]4 J# o7 ^& K记住:不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长时间开启空调,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也要经常摇下玻璃窗。
" h' a) {5 _+ i- s
17、加油不除静电
: M C. V2 C1 O+ H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子因自助加油时手上带有静电,导致突然起火,自己被烧伤。
3 g3 N" G+ ^) Z: z. C
加油前不先消除静电,油雾与静电火花相遇有可能引发明火。
3 ?0 S4 d7 z, o/ A3 y# H- y记住: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没有相关标识,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
/ ]0 N/ H( u: V5 }关乎生命安全,没有一件是小事!
转发给更多人,避免意外发生!
$ `& ?5 S2 U- B
7 k; s7 v% @" m6 A
0 V' P' L. Y4 Y
图文转自:健康时报 (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