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64|回复: 0

    头条 | 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竞争——回顾中国质量奖诞生与评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3 2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头条 | 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竞争——回顾中国质量奖诞生与评选
    / h2 \8 G# N/ O6 _[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 B' y% S. X8 J7 z: T
    % V+ o  T6 f( I  [" [

    2018年11月2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届时,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到底会花落谁家就会水落石出,新一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也将随之浮出水面,从而为全球的质量管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M6 R0 ~* O$ o) V  B, J. Q
    4 Z# p$ Q- T. }9 C2 k7 \6 N
    首届、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
    640 (1).jpg

    ) v5 X8 @4 B3 V$ R

    2013年12月16日,首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基于质量问题“双归零”系统管理方法、海尔集团公司“人单合一双赢”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模式和在我国推广、普及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已故)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

    : o8 L7 l7 d3 X( s

    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的华为管理模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欠债离岸”振华管理模式、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同仁堂质量管理模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品工程生产线”质量管理模式、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双引擎四系统立体交互”航空质量管理模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电力服务“匹配”管理模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事业部海洋石油981平台“981平台综合管理体系(981IMS)”、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追求一次成功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和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一线岗位作出突出质量贡献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高级技师高凤林获奖。

      D& n  I. n! f  {: }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谨向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 Y  ]' o% J/ Y/ B9 K! Q3 F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中国质量奖作为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报中央批准,于2012年设立的。中国质量奖立足于“评管理”“评理念”,通过树立质量标杆,激励质量管理创新,进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影响的质量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向世界提供质量管理的“中国方案”。通过表彰质量典型,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质量”的最高水平和“中国管理”的最新成就,对外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 y: N& V* a! r" q' W$ w
    最高荣誉
    , E6 F# U6 _" z1 g4 G; u! r; o! o

    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目前,世界上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我国在经济建设中也十分重视质量的改进和创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总结推广了“鞍钢宪法”“三老四严”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特别是,“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中全员参与和一线员工发挥主体作用等做法,成为后来创立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精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又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入了ISO9000、QC小组、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促进了我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水平升级。但是一味引进、应用国外的质量管理模式,难以完全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质量问题。因此,设立我们自己的国家级质量奖励制度,从而挖掘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一直是全社会共同的呼声。


    : g0 ?9 d( H9 ~

    2008年3月,当记者第一次在全国两会上遇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的时候,他带来一份与质量相关的重要议案建议——设立国家质量奖提升我国质量形象。

    6 A& x4 X- ^" i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消费、出口大国,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不仅涉及中国13亿人的民生,还时刻影响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如何促进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一直是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民众关心的话题。”陈海啸建议,借鉴国外振兴质量实例,以及《质量振兴纲要》发布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建立了质量奖励制度,有近20个省市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的成功经验,以国务院名义设立和颁发国家质量奖,国务院领导出席颁奖大会,鼓励优秀企业、组织参与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活动,在追求卓越中提高竞争力,以质量兴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奖励条例》;设立国家质量奖基金会。

    ! k7 }# x" F5 {  ~7 E! Q

    作为一名十分关心和重视质量的全国人大代表,陈海啸还专门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推行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来推动医院的医疗质量改革。“质量,我们医院这些年抓得很苦,但进度很慢!”陈海啸解释说,“关键是观念。大量事实研究证明: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质量形象,必须革新落后的质量观念,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质量现状。在我国设立国家质量奖,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品质量的快速提高,都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8 {. w0 p/ |  a6 {" p+ ~" w0 o

    事实上,和陈海啸一样呼吁设立国家级质量奖励制度的人有很多,每年全国全国两会上也都会有代表委员提出有关设立国家级质量奖励的提案议案建议。2012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30位安徽代表团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尽快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竞争力,扩大中国产品全球影响力,鼓励在中国境内产品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卓越绩效的企业法人。


    % N) b. [1 o0 R% _$ ]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质量奖励制度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神州大地成燎原之势。各省(自治区、市)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陆续建立质量奖励制度,进入本世纪以后开始变得更加普及。2009年12月29日,首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时任山东省省长的姜大明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山东也成为全国第一个颁发省长质量奖的省份。1年后的2010年11月18日,首届浙江省政府质量奖颁奖,原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和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吕祖善为获奖者颁奖,这也是全国首个由省级政府颁发的质量奖。

    $ W" e+ q5 }+ R. W" R4 i8 r

    随后,省长(区长、市长)质量奖或者省(自治区、市)政府质量奖迅速洒满神州大地,并且各地市(州)、县(区)也纷纷设立了地方质量奖。截至目前,已有30个省(自治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超过100个市(地、州)设立政府质量奖。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甘肃、青海14个省(自治区、市)专门出台政府文件,设立政府质量奖。湖北省设立长江质量奖,时任湖北省省长的李鸿忠为获奖组织颁奖。上海市设立上海市政府质量奖,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韩正为获奖组织颁奖。内蒙古、广西设立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江西设立井冈山质量奖,四川设立天府质量奖等。各地对获奖组织和个人在政府招标采购、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推动优质优价。


    & R7 G# Z% Y5 w

    2012年,经中央批准,我国正式设立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奖为政府奖励,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共设置“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两个奖项,评选对象面向各类组织和个人,周期为两年,每届获得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和个人数量不超过10个,每届获得提名奖的组织和个人数量不超过90个,评选表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申报中国质量奖不收取任何费用。


    0 \9 D4 }& m! z- C# ]$ j; \: r

    “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同样,质量的发展也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追求高质量完全无可非议。”首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展不能是无序的、随意的,应该是有序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有管理的发展。追求质量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很自然的要求,它同样需要有序的、有组织的发展,对质量进行管理、激励、惩处就是很自然的事情,目的就是促进质量发展有序、有组织,它依照客观规律和大多数人的志愿,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质量奖励制度来引导和推进,这些措施和做法都无可非议。在王越看来,就像社会发展需要遵循自身的机理和规律一样,质量的发展同样需要实施质量奖励制度和政策等。

    / ^( \0 a. d3 s1 W% f0 _3 a. n
    树立标杆
    0 r: y1 m6 h' Y, M( z' }& Z( U

    一张张红灿灿的证书,印着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一个个银闪闪的奖杯,代表着中国质量的标杆……2016年3月29日,宽广辽阔的天安门广场晴空万里,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掌声不断,它们共同见证着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的诞生,隆重庆祝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此举行。

    0 j8 _1 J( v2 x/ f

    “经中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审定,并报请国务院批准,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已经揭晓。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会议,为获得中国质量最高荣誉的组织和个人颁奖。”上午9时30分,伴随着颁奖大会主持人、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主任委员、原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浑厚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响起,颁奖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0 w1 d) l: J! K( ?+ k0 ~/ }# m

    国务委员王勇、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国家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各位副主任委员在主席台就坐;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和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组织代表和个人、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市)质量强(兴)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委员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们共400多人来到了现场,共同为中国质量标杆的出炉加油鼓劲。

    . c  p3 R3 `8 U# L# j; |; v

    “以客户为中心、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的华为管理模式、株洲中车“双高双效”高速牵引管理模式、“不欠债离岸”振华管理模式、“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的同仁堂质量管理模式,4个来自制造业的获奖者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中国建筑一局的“精品工程生产线”质量管理模式,则展示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经验。“双引擎四系统立体交互”航空质量管理模式、电力服务“匹配”管理模式,服务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样各有特色。追求一次成功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展示了国防工业及武器装备行业的质量风采。“981平台综合管理体系”和高级技师高凤林,展示了一线班组和“大国工匠”在质量方面的独到技艺……


    * Q% S( _; w0 o! P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专门为颁发表彰本届质量奖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王勇同志代表国务院出席大会,为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奖并作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正如支树平在主持大会时所强调的,中国质量奖的评选,就是为了在全社会树立质量标杆。

    $ l$ J5 j$ Q$ H/ e( Z

    玉兔才登广寒宫,金奖喜降航天城。首届中国质量奖有45家组织和4名个人获奖;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有89个组织和11名个人获奖;经过前两届的评选,先后有11个组织、两名个人荣获中国质量奖;超过百家组织和10余名个人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9 i/ M0 z8 u# ^5 z. f+ q

    对于这些获奖者,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的“授奖决定”里都在强调,“要认真履行责任,不借受表彰之名作产品营销和广告宣传,要积极向社会宣传和普及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理论方法”。

    ) E# s% [- D/ Q5 g. W& h  U, @

    首届中国质量奖获得提名奖、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成为获奖者,作为中国制造业代表品牌的华为,对于中国质量奖有着很深的体会。“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了,深感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参与首届中国质量奖时我们提出了以质取胜,这次又提出了质量优先。参与中国质量奖评选,对我们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质量官李刚说。


    * L& L1 e1 M+ x5 |! n% Z

    “中国质量奖评审表彰的重点是参评组织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不是对产品的评价,这方面其实我国也是有传统的,比如当年的鞍钢生产法,而获奖的‘双归零’‘人单合一’‘双高双效’‘不欠债离岸’等质量管理模式,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体现了我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巨大进步。”一直参与中国质量奖评选的首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院长马林聪对中国质量奖如此点评道。

    ; T$ b6 s! n1 c+ V( @& Z4 z2 G

    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虽有结果,但质量建设却没有终点,正如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车尚轮、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院长符志民等中国质量奖获奖代表所言:质量永远都在路上!


    : {. G+ F, x# s
    与时俱进

    7 d/ `) ?6 o. F* y

    作为一直参与三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工作的专家,马林聪有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就是:中国质量奖的评选工作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 n- R3 o# t& G% O6 L* K$ m

    “每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过程中,我作为专家都会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材料评审,该项工作主要是对已经通过了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办公室初选的候选者材料进行再次把关与评审,一方面看这些候选者是否有需要‘一票否决’的事项或其他需要讨论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根据评选标准进行打分。”马林聪介绍说。

    5 e  l3 s0 ?7 t

    据悉,按照中央部署,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表彰工作由原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启动中国质量奖评选之后,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原质检总局对全国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的材料再提交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进行评审。


    * n) m* _2 _( d6 u

    通过对比三届中国质量奖的材料评审工作,马林聪发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候选者的材料质量越来越高,这说明候选者对于中国质量奖越发重视,也说明候选者对于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规则越发熟悉;二是打分的标准不断细化,要求更加严格,这说明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规则在不断调整与完善。


    7 k. u$ h6 a4 s- `

    除了材料评审之外,马林聪还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过程中参与了陈述答辩、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过程中参与了现场评审工作。他知道,每一届中国质量奖评审都有新任务,这是中国质量奖的评审与时俱进的结果。


    3 f( ?) s$ R* P

    “对于质量,要有评价的标准。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则,标准就是质量的准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在不断发展,标准也在不停地调整,这样才能对质量起到很好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只有准则是动态的,才能适应客观的变化,满足质量评价的要求。”作为一个与科技打了一辈子交道的86岁老科学家,王越自然知道科学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辩证地去认识,不断去发现。同样,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以及质量水平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的认识的深入而变化,才能构建一个真正科学的、合理的质量奖励评价标准和制度。


    & G% t+ {6 y/ V1 M

    中国质量奖评选的动态变化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评选规则的自我完善,首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出来以后,原质检总局完善并出台了《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使得中国质量奖的评选更加科学、规范;其次是评选对象的不断完善,首届所有组织和个人一同评选,第二届则分为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国防工业、一线班组(最基层的集体)等不同类别评选,第三届又首次加入了医疗教育机构等,使得参评范围扩充到9类组织;从第二届开始,侧重基层一线和大国工匠……

    ( A; I4 B6 [. e* A, q6 u

    目前,中国质量奖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科学的评选机制与评选方法。具体来说,中国质量奖在评选范围上,在组织方面,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业、国防军工领域、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和城市政府等,涵盖了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个人方面,包括一线人员、质量管理者、质量专家学者等各行业质量工作者。


    0 b" ?& O0 ^# Q; ^( d0 L

    在组织机构上,原质检总局联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超过24个部门,邀请部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高等院校的校长、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大型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等,组建了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中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和中国质量奖监督委员会,分别承担具体评审工作以及负责对评审进行全面监督。

    4 G2 ~4 W+ p- `( ?

    在评选程序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包括申报推荐、评审论证、审核表彰3大阶段、10个步骤。其中,评审论证阶段包括:形式审查、材料评审、陈述答辩、现场评审、审议票决5个环节,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既充分发挥专业评审优势,也注重发挥委员的民主评议作用;在评选规则上,针对各类组织和个人的特点,分别专门研究制定评审细则。对组织,重点审查组织在质量、创新、品牌、效益4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个人,重点审查在质量领域作出的贡献,所在行业、企业的形象和地位,社会各界对个人认可情况等。同时,还对参评组织和个人开展网上舆情大数据监测和分析,将市场的选择和群众的口碑纳入评审环节。

    8 d- `/ o9 \& C! {

    多层次组织专家严格评选,评选从国家、社会层面严格把关,评选始终坚持与经济行为无关……王越表示,中国质量奖的评选,在借鉴国际上科学的、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的同时,也在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只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坚持动态发展,必定会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质量奖励制度。

    9 y: ]: q) U+ ~; t0 ^6 Y0 R$ G
    来源:中国质量报
    7 @. F' \7 ^  h; ^/ r( Y

    ( T* O! n8 B7 A# g, y7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