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r& v" `1 E7 p- \1 w
在外企做了5年质量经理的阿伟,近期空降到一家500人的民营企业,工作1个月后,陆续发现公司中高层管理者80%以上均是本地人,主管经理都是在本企业工作了10年以上的老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这家公司内斗、山头主义风气很浓,扯皮事情很多,自己的工作很难进入状态,此时的阿伟何处何从?
+ H! G, e) b2 h) ]$ i, S
7 D5 [/ A* ?# r' |& |5 s; L; L$ ]- w% g5 T
阿伟此时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滚蛋or活下去。
; k4 z, W. I( ^( ^
如何光荣的活下去,以下是质量同行老鸟给的建议:
% \! h# K* a! L! U0 ]0 m1 d! H
) x. s% B0 O, a( ~0 A一、先融入公司文化,走进同事圈子
+ _& b" w B3 E0 T: d6 ]8 A3 D# X9 ^
1) 先不急于开展工作,特别是不能出风头,先静观其变,观察一段时间;
2) 了解前任为何离职,防止你变成冤死鬼;
3) 多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了解公司文化和处事风格;
4) 观察寻找可以依靠的人;
2 Y0 d) ^# s& R
二、得到别人的认可
4 p$ g8 ^1 H3 [3 S
1、做好自己的为人2 f8 X: W. @- b" a
◆ 空杯心态:放低姿态,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要想在一个新的挑战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中国有一个词叫虚怀若谷,质量空降兵更要有极高的素养,甚至是虚怀若谷,有一个能包容一切的胸怀,有了这样的胸怀,你才能在职场上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职位越高,就更要“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站队:不要轻易站队,拉帮结派,保持中立;
◆ 留心:平时沟通过程中注意察言观色,处处留心,不乱说话;
◆ 诚信:在中国的企业处处充满了相互利用、利益至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仍然不失为一种传统美德,诚信同样可以带来效益,只要你诚实守信,长此以往,大家都会对你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都愿意和你交往。而那种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固然可以占一点小便宜,但要想成就大事业,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绝对不能丢。
◆ 学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参考《厚黑学》,学习公司文化、体系、产品相关的知识;
. Z( I" }3 k7 j z3 y- y1 U
2、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
$ V5 H/ |1 o* N7 C0 F◆ 多与领导交流,用心交流,至少每2周一次,了解领导的真实需求;
◆ 有技巧的帮领导背黑锅;
◆ 经常与上级领导抽烟、喝酒,做与他兴趣爱好相同的事;
◆ 找个理由内审或者外审,搞正规一点,暴露问题,让老板知道问题所在,然后你提出问题系统解决的方案,让老板了解你的真实水平;
4 ~5 b4 L/ `. o+ w. K6 }$ k& _3、得到下属的认可2 t/ I& a$ [7 l5 T% [
◆ 帮助员工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表现有比下属强的一面
◆ 多做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 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语言要坚定,不能尖锐;
◆ 平衡工作符合,调节薪酬结构,缩小同工不同酬之间的差距
◆ 设定团队愿景、目标和建立文化
◆ 奖惩分明
5 z i9 I% s# }# Z, n' f# j4、获认可关键
+ t. d! s! V! p& I# a7 H- {◆ 熟悉每个部门的工作流程;
◆ 以具体问题为抓手,拉上大领导壮声势,搞定几个容易的问题,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
◆ 拿一个棘手的外场问题,最好是客户严重投诉到高层的质量问题,把相关部门人员纳入进来,质量经理主导该问题的解决,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用质量方法论来进行包装一下,形成经典的案例,通过高层在各部门分享,树立质量气质,培养质量意识,让大家认同你的质量地位和威信;
◆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个部门去拜访,了解实际问题,帮助他们一起解决棘手问题,时间久了部门主管对你产生信任,多问,脸皮放厚一点,哪怕别人不高兴,你也得去问;
◆ 最好是懂产品技术,防止被忽悠;
◆ 遇到踢皮球或者阻拦的人,可以私下发邮件或者单独聊天,各个击破,打破隔阂;
◆ 参与其他部门的业余活动
1 \, V2 \. d: Z0 A/ }& v% F1 T; f
三、有自己见解的工作规划
' F1 U5 B; l3 ]
通过观察后,发现公司现有阶段的问题所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做一个适当工作规划,切记!不能操之过急。
+ |! P5 b [- B$ F) E
2 O3 s) F0 H; U$ ~
四、防止被人陷害,背黑锅& z8 ~# T$ e. A: G) a" Z
+ \$ V6 k; [0 I" m7 P# S- n1) 先活下来. N. T0 d% G. M% {' y: Y
◆ 黑锅盖到头上了,先承担下来,给别人一个台阶下;
◆ 调查事件真实原因,查找数据,总结教训,找机会报告事件真相;
7 D2 g: H: Z" J: P7 W' w2) 让自己活的更久
从系统上去防范自己再次被陷害,让自己活的更久;
4 H* ?8 _1 f5 \0 y做好自己
$ }/ q0 {2 X& \7 }2 J; |8 j9 {
◇ 尽快熟悉公司的文化和做事方法,先潜伏几周,不要盲目出风头,静下心,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专业的人,做一个敬业的人;
◇ 不要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单挑一个管理团队,这本身就是错误;
◇ 大事坚持原则,保持公平公正,不包庇,不袒护;小事上送人情,讲风格;
◇ 做好质量策划,多预防;
◇ 适当了解产品标准、实现过程,工艺流程;
◇ 凡事公开透明化,首先不要想去陷害别人,万事以数据说话,日常工作中想办法多收集数据,并分析;
0 v8 i* z, @' x! q7 ~) ]
◇ 了解上司/老板的需求,痛点,主动帮助领导解决棘手问题,危难时刻主动帮领导承担责任,出谋划策;
◇ 不给领导惹麻烦,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懂得换位思考。
◇ 你有好的主意或者变革方案,必须得到上司/老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选择适当的时机推进执行,并定期向领导汇报成果,进展和诉求;
◇ 质量经理要让老板看懂质量,关心质量;
◇ 适当暗示你付出的代价,有时候来点血腥的,告诉老板,我也不是吃素的;
6 F' o. \; ^4 R. p4 B% K# J$ ]) C ◆ 培养尖兵团队
◇ 着手培养心腹下属,危难时刻能为你抛头露面,缓冲危机时刻;
◇ 谨慎其他人的传话,任何时候听到有人传话,一定要想,这么私密的话第三人是怎么听到的,是对方故意要他传话,还是传话人有什么想法,任何时候对于传话,最好的应对就是不予理睬,站得正不怕影子斜;
& {- |& l0 G# f$ ]; z3 M ◆ 对待兄弟部门:
◇ 有时候我用的方法比较极端,直接把嫁祸的人搞服帖 。先用数据堵嘴,然后再搞一些专项改善让他们去做,让他没有精力再瞎蹦达,特别是一些体系和机制不完善的公司,这方法保证管用。
◇ 先装孙子,与业务相关的部门拜码头,主动询问他们棘手的问题,然后帮他们出谋划策,然后向兄弟部门学习如何做,跟他们一起做,质量部门以帮助兄弟部门为乐,要有服务心态。在帮他们被黑锅的时候,要讲清楚,我不是吃素的,我这次帮你背了,你可以不理我,第二次背了,你可以不在乎,第三次背了,老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 就是利益的捆绑,要想办法把对方的利益和质量正相关起来,对方才会重视。
/ w1 T' h' ] s9 |% Z, X* @
有人甚至总结出:空降兵工作一年内是危险期,存活六个月是正常现象,存活三个月甚至一个月是基本规律。
+ `4 f0 e+ ]9 _, `+ p: X
企业空降兵阵亡的案例俯拾皆是,归根结底在于对企业文化“水土不服”,无法融合。
$ [( H8 m! C4 r1 W P8 L那么,空降兵与用人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哪些心态误区?
5 ^3 q1 |( a v1、“救世主”心态
0 p& t3 ~* {9 w) ]% a
空降兵加盟企业后,双方相互充满期待。不过在合作之初,彼此容易因盲目憧憬产生非理性的激情与遐想,导致空降兵信心满满、急于求成,而企业则对其预期过高,急于看到对方出成果。
6 p( s* i7 H g6 c9 C# q, I空降兵最常见的心态是自以为是“救世主”。其心理逻辑是:我是因为有大公司从业经验被请过来的,所以不显示自己以前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足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就要突出表现自己的独特性,甚至无视公司原有企业文化的价值;因为自己的优越感、傲慢、急于自我表现和忽视企业的文化价值,引发与现公司人员和企业文化的冲突,最终,空降兵常常以遭众人排挤、无法立信而黯然离职。
, o, @" q7 e5 C# V3 b' s1 w
空降兵应该善于遗忘,哪怕你曾经十分辉煌,也必须划句号,对新工作从零做起。比如,另一个“打工皇帝”唐骏空降盛大后曾说:“很多空降人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救世主的角色,所有企业决策都要按照他的思路来做,这是很难的,也是错误的。”空降兵要理性地看待自己,到了一个新公司,首先要保持低调谦卑,待了解了新企业的历史、环境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劣之后,再客观地进行评价,并找到启动的良性始点。/ \9 j4 W, j; x. q( ~+ x1 I
% v$ y9 Q8 B! X9 ]3 d/ V
2.急于求成、好大喜功
! I0 b/ j* |* ~% C9 f研究表明:空降兵从上任到熟悉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大致需要18个月时间。空降兵就像器官移植,必须经历彼此适应和磨合的过程,否则容易产生对抗,结果自然是欲速而不达。而有一些空降兵由于自己内心焦虑,刚进公司就采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冒进策略,要搞“革命”、树立新气象,必然弄得人心惶惶。在没有信任基础和民心拥护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
' `1 U( E$ x/ a7 z) B8 e0 _1 U9 C0 ^
当然,也不乏出色案例。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调整心态,尽量给空降兵合理的时间,比如半年摸情况、建信任、融感情;一年作评价、理思路;两年做调整、初见效果。让“空降兵”慢工(有节奏地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晃悠)出细活,在从容的时间(细致的计划和日程)内取得扎实的成绩。这样空降兵就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达到“不疾而速”的效果。
1 Z' j4 Q+ Y: z+ j6 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