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198|回复: 0

都说安全生产难,到底难在哪?安全管理路又在何方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25 23: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都说安全生产难,到底难在哪?安全管理路又在何方呢?: c8 o3 `: p0 U6 K  E
. Q4 X3 z5 N' `$ n& N0 I
安全生产管理小课堂  今天: S3 H4 r1 u7 t3 E7 h+ b: C3 y

8 A* T6 ?! l5 x7 a201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前辅导通知
2 w; v0 }; \5 y  _( f3 L0 a关于举办新形势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标准化、应急管理及职业卫生等相关知识专项培训班的通知
; F5 G" Z: K! ^, U& C- l7 ]
0 h+ ]9 C- L$ _$ J9 n2 r; w% }5 J现实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各领导人员一旦提到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时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么为什么安全生产这么难呢?
2 m+ J* ?% {. E' M9 ^
$ [( o4 _  ^  U  u! h) F  N( ?4 s3 G! y( z" E% N2 h/ e
! Q7 X& R. l. B7 p* Q
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只有一点,就是其不易验证性。下面细分几点谈谈见解:
6 G- i% X3 M+ j6 a; ]: v; Z3 s; x: j+ @6 t2 p
首先,风险是不易感知的。风险不像用温度计测体温看超过39度就知道发烧了那么简单,在事故发生前,我们至今还没有太多手段可以测出风险到底在哪?风险到底有多大?处理风险的时间有多少?- y& m6 {. o% ]) o- f' n
6 w* q" V9 T4 M! }( ]
其次,风险不具有可比性。不同的风险对不同的人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例子,无保险走钢丝绳对于高空王子阿迪力来说风险不太大,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绝对致命的。
8 A; B; P( A- ~# ^& M8 T1 z2 l$ L4 ^
第三,安全管理的结果是不易验证的。安全管理是尽量避免风险突变为事故,但是现有绩效考评基本都是以零事故为指标,所以一旦发生事故也就否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这对激励安全工作从业者的积极性十分不利。! r, y" d" C- N( j7 X+ J, A
6 d! f0 l- K$ l4 O* D
第四,安全生产的难点具有多因性。一个事故的酿成,其原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体,可以说至今为止,连一个统一的事故致因理论都还没研究出来。  ^' S: h! t6 J7 N, H8 S$ V
! t( K8 C& q' h3 o
第五,安全生产的难点具有普遍性。工艺、流程、设备等等任何技术领域都存在安全问题,这种普遍性虽然体现出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其更体现出的是安全管理的困难性。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管理,没办法只抓重点,任何遗漏的细节都必然在未来造成事故。不要以为海因里希说的1:29:300是要等到第300起违章才会发生严重事故,哪怕是1‰概率的风险因素也可能在第一次违章时就导致了事故。
4 M+ v1 S6 r. F( D8 ~4 w5 S7 l9 I' f" o! U0 }
. N1 G) f8 b2 V+ P) t, y7 Q) @  ?
这些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明白,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下面是针对性的几点想法。) M/ L1 K( v9 s1 N& v: l" }7 I1 l/ J

7 n9 d0 t) w+ l: q2 U首先,既然风险不易感知,那么我们不求发现所有安全隐患,只求不断减少隐患。坚持每天、每周、每月的隐患排查汇总,利用分类统计,必定可以发现隐患规律,从而制止重复性隐患和减少未知隐患。现在我们有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改善提案两项制度,但是我们缺少隐患排查总结、分析、评价,没有系统的改进策略。
8 k; {$ n" n( o
0 P6 Y; V) N. |其次,既然风险不具有可比性,那么我们就只有以最高标准来要求人的素质(忽略设备类事故)。通过招聘筛选、入厂三级教育、各部门平时安全培训、考试等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岗位安全技能,则必然可以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不过现阶段我们缺乏安全意识与岗位技能达标的准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临时用工是我们这方面最薄弱的地方。  I/ X9 L; c. Y" i7 j0 A4 s3 X( ]
3 R' f8 x/ H$ Z! T7 G/ J, Y  Q
第三,既然安全管理不可以只抓结果,那么可以严抓过程。过程管理难在检测,那么可以考虑形成一套有效的安全员工资评分系统,系统事项包含规定部分、创新部分,通过文件记录与现场抽查形成考评指标,那么可以有效检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 u! w" O& ~& i$ ^" a$ ^7 ]- K4 j
4 _# G3 d. n9 N/ x5 ]第四,针对事故致因的复杂性,以我看来,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于避免一些预知性事故是可以做到的。限于篇幅及事故树理论的通俗性,在此不对其多做介绍。关键是事故树分析的落实,这项工作或许可以作为安全员的日常工作检测指标之一。
& \2 M5 x! X$ ]$ A2 Y$ ?9 j" G9 M/ p0 b. S, h7 r' N$ Z
第五,风险因素的普遍性,存在于集体,不是单靠安全从业者可以单独解决的,它的解决需要集体的安全氛围与安全素养,它是危险识别、隐患排查、风险接受能力等的结合体,在此,我确实未想出具体解决办法。& D9 ?$ v, N0 l5 l5 w
% k4 A3 b- Y/ f5 U

: L1 G; _/ B7 C* N9 x- o8 o6 D% I5 h% m! l/ ~
) a" u/ @5 ^" B- S3 c' Z/ _
安全生产是国家和政府赋予企业的责任,是社会和员工的要求,是生产经营准入的条件,是市场竞争的要素,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力度,安全之道势在必行
; Y% y/ c' d3 I1 L3 h' z9 g
/ A, J  z% e# P* T! c7 a- O  X8 X1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0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