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247|回复: 0

    资深安全讲师分享:5点复习建议+4科复习方法!让你的复习“开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7 2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资深安全讲师分享:5点复习建议+4科复习方法!让你的复习“开挂”* [6 \/ |: w. k6 ]9 n
    原创: 朱英声(二师兄) [url=]安全家HSEHOME[/url] 3天前
    * x! G1 R8 b0 o* ]' Z2 E0 G* o+ Y( m( w. B8 ^
    6 S( {* ~, I9 t; j2 ]
    关于注安备考思路与建议,我在近几年的培训公开课上都有所提及,但一直未系统成文。今应安全家约稿,方得整理思路,且依照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思路阐述之。
    ) y9 e% `3 i; c
    一、战略上藐视

    - ~  _& }. x7 E4 {1 U0 o(一)注安考试到底难不难?
    - s: z  @4 m8 x" r7 J
    每有学员准备报考注安,首个问题往往便是“注安考试难不难”?" K' a. l1 p  w( H$ a
    6 G( P7 W/ a) Y! d( ]# t
    主观上,难还是不难,当然得看人,看其应试能力,看其知识背景,看其决心。应试能力强,无现场经验备考两个月高分通过者有之;安全管理经验丰富,7天考前突击通过者有之;而无坚定决心的,屡试屡败者同样不在少数。
    . o5 R4 U/ s6 V
    那么客观上呢,先来看全国通过率。从网络上流传的历年通过率来看,除去2006-2008这三年“放水年”通过率接近50%外,其它年度通过率均在20%左右,跟大部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差不多。五中选一,有点低,好像有点难!(当然比起一消2%的通过率就要好得多了)

      U/ g' L% T* i7 x
    但请注意,通过率计算公式为:通过率=通过人数/考生人数。分子应无疑虑,应当包含当年一次性全科通过及补考通过考生。而20%的通过率中,分母为报考人数。事实上,参加过考试的都有印象,35人左右的考场,缺考的往往高达20%以上。这里就要扣除掉20个跟你竞争的人了。

    ! t) ^  m" z7 ?# `2 q6 M" P1 G
    其次,剩下的80人中,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有20个裸考的,有20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复习不够系统的。这样再扣掉40个人,其实真正跟你竞争通过率的,不过40人而已。40人里边通过20人,这是妥妥50%的“真实”通过率!难么?真不难!前提只需要你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保障一定的备考时间。
    , O+ f# x) j1 Y3 W
    (二)明确目的,应试OR能力?
    8 b8 f0 }5 v$ D
    注安考试,本质上是应试。但凡应试,必然就有应试的规律,比如有按考点出题有规律,注重考“知其然”,忽视“知其所以然”。所以即便从前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也时有全职妈妈零基础半年一次通过的案例。注安考试亦然,往往一次全科通过的是经常坐办公室的姑娘,而不是一线巡查的汉子。
    ! x% l5 |8 _) I
    另外,注安考试是属于水平类考试,与公务员等选拔类考试又不一样。选拔类考试是是要跟别人肉搏厮杀的,人家赢了,你就被PASS了;水平类呢,你的竞争对手只有你自己,别人考100分也不影响你60分通过!做安全,错一点都有可能酿成大祸,但考试么,60分万岁!不用去相信什么控制考试通过率的说法,注安年年及格线都是60分。
    " k- n4 F0 s9 f: w/ _
    当然,额外提一点,虽然说应试及格就好,但是建议各位考试还是要明确自己考证的目的。对于新手,进入一个行业,最简单粗暴的学习方式就是去考一个行业资格证书,考完注安,你应当对安全管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了解法规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掌握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了解通用的安全技术规范。对于“老安全”,有一定的经验,但往往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可以通过考注安,把经验与理论结合,提升自己的安全管理逻辑。
    " |. X. ^7 O: |/ R
    二、战术上重视
    7 u; P! D  \4 ^4 T  J
    战略上藐视,建立充分自信后。那么在战术执行方面,我们就必须周全严谨,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建议如下:

    7 R6 x' \8 S/ B
    (一)备考周期不宜长
    备考周期建议为1-3个月,具体根据个人知识背景、应试能力、记忆力、工作时间而定。战线拖得太长,反而容易引起懈怠,倒不如一鼓作气。

      x2 N2 b; A( w; s; A' Y; b, l
    个人多年辅导经验,总复习时间不低于120小时足矣。确实技术基础薄弱、记忆力差的,可适当增加。
    # y/ V* V5 n, {' |  t/ E* ~
    (二)复习计划要有弹性

    5 I, G& A7 w) H* p5 J/ V
    很多同志往往一上来就制定个详细到天、小时的计划,每天2小时,每周5天,看着洋洋洒洒的计划,心得意满,彷佛注安证就在眼前。不好意思,这种方式只适合极少数高度自律的同志,大部分同志的计划执行不了1周,有内部自律不足拖延成疾的原因,也有外部工作应酬友情赞助亲情陷阱的原因,这会给你带来极大的自信打击,反而形成懈怠的恶性循环。
    # {% N/ p& n9 K
    我的建议是,厘定每周总学习时间,比如每周10小时;具体每日时间弹性处理,工作日晚上得闲便学个2-3小时,不得闲便安心应酬或享受温柔乡去,拉下的时间便安排周末一个下午或晚上补上。但凡完成一日或一周学习任务,便给自己一点休息娱乐或大快朵颐的奖赏,如此心生欢喜,复习起来倍有劲!
    & R9 h3 F6 E8 ?0 w
    (三)高度专注+碎片化学习

    + v! z4 Y& n) a/ j/ n3 [/ l9 [
    注意,以上学时要求均指高效专注时间,而成年人往往因各种外部原因导致无法高度专注。个人建议:
    5 U) t9 }  r+ U( m5 |8 b! g/ p; ~
    一是准备复习时,把自己锁在小黑屋里,外边贴上“生(正)人(在)勿(学)近(习)”,把手机关到静音甚至不要放在身边,总之隔离一切会扰乱你的因素。要照顾小孩的,赶紧把小恶魔哄睡后再来复习。

    4 \7 A) ]* r0 P$ C* [2 `0 U
    二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注安的大部分考点以记忆为主,不需太多的理解,非常适合碎片化学习,把知识点写在小本子上,上下班路上也好、中午小憩前也好、等人也好,得闲便拿出来瞅一瞅。在此,隆重打打广告,我们的《二师兄带你考注安之高频考点》(别问我为什么叫二师兄,难道你不知道我姓朱的苦恼?)有法律、管理、技术三科,每科约50个考点,每个考点大约5-8分钟,有考点讲解有真题解析,手机APP可看,实乃居家旅行复习备考必备神器!各大平台(腾讯课堂、能力天空)及全民安全学院官网均有发售,欢迎购买!

    ! h1 {: ~6 W; Q4 K/ K8 w. Q, H
    (四)四轮复习法) @: g' Z4 C  T: X' |
    具体的复习计划,建议采用四轮复习法:
    1.高频复习
    在此阶段,先找近两年真题,先做一遍,一来看看自己未复习前的水平,二来初步了解考试的方向。当然也可以找考试大纲简单看看。看大纲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的区别,“了解”的考点一般要求有点印象就好了,考的概率不高或者考的难度很低;“理解”的考点,要知其所以然,“掌握”的考点,要能结合案例背景灵活应用。
    ) T+ L9 o. U* j  @" f
    其次,找出高频考点,重点先把高频考点过一遍,这时候就对考试的重点有所掌握了,后续复习也会有的放矢。此时可结合我们的高频考点微课程复习。当然,部分应试能力强的同志,估计在做历年真题的时候,自己就能总结出考试的重点了。
    9 X6 k* L/ M4 q4 G# V
    2.全面精读
    在此阶段,应把教材熟读,全面理解掌握考点。有些老师建议大家熟读教材,个人认为在新教材未出版前,2011版的教材除了技术,其它三本都无精读的必要。
    4 j7 T0 l: R5 p, _" T
    各科具体复习思路简要介绍如下:↓↓↓

    9 V1 u( r5 G3 C9 U4 E
    (1)法律
    法律除了第一章第一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及第四章的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劳动合同法外,其它法规直接看最新法规原文即可。
    ( E$ l. \' e, [8 D; p8 I
    法律科目,重心放在《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今年既然说按2011版大纲就还是要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这四部法规上。因为读懂了这四部法规,基本就掌握了目前我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规的基本逻辑,其他法规条款及管理、案例分析科目的很多考点也就触类旁通了。其它法规,只需要掌握常考考点即可。
    9 L+ [2 _( q+ L4 J+ }
    其次,法律科目考试一切以原文为准。那么,在读法律条文时,一定要有考官心态,即假设自己是考官,我会在哪个条款上出题,会哪个字眼上挖陷阱,如此一来,复习就到位了。
    9 o, e# H; `1 P7 F- k" g) M5 {
    再者,法律要纵横对比。纵向,要把每部法律的法律责任跟前边的法律要求进行对照,即明白法律要求怎么做,不这么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横向,《安全生产法》跟《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对比,《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跟《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比,等等。把相对的、类似的、不同的区分开来。这个过程,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简而言之就是拿张大白纸,有逻辑地把总结的东西写出来、画出来。
    9 Q6 {) L1 z- e# i2 k% M+ P
    (2)管理
    管理科目,大部分知识点与法律雷同。仅第一章管理理论、第四章安全评价、第七章事故调查分析、第八章统计分析需要看看教材。法律搞透了,大部分管理的题目也就懂了,所以复习法律科目的时间要多多于管理科目。

    & ?) a1 g- T% H( P- i
    管理与法律考试不同点在于,法律题目的题干会明确写清依据哪部法规,而管理题目的题干只写背景,需考生自行分析适用哪些法规。同时,管理考题逐年变得更灵活、更切合实际,部分题目需要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如无现场管理经验的同志,一是多跟公司安全管理同志了解相关情况,二是多在网络上找找相关案例、图片、PPT。
    . L) v; Y) U% t: l8 p1 h
    另外,安全评价一章,看起来复杂,但并不要求你掌握评价方法的应用,历年基本只考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特点。这一章重点掌握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统计分析一章也类似,只需要掌握几种图表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几种统计数据的计算方式、事故损失的计算就足够了。

    8 s7 n0 ?! a( z+ W) q3 A! P) f6 I
    (3)技术
    从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来讲,建议这本教材一定要熟读,不但要熟读,还要把相关主要标准也找来看看。教材里面图示太少,没见过猪跑的同志,估计看技术教材都会头大,尤其里面涉及的计算、图表可能看得云里雾里。有机会的,建议多去现场看看相关设备设施,跟技术人员多聊一聊;没条件的,在网上多找一些相关图例,加深理解。如砂轮机安全技术要求,找个图例搞清楚法兰盘、防护罩、托架各是什么,对其具体要求就很好记忆了;又如间接触电防护,把IT\TT\TN电气系统的原理深刻理解了,对其具体的求也就容易理解掌握了。
    ( {8 C! {) Z. H- _
    当然,看技术教材也要分清重点,主要精力放在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特种设备这四部分的安全技术上,职业卫生防护及运输安全技术,有个基本了解就足够了。而且,在看前面四章时,也要注意重点,重点放在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主要的防护措施。至于教材里面的计算公式,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直接放弃,毕竟这么多年来,考计算的总共没几题,每年不会超过1分,不要也罢。至于图表,建议要能看懂其含义,这几年开始考对教材上原版图例曲线的意义。
    ' I9 H( J/ V+ x* f
    另外,再给各位一个强力的信心,如果你仅仅为通过考试,技术考前突击三四天就够了。因为历年技术试题,均以记忆标准要求为主,需要理解的不多。考点也比较固定,我们总结的10多页技术考前必背考点,很多同学单看这份考点总结就通过了技术科目。
    , h% l# m& n" @5 c
    (4)案例分析
    很多同志认为案例分析是最难的,老同志也经常差几分。部分辅导老师跟你们讲,因为案例分析是综合考核,注重考核考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我想说,都是扯淡。注安的案例分析,更多考的是你们逻辑思维与文字功底,君不见经常写文案的同学是基本不用复习案例分析的么?在掌握法律、管理及技术三科知识点后,案例是根本不需要再花时间复习的。

    2 f* F% y5 h0 c
    关于案例分析,仅分享两点。
    ) s( I+ U# i; {1 ^# q
    一是,通过案例分析的关键不在于主观题的70分,而在于客观题的30分。为什么?因为客观题是非黑即白的,主观题是有余地的。客观题如果拿到25分,恭喜你,你将99.9%通过;如果低于20分,通过的风险就有点大了;如果低于15分,恭喜你,抽中“明年再战”卡牌。那怎么做好客观题,废话,把前三科学好!

    ) M1 `: X1 I$ H3 j4 B1 C" i  Y( y
    二是,主观题答题关键要建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比如,一问危险源、隐患等,就要知道从人、物、环、管四方面找;一问怎么预防、整改,就要从教育、管理、工程技术三方面去阐述。有必要背诵一些基本的套路,评卷是按点给分的,一定要在正确的大框架内回答问题,比如要你写重大隐患整改方案,那一定要记得6个大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这个答题框架建立了,这一题的分数就基本到手了。
    ( C& m$ ?( m3 K) ~
    至于其它如注意卷面整洁、分清答题重点、不宜过于啰嗦等等纯属答题技巧,不再赘述。

    : C8 I( {3 j' s* ]; h; l- G# j
    3.专题突破
    专题突破,即把前三科的知识点横向串联,比如把隐患排查治理的法律要求、如何管理及具体的技术措施总结成一个专题,又比如事故调查处理、应急体系、职业危害防护、法律上的各种时间要求等

    9 _' d; [  `0 {0 h
    其实,专题突破阶段大体可理解为就是案例分析的备考阶段,就是把前三科的知识点揉碎了再黏起来的过程。
    ) K& ~; X# q8 m  e+ }& C' m6 o/ @( d
    4.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一般在考前两周,重点是重新做做近三年的真题,经过前面几轮复习,基本上这时候再做真题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一来可以给你建立信心,二来可以让你重新理顺考试的重点,三来查漏补缺。我们的辅导班一般会每科给大家出100多道题,把每道题涉及的考点重新给大家捋一捋。

    6 A1 p/ B. ]6 s7 i. O* l
    同时,这段时间,重心放在背诵基本考点,加深记忆。我甚至要求年轻的同学,考前的晚上及中午那几个小时要突击背诵,加强短期记忆。
    : ^5 A% M2 s1 I3 a( a* D
    (五)题海战术没必要
    很多同学应试都喜欢用题库,喜欢题海战术,其实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题海战术不用思考,反复做反复记忆就好了,大家都喜欢轻松的方法嘛。
    , a! e7 p1 c' ~
    我一般不建议题海战术,不建议去买任何的模拟题库。如果要练体,直接上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不能只看该考点,一定要学会把题目的关联考点挖出来。比如,本题考了安全管理的强制原理,那你就要把其它三个原理的考点也翻出来看看。如此这般,通过3-5年的真题,基本就可以把90%的考点都过一遍了。

    ( ]6 G2 x6 d$ u! ~. T
    做题时,同时要注意总结考题设置陷阱的思路。比如,法律单选题里选正确的,你就要注意,凡是出现部门、部门层级、时间的,往往就是错的,这是挖陷阱的通用方法。
    2 O+ e8 @/ M' f$ w/ m0 I! K+ A9 _
    关于注安的备考建议,就说到这吧。如果你按照这个思路过了,请记得还欠我个小红包!
    4 y5 T- p) @- S
    至于考试技巧方面的,那就属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容日后另行撰文阐述。
    6 p8 @$ n) B& |3 M. u0 J: b
    5 U* Q8 Q  G$ v: P3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