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84|回复: 0

    为什么工厂员工都很忙,而效率却很低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29 17: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为什么工厂员工都很忙,而效率却很低下?
    6 x9 T  i3 M( P; i1 f% r; }; {  E[url=]直观学机械[/url] 今天* V  f7 o8 Y* g( b% `
    点上面蓝色字体直观学机械可长期订阅我们
    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
    前几天,咱们做了一项每周工作时长的调查,很多小伙伴都参与了,截止目前投票人数8319人,不出所料,接近50%的参与调查者每周工作时长超过了60小时。很可怕的一个数据:
    8 o8 l4 U6 g/ F  y0 O" \* J
    这项数据很真实,也反映出了当前咱们机械人的工作状况,并不轻松,受工作时长的影响,生活质量令人堪忧,比起西方发达国家,当前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从业状况急需改善和提高,也希望这份数据能击中相关行业领导的眼球。

    ( T! e$ X4 R$ B) w% \
    当然,根据大家的留言反馈,工作时间长和工作效率低的矛盾有点突出。我们在此分享刊登在《中外管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景素奇,他论证的工作时长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值得深思。

    $ Y0 }1 b; J$ h+ S0 K; Q
    以下是正文:
      j" @/ P- P# O$ S" {1 N% @
    许多工厂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工厂内几乎每个人都很忙,几乎每个部门都忙不过来,但最终整体效率低下。而且也很难找出原因,不知该如何改善。本文从八个方面分析原因。
    ; |) c* {! g3 F' z

    % d, A: P4 i5 d1. 流程有待完善  u6 b$ X2 m$ w
    一个企业的效率低下首先应检查企业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简洁和高效,能否有改进的地方,改进的可能性有多大。

    6 p5 e$ a* r( c2. 制度支持不力: P9 I  @: ~: b; ^7 p6 |3 o
    检查完流程后,再检查制度。如果流程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检查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流程的实施,制度是否真的支持流程,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
    7 a6 N! T. H! Y1 E
    也许有很好的流程系统,但是服务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不支持流程系统,或制度之间相互掣肘和矛盾,或漏洞百出,或制度的制订有没有充分尊重人文情怀,制度过于严格了,重罚等于不罚,大家变着法子钻制度的漏洞,甚至集体对抗制度,制度过于宽松时,约束力不够。

    4 p* r1 f( A& T, a% O3. 监管不到位
    $ _- i( H: \. @9 h7 K/ A/ A
    虽然企业有很好的流程,也有很好的全面的管理制度,但是没有人监管,或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或监管越位,或监管手段落后,或监管人员的素质有问题,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营效率。

    $ d; B- ]" ]! o
    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如果监管者不能按原则办事,办事不公,会极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监管者素质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监管,不知道监管什么,怎么监管,那么势必会造成监管无力。

    ) K, X% S- a: S5 P" J/ J% K- c
    监管无力会导致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是否忙得对了,忙得是否有必要,是否在真正的忙,或忙到点子上;或者监管过于严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固守过时的落后的管理制度,那么将极大地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 i3 w9 ~8 Y) q2 j5 `
    4. 企业主管的管理能力有限

    6 R/ a3 }+ S" k4 ]: X0 d$ p# A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问题。尽管大家都十分忙,但由于高级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不具备战略上布局谋篇,不会战术上指挥调度协调,更不能很好地识人、用人,不能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所以,造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很优秀的士兵打错误的战役,失败肯定是必然的。这在战场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为什么有的将军能持续打胜仗,而有的将军就是白白葬送良好的战机和士兵的生命,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0 S7 m) f1 m/ ?% a
    所以,作为企业的主管,尤其高级主管,千万注意不要让员工无为的劳作,要知道你的一个指令将会传导到基层,各级员工都会为你的指令而忙,忙了半天没有效果,是无为的劳作,甚至是错误的,负面的劳作,领导者自身又不敢承担责任,试想其结局会是如何的糟糕?!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员工也就疲了,主管者的智慧也就没有效用了。然而大家又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怎么办?员工就会兵来将挡,你有千条令我不行,我就忙扫自己的门前雪,大家都在忙,其实是各自忙各自的。

    # g3 k: \4 ]  Z, }, J* o$ P8 ?7 F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朝令夕改,作为企业主管,做决策前不慎重,或决策力不够,或耳根子软,做了决策发布指令后又感觉原来决策不好,想修改决策,于是出现决策指令正在实施过程中,随意、随时、随便、随机修改指令,导致企业的随意文化,刚开始下属对此不舒服,时间长了摸透了上司的秉性和行事风格,尽管上司发布了命令,担心上司修改指令,于是开始佯动而不真动,上司看下属在动也就心满意足了,可就是迟迟不出结果,没有效率。

    " m8 F% s' K$ x. n8 Q: @5. 员工的职业素质不高$ q, n" h! ^7 ^$ V3 Q/ K9 W: i" w5 Y. c
    职业意识是最重要的,职业意识是什么呢?就是指身处职业岗位上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所以不可能有较多的职业意识。
    : w+ x1 m% p0 e5 F
    一个质地很好的员工, 其工作效率可能是一般员工的两倍、三倍、甚至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工作的质量不一样,质地普通的员工在短时期内无论如何勤奋和努力是不能赶上和超越质地很好的员工的。布置同样的工作,质地优异的员工可能一天之内就完成了,而质地差的员工非常努力,一周后才完成了,而且工作质量根本不可能与质地好的员工相提并论。
    ! [. V4 ~+ m$ p& O- u7 x% h$ I
    当然在长期平均思想的支配下,员工的待遇都差不多,自然那些质地优秀的员工会逐渐流失了,沉淀下来质地一般的员工,企业的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

    + U3 z! W' V+ y( X8 M
    破解办法:培训和引进质地好的员工并举,适当拉开薪资差距。

      p/ h! h9 U( E7. “忙”文化的导向作用" m3 I% i' S6 z6 Y
    企业文化的导向也将影响着企业整体的效率。如果企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那么尽管每个人都想当英雄,每个人都很忙,但是大家没有养成协同作战的意识和习惯能力,个人之间存在着工作的边界、部门之间存在着工作疆界。更为严重者,担心他人可能成为英雄,而影响自己成为英雄,于是掣肘他人,甚至人为给他人和其他部门工作使绊儿,这都将影响到整体工作效率。
    1 u  Q+ {  b: D7 {
    如果企业倡导忙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必将为忙而忙,这在一些成长型企业特别明显,老板最看不惯的就是大家闲,员工一闲,老板的心里就堵得难受,于是就表现在言行上,不问员工是否完成了任务。有些员工之所以加班加点,是因为质地不行,上班时间忙不到点子上,瞎忙,忙而无序;更有甚者是品质问题,故意加班给老板看的,老板又不经常在企业里面,发现了加班者就表扬,那么在老板的这种鼓励忙、鼓励加班的文化指导下,企业就开始为忙而忙,而不是为结果而忙,结果是越忙越受到老板的表扬,越表扬人们就会越忙,就会出现“宫女多饿死”的现象,结果忙而无效。
    - C$ h0 q, y- A% A, q+ Z+ A
    不鼓励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应当鼓励协同作战的团队意识;不要只关注形式上的忙和加班,应当关注效率,应当把每个人的工作安排细化,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动作(规定任务)。把关注形式转变为关注结果和过程相结合上来。

    + Z+ i3 V( E; ^5 K, G$ M/ T$ {7. 企业战略定位及方向有问题
    4 Z# q  j( D' N7 `' n; e3 R
    企业在战略方向上容易出的问题是战略方向错误和战略方向不定。如果是战略方向错误,整个是南辕北辙,无论员工如何忙,也都是负效益和负效率;如果是战略方向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尽管员工很忙,但尽做重复的劳动和无谓的劳动,谈何效率和效益。
    2 Y% F, L  @1 M% f- [. M" W
    8. 技术手段不匹配

    9 u$ |. x+ `1 J2 {
    大家都很忙,都喊累,但整体效率不高的第四个原因是技术手段问题。一般来说,先进的生产设备自然是工作效率高。
    % |; T8 e! g* E# Q! F$ B
    尤其在制造业里最明显,先进的设备不仅效率高而且工作质量也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设备太落后时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人的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进而影响到人的工作积极性。
    ! @3 n% K$ @3 `) k7 _+ z4 U% t5 \  V8 J
    当然,技术手段太超前时,也会限制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企业的环境不支持设备的运作,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能量的发挥,因此,放着很好的设备反而用不上,用时又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而且在与其他流程环节对接时提高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任何生产技术设备都要放置在符合的环境、配套才能发挥作用。
    * `' E4 t7 y& |7 @
    End
    : X7 A$ j6 e- i" V2 T0 B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作者:景素奇

    9 r" ?( G" }$ N+ G3 O1 v9 T$ s3 p3 p  u3 S1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1: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