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18|回复: 0

反思 | 面对安全问题,政府的热情与企业社会的冷淡形成反差,该如何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23 2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反思 | 面对安全问题,政府的热情与企业社会的冷淡形成反差,该如何破?, L" x% A) w8 y0 w8 Z
解放区 [url=]安全家HSEHOME[/url] 昨天8 I7 i6 Q. C- d6 h8 r0 e& S6 o. _
. f- U( q" k( W: t
% h# X/ w+ l4 `4 V. [
8月12日晚,上海市南京东路“奇遇城堡”商店招牌意外坠落,砸向街道上川流如织的行人,酿成3死6伤的悲剧。

; ^! [" L, m2 x: ?- z* V8 H; k- b4 q! Z

# m6 R" N' o; G
就在7月,笔者刚好拜访过上海市的某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在交流过程中,他忧心忡忡地说,最担心建筑物的招牌、玻璃幕墙等附属物发生高空坠落,以致伤人。虽然近年来安全监管部门一直在牵头并督促各街镇、各部门开展相关建筑附属物的专项整治,开展了各类宣传,不时发出预警,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广,百密难免一疏,他心里没底。

4 Q0 Q* b! s% m6 n0 p2 G# i
很不幸,1个月不到,“8·12”事故还是发生了。事实再次验证了这样一条规律:事故发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 ~9 l  e% f* U/ e6 n/ n
& L; ^# U" v& s4 N; u1 @5 q& k
9 b, Z; B* @" N$ ~
提及上述事实,并不是在替谁辩解或推脱责任,而是想再次强调一个老生常谈却常被人忽视的事实:安全生产工作绝不是某几个人、某些部门、某些群体的事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当前,安全工作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政府热、企业凉、社会冰,长此以往,事故可能随时降临到每个人身上,包括安全监管人员。
6 p# g" g  X  w) n
政府热,就是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发现问题就开展专项整治,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整治一个接着一个。区县、街镇等基层安全监管部门不是在检查整治中,就是在检查整治的路上,或者就是正在开检查整治的会。基层安监人员常常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角色颠倒了,本应该对安全生产最关心的企业反而不如政府上心,这种错位监管被称为“保姆式”监管。究其原因,就是现行考核追责机制对监管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企业却形不成压力。
- `0 m1 T9 w# M% C1 e3 v
企业凉,指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一直是“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安全工作常常是被政府推着走,不推不动,有时是推了也不动。以上海市南京东路“8·12”店铺招牌事故为例,事发前,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曾向沿街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户外广告、招牌设施防台防汛安全工作,也两次提醒沿街单位加强检查。但是,血的事实证明,这种提醒所起的作用甚微。笔者长期从事事故调查工作,发现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该怎么抓真的是一无所知,常将抓安全生产当成赌运气。
& s! f- p0 F8 d- F$ I& I9 A3 v) I3 w
社会冰,主要是指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包括参与和监督意识。笔者曾参与查处一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在这个作坊内,环境恶劣、风险极高,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不戴防毒面具,笔者待10分钟就快透不过气了,但里面的农民工对此不以为然。某社区曾组织逃生演练,很多居民不愿参加,甚至有人提出举办方给每人100元就可以去“跑一跑”,没钱不去。
9 G& |4 m6 Z% t8 D; |  g3 B
“政府热、企业凉、社会冰”问题的存在,是安全生产责任“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三个侧面,与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一贯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分不开。过去,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自上而下的强制容易实现,责任落实容易到位。但在当前,这一局面有了很大变动,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自上而下的指令、通知越来越难做到每个人都知晓,更别提落实“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了。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落实越来越难,政令出了政府办公楼后力度就不断衰减,导致“雷声大、雨点小,最后都旱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 \' q$ i2 V: ~2 p
笔者以为,包括安全生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在内,光靠政府方面一厢情愿,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在得不到市场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协同下,只会事倍功半。不正视这一环境,不在思路、措施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反思和调整,只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不支持。

) Q0 p3 O7 ?. c9 Y" p% n
社会治理、安全监管要在自上而下推动的同时,推行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以适应安全生产多中心资源配置格局。安全监管可以借鉴安全社区建设模式,在基层社区组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及各领域的工作组,在其中广泛吸收企业、商户、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让大家都有参与、监督的渠道,而且能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样做,他们既能够充分理解自上而下的指令,并结合实际予以贯彻,又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安全建议,从而把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玻璃墙”打通。由于自下而上的一些建议接地气,这样还可以促进自上而下相关措施的进一步完善,让自上而下的治理更顺畅、有效。
8 h9 j0 p  a. d& Z: ?% D
自下而上还有一种模式,就是通过搭建政府与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桥梁。例如,随着居委会日益“机关化”,某些地方开始创立社区群众议事会,在社区居民和政府间搭建了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把社区居民拉回自我管理的轨道,成效明显。如果参照这种模式,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就可以促成商户组成商会,把商店招牌这类的安全整治宣传教育工作交由商会推进,而不是等出事故后大家才如梦初醒。
( l& r9 I# q! j; j' z# j  o8 X
本文首刊于《中国应急管理报》2018年8月21日第三版。
& W2 w, V6 B; q/ }, \. Q
+ o8 B# F* B( Z  Q4 z, p(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0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