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864|回复: 0

    无条件服从?你以为的“听话”只是最没效率的勤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28 0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无条件服从?你以为的“听话”只是最没效率的勤奋!8 q, }2 U5 M) O) A0 s
    墨多先生 [url=]华章管理[/url]. x5 {9 X6 O' b' \, S& U5 d

    . c4 p4 j/ i6 q& }6 ~, u
    导读:当下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你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也不能确保每个任务都能按你设想中进行。
    1 j, y* C1 h. U
    一个公司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并非是找到一堆人使其“无条件服从”,而应该是去寻找价值观相同的人,并实现有限多元化。

    9 t% [( `3 Q4 D! f$ `, @9 W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员工,也不会只简单的听话,被动的屈从。以下,Enjoy:
    + i2 K" O( h. \; c
    8 B6 @, \+ I& z2 k! ]% r7 z4 x, X2 G
    为什么老板都喜欢听话的人?

    9 N2 x! L) h; |6 E  V
    因为听话的人好“驯服”。
    $ p  n. W) J7 k" H4 L" p3 m
    倘若一件事情交给你,让你往东你往西,让你站着你坐着,类似这样的“刺儿头”,想必没有一个领导喜欢。
    2 Y8 ]# g! @1 g! t* }: l9 c( A
    可惜,时代变了,“听话的人”在多数公司都超负荷了。
    # Y0 d* ~4 p1 a& `! f5 @
    就连始终坚持“新人一定要听话”的马云,都早已改口声称,“阿里不需要听话的人!”
    % Z8 Q5 y8 L- |4 j* ?; Z
    不是说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吗?怎么放到现在又不对了呢?
    9 P, g. M* {1 O+ p$ W
    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听话”,其实是一种最没效率的勤奋。

    / W. m( B: J4 t9 T1 a0 e8 C1 a( f1 N; ]
    01 简单的听话,是最没创造力的表现!
    . `8 t! C' K  h- o: S& j8 ?
    尼采曾说过一句话,“命令者比服从者更难。”
    0 a9 e& m3 V* e4 k5 o
    因为下命令的人要承担所有服从者的重负,而且这些重负很容易把一个人压垮。
    ( r3 K9 A( e. c! _
    过去企业引进一个人才,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培训,目的是为了让新人了解公司的原则和边界,从而不断地驯化其成为系统中的某个角色。
    8 q, k' I, t7 M* P5 V0 C( ~/ F$ s. l+ b
    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在确定性中大大提升执行效率。
    . L- K1 k% b6 V* o. ~3 h, h3 U8 A8 u' r
    然而,当下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你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也不能确保每个任务都能按你设想中进行。

    ' r: b4 K  Q4 _9 l1 W) b
    换言之,你无法操控趋势,能把握的只有方向;你无法避免危机,能降低的只有风险。
    5 t1 i1 F& H/ T! D( d
    因此,一个公司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并非是找到一堆人使其“无条件服从”,而应该是去寻找价值观相同的人,并实现有限多元化。

    2 a5 o3 H7 L$ _
    , V) u6 @" B" W5 P( H
    , j: G. ]2 G: K" Y$ q3 d$ E6 _
    比如,之前在老板圈里流行一句话,“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8 H6 ~9 X1 v' j- D4 Z7 V+ C' ^* P
    言外之意,就是说比起工作能力而言,听话才是第一位的。
    / C  a. ?3 D" N$ R- r4 C
    好比之前我也抱着这种想法与人共事,认为一个人能力强不强不重要,觉得能力完全可以靠后天培养。
    + b8 J/ \7 w" v! N; V- @
    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一个不会独立思考只会听话的人,会不断放大你自身上的缺陷。

    ; y' Z8 R  e1 B% |. Q$ t
    因为无条件地听话,本质上是一种“被动屈从”。

    $ n6 ~! ~) i3 O: p
    对这类人而言,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叫他这么做,这样他既不用承担风险,也不用为结果负责。

    1 r0 Y5 Q$ b; H( `0 f! u
    他们的潜意识在说:“反正做错了事锅有领导背,做对了事功劳也不是我的。”
    ! X2 I% S! }) h- I- s* P2 |% W5 A
    这种想法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即看似你率领了一个队伍,但本质上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
    ' v- i& n( c( Y( D; p2 \( z) j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具有创新力的现代组织,一定不会把力气花费在如何把一个志趣不同的人驯服到“无条件服从”。
    0 x1 B& _4 t' Q5 [  y
    而应该是一开始就找到价值观相同的人,使其勇于试错,施展各自的长处。

    ' Y7 D7 j5 n9 ?, @
    3 s) o0 O7 V% i! C
    02 无条件地盲从,本质上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3 g# Z7 w- \6 h9 e' _, g/ n' j
    这个世界上最吃亏的,往往是那些“听话的人”。
    & l* Q( o! |3 f' c  c2 w' ~9 t1 G
    比如有人总结了“听话的人”常见的8大委屈,他们遇到事情时会这么想:

    . h) }# w0 `/ g& B
    “算了吧,都不容易”
    “忍一忍就过去了”
    “别伤了和气”
    “他喜欢就好,随便吧”
    “别管我了”
    “没问题,我尽量”
    “习惯就好了”
    “那好吧”

    ! K* H* b8 s- ~1 n; _
    用电影《私人定制》里的台词形容,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恶心自己,成全他人”。

    ; P  y. ]6 a7 ~
    6 }2 P0 {/ i7 R; C. Y5 W4 ?4 t( _4 g4 {
    可问题就在于,我们打小儿就听过一句话,“爱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 C; R+ y$ _# L: U5 a. Z( ~1 c
    你不哭,其实没有人会在意你,因为你的生死跟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 ?9 c7 O4 f$ n+ H4 @
    比如我曾经就是一个典型喜欢“听话”的老好人,总把别人的评价看的特别重要,尤其害怕与人冲突、担心伤人脸面。
    3 p& _7 G0 D* m2 \, e
    记得早些年我做营销策划的时候,经常有身边的朋友跑来找我帮忙,上来就说:
    8 C  A) u4 L: i: t# b2 R
    “你帮我做个方案吧,我公司没有像你这样的能人”

    " f+ z( [; v9 O0 I- ^# i! c3 A* a
    “帮我搞个设计吧,我公司的设计水平太烂”
    + i& t) X* I. _
    类似这样的诉求,我基本隔三差五就会遇到,而且每每有人找我帮忙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被洗脑。

    4 x9 B3 e7 {5 j/ J% }
    因为你潜意识里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拒绝别人会被对方认为是“见死不救”,对方找你帮忙是看得起你,你不能辜负朋友的一番好意。
    ( E0 Q7 [% D! `% \8 P
    时而久之,这种“讨好型人格”成为了一种行为习惯,它让我过度在意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 ~5 j, c4 b) L, l
    比如我从不好意思找别人帮忙,因为总害怕被拒绝

    ( I+ s( O) k  C* S
    比如我从不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引起误解
    1 V  ?! e: A% }
    比如我从不敢推托别人的请求,因为害怕得罪对方
    5 @3 }, W, E& h2 q$ }" u+ Q  p8 n9 F6 H
    以上种种“讨好行为”,会导致一种非常严重的结果,就是缺乏界限和原则。

    # k- ?5 `, r' c4 |0 m' F! g9 F( {& U* i  h( `

    7 H) \  q& V" V& o+ P% I: h; D
    一方面,讨好型的人会在工作中以取悦他人为目的,任凭别人对自己无限制的违矩而不做出任何抵抗。
    ) ~& @( m6 P# }" G& _- z
    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突破别人的界限,希冀着周围的人对其过度负责,期望通过别人的理解来获得自信。

    5 n) b  v7 [8 S* Y, p
    简单而言,脱离了原则的“讨好行为”,顶多算是种低效的努力。
    7 R, N0 _0 w; u- B% ^4 b& J; J! T
    这种心理是通过为别人负责来逃避对自己的责任,其在本质上仍是种不敢担责的表现。

    / v% u3 v% D) p& f* r! [; M; n4 V7 ]- w5 u9 C
    03 真正的人才,敢于在关键时刻跟老板拍桌子

    ! G3 V! U- A- o7 L
    对于管理者而言,能够准确分辨下属是自发主动的为目标负责,还是毫无能动性的“听话”,是关乎团队执行效率的根本。
    & F: n+ V# P6 c/ |+ \- n0 s" [
    因为以上两者间有个重要的区别,前者看到的是目标,后者眼里只有人。

    6 g: c9 {% n8 u( d: n4 d
    比如很多公司人一多就滋生出“大企业病”,机构臃肿、决策缓慢、多重领导、效率低下......

    9 S! G2 y3 G2 T: b( f
    这时候就会衍生出一些“任性”的领导,由于对执行层的信息了解过少,经常容易独断专行。要么固执己见,要么朝令夕改,最后出了问题全都责怪是执行力的问题。

    / k3 l* t# d$ ]2 r* P
    这种情况下,“听话的人”便成为了集体效率恶化的帮凶。

    2 R1 g1 ?% f# A
    因为讨好型的人往往对负面反馈消化的很快,他们往往会采用别人很强,而我很弱的的模式解释一切。

    ( h! T( @' G5 z1 ]0 P  d* v
    换言之,他们的内心认为:“我根本决定不了任何事情,我必须依赖于别人的评价和判断才行。”
    ' l$ ]' d& N% A0 ?" A
    他们害怕自己表现的强大和突出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是冲突。

    ) n$ k! S4 s% Y
    这种层面的“听话”,本质上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现。

    + B+ [3 E; _3 n8 C; \& l9 D0 H7 p
    所以,在我看来,真正的人才从不是那些一味追求“无条件听话”的人,而是那些拥有自己原则,懂得把握分寸,并且敢于在关键时刻和老板拍桌子的人!

    & g2 l4 E# N3 D# [  T0 @! ?4 c8 w; A4 T/ z* }, Q9 y

    0 P5 C7 Y# z3 _7 e! }* D# R
    比如阿里彭蕾,早些年帮助马云主管人力资源的时候,曾自述多次与马云面对面发生意见上的争执。

    ' v5 M# T3 |8 ?, \8 s) W; x1 [9 M; ?
    在她看来,“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最适合用来形容员工与老板的交涉,因为这里面最能体现出老板的胸怀,以及一个员工的水平。

    ' l* |( S6 }2 S* V& u0 L
    一方面,一个有胸怀的管理者,不会过度在乎自己的权威是否被挑战。因为倘若一个人听不进去建议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对方人微言轻,那么这个公司必然也没有太大的发展。
    0 }3 K3 K. f% \
    另一方面,员工和老板拍桌子,永远不能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因为争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集体利益,而不是两败俱伤。
    ) Z( B3 P4 n  q1 B1 R
    因此,职场上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敢于对事实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
    + F4 Q; B( D$ p$ r( ~5 j, r# O
    - u* j5 g6 N- r. ]; J

    4 t' z% V8 L* j% Z
    除此之外,你还应该深谙向上沟通的3个原则,即《孙子兵法》里提到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 j! r8 o. |- l) Q% u5 q$ p
    1. 非利不动,说的是目的
    9 I3 E  u6 S+ U% {( K; a8 \
    很多人和老板拍桌子,初衷都是为了各自利益,但斗争的过程中却演变成了自己的情绪、甚至是愤怒,这会大大扰乱了当初的目的,以至于鱼死网破。所以,永远不要在情绪化时发表意见。
    # @7 k) p0 `: `( K" {# a
    2. 非得不用,说的是手段

    ) _& o( W7 M7 k
    很多人跟上级或是同时争论时,从没有冷静地想过后果。他们只是把争论当作了一种手段,而不是最后的智慧。如果没有大概率的胜算,无味的争执只会把自己逼上“梁山”。

    % d: o1 {/ ~& b# }
    3. 非危不战,说的是时机
    8 [$ f% `& Y. P4 t# J
    挑选时机,是战略级的大智慧。摆脱讨好型人格,并非是教你成为一个“职场怨妇”,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永远是出现在最恰当的时机。否则,即使你的点子是黄金,也未必放到哪里都发光。

    : _$ w, s6 O% s+ q( i9 ~, Z) v
    回过头来看,职场上,所有事情讲的是效率和利弊,没人在乎情绪和感受,一味“听话”的讨好型人格,只会让人陷入低效努力的陷阱。

    . X! [4 a" C. H) O' }) H5 n" G# A& I) H0 C' O% s
    / n$ c+ p( h5 p! |- ~( X
    因为弱者总用善良掩饰内心的脆弱,而强者从不畏惧对手的强势。

    3 a$ I9 ?9 A; j7 {* n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被低估了的美德。”
    / B. c, K. u% Z% u4 n( M1 A* c* e
    所以,面对未来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原则与界限。
    * |: J$ |0 C* r
    来 源:墨多先生(ID:mrmoduo_)
    5 a" w3 ^8 G9 K; D& S/ g) S
    * {' _9 m" a( P6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