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H3 }( r* U6 D) _4 R/ B
8 N( T+ F* S- P A* W在职场上,拍马屁是个不需要避讳的话题,因为,这是“向上管理”的必要手段。; U/ g4 |* r" \4 u% v/ {5 Q& D
0 Z: S ^* M; o9 H) o
有两个关于拍马屁的故事。
2 z, E& L1 v# S7 E4 {' X
! |* V7 p( ?; @( w+ i* B3 _唐僧取得真经后的一天,如来问唐僧:“在你的三个徒弟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1 H4 ]# I* @4 s8 u- L
! T0 Q% v r7 V1 O唐僧答:“八戒。”* R1 z9 P( r1 ~. L6 r
& }3 v5 z# R3 y7 m( l4 }“八戒的个人能力是最差的,又有不负责任等缺点。你为什么最喜欢他呢?”如来不解地问。% l6 t- u( y+ f4 ~: r# S& \
" z( t. K; G E唐僧答:“我喜欢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比较喜欢溜须拍马。一个领导者,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总是夸赞他的手下产生好感甚至依赖感。”# A2 Q8 y7 `2 e) E' X4 t
5 Z! C$ H ]' K2 d+ U
在日本,两名大学生毕业后应征了约五十家企业全遭拒绝,他们灵机一动,成立了“奉承恭维公司”。专门提供“奉承恭维服务”,他们用尽一切美丽言辞称赞过路人,让对方心花怒放,而后收费,一分钟费用一百日圆(约零点九美元)。据说,生意相当火暴。# H" `% z6 w! L& f/ V
- c) i, C% ^* T: R可见,拍马屁所产生的溢美之辞有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
( ~9 p3 p0 d4 G0 H% i: l# t# `1 [' D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拍马屁是个贬义词,一般都与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联系在一起。在道德层面上,毫无原则或者没有根据的吹捧某人,确实令人感觉不快。然而,在职场上,拍马屁是个不需要避讳的话题。因为,这是“向上管理”的必要手段。
. d- Z/ p* G* I# _7 O) O
8 U' c8 P5 A. {) i- L
领导其实是“孤独”的,他会希望下属能向他敞开胸怀,及时全面地反馈完备的信息,以取得共鸣或者得到修正。非常到位的拍马屁,恰恰能够满足领导的这些需要。
- b6 `/ n3 E$ i# c通过拍马屁进行向上管理,需要高超的沟通能力,更需要一种职场生存的智慧。
! m0 D3 L+ Y5 m9 Y1 ]
7 G1 I, l$ r7 {8 C这里所说的向上管理,实际上就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让领导理解下属的立场与想法,也使得下属能够接受领导的观点。
* u+ w7 z( u5 P# D& [' H4 Q$ h
作为下属,先把自己专业上该达成的水准做到,然后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了解他的个性与要求,培养双方工作的默契,这其中,不失原则地拍领导马屁是增进沟通的有效办法。- n+ b4 j. M$ X6 e$ k
f2 A+ c$ q$ G/ O据说,三峡大坝的总设计师潘家铮业余爱写科幻小说。他曾突发异想,言称中国将发明出一种奇异的机器,叫做PMP机。PMP即是“拍马屁”三个汉字拼音的缩写。那是一种高科技的DNA芯片,可以植入大脑皮层,通过微型电脑的控制,使人能够用最科学的方法拍马屁。这种机器能够按程序把拍马屁的对象细分为多个类别,让一个人拍得恰到好处、中规中矩、滴水不漏。9 r( [4 [" J: M: L& f9 }% O
z+ D2 i( ]6 F$ {- o, ]& ~
如果有一天,真的有PMP机面市,一定会成为职场人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