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98|回复: 2

    生飞:认证强,关键是认证技术要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3 10: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生飞:认证强,关键是认证技术要强
    ! x; c# \, T- b  j- g: \[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昨天
    - b/ E$ O. r( Q5 |# d5 |
    % T4 g5 I5 k; y
      _6 X* q: G/ W7 S

    2018年6月12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第一届认证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泰安召开,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生飞出席会议并讲话,在讲话中他表达了如下观点。


    ( K& c( m; @; m# [1 ?; w, ~
    ' \  w$ L+ f8 d- @: E" L

    今天,认证认可行业第一次举办认证技术研讨会。这是行业在国家转型时期,认证认可为顺应发展需求,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对认证认可本质的认识以及对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同时,这也标志着认证学科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正式起步。

    ' n" \$ ^: r. u/ b; n: D

    中国在从认证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在认证技术方面有所增强。那么,认证技术指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证技术的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得出来,答案也可能有很多种。正是因为这样,对认证技术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行业来说,推动认证技术发展,是建设认证强国的必然要求。


    % I* n, v/ p6 S0 A3 \* l

    中国的认证证书发证量现在是全球第一,拥有强大的实践基础,现在又提出向建设认证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白:认证强,关键是认证技术要强。


    7 m( [0 ?8 E) |4 C

    我们近一两年大力发展行标,大概每年申报几百项,但是真正批准立项的只有几十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就是我们对这个标准立项的内容,也就是说对认证技术的认识还不到位。国家认监委这两年正式发布的行业标准是个位数,为什么?这跟认证技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大家的积极性有,但是怎么把这种积极性转化成可操作性,确实需要研究。我几乎每年都参加良好案例评议交流活动,但是在如何将交流成果提炼成认证技术并加以复制、推广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我们的交流活动转变为以认证技术为关注点,大家更多的应该从这些方面来研究。

    - c  M; z( c8 \5 C# E6 l

    行业现在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更多地直接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如果把认证技术的过程搞明白,结果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或者说会得出一种分析方法。

    9 r# D& r. E' k7 ]$ X3 w) B: ]5 P

    现在,我们提出认证要从跟跑向并跑再向领跑转变,认证技术这个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认证技术的基础是合格评定工具箱系列标准,研究认证先要把这些基础文件搞清楚,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实践,有所转化、有所提升。


    . v: U# D8 \7 h4 ^* K) }& K

    我还要讲的一个观点是,开展技术认证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成立了认证人员能力评价中心,主要目的是整合行业资源,提升认证人员的能力建设,搭建认证认可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实现三个转变。哪三个转变呢?就是认证人员由原来的标准实践型向学科体系转变,人员注册评价由注重资历、经历向注重能力转变,评价方法由单一性向科学化转变。

    : }! i9 r# p# f6 E; ~& w7 P+ i

    现在,我谈一下个人对认证技术的看法。1979年,ISO出版了一本叫《认证的原则与实践》的小册子,核心内容是认证的八种形式,这就是认证的基础理论。2010年,ISO又出了一本名为《合格评定建立信任》的书,这本书讲到,所有合格评定技术都该遵守相同的基本方法,这叫合格评定技术,包括规范、评价、考核、同行评审、认可、报告、符合和证明、不符合项的解决、符合性声明、符合性标志、监督等17项,这17项技术构成了认证技术体系。这两本书对照着看,会发现认证技术转变的整体脉络。


    ! J; K2 J$ q) F

    无论如何转变,在认证基础技术没有变化的时候,不能脱离认证技术谈认证。我们要依靠行业力量来丰富和发展认证技术,加强对合格评定工具箱系列标准这个基础理论的学习,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提炼,不断搭建认证技术交流平台,集中行业力量,推动认证技术向前发展。


    4 C: v4 P& C9 h5 S
    0 f! C# m+ \8 |$ O! i0 D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9 }' z4 M1 l. G8 C2 v
    # K# S6 D5 b9 p$ @: ^8 Q" w; g
    发表于 6-13 13: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转变就是1、认证人员由原来的标准实践型向学科体系转变;2、人员注册评价由注重资历、经历向注重能力转变;3、评价方法由单一性向科学化转变。——非常科学、非常重要、非常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4 0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证人员由原来的标准实践型向学科体系转变”——理解一下什么叫“标准实践型”?什么是认证“学科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