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O- w% o: Y2 ?0 m3 ~) e60道题,看你对精益生产了解多少?可以拿去做知识竞赛了!
0 [* u- {4 v7 Q5 |! i8 l- [$ Y
$ i6 ~ p3 w! M* _; s5 t- n1、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人机工程”要点中“人机工程”的定义是什么?
答:通过人、机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人和机器的特征与功能,使之相互协调配合,构成有机整体,使整个人、机系统可靠、安全、高效,以及操作方便和舒适,达到生产和工作的最佳效果。
3 `) O# o( r9 V' ]" K. E. h
2、精益生产核心理念是什么?
答: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就是“全员参与、持续改善”。
; f. U. E8 D0 v3、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存货”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存货指标分解到班组,按周开展存货指标统计与分析,制订改善措施,存货指标较上期有改善趋势。
6 A2 T1 ~0 e7 [8 o; B1 @
4、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答: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4 Z1 T G7 z) ^. \
5、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1.4.1“精益培训”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精益管理培训体系完善,年度精益培训人员覆盖率达到80%以上,计划执行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员工具备一定精益改善能力。
9 F8 {3 s; m9 W8 e& z9 b6 }- U
6、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
6 G; e) Y: A0 r) \2 {7、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标准建立”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以规范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等要素管理为主,打造一目了然、规范有序的生产现场,使现场隐藏的问题易于发现,便于快速解决,同事整肃现场秩序,有利于培养管用的精益意识与习惯。
" Z X) }; _. \$ N5 X* ^3 g8、精细化管理的4个意识指的是什么?
答:细节意识、服务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
5 p* X2 d ~* s% V1 i
9、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指标管理”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班组能够对质量过程管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展质量改善活动,班组的质量指标明显改善趋势。
- F" \$ _( u. [# V+ l1 H: U" p9 p
10、“5S”中“整顿”含义是什么?
答:“5S”中“整顿”的含义是将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做到寻找时间为零。
% D- s$ F* X6 ^+ l/ V3 n$ `* p
11、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成本预算管控与精细化核算”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全部班组能够对本单元内人、机、料、质量损失、能源消耗等成本支出情况准确计量统计与分析,针对异常采取对策。
) w5 j7 q! M; D4 P12、“5S”中“清洁”的含义是什么?
答:“5S”中“清洁”的含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的成绩巩固下来,使之法制度化与规范化。
( o9 q! K" E3 ]. V- `; B
13、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能耗成本”要点中“能耗成本”的定义是什么?
答:能耗成本——主要指水,电,气,煤,油,等能源消耗所占的成本。
5 P, G) h+ }# R" Z. s+ x$ E14、目视化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效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
, V* l5 R! A: K" w; o
15、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工作标准建立与执行”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无论是生产作业还是经营管理工作都要建立工作标准,标准是管理者观察工作是否正常的依据,以便及时发现差异,实施改进。
, q4 Y' F& n) U5 R- O# q7 O
16、目视化管理的推行要求是什么?
答:推行目视化管理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
4 x5 T' t4 e$ @+ H ^5 ^
17、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能耗成本”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能耗管控目标细化分解到班组,按周统计分析能耗情况,针对异常采取对策。
: I; E' W; L1 ^18、什么是TPM?
答:由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活动,是指全体员工通过小组活动进行生产维护,其目的是提高生产时间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5 d/ l ~0 D" U1 U4 Q
19、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客户导向”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按照“下道工序是客户”的管理理念,建立过程质量管控规范,持续完善过程质量管控规范,所有生产现场员工表示理解并接受,在80%以上生产工序上实施。
6 @5 r% G6 a8 Z8 g2 P. f# J! {) |20、TPM的八大支柱?
答:自主保全、专业保全、各别改善、教育训练、初期管理、品质保全、事务改善、环境安全。
- h: W: F: o; w4 J1 }2 ~" y1 B1 T21、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防止错误”要点中“防错技术”的定义是什么?
答:防错技术——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Z3 `- m, M$ r22、专业保全定义?
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的针对设备开展的专门维护、有计划的定期点检、周期性保养、大修等活动就是专业保全。
& \$ ~7 Q. u* k
23、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业务协同”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全员参与”是实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精益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精益部门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特别是企业每个部门都要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施精益改善,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有增值改活动。
9 E6 J+ U) g8 X+ W# Y) ^, S/ K8 k24、什么是标准化?
答:标准化实际就是制定标准、执行标准、完善标准的一个循环过程。
& q( \5 }4 {" m3 u9 v$ R' U* F25、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机制建立与运行效果”要点中“异常”的定义是什么?
答:异常——超出正常、平常等情况,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停机、材料缺陷及产生不合格品、安全事故、谁气泄漏等现象。
2 y! C9 @: u( G9 S9 K26、什么是改善和持续改善?
答:改善是精益生产推进方式的一种,改善就是简化做事的方法;持续改善是精益文化的一种,是达成完美的必经之路。
7 X: g# m: K5 b" [/ j. f, q S1 J
27、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持续改善”要点中“改善活动体系”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多层级的改善活动立项、评审、实施、检查、屏蔽、考核、奖励成果固化及推广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流程、标准,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
9 g. x l* s; p- D
28、什么是PDCA循环?
答: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7 Q/ n# `; m, f& q- f! m2 v
29、什么是4M变化点
答: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等发生变化或更改的情况。
8 h5 z5 ]$ l* [- e" w
30、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精益意识”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推行精益管理是对企业员工思想意识的变革,尤其是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的思想意识,要突破传统观念,培养“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创造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益意识,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精益管理的重要意义。
4 T+ P; L; k# g Z3 {
31、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标准建立与活动展开”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点检基准定期更新,TPM活动向非生产区域拓展,定期对TPM活动进行全方位评价。
8 K% n: R9 D% R6 ?: u
32、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机构设置”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实施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是集团公司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应按照业务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岗位,这是保证精益管理工作政策开展的必要条件。
! P# G- A) e3 u
33、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指的是什么?
答:
(1)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
(2)准是准确、准时。
(3)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4)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 G! t0 R: Z/ U+ Q2 B5 B34、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点检评价”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班组级精益点检不少于1次/周,问题解决举一反三,80%的问题未重复出现。
; u3 |: y' ~' r; G# k9 l35、“5S”中“整理”的含义是什么?
答:“5S”中“整理”的含义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物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必需物品。
1 L( I* Q: u3 j. n# p& l
36、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持续改善”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持续改善”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建立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的改善活动机制,有利于改善活动长期开展,有利于培育持续改善的精益文化。
/ |# l: H+ W8 n; s+ o
37、“5S”中“清扫”的含义是什么?
答:“5S”中“清扫”的含义是将岗位环境与设备一尘不染。
, B5 N$ L" S: n0 ?% s) G1 L0 k38、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日常管理”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90%班组能够有效执行班组基本管理制度,能够针对安全、质量、成本、生产、设备、环境、人员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开展原因分析,在班组力所能及时实施改善对策。
& R, D9 H* |+ \! k
39、标准化作业的作用有哪些?
答:
(1)标准化作业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2)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3)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 f2 x/ g) s" Y
40、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价值流分析与优化”要点中“价值流”的定义是什么?
答:价值流——从客户需求转变为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包含增值活动、必要但不增值活动和不增值活动。
7 O4 i* I- V9 g6 {5 q2 H41、“5S”包括哪些内容?
答:“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 @ u; ^; Z6 p. e: U
42、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4M变化管理”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所有班组和关键工序均能有效执行4M变化点管理,变更记录真实,对策有效。
5 t- \" k, r9 g R5 V: x: j. E43、持续改善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持续改善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改善工艺、改善设备、改善操作、改善管理。
, D2 R4 S9 I& h8 k# ~3 @44、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错误识别”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识别错误是预防与发现质量问题的工作方法,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和客户,保证尽早发现问题、放置产品成批报废。
7 y* W. X) e9 B4 V4 j45、什么是精益生产?
答:精益生产是指通过消除整个业务流程中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花费最小的资源及时交付高质量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实现企业绩效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
6 X I+ R( }" Y1 X46、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工艺优化”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工艺优化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耗能,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 g% ], b+ l+ ?
47、什么是QC活动?
答:QC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QC活动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的活动。
6 e$ |: r8 M. S, Y48、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标准作业”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开展标准作业消除作业中的不增值环节,实现人际效率最大化。
6 d# k9 O8 W9 w$ n" [
49、“5S”中“素养”的含义是什么?
答:“5S”中“素养”的含义是养成人员守纪律、守标准的习惯。
- V/ F' x0 w3 G x9 _
50、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计划达成率”要点中的第四级内容是什么?
答:计划达成率指标分解到班组,按周对支部进行统计分析,并实施考核。分析计划达成率异常情况,制定落实改善对策。
9 ]. A5 ?& J& A% s0 Y
51、开展TPM活动的目的?
答:依靠人和设备的体质改善达到企业体质的改善。
! C" R/ n( f' l0 j) q3 _; i- i) X
52、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能力提升”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是精益班组的重要特征,用精益的方法不断提升班组长管理能力、员工基本操作技能和改善创新能力,是推进精益管理工作需要,也是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需要。
. B. R5 ^" C ^53、目视化管理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答:目视化管理常用工具有:警示灯、显示灯、图表、看板、公告栏、样本、标志牌、油漆、箭头指示等。
9 C, M6 u: R( G+ s6 _
54、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安全文化与危险防范”要点中“危险预知训练”的定义是什么?
答:针对生产特点和作业过程,为提高对危险的感知性,在异常处置上,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组织形式,在作业前开展安全教育训练活动。
O. F8 p( U2 D: r I55、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实施效果”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对TPM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价,促进相关管理标准、计划及活动的有效实施。
9 W: J+ p; O& q+ `1 z
56、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答: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效益。
$ N3 m X+ `- Y; n4 s$ K* Q
57、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精细化管控”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生产指挥系统对生产计划、调度协调、生产异常的快速识别与处置、对订单准时交付以及顾客需求快速转换与响应的精细化程度与保障能力。
2 h j+ C$ i$ G; |* u
58、自主保全定义?
答:自己使用的设备自己管理和维护。就是要求用自己的手维护自己的设备,实现设备的良好运行。
1 M. K" Q' F: E
59、精益管理评价规范中 “人才培养”要点中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建立精益人才队伍是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与客观需要。
. Z# U# f; @3 ~8 k* g8 ], n60、“现场巡检”定义是什么?
答:是指按照一定的检查标准对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例行检查,是各级负责人实施的走动式管理,对查出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反馈与解决。
: V) t5 Q8 _# r/ I) t7 w6 j+ X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