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309|回复: 1

    如何破除工厂经营管理者的恐慌与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3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破除工厂经营管理者的恐慌与焦虑?
    # H- z% B' O! r7 X5 z
    $ z- T/ N& T3 e. k+ Q  s5 t原创 2018-04-11 张应春 朗欧企管5 E* h5 \  S' F
    7 ?6 _6 ]" j8 z; v3 H" `7 `. M

    1 v9 W- J! O. v# q0 i+ @! q" R* ?* g% e2 E; T, E0 G: G6 H
    经营管理者的恐慌和焦虑
      {% ~' Z3 o! W6 v来自朗欧企管9 v8 ^% m; j* a% m( s9 O! d
    00:0014:20% S" _) a1 W: b! l
    9 _2 p' ^9 _, d5 \- n

    1 R: o; w: x# f! V: Q老板
    0 F9 n5 |* B" l& i4 k导读:近年来,在人民币不断升值,成本上涨,政策规范化,产品多元化,订单量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型企业长期以来抱守的“中国制造”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不少工厂经营管理者感叹行业处处是红海,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企业利润和销售增长的前景也越来越黯淡,对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发展充满了恐慌与焦虑。
    ( ]+ g) w  j& u' G; j$ v* \/ K- n# E
    ) J! ?9 p; @  i' m$ H6 Z中小企业到底该如何应对,放弃还是直面竞争?在这里,我想对工厂经营管理者们说一句话:“恐慌与焦虑是痛点,也是价值点,狭路相逢,智勇者胜”。# A% K. z4 I1 y% p) R2 A; E
    一、工厂经营管理者的恐慌与焦虑
    : A# s2 t3 J4 j  ~+ E2 a7 n; Y6 A# `' |* S
    2018年一开年,我就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连续调研了十几家制造型企业。在跟这些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异于往年的恐慌与焦虑。今天,我把这些工厂经营管理者的心声进行了归纳总结,他们的恐慌与焦虑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O, u( w# \# i9 P; p$ Q8 w1 b
    ; Y" Y% \" ]9 L0 i
    $ H9 G+ F7 V& _' W0 f- \, i
    1、政策规范化的恐慌与焦虑。
    * x" \$ U8 P# D% \' X# y' C# X' i9 E% W. {: x, S
    十八大以来,政府在环境保护、税制改革、劳务风险管控等层面的政策越来越规范化了。环保设施的投入以及运转费用也将成为工厂内部一个非常大的成本,很多工厂经营管理者对这一块的恐慌与焦虑比较多,另外税收政策、劳务风险管控政策的规范化也不同程度引起了工厂经营管理者的焦虑。8 v: G* e! e8 K0 h; b

    3 G3 P' [& O2 F" f! y. }- n9 V很多企业的管理原来都是粗放型的,靠着牺牲环境,靠着廉价劳动力,靠着税收补贴,靠着产业政策扶持,一路粗放发展,野蛮生长。但是,时至今日这些优势正在快速褪去,这就需要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去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7 b2 b5 f6 l9 ~! ]8 F! }3 _7 U
    4 k8 r. d. ~; R) N! z+ H+ [国家政策的规范化,企业的规范化,产业的规范化这个大的进程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任何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都需要走过这样的一段路,中国的中小企业也一定会沿着这个轨迹走下去。
    3 Z- P7 n# p# v* E* ?/ |7 b" A9 F' \9 A' s  ^
    2、产业发展的恐慌与焦虑4 M% U5 }5 f* g, r7 X( U, [- \8 U

    / p: I" n* [1 r3 O6 W我跟众多的企业家沟通、交流后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业不好做,好像现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产业的红海,产能都过剩,利润都很低,成本都很高。也有很多企业家开玩笑说:“张老师,还是咨询行业好做”。其实,我在做咨询的时候,也是扎扎实实地做产品,研发产品,做投入,咨询行业背后也是一片红海。; p  I( r6 u7 ^7 n6 P9 C

    $ d/ i# i1 b2 i1 o当下的中国也许没有一个产业是处于蓝海中的,就算有处于蓝海中的产业,以中国人的智慧,不出三个月一定会把这个行业经营成一片红海。就像共享经济一样,你做一个共享单车,后面有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随之而来,你做一个网约车,后面有很多网约车平台蜂拥而至,共享什么,后面就会有什么飞速的跟上来。这是很多企业家处于恐慌与焦虑之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6 s( U2 `% S: v% b" b: x
    5 `2 t( u. N  e# i3 a3、企业效益的恐慌与焦虑
    # ^/ ], q1 l4 q2 ^& j
    % Q* K) v' L9 i以前很多企业家并不怎么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益,而今年,他们都会静下心来跟我促膝长谈,分析企业管理问题,内观企业管理状况,以期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益。
    ! m( z9 R  V, y4 z( R& y2 D3 E/ ]* U二、破除恐慌与焦虑的方法
    3 ~2 n) i; _- e: ^2 {( W: T
    $ {. W; s, p0 Y政策变化、产业发展给工厂经营管理者所带来的恐慌与焦虑,都是不可改变的,就像历史的车轮,会始终不停的向前,你是无法扭转的,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而效益的恐慌是我们唯一能够用力的地方。那么针对于这三类共性的焦虑和恐慌,如何破除呢?在这里,我给你4点建议:
    , e% Q  y0 z, |( M8 y. f
      k' D  X2 B8 Q  q4 c$ t; J
    - C3 a) P5 d+ b% ^9 c) R7 F3 N1、企业从粗放型经营向规范化经营转变
    4 n7 w& I8 Q. v  l: D
    9 G* F8 P5 B- E# u1 a从粗放型转向规范化,是企业必须要走的路,供应链的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税务风险的控制等方面,企业都要逐渐由粗放型向规范化转变。并且企业内部的劳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跟相关的机构,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保证不出纰漏。除此之外,企业一定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6 `* B' Y) k8 w; L1 }, I& z

    - y& n& q% b2 }9 ~( [2 \2、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7 ^, N4 j4 i8 H; ~& J: y2 I7 H" S$ e: Y( ]& R8 M% w& T
    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管理助力中国造,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大的环境你无法改变,但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你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地去琢磨,去研究,定能找出属于你自己的效益提升点。高兴的是,今年我发现,原来很多喜欢谈战略,喜欢谈经营思路、喜欢谈营销的企业家,现在都在慢慢静下心来,跟我谈如何做好管理,如何练好内功等方面的内容。
    / o& p/ G  u/ q) t8 I( I6 Y
    $ N2 F9 s: |: Y. E3 G我经常讲两个企业家在山林中遇到老虎的故事:有两个人在森林里行走,他们遇到了一只老虎。其中一个人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外一个老板则说:“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换了鞋的那个人回答说:“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这个老虎就是整个工业发展的趋势,在向前走的路上,你会不会被淘汰,取决于你能否把企业内部的管理做好,跑赢对手。
    ' o; b: A3 S/ R0 a
    ; ?6 j2 N( E6 t1 m) M' B当别人有钱赚的时候,你的利润率比别人高;当别人利润率很低的时候,甚至没有利润亏损的时候,你还有一点微薄的利润。这样至少能够保证你在行业里面不会首先被淘汰,能够生存下来,你才有资格谈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A, L( D# e, w
    , \! F: l1 j/ [
    3、技术升级
    % |- b6 d; \+ X  z6 l& h' U4 L" v5 W1 V+ W& O  r( g7 D
    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的产线、设备不稳定,会对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升级。技术包括设计研发技术、工艺技术、设备智能化技术等方面,你都要想办法去进行升级改造。* N6 D- Y- i5 I

    ) M  X- }1 ^( ]0 i- g! L$ U1 n我今年4月份还会带一百多名企业家去德国,共同去看一下,研究一下德国的智能制造,然后借鉴一下德国的先进技术。你企业也要在设备的改良、更新换代上,工艺的流程优化上静下心来好好的研究一下,也许你进行一个小的精益改善,就能够少用10-20个工人,一年几十万的人工成本就节省下来了,同时产品的品质稳定性也提高了。( [) d0 s) U" {( r

    0 `7 m# {( }3 G! N& I. M- \4、营销升级5 ~1 J! h2 z9 Y3 P1 v- z

    $ `3 `6 j) [7 t/ y7 S6 c很多中小制造型企业都是做代工,做加工成型的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有的工厂可以设计、开发产品,但是没有品牌,有的工厂甚至连物料都没有,只是进行来料加工方面的生产。这些企业都是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发展,都已经具备了非常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唯独缺的是属于自己的营销团队。
    : T7 s" u( G$ `* @7 [$ p2 m3 l
    2 F; G- a1 g/ N: F$ y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企业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这是很多东南亚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个完善的体系,就是成本优势。如果你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营销团队,比方说出口转内销,比方说进行全网营销,跟现在很多扁平化的销售平台合作,例如网易严选、小米优品、云集等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进行营销升级,抓住新零售方式的风口,打造属于自己的营销渠道,定能取得不凡的成绩。, q, v1 i6 [4 G
    结语
    0 r9 ^3 S) O; T( m/ ^( p8 z+ @# D+ P& M* a# c
    当务之急,中小制造型企业的经营要从粗放型转向规范化、企业的管理要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并进行技术、营销双升级,这样才有可能破除工厂经营管理者的恐慌与焦虑。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将痛点变成价值点,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k: i9 P, i6 |; D/ O' e# J& z

    ; s+ I; O& B3 }( U2 t6 ?& \& l2 f

    点评

    好文章  发表于 4-13 13: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