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n {! g8 E( a在1月24日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发表有关“中国经济政策”的演讲,对”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的内涵做了权威的解读。
R0 w! J1 P K! G# t* s7 W+ ]: k
- _0 u+ ]& b5 [8 H以下为演讲全文精编
+ D' _8 e: r0 \9 I }+ S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施瓦布先生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本次达沃斯论坛。去年这个时候,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坚决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t4 V3 k+ d( t+ R# j/ I
. X O7 m4 N& g$ I- F一年来,中国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用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5 h1 C. K) J; e8 q8 Q- _5 `+ A- m未来中国经济政策顶层设计
1 S3 i" J% R& S" t3 |
施瓦布主席希望我借这个机会介绍中共十九大和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政策,我做一个简要回应。
' U6 e; {/ ?2 x# c# K$ { a
5 ^& T1 h! J, H+ `' K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50年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
& G0 h3 w! x, r2 L% a% i4 I" t
中共十九大报告是一份透明度很高的施政纲领,里面提的每件事都是向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都必须要做到。而做到这些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6 V7 T' ?5 d. P( v如果想了解中国的未来政策,我建议大家阅读一下这份报告。
1 L% I7 C3 j3 d- ]/ N- @
中国未来经济:
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三大攻坚战
; c3 u, d C4 E3 j% X
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围绕上述目标而制定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好“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和“三大攻坚战”。
一个总要求
“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7 h. d1 l) X3 ] A) c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都将围绕这个总要求展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正处于从人均收入8000多美元向1万美元、进而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 J( `; N4 f* W7 L2 y' N, A
' I5 n( [9 m ^( h3 r5 i
这是在开放状态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为诸多新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比如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新型城市化相关的节能建筑、智能交通、新能源等诸多绿色低碳产业,这些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全球企业创造着新机会。当然,实际关联的产业远远不止这些。
4 B$ Y K P( P) O7 s事实上,转变已经发生。中国经济内需稳步扩大,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比5年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比5年前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过去5年,又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同时,能耗强度已经下降23.9%。
“一条主线”
“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f! Y# C- i( U- O% z: i3 E0 T
! _ b4 b/ ?2 d9 l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 h8 W1 R* _" l: r8 b! ^* o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在生产过剩的领域“去产能”,在房地产领域去掉多余的库存,降低过高的杠杆率,在全社会降低成本,在整个经济结构中补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制度性短板,全面提升供给体系的适应力和创新性。
" ]" n0 S0 \ e8 i9 b
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以来,中国已减少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取缔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减少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我们通过市场出清调整了供求关系,带动了部分领域的价格回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2016年出现了由降转升的拐点,这件事已经产生全球的正面外溢效应。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三大攻坚战”
“三大攻坚战”,就是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按照“木桶原理”,“三大攻坚战”就是补齐我们发展中的三个最突出的短板,从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 g$ I7 I9 ?) ^" G
1.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8 \0 O) N' r: f: x, q
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6 Q! p9 p' T* I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充满信心,思路也非常明确。从战略上看,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战术上看,我们要抓住突出矛盾,解决重点问题。
, g5 Z f0 i9 Q0 ]我们有诸多有利条件: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未来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既包括城市化的潜能,也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和创新发展的潜能等;中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全,储蓄率较高。我们已经开始妥善处置一系列风险因素,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有所下降,这是个好迹象。
+ K F) K3 S+ [2 Y" f0 Y+ C" O6 E另外,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正在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这对我们防控金融风险创造了重要的心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有特定的国际背景,其应对也与外部市场变化密切相关,化解金融风险是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国际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4 n) G' l( G" g! v2.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
8 N; ^7 |4 N. t2 a1 X
过去五年,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打响了力度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约1亿人减少到3000万左右。未来三年,我们的任务是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我们将减少10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包括实现易地搬迁减贫的280万人。我们认为,这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人权观的具体体现,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贡献。
* O% E- b9 K: |% P7 ]
3.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N' }- S0 {) K. R5 s( _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调整。未来三年,我们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7 W- N( Z* P$ _( }) o6 F( i' h6 d Y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这件事,就是在采取具体行动信守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落实好《巴黎协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这件事做下去,也希望和国际社会全面加强合作。
$ \7 t+ i0 V6 J" R0 |5 Z女士们、先生们!毫无疑问,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加快改革开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8 y- I! u% Z, [我们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
承诺金融业更加开放
我们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 |$ v9 ^! K }0 W; Z" p/ W. q" o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1 j1 L: v8 J2 [7 T; t7 P9 x, Z7 \2 K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有重要贡献
我们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与各国扩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往来,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相信这个4亿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开放市场,将对全球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 t+ S: B2 t* b
* R' V. c7 L" k' |/ u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要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物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扩大全球有效需求,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重点关注大国货币政策、债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变化
女士们、先生们!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当前,世界经济回暖上行,主要经济体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次实现同步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走出低谷,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当然,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近期我们要高度关注大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债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变化,中期要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和大国储蓄率的变化。
+ l' z" u" K+ }4 T4 J- l
6 e6 X$ ?, }5 y! E& J. O9 e7 z4 k0 W3 ^
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还面临债务高企资产泡沫、保护主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多重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想应对这些挑战,巩固发展势头,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的增长,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和努力。
3 K% f/ G* R1 g' F& u& A' O在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历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演,或把我们带到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在这种情况面前,慎重、理性和正确的选择十分关键。面对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双刃剑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
5 W0 V9 M1 ?, l' H我们应当跳出局限性,加强战略思维,增进相互谅解、包容、信任,更加理性务实地进行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繁荣的彼岸。
9 X, c8 a- Y4 ], f! G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6 v6 e5 X* I9 U) ?. v. R( _$ B% w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经济实力有了定的变化,但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在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
& E! a: m- v# {, y
感谢诸位的倾听,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
; u( m' _( ~6 a0 n9 \; g; Q; Y, a" B6 K' @7 X
关于对外开放,刚才施瓦布主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具体的开放政策。
8 O) g6 E+ r/ N. Q; g
% l, e1 h$ K; L* I( ^2 C6 d6 Y9 k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准备在两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第一点就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去年讲话中做出的承诺和回国以后做出的对外开放一系列重大决策;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准备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推出新的改革开放举措。
: e* I0 X0 R$ n/ ?目前,习主席所做的决策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第二,制造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第三,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第四是扩大进口。
0 _3 |' T) R1 j1 I我想具体再解释一下。
首先,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我们已经承诺在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大开放。
: |! q4 V" r9 u+ o4 P
/ N5 \, W, q+ A8 ]8 N. O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很多外国朋友问你做了这么多承诺什么时候能够落实?我想负责任的说,我们已经在今年一一加以落实,如果能够早一点更好。
第二,制造业、服务业对外开放。
根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我们准备在制造业一系列行业,包括船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以及服务业一些领域加快对外开放,主要取消或者降低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实行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7 B6 \) D! x0 E- C0 |
第三,保护知识产权。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近几年我们高度重视,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加大实施的力度,我们很愿意和国际社会一块来推动这件事。因为中国企业自身已经提出了强烈要求,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也高度关注。% D+ z$ u Q/ v6 R3 `% }; u
第四,扩大进口。
去年,我们降低了187种产品进口关税的税率,从17.3%,下降到7.7%。我们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将有序降低汽车进口的关税。
! @7 i! Q3 r& c7 g& x
: H% X6 b" U+ \! v2 M另外,我们准备在今年年底在上海举办第一次进口博览会。据我了解现在已经有120多个国家表示愿意参加,我们希望借这个机会扩大进口,实现中国贸易的经常项目的平衡,同时也给更多国家提供机会,这是第一个方面。
中国将推出力度超预期的新改革举措!
第二个方面刚才我说到,中国将利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机会推出新的改革举措。! X1 i- Q2 d$ |3 M t
5 }. f5 o# M. J4 X所谓改革开放40周年就是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现在整整40年过去了。
; q! l) e# r4 H: Q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所以这个日子要隆重的纪念。与此同时,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 j+ U+ f* u7 ^* q
至于这些举措是什么?中央政府正在研究,但是在这儿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向各位报告,可能我们有一些措施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
E; ]: `3 U: Q' z最后我想说,开放问题中国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