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为什么说执行力不高是管理者自己的问题?* a$ \- r; h, H; P
原创 2017-12-27 张应春 朗欧企管+ W0 ~) F3 o' F5 ?, v/ K6 m
! a0 q$ ]+ q9 ]8 @通过稽查提升执行力+ Z$ L) G8 O3 D/ ~9 X. G# d. u
来自朗欧企管
: i! H6 e4 B( H1 O& s- ^' k! h/ W00:0008:02" ~7 D* t Z5 m
4 l6 a1 [, e( K- g1 N. w' D7 ~$ y: p( j& c' p0 m
稽查
) [+ a% ^, J9 Z. h4 Y! k. _导读:评价一个人的执行力的时候,不要再说“还可以”“一般般”“很好”,而要谈这个人的“执行率”具体是多少。执行率=实际按标准执行次数÷检查总次数×100%,例如,检查某下属的工作10次,其中他有2次没有按照公司标准要求执行,则他的执行率为:8÷10x100%=80%。管理者要打破靠感觉做管理的思维习惯,要学会让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靠数据管理。4 ~+ I1 B0 q* I0 h! v1 Q( _" C
6 O- a8 K1 O! h1 O$ O既然已经明确了要从“执行率”的角度去衡量企业的整体执行力,那执行率怎么提升呢?我常说:“员工不会做你想要他做的事,只会做你要检查的事。”因此,要通过“稽查”的手段来提升执行率。( D1 @+ r# W3 U: V) X& C( m. a
) l# r! d# T% A9 c7 Q# e
稽查,顾名思义就是稽核、检查。稽查在执行力提升中的作用就是检查、核实。没有检查、核实是企业里面执行力不高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很多流程、制度、方案、文件或者布置给下属的工作任务都是因为无人检查、没有人去进行过程跟进,而导致最终无法落实执行。
- Z' U' y$ I/ ]: b8 K0 [4 u' W& a0 B" J" m/ }4 \# [! \/ p; c" m/ `
通过反复的检查让员工养成按标准执行的习惯才能提升企业的执行率。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执行率也不是通过一天两天的稽查就能提升的,更不是通过一堂培训课、一场头脑风暴会就能提高的。
) }# W/ e) M6 P u% s5 ^4 J! r: h4 Q7 }$ o" T3 m4 N4 J' S
做管理不要有懒汉思想。很多老板花5万元、10万元去听一堂课,听完课之后跟我反馈道:“老师讲的都是对的,但是很难落地。”这不是培训老师的责任,而是因为单纯的培训很难“对症下药”,因为管理的问题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a3 f: f4 {# h0 u* f3 }5 n" L+ X( \7 m
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员工工作习惯的问题。要想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从时间上来讲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朗欧企管辅导的很多客户都是与我们常年合作,最短的合作期限也有一年。有的企业老板跟我谈合作的时候说三五个月就行了,我都没有答应,因为我深知企业管理变革中的波折与改变习性的痛苦,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老师与大家在一起共同工作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言传身教,来带动各位管理者改变习性。
8 D* r- T3 i9 p3 o4 M& [2 }
) f( D* l" X0 _6 Z在企业里面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张总安排事情给李厂长,李厂长把事情安排给王主管,王主管又安排给一个组长。最后,张总询问:“这个事情为什么我交代了几天都没有做啊”?李厂长说:“张总您一安排我就跟王主管讲了,我去问一下王主管怎么回事……”王主管说:“李厂长,您一跟我交代这个事,我就跟组长说了,结果他就是不做,他这个人老是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组长说:“王主管,您交代的事我当时就跟员工说要怎么做,可他就是不服管,员工再这样我就把他开除了……”
" W* q* n* R/ Y5 O9 G- `5 `' @6 L& H
) L& P# t( A; V1 w$ Z& b在一层层传递的过程当中,在“你、我、他”的关系中,“你”安排了,“我”传达了,“他”没执行,到最后是“他”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企业中员工流失率高而管理层很稳定的现象。因为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成了员工的问题,员工处于最底层,没有可以推诿的对象了,就只有通过离职的方式来表达诉求了。
7 n3 {7 @$ o7 a6 u$ L7 Y0 _5 l* X7 Q) s* p+ j
上面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企业中,遇到不执行的问题的时候上级总是怪下级没有执行。但上级下达了任务,制定了流程和制度后,没有频繁地去检查去监督,长此以往,下级认为上级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制度不执行也没有什么后果,因而执行力就不会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执行力,就得靠稽查。如何通过稽查提升执行力?企业执行力打造需要哪些表单支持、资源配置、注意事项?在我的新书《管理是蓝海: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中提供了执行力提升的整体解决方案,点击购买。
2 b8 L: d# a" b9 f9 ?4 U' M; `3 [! ~: h$ N; A! \# _* c% P
通过稽查就能够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一旦出现了执行的问题,管理者就得问自己:“我检查了吗?检查了多少次?过程当中出现的异常我帮助解决了吗?”稽查,其实是帮助管理者养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工作习惯。7 o8 U- A2 R$ v. F, W
1、稽查的首要作用。0 b' p9 ]& c' c: f" k! T2 D
# L7 F/ y3 p+ Y% F M- P
企业中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样的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可能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 s9 s4 P1 J/ Y8 V; [. r
4 a2 D; K* E* S5 H2 E4 s& y
这个思路看起来是正确的,这也是企业里常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正常的公式化的解决思路。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这种思路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制定措施以后具体情况有没有人跟进?第二个问题是:这项措施能否被长期执行?谁去督促改善?- X+ f' H+ |0 g
' c( ?: e1 u* L5 {0 c+ e6 x再看一下朗欧企管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督促执行→效果追踪→解决问题→持续检查。
# f; B: g: g% X' p) ~; @- _1 J3 p1 ?' w4 q3 W b, L
这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每个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对于督促执行、效果追踪、持续检查,很多的管理人员没有精力去做,更不会主动去做,这就导致了企业中大量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稽查的日常工作就是督促执行、效果追踪以及持续检查。稽查,其实是在替企业的管理人员做他们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H- D2 k; r3 e# [0 F. [8 i& ^" T
1 S, n: j4 [' j4 _# r
所以,稽查的首要作用就是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督促执行、效果追踪、持续检查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
8 Y- W' L; x; x" a s6 ~" B/ Q0 w5 D2、稽查的核心作用。) d5 y; ]2 s4 N# N
6 {1 f4 s7 P1 t; t
稽查最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核心的作用,就是通过对具体事情的检查来改变企业人员的工作习惯。一个人习惯的改变是痛苦和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做到没有习惯,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用一个习惯去代替另一个习惯。就像一个人戒烟,他想改变抽烟的习惯,于是就选择去吃糖,在戒烟的第一个阶段他就会用吃糖的习惯来替代抽烟的习惯。, V9 H9 P* s* ]$ i
2 O8 y$ I3 f2 J在企业执行力不高、执行力没有达到可以完全量化的时候,前期一定要督促员工用好的习惯去替代不好的习惯。所以,要通过稽查,持续、重复地训练,让企业的员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去替代原本坏的习惯。
0 O, Q0 o: l! w Z/ W7 Y2 j5 z
& F& {, E# w4 J8 H9 m6 x3 M结语& O% s% T$ [2 J+ k
& F% D2 { M7 W! E) c
稽查就是对简单的事情长期、持续、反复地检查,不仅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更是为了改变员工不好的工作习惯。) M, i' R! u- B+ N# Z m
) ]& W$ n9 a! I(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