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y1 ]1 u' F7 p0 l
& N3 u2 G' w) A, ^+ q/ H; J4 x _4 C
摘要 本文针对码头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结合集团、公司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阐述了在作业现场为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管理的“三驾马车”: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与安全管理、隐患整改落实相应措施,及其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并就如何在高密度作业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并实现安全生产指标进行研究和探索。
4 S$ w/ C2 [8 H% O
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利器,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而安全责任落实在于“人”,企业的生产安全也在于“人”。据不完全统计,导致事故发生的众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90%之多,远远高于其他因素。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人的行为安全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方向。
9 j+ P( N. G) M! ]) g+ L公司自开港运营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吞吐量节节攀升,港口装卸能力稳步提升,在码头生产作业屡创记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安全才是生产的前提。对于我们公司来讲,新员工较多且码头生产作业多采取项目外包模式,外包及劳务装卸人员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困难相当大;
* ^6 D- L( `4 W5 |
而码头生产现场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员的离散型,港区有4个泊位,岸线冗长,现场危险源及关键点众多,码头作业人员在生产时分散于码头的各个部位,一方面管理人员巡检无法面面俱到,有效监管存在较大难度,第二方面是作业人员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若无管理人员的监管仍然靠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这样就增加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工作环境的不良因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y4 q' u6 `3 _7 Z' i
除此以外,码头生产现场还存在以下安全管理难点:
( p) S% F( T0 H$ S4 U/ ~ G6 Z+ G1、现场生产安全和条件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
. k. z9 J( M4 n6 L# t/ M6 ], @# b2、船舶集中到港现象频繁,加之码头泊位紧张,高空、吊装等危险性作业较多。
* o8 U$ n* L* Q! h
3、现场作业人员较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工人高密度、高强度的生产作业。
0 Q! w- K7 i; P9 u3 M: C r. j4、现场大型机械较多,不论是门机作业还是流动机械作业,人机配合作业较多,且现场各项工序交叉大,人员流动性大,对现场区域封闭也是一种考验。
* Q4 d( i+ i' F" D+ U
以上诸多问题,均给码头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基于此特殊情况,各级管理人员要创新安全管理思路,变被动、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
: M. A- v0 \6 F2 o4 ?$ B5 Z在这里,我们借鉴了管理理论中的系统原理,将全面、综合管理的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我们码头现场的安全管理,以保障员工安全生产。
8 z$ S- G0 a9 v/ \6 f# XPDCA循环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戴明环”。所谓PDCA,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即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的首字母组合。
4 M" k* A: h/ @& s+ ~. M7 N! s( T( G) J5 y: i5 T+ e
) X% d$ W& F! E( W! }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这样四个阶段。下面是笔者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在码头生产中开展论述。
0 h8 ]* d5 V- t; b
1
安全工作计划阶段(Plan)
4 _; E/ p/ s+ T
依据最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M3 e0 R. D9 U0 O( T) m
根据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年度安全管理目标与考核办法,各部门根据公司的年度目标分解到各班组、各岗位,切实完善各岗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责任制度体系,通过全员承诺制度,使安全管理目标有计划性、有周密性;公司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为标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员工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计划,制定生产现场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清单等。
) }) v" q0 X) Y5 n% | u
通过多种安全计划措施,堵漏安全管理的漏洞,以制度、措施为依据,在基础上规范作业人员的的行为安全。
* i, b" }) H5 _1 p/ J0 G- C7 C2
安全工作实施阶段(Do)
; r( \ O' h# d7 d3 e; z6 U' J依据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部门、各班组要发挥好自主管理能力,做好员工(包括劳务工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督促班组进一步落实“1335”工作法,开好各项班会,作业前班长要对当班作业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安全交底,对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事故隐患进行告知,及时做好各岗位相关安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严格现场作业区域管理制度。
3 @* V% Z% y. [" O f) e抓区域管理“一个头”,严格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强调管理者安排生产、布置工作的同时必须落实安全措施,一定要对该项工作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督促作业人员切实做到区域抓封闭隔离的确认、环节抓危险点的确认、工序抓指挥手的确认、人机抓结合处的确认、人员抓站位的确认。
# z. o' w7 F+ B/ X, k, _3
安全工作检查阶段(Check)
0 P5 I& @/ t" r+ u
计划—落实—检查是一种常态的管理模式,安全工作也是如此。为制止各类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督促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司制订了《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落实“全覆盖、零容忍、严考核、重失效”的要求,把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包括经常性检查、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其他必要的安全检查。
3 [) E* m& L# \
1、经常性检查为日、周查。日查、周查为各部门及所辖班组员工检查及现场检查,员工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保证岗位无隐患,消除事故源。现场检查:各部门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坚持对装卸现场、设备、工属具等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 M% p6 m( @3 G, C- T$ |- ^! R9 o9 z* @
2、综合检查为月查。月查为公司级检查,每月月末由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进行综合性检查。
& J8 B4 q+ @; n: M4 a3、专项检查应分别由各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检查。公司相关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分别组织换季、消防、夏季“七防”和冬季“五防”等专项检查,节日前各职能部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设备口要针对公司大型机械、电气设备、工属具的专项检查;生产口要针对货场货物苫盖、生产现场环境“四标七清”措施的落实情况及生产组织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危化品单位要针对本部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危险物品等进行专项检查。
$ m) x7 {$ Z# d+ y! m
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检查,各项安全制度才能得到进一步健全,安全设施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预防预警应对机制才能得到进一步细化。
2 T7 L6 U1 a+ T8 X- c4
安全工作行动阶段(Action)
/ c" a8 m* X5 A7 H V# m/ y7 |: Y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及情况评估后,各级管理人员要及时跟进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并进行汇总和总结,并记录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能对违章作业者的安全管理停在口头上,应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罚款通知书、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等各种管理措施,要严格定人、定责、定时。抓好责任落实,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 R+ }0 B9 _* A/ T
每当一个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才证明每一次的安全检查工作得以交卷,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成就了一个未发生事故的码头生产作业现场。
& D7 S* ^! W+ x0 _作为管理人员,我们一定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把每一次安全检查工作做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进一步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切实做到真查、真改、真报,实现检查、整改、复查、签字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管理,为个人,为公司赢得良好的安全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