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正措施就不全。还应由公司领导、中层等对应急计划是否符合公司情况进行评审,评价计划的适宜性、符合性,(每年都要评审,并根据组织实际情况更新),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应急计划的有效性。(每年至少一次演练,或模拟演练。)2 h, m0 [$ \ U) p- p
, m; o. [% [# z; V& w8 b; t4 \2 p8 Z例子:纠正/纠正措施:1、某月某日,公司老板和安全生产负责人、车间主任、内审员等参与,对16949“应急计划”条款进行了培训。(宣讲即可)附会议记录、签到表、培训记录等 。' R5 o: x- `+ V9 s* Q0 c
2、某月某日,公司老板和安全生产负责人、车间主任、内审员等等,对应急计划进行了评审,认为应急计划适宜,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附会议记录、签到表等。(可与措施1同时进行)+ G! H) i* ^1 {1 U- P( M; B& L: Q
3、于某月某日进行了应急演练,或模拟应急演练,附演练方案(时间、目的、计划、参与人员、演练效果、演练的照片等)。演练有效。7 b0 |6 N' o; @' r
, j% w5 `/ ]8 x% n& {; B0 x
关于内审员,标准原文 O1 U+ n& o# u% u
1)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验证内审员的能力;2)内审员应证实最少具备以下能力……,
, ?1 x7 y; {; Q所以,只要公司对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并保留证据,认为其符合内审员的准则即可授权。不需要所谓的内审员证书,但要有公司的授权书、内审员每年参与的内审证据、持续教育的证据,以及公司对内审员评估的证据(能力确认)。
: g6 \3 d$ \/ |' h; ?: h0 `( x/ F' F( [9 o
9 j7 K" w& V) U) I'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