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72|回复: 0

    独家专访 |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副总裁陈伟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24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独家专访 |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副总裁陈伟康
    3 W( w3 K. L) n# E8 D原创 2017-10-23 庞颖 质量与认证
    2 w+ m6 c0 L) ?1 y7 S; p( j$ C: d5 x. p/ i  h% R2 U

    * c/ k4 R% W7 R. a( \
    每一期的《质量与认证》杂志“人物”专栏,总是备受关注。在这里,你可能“听到”决策者讲述政策出台的台前幕后,你可能“遇到”未曾谋面但久闻其名的资深专家,当然,你还能与掌管上亿资产的机构老总进行思想的“碰撞”,聆听他们对于行业发展与未来的思考和见解......在这里,本刊记者带你“遇见大咖”。
    2 @1 K/ m$ B$ o2 W) M$ P! G
    质量与认证微信将同步发布本刊专访人物,以飨读者。同时,认证君也在此发布一个征集令,如果你想聆听哪位大咖的故事,请在底部评论区写下TA的名字,点赞数排名前列的,我们将会综合评估后列入“人物”专访计划。
    # e! q8 \& ^! r0 f1 K# R* b  s/ U
    今天,我们一起听听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副总裁陈伟康的故事。

    $ b, s8 k8 ?. h3 o+ b7 g, X

    0 E& T  z# D5 L0 l6 m
    坚持源自热爱
    " e1 B1 r' B0 F/ p1 P5 ^& n
    独家专访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副总裁陈伟康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陈伟康走上了一条学工之路,他深爱自己的工作,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不辞辛劳,翻译欧盟标准、写讲义、指导工厂,开创了TüV莱茵大中华区的工业机器安全检验业务及适合中国本土的安全标识认证体系。两次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让他成为一位传奇人物,带领团队,创造了一次次佳绩,因而得名“救火队员”。2016年,因其卓越成绩被本刊评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风云榜年度风云人物”。

    & t% x% c3 A4 Y* x& X- ^
    陈伟康,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工业服务副总裁,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过程设备与机械专业,获得人工智能检测方向博士学位,是TüV莱茵工业机器安全检验业务大中华区的开创者,附录IV高危产品的欧盟指定技术审核员和签证官,也是全国SAC TC159/ SC2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专家库入库专家,及ISO/TC127/WG8全国土方机械标委会委员,还是TüV莱茵China Mark(中国本土认证)认证制度的发起者。在他的带领下,工业服务、新能源应用、商用产品及相关业务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也成为了认证检测领域成功的领军人物。近日《质量与认证》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请他谈一谈他21年来的职业生涯与感悟。
    1 [% f- ~+ N/ g* O4 m& B' F
    % L9 K& L$ c4 k- p! B' V5 S

    4 ?) ^- V# ~1 ~7 z/ {

    # _! }: R$ t9 {+ U% H
    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 h( n0 s( ^9 M# e0 Z
    陈伟康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母均是当地有名的肝外(内)科医生。然而,医学世家出身的他并没有从医,而是选择了一条学工之路。
    2 G% L6 F& @% z( T" d
    “我年轻的时候和别人不太一样,喜欢观察,不喜欢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希望可以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说,考上大学以后,他选择了工科,学的是压力容器方向,属于工科里的纯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后,他被学校送往德国学习,在一个实验室里做自动化系统调试。

      ^) l9 X7 b4 l6 E, S8 O/ d0 S/ S1 G2 i* N) f8 s5 |& m% d
    在德国学习
    “一年多的调研学习,对我启发很大。单纯学习机械,今后的发展空间将非常有限,机械如何能和电结合在一起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理论要应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陈伟康说,这一年多时间,他接触到了德国人的文化、工作习惯、科研方法,为今后的职业方向和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 i. a. U  R' c3 X9 r
    回国后,陈伟康面临着研究方向及导师选择。在众多导师中,有一位名叫张东山的教授,刚从英国回国,以严肃著称,做事风格非常严谨,几乎没有人敢去报考他的研究生。而此时,陈伟康却做了一个与别人完全不同的选择。

    ( A! }) Q% t9 }8 e2 {" H9 _# ?5 a& F5 I# h
    陈伟康告诉记者:“我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所以,在选择导师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位最严厉的老师。”
    3 u4 H" r: M  G. q4 Q  J$ v
    让陈伟康出乎意料的是,张东山其实是一位非常开明的教授,并非如耳闻中的一般。一次,陈伟康和张教授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做自己的课题,张教授完全支持并告诉陈伟康,只有你的兴趣所在,你觉得这个课题是有价值的,你才会用心去做,这样做课题才有意义。得到导师的认可后,陈伟康开始着手思考自己的课题,他选择了机电混合项目——机械+电气+人工智能。

    1 c1 j( J7 I) O8 [9 N% x& W# Z5 ]
    “当时,某钢铁厂一台压缩机总出故障,我想用人工智能的办法去解决,从硬件到软件,整个控制都由我动手制作,这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觉得这个项目太庞大,根本无法完成,加之25年前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一个太过超前的技术,很多人都没听过,更不懂,但我对这个课题却非常有兴趣。”陈伟康笑着说,那个时候,编程、调试程序、线路板,动辄就一个通宵,经常做得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非常忘我和专注。

    ) I" f8 Q+ t* z+ O
    正是因为这种忘我和专注,陈伟康只用了4年半就完成了本应6年的硕博连读学位的论文。陈伟康在很多德国教授眼里和多数中国学生不太一样,敢于挑战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颇受德国教授的喜爱,进入到TüV也是经德国教授的介绍和推荐,从此开始了他的检测认证职业生涯。
    3 x' T, b2 M) Z7 N8 ~

    ; L' x# ?5 C& X$ H$ a) D# O$ d
    传奇人物的传奇经历
    ! D& t) Q4 d9 _
    参加工作至今,陈伟康一直服务于TüV,现已有21载。对他而言,这是波折起伏的21年,让他坚持下来的,是对行业的热爱与执着。不少人定义陈伟康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所谓的“传奇”在他看来大概源于他所经历的两个转折点。

    - f* P* J) t9 x' w0 z) I
    : b7 V! X' q5 O7 @! t/ y: T
    加盟TUV莱茵第一次收徒弟

    ' V" A5 O! K' r3 V% v6 E
    转折一
    - J) k8 O3 {$ }* G
    1998年初,陈伟康加入到TüV莱茵,从一名见习工程师做起。当时,我国的工业机器发展还十分落后,台式电动工具尤其是木工加工工具由于在当时缺少防护措施,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领域,陈伟康的领导希望他可以去开发这种工业设备的安全检测,随后他被送至日本接受机械安全检测培训,从此和检验检测认证结下了不解之缘。

    ! _3 {3 Q+ E7 q$ I! H: c5 v) X
    回国后,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正值中国检验检测认证的起步发展期,一大批想做出口生意的老板捧着资金、抱着产品却苦于不熟悉欧盟条例英文标准,急需求助于检测认证公司。台式工具的检测便是当年的瓶颈之一,而当时在国内还没有现成的中文检测标准,陈伟康就决定把所有欧洲的标准拿来自己翻译,没有人给他任何指导,全都靠自己潜心钻研,翻译标准、写讲义、指导工厂。
    9 i+ ?$ ^* ?+ v% T1 M8 h, w
    用陈伟康自己的话来说,这项工作碰到了他的兴奋点,读标准对他而言,就像读古诗,一份标准可以读几十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令很多厂家感到惊讶的是,陈伟康翻译的标准里用到的字、词、术语都和国内木匠所用的术语完全一致,通俗易懂,接地气。所以那段时间陈伟康和这些厂商都很熟络,以至TüV莱茵很多资历比他深的前辈也来向他咨询、讨论。工业设备就是这样让他做起来了。

    " n" D& @" C0 C+ F, i( w3 h
    陈伟康告诉记者,那一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从起初同事们对他的种种怀疑,到后来跟同事之间的互相信任、配合,是他用汗水换来的。
    6 L1 G% \0 p* U. c
    转折二

    % N  w7 B# `' t* u# E4 ]$ Y6 u
    2010年,TüV莱茵的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部经营不佳,领导希望陈伟康负责这个部门。陈伟康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年就使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部的利润达到了2000多万。这件事一下子让陈伟康在TüV莱茵轰动了。随后,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部慢慢发展起来,并且一直都很稳定。
    " O5 @1 \+ P$ e. d) ^8 M
    2014年,陈伟康又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有新的挑战,在与领导沟通后,公司决定将TüV莱茵的工业服务整条线交给他。事实上,当时的工业服务线每年亏损1000多万,陈伟康因此也经常开玩笑说,又给了我一个亏损部门。于是“救火队员”这个称呼便被安置在陈伟康的头上,成为大家对他的另外一个称呼。
    “在我看来,当时的工业服务线内小团体多、老资历多,团队凝聚力差,业绩也不好,非常难管理。从2014年10月开始接手该条线,到2015年时,工业服务线扭亏为盈,实现盈利300多万,2016年盈利近900万,预计2017年可以至少盈利1400万。”陈伟康坦言,之所以可以走到今天,庆幸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他、帮助他,一起共事、一起打拼。

    ; l) ^7 A9 J. o) Y* k, |
    , U( s$ {) p" r  A0 f" w% Y0 A
    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 n7 D- F- W: f7 ~) Z
    在记者采访陈伟康前不久,TüV莱茵德国总部做了一项对陈伟康的暗访调查,通过向员工发送邮件的方式调查大家心目中的陈伟康。
    $ k' Z2 s1 {! A" Z4 |& K5 Y
    “其实,我一直都很想知道,我在大家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然而,当总部人事给陈伟康拿出总共63页厚厚的暗访材料时,却没有一条是对他个人提出意见的。在同事眼中,他亲和而不失威严、民主而不失决断力,这就是大家心中的陈博士。
    + n$ W; U5 M6 Z  \2 J
    很多管理者都会反感员工谈涨工资,但陈伟康不同,因为他觉得,当员工来和你提出涨工资的要求时,背后一定会有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这对陈伟康而言,求之不得。

    & |, e0 q7 {% z) F
    “我很欣赏董明珠,她的一些逻辑和想法和我很契合。也许有人觉得董明珠已经过时,但我并不这样认为。董明珠说过一个句话,你的工资是你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公司发给你的,对此我非常认同。”陈伟康解释,你对公司贡献有多大,拿到奖励就应当有多大。
    0 G1 [& c0 j, x. ?( c
    * d! C  v+ B' B3 H/ i$ O; g  L

    ! K3 d& z- ]! s- t
    对于如何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陈伟康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一是善于观察,出色的管理者要真正做到深入人心,通过一个眼神、一个用词,就能知道员工在想什么、要表达什么,怎样达到员工的兴奋点是管理者应该琢磨的;二是业务,技术不能丢,只有技术领先,员工才会觉得你有用,愿意和你讨论和交流,否则不能让别人信服;三是甘于奉献,有些管理者喜欢显示自己的权利,享受这个位子带来的荣誉,要知道,能够做到这个位子,管理者应该比他人付出更多,更要冲在前面,应当主动承担更大的风险;四是做到公平、公正,依据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对其工资、奖金进行合理分配,切忌搞内部平衡。
    ; k  i. B) g6 c9 _
    在团队建设方面,陈伟康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举例,每个团队里一定会有一批愿意做事的人,他们拥有各自的聪明才智,要充分挖掘这部分人的潜能,团队才会蒸蒸日上;其次要做市场、业务、前沿分析,比如哪些技术在未来的几年,会有较大的发展,就要着力储备这些技术能力和技术设施,尤其要做好服务;此外还要不断开发新业务。

    0 f, n, p* I9 X2 [1 h9 k
    & h5 }( F# }) b, t  w4 O! C
    真正的差距源自习惯

    5 e- [- G+ N3 C% ~9 f+ h9 h8 p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到海外建电厂、水处理厂,做核电的项目越来越多,检验检测业务也随之风生水起。
    $ x6 H( O  ]/ ^8 G
    然而,在走出国门时,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中国和国际工业的差距究竟在哪里?陈伟康认为,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距其实源于中国人的习惯。事实上,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一点不比欧美人差,只是有些习惯不太好。
    4 x, H% f7 s+ Z( Y, A
    他举例,一件事情,中国人做到80%就基本满足了,但是欧美人,尤其德国人,他们要做到120%,甚至150%,才肯放手。如果所有中国从业者能够改变这种习惯,逐步朝着完美目标去做,中国工业定会进步一大截。

    9 g, ^; G* t9 Y) ]
    对检测机构来说,也同样如此。陈伟康解释,检测机构都是按照标准去做检测的,国内是先有标准再有产品,欧美是先有产品再有标准,就是说国外是先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总结经验,用经验变成标准,再升级成为国家标准,然后再修正产品,这一关键点的差别在于国内还停留在如何理解标准阶段,而欧洲已处在完善标准阶段。
    + }3 w. e* e2 x) L3 B
    谈到如何解决差距问题时,陈伟康认为应加强国际交流,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汲取国外的宝贵经验,将国外的经验引进来,将其国产化。但国外的优秀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理解,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设计和能力,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 ~' d* P2 S; C  l! G$ O# `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对陈伟康来说,21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没有虚度。他自豪于自己的选择,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尽管时光荏苒,我们相信未来的日子仍无法磨去他对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陈伟康说,身上流着蓝色血的他,会继续将自己所学奉献给TüV莱茵、奉献给检验检测认证事业。  
    - i2 d% R: ]+ \3 j4 z
    - End -
    ( H4 ]4 x4 c$ g: t

    . D) b9 O0 ~3 o3 M9 W# O+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