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标榜着中国一汽技术中心、背景为中国一汽技术中心大门的海报图流传于网络,“1950年7月——2017年9月,你好,再见”。简明蕴含深意,遥想当年多少汽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味着走过67个年头的一汽技术中心正式摘牌,留下的除了回忆,就是一声叹息。
( T# y3 L6 J7 E3 b% U
( O9 y6 l: P; a9 ?
" W* o9 T" H6 q5 e
一汽技术中心就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黄埔军校”,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汽车技术人才,有力的促进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
4 Z7 ~7 X, {5 a4 v/ S+ i% P% G
打开技术中心官网,就能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的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视察红旗轿车的相片,还有国家领导人题写的名字。有各种奖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
. \; N! i. c0 Y) h$ h' Q2 }
比如“2011年奔腾深混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自主创新与产品开发获得汽车行业科技进步奖”(看到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卖得那么好,我还以为我们没有掌握这项技术)。
$ e5 x% _. Y$ }* s( X
但最近的一条新闻却止步于2012年2月19日——集团公司领导到中心拜年。官网5年多没有更新,这5年多都是埋头干活吗?是不是给今天中心的解散埋下伏笔?是不是5年前就该解散?
6 \6 }- W0 o; S3 O2 T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
: F' x+ v( @$ Z" [( c
有些人连一汽欧朗的这个品牌都没有听说过,就已经消失在市场中。曾传出一汽为打造欧朗品牌花费了几亿元的研发资金,耗费了一汽方面巨大的心血和财力。
5 i. ^/ o, ]; U$ t/ G& |# Z0 v
一汽在2012年启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投资43.48亿元在长春建设新能源工厂,原本预计2014年7月建成投产,但直到2017年都依然没有完成。2017年4月,这项共耗时5年的工程宣告终止。
0 ^/ \; j$ J; y7 c3 \( {三年研发投入了105亿元的红旗H7,在2016年仅售出4800台,2017年上半年为1900多台。
0 W* J; L5 |* V; c在发动机领域比较流行的技术如缸内直喷技术、分层燃烧技术、启停技术、柴油高压共轨技术、创驰蓝天技术以及双涡轮增压技术没有一项来自这个有着67年历史的汽车“黄浦军校”,我们的创新都去哪儿了?
3 a6 \6 _$ p5 K+ U; d+ H- d) @
徐留平的大刀阔斧也许能让一汽的技术有了希望,但感觉徐总来得来晚了,一汽技术中心早就该解散!
$ A* ?0 O. I3 d" M- B, H# A
红旗更应是市场上的红旗
4 N, i) O# n( o8 h
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中华民族的汽车工业能称霸全球,可现实很残酷。中国市场上仍然是国外品牌汽车的天下,中国的汽车甚至被后来居上的韩国汽车工业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原因是什么?
) C& e( a7 v) T+ \/ k7 m5 B \也许大家对一汽寄予的期望太大了,尤其是民营汽车的崛起,让大家对这位不争气的共和国长子有了更多意见。一汽技术中心的解散是对旧体制的否定,是对没有创新的否定,是对老思想老观念的否定。虽然有太多的不舍,就像下面这首小诗。
我,为你流泪
——写在一汽技术中心摘牌之日
文/姜淑云
你曾经在荒芜中站立
代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
在神圣的殿堂里,是骄傲的资本
心中的向往,有无数学子
心驰神移,在日出东方的时候
徘徊在你广阔的胸怀里
而今,你落下了宽大的帷幕
把昔日的辉煌写在历史里
是改革浪潮的冲击,还是
作为与不作为之间把人心趋向
存在与否的本质的意义?
在秋风萧瑟的凉意中
你脱下了暖暖的外衣,我们
和你一样,在落差中
免不了一些留恋和不舍
但我们会记得,中国汽车工业的史册上
曾经有过你的名字和你的孩子!!!
+ s$ z1 h6 B" j' [) V% A
我们会记住过去,但更应展望未来。就像红旗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红旗情结。其实红旗是一汽人的红旗,是中国人的红旗,更应是市场上的红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