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6 X4 c8 k+ H0 H* x6 m- y/ t4 b$ T某厂天然气压缩机 9 T* t3 C4 [! L4 h0 S4 L
带病运行7年,无数专家不能解决
检修请来老专家,一招解决老毛病
问题解决的同时却也埋下大隐患
20天后发生事故
...
' ~9 T& L2 R" y1 ]6 O" ^$ e
/ t1 i+ ?' \. n7 Y, | W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件由于设备问题最终造成事故发生的事件里,究竟是谁的错?
) _1 ~) z! Q. i( b% }% M1 {; y
- ]# {) z" ^* A5 c. N* X* K
- I7 j' S C' Z
/ D: k/ e! J7 |+ F( D" R; Z0 b) {# Q
天然气压缩机和普通的压缩机不一样,普通压缩机主要压缩空气,对介质很单一,压力也很小。而天然气压缩机主要是压缩天然气(包括其中含量、甲烷、丙烷、等等)压力比较大,危险级别高。
( |$ T, \- C' w! k+ b' q' @5 }/ W7 b/ x
; e5 ?4 u6 k. D( _4 ^- F X
0 s8 Q+ Z% ?5 E1 G( }
/ p& g1 B7 ]/ M4 V! s
; y, D _4 n4 q, B+ o
1 K: l5 b, @5 i3 w( l; ~/ C3 n1带病运行7年, x* _9 S- G6 {5 @& c+ ?/ u
4 _" R# Z+ _' K0 K
# J E; n* s5 x
& }1 {' P. e4 G, E4 A- L6 X, c2 [! H
+ H& q& ` s. b$ ]3 z3 C: C该厂压缩机有8台,出事该组压缩机有5台,3旧2新(08年新加2台),一般是2开1备;工作压力为进口1.4MPa,出口5.0 MPa;压缩介质为天然气。
* \( L4 r, x$ y2 O2 u
6 Q- R d$ j) p. n
从建厂初至出事时间有7年时间之久,一直存在的问题是振动太大,导致压缩机经常性有大大小小问题经常要倒机(有时8个小时要倒机4次,不是气阀问题就是其他问题),当时不知道检修过大大小小多少次(主要是增加支撑数量,加固管线),也不知道多少“专家”会诊把脉,但一直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根本。
8 a8 w1 Z5 `; d' m: b; I. _; ^
: L5 q. U9 f0 q/ \% M0 ~& |3 ?! s; j R, w
h, |: n( B) T+ b. C
小提示:
- e2 b) h1 X% k9 X# t
压缩机振动有流体振动、机械振动和管路振动三种情况。
天然气在输送的时候,输送量有时会不均匀,这样,就使得压缩机在工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周期性振荡与气流脉冲,使其出现喘振现象。
引起机械振动的主要是轴承失效、转子不平衡、基础不良、定心不良等等类型。
压缩机的振动同时会引起各种排气、进气管道的振动,主要是指机组周围的管道。
1 A5 L4 b+ a- Z2 R8 P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振动问题连续七年一直存在呢?
7 T9 u3 D, M$ m) K8 l
( R) T# |/ Y" o9 i! e7 {9 e* k8 o# m' K/ ?" L. [8 r
0 g U; N# r. e, n+ g5 P* o- `0 r/ k. z' v& }3 U' K6 t7 Y+ c
+ g& i' o" E% {' o. z% n- V* r7 R" C0 q9 {8 S" e/ X. `6 ?6 s) B! F1 ~4 e
2老专家一招解决% g. [8 k8 k8 k
* b/ q* `6 D+ i
: s) Y( O0 ?( X5 R1 S. Q, [0 l$ ^
4 t& M1 i, ^6 B9 i& v1 e* B后来检修,公司联系一位解决压缩机问题的专家,他坦言:“没有问题,可以解决压缩机问题,其实主要是振动问题,解决后压缩机就会大大提高运行周期。( i O2 a/ ?3 H# t( k
0 a% T5 F( V) g3 o& w
+ ^$ J/ Z5 ]2 M& u$ W( f6 }* G4 l' s3 H) P
, h( [& I! ?+ m$ ~5 M具体解决方案:
其余也与其他“专家”大同小异,主要是他将几台旧机子出口管线DN150振动大的地方更换成了金属软管,减少振动。
* P, N) _- p" b( }/ e- v使用效果:
使用之初效果还是蛮好,振动确实小了,压缩机的运行周期也起来了。
: X: l1 K$ F! m9 \: A4 `, i+ ]$ e. r& M2 z8 N# g* b o
x! h+ x' T' r: W( D( M$ C
' k+ t$ q0 a4 H6 M! I) ~# d# }7 E2 W貌似一切都是完美的。
多年顽疾终于被治愈。
谁也不曾想到
...
. G0 \4 g/ C$ l, g: [
- k2 O) e. w8 U; H. ?7 t4 b; M9 e6 G) }
G+ p5 _* j8 } w6 w# m/ I3压缩机出事故了!& a4 d, J* F8 q
6 F, `) Q. e# U% J1 i9 k6 x
# j0 _9 H1 j1 B7 H. {% ~
9 p0 U/ Q5 ?; G1 Z5 S
就在检修完第20天的夜里1:55分左右,压缩机出事了!1 F5 U" U. g3 u# o9 W4 k. ^
6 U% C8 P$ J2 G" b7 |事后调查,由于DN150金属软管质量不过关,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振动导致其内部不锈钢金属层开缝、耐压等级下降、外层金属缠绕层漏气,由于当时压力为50公斤,天然气瞬间泄漏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燃烧爆炸。
0 Q, u5 `) N% Q2 c/ ^
" o! F" L1 I) s& m. S: h
0 I) o0 r7 x/ z/ k, h Z" Y
% D& y" n/ }2 O- X/ r4 u7 B4经历者讲述爆炸细节!
, y) l9 e& y& y
7 E) X, I0 V7 p3 R" a! |: ?0 e% K
7 k2 _' c3 |7 A4 n8 s那天LZ上中班,1:55是我们刚刚开完交接班会的时间;中班马上要下班,夜班刚刚接班;
' M' J& k# D! G' J$ p X3 z+ Q3 c
9 Q+ J3 F3 A. ^- F" U& O1 r H1 L7 y9 ^. B
随着一声巨响,装置区中间部位火光冲天。当时正值二段炉运行期。看方向,大家当时认为是二段炉出事,但经过判断确认是压缩机;
, i! O1 o" y0 g r6 u0 j当时的情景LZ至今历历在目,因为本厂第一次出事而且是爆炸事故,紧张度可想而知;
& ~1 p; C4 `7 G. c4 B$ ^# J; g
接班后的班组就组织人员紧急停车处理,我们交了班的班组再次确认事故点,与赶来一起处理事故的休息班组人员一起紧急处理……
1 E! R j! N1 @4 p5 ~1 {& c1 U+ q
0 s" E: a) a; a; q. g. ^" Q3 ~9 r j. m0 }" p2 N, Y6 x
/ J% Y9 `: g. ^1 ~/ G4 j
2 Y* t7 g' ]7 E6 u! e& a在此我们把LZ们的处理顺序给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学习指正;
. \( l$ i4 q7 y, {# c# t' j①接班班组紧急停车处理,由于当时工艺负荷较高,且爆炸燃烧处离放空总管很近,一时不能确定什么地方爆炸,处理第一步就直接断了天然气总进口阀门、压缩机不敢靠近的情况下是配电室关其总电源停机…….!
7 B' x/ w2 @- v: r. J* z
②LZ等其余人确认是检修时更换的金属软管爆裂;(幸运的是当时刚刚接班人员在操作室机柜查看数据没有在机子周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机柜室玻璃震裂导致有人脸部划伤)当时情景整个压缩机厂房车间玻璃全部破碎,那根爆裂的管线由于压力太高瞬间从金属软管处甩至厂房房顶将房顶打穿(彩钢板房)冒着熊熊烈火;那两个操作工都受到惊吓跳窗后跑到主控汇报情况……!
. O8 ?; y" v" H- C3 j+ h" V4 n+ N6 o; F
③后续情况就是有灭火组,检察人员情况组,停车确认组;引导119救火车组;配合119组…….其实当时现场很混乱,归纳起来就是以上几组;在此LZ赞扬一下共事多年的同事,休息的90%都过来装置区处理事故;
, ]! z. w: K! Q9 a. r
④经过2个小时的前后处理,各部门一一确认:停车完毕,人员无一受伤,火苗最终在119和公司员工大力配合下最终扑灭(管道内部有余气,最终用氮气灭火);
爆炸事故
教训与反思
. l/ x. z6 l9 L. L& f4 o/ u$ p. c9 l/ N Z
& J' S4 |. M9 U( w% M* |
0 J: i, O# M- H& k
看到这里你跟我们应该有一样的感觉,压缩机软管到底是谁负责采购的?除了采购,压缩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专家的解决方案是否存在更优的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每一个设备人反思。
( h* g5 O( p. z4 R) z$ e
) s, C4 E" e6 \; P
天然气压缩机由于低温操作,金属部件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在管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尤其是焊缝,阀门、法兰、管件、密封及裂缝处,都可能出现泄漏和沸腾蒸发,如果不及时封闭这些蒸气,天然气就会逐渐上浮,且扩散较远,容易遇到潜在的火源,十分危险。
A+ ^6 G* O. d1 u6 \2 W# w
小结一二:
①检修、施工必须专业团队;
②验收必须专业、严格;
③任何采购环节,任何材料必须严格审查,使用对口,合格产品;
④生命只有一次安全管理必须严格,不能走形式;
⑤以人为本,这次事故万幸是没有人员伤亡;
⑥安全不过,不得作业
4 ]2 _* H, d/ z" ]. H% L/ Q2 R
注:本文整理自网络(EHS全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