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n: U' u. r& U. J一、概述
6 n* b8 f) Z5 X/ s: i9 L8 B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建筑火灾常见的原因及主要危害,熟悉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
$ b2 T) j, ]2 j( e c( O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
5 q, z- L1 L( j6 @' n' A
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
. \/ |' N* _, g3 u4 _一、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7 l* y) R a% }# M2 R7 t5 }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m2 [/ j8 F' M4 K4 }(一)总平面布置
一是,从周围环境、地势条件、主导风向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建筑物位置。
6 ~5 p, r' f ~; }二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存储区(包括露天存储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7 p1 M: @- F0 q" }6 w
三是,为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或同一建筑的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应合理确定防火安全距离。
+ l8 j5 F# ~) N/ C! U
四是,考虑扑救火灾时所必需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扑救面。
- p% `# V, h9 X9 f$ J& w9 Z(二)建筑结构防火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应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
. l4 N. v4 @- `0 N* G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正确选择和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是防止建筑火灾发生和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一项治本措施。
, e( H# v( A# _* G& a: B% J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护层,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等。
- z e, S6 p2 b. k4 Z6 q0 N ](三)建筑材料防火
建筑材料防火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是: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材料的数量,受条件限制或装修特殊要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的,应当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0 f$ o/ R3 d: D% f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在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 M- R7 q2 ~) b9 H(四)防火分区分隔
6 z" V/ q- F/ k% @% n7 m# A3 e
在建筑内实行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可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
0 G6 B3 I+ y/ R6 Y+ `* c- Q
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
. K7 O9 A3 _) D9 _5 R, W: E(五)安全疏散
从特定的角度上说,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
2 k3 @% y4 }, r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
- o! {8 E! d0 L' g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
, [! P. `& k, u/ m; Z4 G! H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6 P+ U3 ]7 G- e+ S5 [7 R
(六)防排烟
烟气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方式。防排烟系统可分为排烟系统(负压)和防烟系统(正压)。
7 ~; H9 Q2 ~8 o2 z(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应根据爆炸规律与爆炸效应,对有爆炸可能的建筑配备相应的防止爆炸危险区域、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
) Q$ S X( j- C
二、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
8 U( B( o' d$ `; Q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2015年注消考点),了解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015年注消考点),了解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2015年注消考点)。) B( Y# A! ~8 `) v- _3 c
第一节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5 |" e: Y0 H6 G+ ?8 d! | V$ s, C厂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以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出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的,因此,评定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是确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基础。
; i! T6 j" A$ D0 \) \. b
一、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 e% ]) F: R4 E" N. i(一)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l4 \* {" J$ M
(二)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j" K$ N/ w! p1 \: u6 W(三)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对于绝大多数可燃固体来说,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 F. ]/ r, C& j$ u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2015年考点)——必考点
. I. ~( b6 C* q8 A3 {* j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把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
% ^6 Y& ?% H9 s& o) {! q( `7 g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4 H) o, k* ~& L4 z
3 S- x. g! a# i2 P: ~2 O
& Q& n1 n* l1 e% ~. H
以上,关于2017年注消工程师考试的一些考点知识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t$ G5 f7 e9 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