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H) j. Z5 ]& R1 f; e$ s5 [6 o文化
导读:“为什么很多员工在别的企业规规矩矩的,到了我的企业就不老实了呢?”有个老板跟我这么抱怨到,也许你会认为那是人家企业的福利待遇好,但那个老板跟我说“我们企业的福利待遇比隔壁那个企业的福利待遇还要好”。
& \/ v' Q; I2 {" }
企业就像一个磁场,如果你企业的磁场充满了负能量,再好的员工也会慢慢吸收负能量,变成一个“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坏员工;如果你企业的磁场充满了正能量,一些“坏员工”也会慢慢被感染,并最终做出两个选择,第一改变自己,让自己充满正能量,第二,离开这个磁场。
1 X; n$ J4 Y: d这个磁场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它似乎不可名状、虚无缥缈,但却无时无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所以,现在很多老板都热衷于追求企业文化的打造。特别是近段时间我在很多企业走访、调研的时候,很多老板、高管就经常拿这个话题跟我探讨:“我想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文化”。0 W, v5 b; N( {) y
, l+ C$ F V, w. c4 t% [$ L' P企业文化是所有人在企业里面从物质到制度、到精神形成的这么一个形态,它体现在员工的言谈举止、做事方式上面。
- M. B7 V. V! k我想说的是,企业文化一直都是存在着的,只是说你企业原来建立的文化,不是理想当中的一种企业文化。
" Q Z' Y$ l+ z, t9 D3 @例如说,很多企业里面一直存在的面子文化,我们把人与人之间、上司跟下属之间,遇到了问题后相互包庇、不负责任理解为相互给面子。我们把遇到问题以后,大家很委婉不直接针对问题来追究责任,把它理解成为给面子,从而养成了一种面子文化、形成了一种推卸责任的企业文化。
% v/ k& r% i' C7 Q' L#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直在你企业存在着的,与其说打造企业文化,不如说重塑企业的文化。今天在这里,就跟你聊一聊,如何重塑企业的文化?
一、在重塑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的误区
4 x6 X- N6 E! T& m0 c$ D
1、错把口号当文化。
我经常带一些企业家出去考察,前段时间就跟很多企业家一起去了青岛海尔,当我们到了海尔的博物馆里面,很多企业家拿起相机,把海尔的很多标语,张瑞敏首席讲的话,把它们拍下来。然后怎么样呢?私下我就听到就有人在讨论说:“这句话好!回去,我也把它挂在厂里面”。
( R4 t8 I% H/ L- m) i很多企业家、很多高管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出去以后发现哪个标语好,哪句话好,就把这些话拍下来,回到企业做成牌匾、横幅,然后挂在办公室、生产车间……
9 Z: u9 D" w( g; E6 u0 a4 Q8 F& m比如,稻盛和夫先生讲过的话、张瑞敏首席讲过的话、任正非同志讲过的话……
9 w' N( b" V& G" @( E
这些老板、高管错把口号理解成了文化。那只是文化的最浅层的一个外在的体现而已,它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真正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每天大家都在按照这个标语下面的理念、精神去实践。挂在墙上的标语是口号,落实到行动中的口号才是文化。
; k6 M5 o5 H( G* G. ^0 W如果你的企业不是按照这样的价值观,按照这样的理念在践行的时候,其实挂这些口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会成为大家拿来互相推诿、相互包庇的一些说辞。
2、试图通过统一思想来管理行动。
很多企业家都自认为是管人的高手,“你看我企业里面这么多人都围着我在转。所以,我要有一些自己的思想,我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了,然后用这个思想管理大家的行为”。
2 N7 \- H* V6 x. f1 r; Y- M( p这也是一个误区,误区在于哪里?
5 X! q/ @- K+ d, ^- {! g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我不是说这个方式方法就一定错。但是,这种方式很大程度受制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你得用与之匹配的方式。
3 y' g. Y' U7 N! @. H很多人就想试图把别人的思想改变,但是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思想,你怎么样做到思想统一呢?而且每个人的心念在每一刹那都是不一样的。
W) O0 N) K: M/ n( J! G每个人的思想时时刻刻在变化,我们貌似觉得思想统一很简单。所以,试图用思想统一来管理行动的背后,是很多企业老板、高管的懒汉的管理思想。
, w% v% `4 n) {: N. r$ |
思想很难统一,不要有这种懒汉思想。
/ O% P/ w& ^1 p! l像新兵训练三个月,去当兵的都知道,不是一进去就跟你讲思想、讲道理。而是每天进行班队列训练。新兵训练的前3个月就是稍息、立正、齐步走、正步走。练一些基本的体能,通过反反复复对这些基本动作进行训练,让你养成守纪律、服从执行的思想,把你塑造成有纪律、有执行力、有服从性的这么一个合格的兵。
2 T% ?) Y7 N8 S+ r所以,我们不要首先试图从思想上去改变一个人。我们要能够做到从行动中来塑造思想,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主题一样——来重塑我们的企业文化。
) f& Z9 u2 Y" i% E% N
重塑企业文化不是首先从企业文化这个外观上,这个我们所想象的文化上去入手,而是先从我们每天每天企业里面的事情上去入手。
3、错把精神层面的文化当成企业文化的全部。
其实,企业文化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最浅层次的企业文化是物质层面的,包括我们厂房的规划设计、厂区内的整理整顿、硬件设备的规范、横幅、VI视觉系统的建立等。
% h& P5 t8 D9 x$ B1 @ K其实这个是一个表层次的,我们可以称它为物质方面的企业文化的体现。
1 j7 E* U! p7 D0 H6 D5 \, A第二个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制度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就是中层次的企业文化,体现在我们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机制建设、优胜劣汰的机制、人才晋升通道设计的机制等等。我们要通过这些来建立一套制度性的、组织机制性的企业文化。
s) {- {- W- }0 D3 {; B7 h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面才是精神层面的。包括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一些基本的信念、老板自上而下的一些人生的信条、企业的信条……
0 Z- B& v% T; Y5 [第三个层面是前面两个层面落地以后产生的,不是先有第三个层面,尔后才去填鸭式的去做所谓的“企业文化”。
6 n' L9 T) \' g5 U1 k# G6 x
我们很多时候就把最终的结果,当成了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全部。这也是一个误区啊,这是我在企业里面走访调研的过程当中,跟很多企业的老板和高管沟通的过程当中发现分析和总结出来的。
二、怎么重塑企业里面的企业文化呢?
! F" r. y( c& Y9 N# j; S; r
1、通过统一行动来塑造思想。
行动的统一是管理团队、纯洁队伍的最好方式。你不要想着给这个人做思想工作,给那个人做思想工作,对于整体而言,一定是行动上的统一要大过思想上的矫正。
6 N$ `: w. d8 x+ ?' y
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这么多的想法,都需要你一个一个去解释。那么,我想你最后可能会有能力成为思想家,但却成为不了真正的思想家。企业里面需要的不是这样的思想家,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统一行动,来把企业的组织效率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公信力等等进行提升的这么一个团队、组织、文化。
z; \) n% h/ G所以,不要试图通过统一思想来管理行动,而是通过统一行动来重塑思想。就像前面我举的新兵训练三个月的例子一样,不要想着先跟讲多少道理啊,当然这些也要讲,但是,最主要的是需要强化的训练,通过统一行动来塑造思想。
2、企业文化机制、制度的建立。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好的组织文化的产生,背后一定是制度和机制在作保障的。就像公元前800多年的时候,有一个典故叫“立木为信”。
" W6 a' C5 Y6 T那个时候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贴出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6 Y% e' G* ]6 c C2 H1 c“立木为信”,这个其实就是来打造一个说话算数,大家相互信任的这么一种文化。企业的管理需要用这些制度、用这些机制、用这些规定去让大家相互信任、让大家按照这个规矩来走,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打造。
) K+ p' i2 o- `. D( T+ N2 c! g像前段时间我带企业家去海尔参观,最开始1985年的时候,张瑞敏首席做了一个规定,叫海尔13条。
“海尔13条”里面包括了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偷拿公司的财物等等,总共13条。
当张瑞敏首席把这“13条”拿出来的时候,很多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工人不以为然,以为这么多厂长之前也是这么规定的,就没把“13条”当做一回事。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有一个工人因为偷拿公司财务被严厉地处罚,那个时候被罚款30元,在1985年那个时候的30元,相当于现在的也不少钱了。
( g- G* c! B$ l% y* O# A/ t9 J我也可以把当时的通告给大家看一下,如下图:
这就是当时的这样一个公告,我们不能说“13条”出来就一定能塑造了一个很好的执行文化吗?真正的是要你去做,你去执行,你的工作当中是按照你所讲的去做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塑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
0 W0 I* f) Y: G: \
比如,你想重塑一个执行的文化,不是凭嘴巴讲你想打造执行力的文化,而是将企业里面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每一个需要落地的动作,你去把它落地了,把它执行了。久而久之,你企业里面就一定会养成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 s3 I6 ~0 N; y( H" r4 ^& x
你想重塑一个信任的文化,那你就要将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管理团队和员工之间,公司和员工之间每一个口头的、书面的这种契约,严格地去执行,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在企业里面重塑一个信任的文化。
6 l3 x" K, a* g: @很多企业里面的绩效考核为什么推不下去?因为员工不信任,员工认为你在克扣他们的工资,企业高管和老板认为员工只做了这么多事,好像报上的数据都是假数据……这是一种相互不信任的关系。
+ K( n. v/ ?- o1 k2 r8 ~2 |( |5 V所以,在企业里面要想做到重塑企业的文化,就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制度,其实这个也是我讲的企业文化三个层次里面的第二个层次。
3、持续、长久的去落实。
很多企业创办了很多年,要么就很着急,拿一个口号、拿一个横幅、拿一句话来试图改变员工的思想,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里面推行这样或那样的学习活动月。学习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哲学管理理念、学习海尔张瑞敏首席的管理理念……我并不是反对做这些动作,我认为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其实,企业真正的要学的是自己,就在企业内部。
. [1 I% m2 @+ x9 _- F0 S, h4 h
怎么学?就是每天每天持续的按标准、规范、流程去做当下的工作。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要懂得反反复复、持续不断的坚持的去做一件事,你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千百万次重复的去做,那就是变成了不简单。
% Y" {$ M" h3 E& |不要试图去用一个口号、一个理念去重塑好企业的文化。应该是通过千百个大家都在持续在做,坚持在做的动作,去重塑企业的文化,只有持续的去做,才能够形成,不能够持续的、长久的去做的动作,一定不是重塑企业文化最好的动作。
结语
& V' ~$ [ t4 r B
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不可名状的东西,它直接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做事方式上,企业要懂得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重塑企业文化的过程当中,不要错把口号当文化,也不要试图通过统一思想来管理行动,更不要把精神层面的文化当成企业文化的全部。而是要通过统一行动来塑造思想,用机制、制度的建立做保障,并持续、长久的去落实。久而久之,企业将形成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