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039|回复: 3

    从“战狼”看海外人员安全风险防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8 05: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从“战狼”看海外人员安全风险防范( }; B! o  t) W
    2017-08-07 ; l' D# P1 G# E& H9 {# G5 F

    : M/ {5 Z6 ~1 L: m- S
    前几天,我去看了《战狼2》,颇受触动,也一直想写点什么。
    1 b5 U4 E/ [; l3 d: e! R7 j
    《战狼2》取材也门撤侨真实事件,讲述了脱下军装的特种兵冷锋,为了寻找女朋友龙小云被害的真相来到了非洲,不料被卷入了当地的一场叛乱之中。军人的天职促发他主动开展了一场救援中非同胞的感人故事。
    " d4 U0 Q/ {9 r: Z
    据媒体报道,8月7日凌晨,即《战狼2》上映第12天后,票房达到31.6亿元,成为中国影史最快过30亿影片。

    9 w8 X/ ]7 s! u: K9 k: X- _
    这当然是令人拍手称好的事情,难得中国有一部电影也能叫板美国大片了。
    ' y$ G3 U/ @" B/ x& K1 N$ d
    不过,当我们在为这部影片表达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叫好狂欢时,是否也好奇现实中中国企业员工在海外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 N/ B3 l( P1 p1 ?& {
    显然,他们不会有吴京饰演的超能英雄“冷锋”冒险拼死营救,也不会凑巧有吴刚饰演的老兵何建国在厂子旁设置保护网,怎么办?
    % X* v. h" K: ^# u+ h0 U& g
    * N. n# I+ L3 \4 h
    8 r! u% o% s* @3 \
      H( n. Q, l3 J% T( k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容易,而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员工远在异国他乡,很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8 @8 G. ^1 j7 Q1 [( p- \$ u) t
    看到这里,我真心为在非洲那些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国家工作的中国员工捏一把汗。
    3 ]8 |+ k$ |! g: ~% I
    可能很多人以为这只是电影,现实中中国企业员工在海外没有那么凶险,那就大错特错了!

    防范海外安全风险(员工篇)

    1. 结合个人情况,在出国前认真思考出国这一决定是否可行。有的地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有的国家、地区存在一定的风险,要谨慎决定。
    2. 充分了解你要去的地方,如国家环境,生活环境及他们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7 i9 S* ?& G2 Z
    3. 务必签署合法的、规范的劳工合同,要清楚的了解工资多少,工资的发放体制,休假制度及员工福利制度等相关信息。6 q' d7 h/ C" w& Z, I! h
    4. 出国前依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注射相应的疫苗,提高个人健康安全意识。(如去非洲工作的员工,一定要做好预防非洲疾病(疟疾,霍乱等)的准备,多带些相关药物,尽量做好防护工作,工作时多穿长袖)。
    # r, s. {, V% A
    5. 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护照等相关重要证件及文件。
    & ~. M0 ]. d# g5 V% m- C: i: J8 q9 Z
    6. 自主自觉地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一是可以更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二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 N0 _- r8 b) D
    7. 过海关时,严格遵守各国海关的注意事项,不要携带一些不符合海关规定的物品,注意对外影响,以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I. k" D1 O7 V8 C  H
    8. 长期备有重要的联系人电话及所在国家的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地址、电话号码,有事能及时联系沟通。与国内的亲友保持联系,定期报平安。
    ; ]5 [0 N$ ?/ i# g3 j1 \/ k- l1 o; }
    9. 不要携带大量的现金,尽可能的使用银行卡、支票等支付工具。万一遇到抢劫事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
    9 P+ M7 ?4 l$ r

    . {$ A0 b5 e; v8 w3 T+ Q: I6 I* x
    如果真的不幸遭遇恐怖袭击或者被绑架,我们应如何自救?
    • 遇到恐怖袭击时,第一要作的就是冷静,因为人在慌乱的情况下,不能做出正确的环境判断。尽可能保持冷静和观察、思考能力,反复强化自己的记忆。
    • 尽量不要反抗,只要绑架者不是恐怖分子,一般不会轻易伤害性命,如果进行反抗,反而可能导致对方采取极端行动。
    • 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以所在地区为准)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 要尽量观察劫持者的特征,为获救或日后案件侦破获得线索。
    • 遇到枪击时,寻找恰当的掩蔽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如墙体、立柱、大树干及汽车前部发动机和轮胎等。
    • 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时,快速跑开并迅速躲避,如果无法跑开的话,联合他人,奋力反抗。
    • 在报警时,要保持镇静,不要因为恐慌而影响了正常的判断。要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如地点、事件、嫌疑人的情况等。
    • 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不要起立观察情况等动作,·警方到来时,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 E! u+ }- ~7 }: B" x2 a+ _
      ; y4 U+ h# i4 |- v

    防范海外安全风险(企业篇)

    1. 树立风险和责任意识。企业要把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员工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以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 增强中国赴海外劳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对即将要派遣海外的员工进行全面及详细的安全培训,如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危险发生时该如何自救等并进行考核。
    3.其次要加大对这些劳务人员的安全投入。一方面要加大针对个人的安全投入,如缴纳保险金、提高工资待遇等。另一方面,还要加大针对工作单位的安全投入,如施工现场营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修筑高墙和铁丝网等。
    4.驻外企业要加强自身安保建设。企业在基于当地治安、文化、宗教、族群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包括安全教育与培训等一整套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机制。并不断进行完善,使之实用性更强。
    5.企业应与所在国家的中国驻外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发生重大事件或有相关疑问要及时向我国驻外使(领)馆汇报及请示。尤其是发生绑架事件后,要第一时间与使(领)馆沟通,与当地政府协调,也要加强对员工的保护和管理,安定员工的心情,防止恐怖情绪的蔓延
    6. 加强与当地警方的联系,如遇突发情况,一旦发生员工遭绑架事件,企业应尽量利用与当地各种势力的关系,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在非洲有些地区,由酋长等在地方有影响力的人物出面,有时比警方直接出面效果要好。
    7. 严格筛选外派的员工。筛选一些政治素质较高、业务素质过硬、个人道德品质较好的员工赴海外工作,避免因为个人问题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 u  Y) d$ j" M& ~8 i' K6 z9 a
    8.注重与当地政府、宗教与族群的沟通,融入当地生活,与当地政府、警方、社团和地方势力(如酋长等)保持密切联系,尽量不卷入当地政治争端或族群纠纷,平时则密切关注当地政治动向并避免人员单独外出。
    9.积极推行属地化策略。招募和培训当地员工,注重与当地政府、宗教、族群的沟通,融入当地社会;诚信经营,力所能及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或公益事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有利于化解安全风险
    10. 重视该企业的宣传与当地的较量。加强与所在国家政府、工会组织等一些相关的社会团体和当地媒体的沟通。宣传企业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获得当地各界的支持,避免负面影响。

    防范海外安全风险(政府篇)

    •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
    • 及时发布有关信息,重要信息随时向有关企业通报
    • 经常和所在国的中国企业保持沟通与联系,定期推出一些与海外工作及生活相关的培训会议,提高当地中国企业及务工人员的安全常识和信息储备。
    • 在自然危害、恐怖袭击等安全事件发生之时,及时了解情况,快速响应,伸出援助之手。

      6 H! Z$ v3 a0 G9 f0 z8 t4 j

      8 ]- z9 `: L: A) J: f! U
      7 p2 N) S7 E3 N+ ?9 i

    " L9 F9 a* j( ], j3 Z* ~1 q
    这其中,驻外中资机构远离祖国和企业总部,我国驻外使领馆就成为他们最大的依靠。使领馆加强对中资机构的安保指导,就会及时化解安全风险。
    : w9 S- b  N- I4 d! d3 t
    但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全球有250个使领馆,91个领事机构。但在“走出去”人员密集的非洲地区,仅设有49个使馆、8个领事机构。我国驻外领事机构平均每名领事官员要服务19万多名本国公民。所以应加大较易出现安全问题所在地区的驻外使领馆设置

    + w# L. e) g+ d' v( i/ [
    此外,目前中国涉外法律虽然在公民海外保护上有规定,但内容不系统,还面临着一些国际公约、条约上的法律障碍,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司法保障体系
    & c1 l& p: k6 E
    如出台“中国海外公民安全法”,从法律上明确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保护的内容及方式,包括在需要国内政府协调或舰船、飞机出动时,明确各方权责,尽快实施救援。

    5 l, u4 O1 T& y" J6 S2 [, Z
    资料链接1:我国有关海外安全风险管控的文件政策
    • 为指导“走出去”企业提高境外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商务部2012年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该指南全面介绍了企业境外安全风险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流程,重点关注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兼顾企业海外业务中常见的经营风险,旨在指导企业科学建立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规避、控制、转移和分散风险。
    • 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
    •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 3月28日,《中国石油员工海外旅行安全指南》一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石油海外员工的人身安全又多了一道安全屏障。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海外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安全和健康问题,为国际业务单位推广落实集团公司社会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实用教程,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了解国际旅行安全常识和高风险国家社会安全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Q8 V/ K* P. U2 P7 a

    ' ^5 j1 K- C* q  D4 i, C
    资料链接2: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境外遇袭事件回顾
    2013年1月12日,中铁十八局4名中方员工在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附近遭绑架。后经各方努力,四人全部获救。除一名中国员工在劫持事件中腿部受伤外,其余人员身体状况良好。并于1月24日搭乘专机返回中国。1 C$ U4 i7 N1 ~* b: D" B
    2012年1月31日,天津水泥设计院建设项目25名中国工人被埃及的贝因都人扣留,后获释。$ C6 F4 k4 H& g& T( _6 O( i
    2012年1月28日,中国中水电公司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的工地被反政府武装劫持,后获救。
    0 s0 N- D8 e" a% Y: M$ g
    2011年10月3日,一名中国石油工人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被身份不明的枪手杀害,另有一人受伤。
    2011年6月,哥伦比亚左翼游击队绑架了中国中化集团下属哥伦比亚Emerald公司4名中国员工,一年后,被绑架的4名中国石油工人获释。
    2011年2月23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利比亚相关工程项目在当地乱局中遭受冲击。虽无人员伤亡,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2010年5月16日,2名中国石油工人被也门分离主义分子绑架,后获救。
    2010年1月16日,中国一家筑路工程公司2名中国工程师在阿富汗被绑架,后获救。
    2008年10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9名工作人员在苏丹被武装分子绑架,几天后5人遇害,4人获救。
    2008年4月26日,中国的一家矿业企业7名中国员工和一名印尼人在印尼遭歹徒劫持,后获救。
    2007年4月24日,埃塞俄比亚约200名武装分子突袭了中石化下属中原油田勘探局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南部索马里州的工地,当时工地上约有37名中国人和超过120名当地工人。这次袭击造成9名中国工人丧生,65名当地工人被杀,另有7名中国工人被掳走,最终获救。
    2007年1月25日,一家中资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南部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9名中方员工失踪。经多方营救,2月4日,9名被挟持中国员工平安获救。
    2007年1月5日,5名中国工人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遭到武装分子绑架。1月17日,5名中国工人安全获救。
    2006年2月15日,2名中国工程师、1名中国司机以及1名巴基斯坦人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遭枪杀身亡。
    2004年10月9日,两名在巴基斯坦从事水利工程的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被绑架。其中一名工程师王鹏遇难,另一名工程师王恩德被巴军方解救。
    2004年6月10日,中国援建阿富汗的一个建筑工地遭到一伙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10名中国工人死亡,6人受伤。
    2004年3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辽河油田筑路公司苏丹项目部2名机师在苏丹遭暴徒杀害。
    来源:金蜜蜂

    % r, c$ x. n2 F0 ?, I4 R. u2 I& h5 ^+ S) g5 X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2 收起 理由
    KUNYUANHUA + 1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主题

    91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72
    发表于 8-8 1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经验,值得高度重视。以质量人的视角来识别、管控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40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3505
    发表于 8-8 14: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 2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资企业走出去,风险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