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43|回复: 0

    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的企业老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26 2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的企业老板原创 2017-07-26 张应春 朗欧企管: f4 V6 d3 K( ~

    & l1 l+ O: W' O( x2 [* t
    2 o9 ~+ N# p& q0 [1 r
    老板
    导读:中国中小私企的老板,尤其是制造型企业,大多数的老板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个“风口”上,加上自己的胆识和经验而成功的。中小私企老板的成长历程和背景,决定了他们本身的职业化素质并不是很高。
    " v3 X0 V  T+ k/ S/ Z  j
    当然,这些老板成功了肯定有其成功之处,比如有的老板非常勤奋,有的老板非常聪明,有的老板则有过人的胆识、经验,但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修养的短板,包括知识修养和境界修养,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合不合适或者正不正确。
    3 p; z( W6 E% X4 m& y& ]2 J
    这个短板,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越趋凸显。
    我不止听到一个老板跟我抱怨:“现如今,老板不是人做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
    + Q8 t: F( ?" s6 W0 o
    企业原有的管理、经营模式似乎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体现出来的就是“人难管、事难控,企业越大反而不赚钱”。

    , w6 x9 W/ b4 ?+ K# M
    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要继续发展的话,似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所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并不好收拾,不打算继续发展,于心又不忍,毕竟企业从创立初期发展了几十年,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在里面。作为中国第一代“50、60、70后”的民营企业家,一时间,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成为了他们的一个缩影。
    1.耗不起
    中小私企老板在身份之苦,孤独之苦,管理之苦的过程中修炼自己。“从白手起家到发展成颇具规模的企业的过程中,一直采取的是补漏式管理”。这是昆明一个企业老板给我讲的原话。很多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家没有管理经营的系统思维和系统实践,很多人都没有计划到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能够做到今天这个规模。
      V. C+ N- {! p
    我则形象地称之为“哈慈五行针”式管理,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它当年的广告语是“哈慈五行针,哪儿疼针哪儿”。

    * b  K! i; F  a1 G
    这一点特别是50、60、70后的这一代企业家体会最为深刻。在管理上、在经营上总是遇到问题了才去解决,没有系统的机制性的去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同样的问题总会周期性地出现。

    ) j! [" u, D1 O
    企业在粗放式发展,野蛮式增长的时代,在高毛利、低风险的年代,靠着快速发展这件漂亮的个外衣掩盖了许多实际的问题。但时过境迁,在中国制造步入寒冬的时候,在各方面形势有压力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则“四处取经”“到处求医”,最后反而让自己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跟风病:
    当实体遇到压力的时候,我们出去学习,发现到处都是互联网,都在打造平台,都是在做联盟,都在讲跨界,都在讲投融资,都在讲打造生态……

    & `' O) F, D) G! n! e3 f
    于是乎,大家都去找“风口”,做服装的老板跑去打造供应链平台、做定制平台、营销平台;做门窗的老板跑去做无人机;做五金的老板跑去做自动化设备;做鞋子的老板也跑去做个基金……都认为除了自己的这个行业红海,其它的都是蓝海。

    9 R4 z( k* z! ^0 u& a
    这些企业家讲起O2O、C2M、F2C、工业4.0等都是一套一套的,但其实自己工厂的内部管理连海尔当年的OEC都没有推行下去。
    2 q* R: L1 l5 [3 V  A# L1 ^# A
    结果是“风口”没找到,就倒在了找风口的路上,要不就是找到了风口,但是发现风口前站满了人……
    (2)模式病:
    我们总试图去外面找一些好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所以,各种“让你快速成功”、“十倍利润增长”、“听三天课,回去每月只需上三天班就能管好企业”……类似这样的培训课程现场,到处是企业家的身影。

    ) \$ u( O" r) Y0 C
    其实,从知识面来讲,很多企业家的综合培训能力绝不会比专业的培训师差。但是,我们总想找出一套模式,寄希望它能够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我们总想找出一套模式,能让自己一劳永逸,最后发现所谓的模式只是“雾里看花、竹篮打水”。
    (3)守成病:
    很多人一直生活在成功的路上,而疲于搞发展、创新。马云说,一个成功的人不愿意改变昨天成功的模式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1 M+ e( D" [( m; b. u  W# m
    从阿里巴巴的创业到成功,马云出色地完成了一个B2B领航人的角色,然而,在其将视线转向C2C,欲以一个亿打造淘宝网的时候,内部反对声一片,很多老员工认为,阿里巴巴B2B刚刚存活,现在却要转向与C2C巨头eBay竞争,这无异于以卵击石,eBay当时的市值是800亿美元左右,而阿里巴巴当时还不足1亿人民币,直到开发布会前2个小时,还有人找马云谈话,反对他的这个决定。

    0 H8 b) O9 T. ~. p% S. i
    但是,马云看到了C2C的“钱”途,下定决心要打造淘宝网,最终,马云带领淘宝将eBay一步步赶出了中国市场,打败了这个C2C王者。

    # C3 w* v0 }! ~1 S4 V
    的确,当时的阿里巴巴在B2B市场上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如果马云跟很多反对者一样守着B2B市场成功的“一亩三分地”,不去探索、尝试更好的经营模式的话,就没有今天更辉煌的阿里巴巴,也许就没有今天的BAT一说,也许叫BJT、BET……

    0 M3 Q( h7 t7 \- m# n
    在我们制造型企业,又何尝不存在一些“守成”的人。比如,有些老板仍然固守旧有的状态和模式,习惯于“等、靠、要”,不去进行管理的升级和经营的变革,还是用老一套办法来管理员工、经营企业,简单地认为只要企业当下还能盈利,其他的问题都无伤大雅。把企业弄得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整个企业就失去了活力,没有了成长性,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企业、大企业往往竞争不过新创企业的原因所在。
    : N7 q3 B5 J0 {% R1 {7 n, d- p
    企业从创办到发展成颇具规模,一代企业家取得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原始积累,他们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守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传统的留恋与看护,而是对传统精髓的守成。
    / W  j1 B8 O) k3 S
    所以,企业老板不要禁锢于昨天取得的一点点成功,当下时代,企业要发展,更需要创新,当然创新也并非全盘否定过往企业发展形成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而是对传统理念在继承下的发展与缔造。
    2.放不下
    当我们的企业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多企业老板也想过,自己的原始积累也够了,这么些年,企业的盈利、自己的小家、甚至整个家族三代都不会为经济上的问题而发愁了。现在还要做得这么辛苦,这么大压力,是不是干脆放下不做了?将企业关掉还好过。
    / m# G( l' q: J% x6 M* B
    但事实上真的关得掉吗?一个企业关系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还是整个供应链,关于产品的整条线的问题。那么多的土地、厂房、设备又怎么出手呢?卖不了好价钱,贱卖又不值得,就算真的下定决心将企业关掉,做好清算,去工商注销整个流程都没有那么容易。

    0 o! r9 D9 a+ \  `' k
    再想想,那是不是可以被收购?如果企业做得好,也不会想着被收购,如果做得不好,被收购也不会有多高的价值,一样不会甘心。
    3 F. O& h/ m4 y& j; D
    有些老板认为把企业做成上市企业,做成公众企业,那样就可以解放了。但事实上,上市前需要做大量的、长周期的工作,并且需要较高的规范性成本。

    # E- I( X3 B, K/ A$ @
    企业市场化、资本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我们不能以“解放自己”作为上市的目的。就算上市,也还是放不下,因为上市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只是经营的一个过程,并非是一个终极目标。
    0 m' ]$ Z# @& @3 L$ O' c, l* r
    “那我找个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可以吧?”无数的案例证明,我们中小私企在这一块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找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
      e" g5 O9 p) e4 @% z. O, V! z
    “那我传给我的子女吧”,但是,儿女在上高中、大学时就送出国门了,文化、地域的不同和所接触的社会面不一样,可能完全没有兴趣来接这个班。我们有些父母也不忍心让子女继续做制造业,就算子女来接班,作为一代企业主也得好好地辅导,不然企业里的那些“老臣子”,企业之前的管理方式都会成为子女接班的障碍。

    ; Y4 P4 B( A3 f# z% d4 y
    在我咨询辅导的企业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企业老板跟我合作的时候就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子女培养出来,所以,近两年,内地包括浙江一些原来不怎么注重管理的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主动找我们朗欧进行咨询辅导。
    ! R$ ~. J( a+ w$ B) L
    分析下来,好像我们想轻易的放下,似乎变得不可能了。
    3.舍不得
    我的好朋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探讨性的话题:做企业究竟是“养猪”还是养“孩子”?这个话题在社会上和网络上引起了激烈讨论和争论。

    1 f3 [2 y" B! c( U8 h2 N- s
    显而易见,“养猪”就是养肥了就卖掉,而“养孩子”呢?就要照顾一辈子,并且精心呵护,百般照顾。
    $ Z: u4 i/ V, k5 X2 r1 F2 O
    很巧的是,在吴晓波老师的助缘下,在同一年,朗欧与一个养万头奶牛的牧场达成了咨询合作,这是朗欧唯一一个非制造业的咨询项目,就是河北康宏牧业。

    + o$ x" l6 q8 q5 |. _: y5 [+ r5 D
    当奶牛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做企业应当是“养奶牛”,养奶牛的目的是什么?产奶,这个奶就相当于我们做企业的目的一样,需要盈利。当奶牛不产奶的时候呢?也可以将不产奶的牛卖掉,再养产奶的牛。一样需要精心呵护,虽然不产奶的牛卖掉了,但是还得继续养。
    6 q5 p, O' ]8 C( z. c5 S" C
    相当于是企业里面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客户升级、团队升级。但我想,还不会随便将牧场卖掉,这个我也从这个牧场创始人――徐晓波董事长和姜克宏总经理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 }0 W- \. H: Q0 f) R
    其实我们创办企业,是我们奋斗几十年的一个结晶,企业早已经变成了一个情感的载体,要是一下子企业没有了,从对企业这个载体上来讲,我们企业家还是舍不得的。
    " Y& o( D+ S' S7 x" y
    再者,这个企业里有几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这个团队里面又有很多人是跟老板成长起来的,在企业里服务了这么多年,如果企业没有了,好像面对这些人,情感上,老板也会有些舍不得。

    3 c9 w$ U+ M9 h* z3 v9 g( Q& _
    就算一切都舍得,当放下企业以后,虽然可以环游世界,可以好好地过着退休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真的就过得充实有意义吗?朋友圈的关系还有原来那么紧密吗?答案是否定的。
    . R& a, W6 S' G( }
    我曾经咨询服务的一个企业是一家从别人手上收购过来的企业,原来的企业主把企业卖掉以后,生活实在太闲了,又回到自己卖掉的企业里面做业务和市场扩展的工作。
    9 w. V4 @& k* c3 o
    所以,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工作需求上都注定着我们企业老板的舍不得。
    结语
    4 P( k& v4 Z4 H* m! O, d4 t
    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是50、60、70后这一代企业家内心世界的焦虑,外在的体现则是产业的焦虑,知识的焦虑,资本的焦虑。
    . N2 A1 P9 [6 j4 o! {$ `. S. |
    如何突围,是我们企业家必须要思考,要用智慧去化解的事情。我认为管理精细化的升级是首先要考虑的方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且管理改善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只有改善空间大与小的问题而已。

    9 G, d& i% c' L

    ' l2 x, t3 l6 J( t& v" g
    0 z8 r1 f, N3 b; A8 U"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