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 j, K3 P/ i6 u/ p% Q 1、尽管您认为我是“假感谢”,但我还是要感谢您的回复!不但感谢您,我也从心底里感谢每一个参与讨论的老师。正是包括您在内的所有参与人员的不断提问、回答、质疑、再回答......,我们的认识才能够一步步深化;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a3 ]1 W: l$ |; y, S+ q
2、尽管您认为“这根本不需要商榷”,但我还是要与您“商榷”,因为您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却并不能以理服人。帽子太多。. l0 N0 r; Y' K
3、我与您观点的主要分歧:您认为先有8.2、再有8.3、然后有8.1,但我认为并不尽然。有些服务型组织,与顾客沟通、确定顾客服务要求、提供服务这些过程往往衔接紧密,“运行”策划是先于“8.2”进行的。例如:您到餐厅用餐时,您是“顾客”,服务员“与顾客沟通”记录下您点的菜之后,餐厅会接下来“运行策划”、然后才给您炒菜、上菜吗?
& z, E8 v7 [6 i- Q. ] 4、关于您说的,如果是先8.1、再8.2、然后8.3的情形,8.1的“输入”从哪里来的问题,本人摘录某公司质量手册的片段作为回答: ......8.1运行的策划(MP3)过程分析:
' p. l& N6 q, Z2 j输入源:战略管理策划、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策划;
" G% q( [2 K) W0 S输 入: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质量目标、过程管控方法;
# H5 x+ g9 P/ `* h7 M输 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实现过程、过程运行准则、过程检验准则、过程运行的资源需求、生产工艺需求;# R. k( P' A( `9 G& k
接收方:产品和服务运行各相关过程。, O- s: ?% n; \
8.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和评审(COP1)过程分析:
, e5 q, ]" A/ S& P; ` p _输入源:运行的策划(MP3);4 [0 W5 J5 C- L2 ~0 p3 r; o
输 入:市场需求信息、顾客群、顾客要求;
/ L) a. r1 f' p1 u1 ~0 D输 出:产品和服务要求、顾客订单需求;
$ F1 p6 [3 s4 o9 |- i4 C5 S; K$ A接收方:采购过程、量产制造过程。! v4 [: ~8 j: e* n* g
......
9 `* J$ s4 \; P8 U# `0 p 5、您似乎把8.1应该位于8.2、8.3之后进行看得太绝对,由此断定8.1策划的对象不包括8.2、8.3。但问题是,只要在实际中能够找到一个案例证明8.1可以在8.2、8.3之前进行,您的这种观点就有漏洞。
" K, A" q6 K m. P6 `0 R- q6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