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F6 C9 t& G+ ]. X4 ^
当你打算将一台设备投入使用时,如在下面几种情形下,怎么来判断设备已准备就绪,可以使用了?
4 H* y& ^2 ~% ^7 L4 c
3 @1 o# F0 ~; l$ e5 L* n: ]( o
" e# I& |1 P$ S4 f! R7 U
0 d# G2 l2 F [/ q3 v; Z★ 例行启动工艺泵,如从在线运行泵切换到备用泵运行
★ 把物料输送到与之前不同的贮罐或其它工艺容器中
★ 向因维修而停用过的管道系统输入物料
★ 启动经过改造的设备(工厂的变更管理程序和开车前安全审查程序应对此有所规定)
你还可以想到工厂里的许多其它例子。无论何时,当你要向未在使用状态中的设备输送物料和传送能量时,需要确定该设备是否已经准备好:设备的所有部件是否已经安装到位且安装正确?有没有部件缺失?是否所有应打开的阀门都已打开,应该关闭的阀门都已关闭?是否其它设备都已准备就绪随时可投入使用?
3 I h* K# T+ _) P! ? o
. x# X5 c6 T2 p; C0 A0 O
8 S+ |1 p& e S! o m& Q4 o你知道吗?
- o- a# `' y5 f$ l7 t$ d7 h5 Z英国北海的阿尔法石油钻井平台灾难事件(1988年7月,165人死亡)有许多原因,而轻质碳氢化合物冷凝液在操作人员重启某工艺泵时发生泄漏是事故的原因之一,见右图。这台泵出口的安全阀因维修而被拆卸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没有紧固安装好的盲板。操作人员对此并不知情,即使在泵的现场附近,这段管道也不容易被观察到。
一家公司近期发布报告指出,他们所研究的工厂设备泄漏事故,几乎有一半与操作行为有关。这类事故大多是在工艺设备安装装配出了问题的情况下,输入物料或能量而发生的。设备泄漏的几种常见因素包括:
★ 管理层没有设定预期和目标
★ 设备的安装设置没有正式地纳入操作人员的培训中
★ 对于操作程序和交接班沟通,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始终如一的模式
★ 没有遵循针对复杂设备安装而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
你能做什么?
★ 当你在工厂里改变某台设备的状态时(如启动、停止、打开、关闭、增加、减少等),要知道物料和能量来自哪里,它们会被送到何处,当改变设备的状态时,它们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 在改变设备的状态前,要完成对系统的现场评估。要确保系统中的所有部件安装正确、每一个部件都处在正确的位置上(如打开、关闭、接通、断开等)。
★ 当设备经过维修或拆卸之后,在重新投入使用时,要尤其小心。要确保设备已经重新正确安装、所有的临时隔离装置(如盲板等)已经被清除、所有的阀门都处在正确的位置上。
★ 在工作中给自己设置目标,如设备设置零失误和管线沿线检查无事故等,同时鼓励你的同事也这么做!
在改变设备运行状态前,操作人员要沿着管线仔细检查,完成对系统的现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