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G5 I. C) Y
“一定要明确,我们今天确定取消和下放这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绝不代表政府责任的减轻,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政府的责任更重了!”李克强总理在6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4 ?8 |! Q+ T& u' M/ `0 T当天会议决定,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对19类产品取消生产许可,对部分产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实行强制性认证,将8类产品的许可权限下放给地方质检部门;同时授权质检总局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试点简化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k6 i; r5 E, N
李克强说:“凡是取消、下放的事项,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本次改革既给企业‘松绑’,更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
, ?2 B5 I" k: }, X# U7 _
8 t$ q& n( Q2 {* ~) {# b连饲料要喂多大的猪都设定了不同的标准
8 b4 X0 C. z# v. ^一天前的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以基层考察时听到的企业呼声举例,说明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T! B. o2 e' |! [- z6 B$ N“一家生产猪饲料的企业告诉我,他们已经拿到了饲料生产许可证,但还有部门来检查,问这个饲料是喂大猪的、喂小猪的还是喂乳猪的?连饲料要喂多大的猪都设定了不同的标准,而且还要求企业提交工艺和配方!”讲到这里,总理加重语气责问道,“政府要配方干什么?这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啊!”
% [' i, ^ \" I
他在6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接着谈到一起工业生产许可的事例:一家电器企业反映,他们生产的“大冰箱”和“小冰箱”,生产工艺和材料没有本质差别,但却要申请两个不同的许可证或者强制认证,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
, O) t3 |2 D1 P
“这样的情况,我是屡‘听’不鲜啊!”李克强说,“我们发展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生产经营领域许可证多、涉及部门也多。这些重重叠叠的‘许可’,不仅让企业不堪重负,也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 I( E* G$ c! |1 }+ W4 q他强调,必须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审批程序,并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促进“中国制造”品质升级。
: `6 ?2 j2 E' |4 I7 l
今年要压减50%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6 Y% s: @$ Q. [0 i! j1 K
短短半年多时间,李克强已经三次部署工业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等相关事宜。去年11月,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地方深化“放管服”改革座谈会时,肯定江苏省宿迁市与质检总局等中央部门合作,大幅压减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的改革试点。他要求,要进一步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继续加大放权力度,全面清理各种行业准入证、生产许可证和职业资格证。
2 t* E2 y6 E7 Y3 i6 n
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推进“放管服”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要求“今年要再压减50%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天后,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简化审批程序。
& o) h2 y9 q8 O; ]* j) m
李克强表示,经过多轮改革特别是2015年以来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已经从最初的487类缩减到目前的60类,许可前置条件大幅度取消。
9 G' v: T- J& N( C2 k/ ~
“但掰开来看,这60多个大类里面还套着一些小类,小类里面还有单元,单元里面还有品种,林林总总有近千个。而且多个部门还存在高度重复许可的问题。”总理说。
* L/ g- w; {/ E6 J8 k, r4 M
而在本次会议调整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将由60类减至38类。李克强特别强调,本次改革中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实行的“强制性认证”,必须严格规范,决不能搞成“变相许可”。
2 T$ U( h- Z; i$ b6 O各部门都要“举一反三”,切实转变管理方式
: K1 f: J) W( ~ n( N# E李克强要求,本次改革涉及的产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稳妥有序推进。要充分研究行业标准等具体衔接问题,确保真正为企业减轻负担,从而更好保障就业。
* o0 z. H( A X8 `9 h' k k$ W5 F: E
“我们今天研究的虽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改革,但各部门都要‘举一反三’,在各个领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李克强最后强调,“一定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企业轻装上阵、营造更便捷的环境,助力中国产品和中国经济跃上中高端。”(王念兹)
9 U" b A( B! r+ X ], E1 |1 I
- A1 `% v- W# d' j( z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