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19|回复: 0

涨点姿势:注意安全领域常犯的概念错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1 19: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涨点姿势:注意安全领域常犯的概念错误* Z$ w2 l. X# c/ C( i# }" O+ H
原创 2017-06-09 作者:王亮
  v& s. a' @5 [
1
公司不能能自称“我司”

  j! Y/ q5 A+ q* F* Y% c9 W# e' ~2 V

经常有企业向政府机关行文,自称“我司”,说“我司”将如何如何按照要求做好安全工作。
( V8 p. W  o- q# f3 _4 C" W5 w

乍一看,还以为是国务院某部的某个司在发文件呢。套用牙牙学语小朋友的话,那可真是“吓死我一跳”!

其实,“公司”一词不可拆分。“公”的意思是公共,表示参与者不止一个。“司”是掌控、驾驭的意思,例如“司机”就是掌控机器的人(后来主要指驾驭汽车的人),司炉工就是掌控锅炉的,司索工就是掌控绳索的。“公”、“司”合在一起,表示多人共同掌控的一个团体,就是合伙经营管理的意思。

当然以上只是“公司”一词的词源,在现代汉语里,“公司”是专用法律术语,有其精确的含义。

把公司自称为“我司”,就好比训练中心的人自称“我心”,工业基地的人自称“我地”一样,实在有点不伦不类。

不该省的就不省,多写一个汉字没关系,自称“我公司”挺顺的。


$ u, k1 M$ N* D$ ~2 n# N* E1 a8 P1 p0 t9 u, Q6 ?4 y
2
“法人”是不能抓起来的


9 W/ T" @7 u6 B

发生大事故,领导发出强烈指示:“把法人抓起来控制住!”
$ Z+ S& Y9 Y: H) ^

这有点贻笑大方了!“法人”是一个组织,可以是某一个企事业单位,却不是真正的“人”,那是抓不住的。

在法律上,我们把社会组织人格化,视同为自然人一样,可以独立承担民商法律责任,可以作为原告和被告。这样的“人”,因为只有法律上的意义,所以叫做“法人”。

法人组织的代表人,叫做“法定代表人”,有时候也俗称“法人代表”。

领导显然将“法人”误以为 “法定代表人”了。这个错误太低级,但很多领导就是不知道而屡屡口出妄言,甚至电视台和其他媒体也犯类似错误。无语!

3 O7 u2 T& O2 H+ u# o
7 }7 p+ E0 F- D4 D$ ?, p
, b0 P+ j3 {- P% ]5 M" c# W
3
别让“主体责任”乱了套
# ?  p' \; E9 N& ?# t) k( G8 q1 {

今年的安全生产与主题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什么是主体责任呢?
% A, E4 F" R9 o

最早的说法是:“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可见企业和政府都是“主体”,谓之“双主体”。既如此,要说落实主体责任的话,企业和政府都有主体责任。一个是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一个是监管主体的“主体责任”。

不过如今,所谓的“主体责任”,专指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两个概念乱了套,弄得那“有关领导”话也说不囫囵了。

怎么办呢?依我看,别说什么“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了,把“主体”这个词就专门赋予给企业算了。

“主体”的意思,在法律上指权利义务的承受者。企业对安全生产有法定的义务,说是“主体责任”,很合理。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监管的职权,但毕竟不是安全生产责任义务的主要承受者,只是监管而已,与“主体”好像不搭界。

将“监管”和“主体”合在一起,叫做“监管主体”,这词组意义不明,逻辑不通!


8 X) d) ?9 c- p# U8 X3 X" |- s' R  x1 ?& W8 S. m
4
“安全生产事故”口头说说就算了
% i5 V6 r" ?( j: ?

事故的发生,总是因为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所以也叫做“安全事故”。

涉及安全的领域有很多,如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相应地就有信息安全事故、政治安全事故。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就叫“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交通活动中的事故就叫“交通安全事故”。

所以,我们只能说“生产安全事故”,但不能说成“安全生产事故”,正如我们不能把“交通安全事故”说成“安全交通事故”一样。

不过“安全生产”这个词用得太多,所以很多人就爱说成“安全生产事故”。那也无妨,语言毕竟是一种习惯。不过在正式行文中还是说成“生产安全事故”比较好,毕竟这已经是一个法律术语了。

/ u$ d. b4 J0 _# r
, H3 n8 V$ w/ ~6 n, K, J% A
5
“亡人事故”的说法不规范
8 ^& W! ?. i5 U" Y4 ~* W3 W

很多人喜欢把死亡事故说成“亡人事故”。
: R2 i; N' Q( c5 ^

“亡”本意是隐匿不见,消失了,逃跑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亡”就是逃跑的意思。“亡羊补牢”的“亡”也是逃跑的意思。战争中统计伤亡人数,这个“亡”就包括被打散失踪的兵卒,不仅仅是被打死的。

“亡”后来引申为死亡,所以“亡人”虽然主要指逃命的人,但也可以指死者。一般将死去比较久的人叫做“亡人”。古代的寡妇喜欢自称“未亡人”,就是说自己还存在着没消失呢,老公则早就不见了。

把“死亡事故”说成“死人事故”倒是可以,不过感觉不够庄重;说成“亡人事故”就不太妥,容易被误解为发生了有人逃跑的事故。

况且国家标准对事故定级,有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没有“亡人事故”之一说。所以“亡人事故”的说法至少是不够规范的。


/ n& U. G, t5 k7 Y, Y1 V
6
“意外事故”不等于非责任事故
( |( N3 t' g- F( ]: m+ i# r

发生事故了,常有人向我念叨,说这是意外事故,不应该追究责任。

我说,事故就没有不意外的。如果事故的发生不是超乎人的预料,那就是故意了,故意让它发生的还能叫事故吗?

他的本意其实想说,这宗事故的发生不是人为错误导致的,是非责任事故。

非责任事故不能说成是意外事故,这个要注意了。

4 J; m( i4 s0 T" I' K8 Q
7
“安全隐患”就是“事故隐患”
6 w( R% C# X8 j* C3 i; }( |% s# B0 U

到底该叫“安全隐患”还是“事故隐患”?有人认为叫“安全隐患”不对,应该叫“事故隐患”,因为这词本来的意思,就是指存在发生事故的潜在风险和隐忧。
$ f5 e8 S. r" h6 H

我认同这个观点。不过现在说成“安全隐患”的也很多。究其根源,是因为“事故”也叫“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所谓的隐患,就是指“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这可以简称为“安全事故隐患”,并进一步简称为“安全隐患”或“事故隐患”。

因为说“安全隐患”的多了,而且正式行文也这么说,那就算了吧,习惯了就好,毕竟说成“安全隐患”也还过得去。


  W& j% \7 v5 l: a2 }; y
  U7 K* \: `) L" k

( L6 s' ]. K$ S+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4 0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