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11|回复: 3

资料 | 设备设施、各类工种操作规程,安全人赶紧收藏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0 2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资料 | 设备设施、各类工种操作规程,安全人赶紧收藏吧!; o* [8 I( r/ w; Y) x1 A# B9 B
2017-04-10* V' h) H8 M/ p
$ ^  X6 O7 M! E' s# _+ r
; q  A1 g4 _, a! V. \
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p  t5 F& h' A7 @
一、电焊、氧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 k- }  U0 h. u# k/ b0 ^. Q
( y: q. g) I9 s6 W! ~" d. i
(一)、电焊
1、应注意初、次级线,不可接错,输入电压必须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 ^/ X! Y4 c- [( F
2、次级抽头联接铜片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闸前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它部件应无松动或损坏。
& S" ~. f% h3 N$ E- v8 O
3、移动电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如焊接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 P- x& _+ b: [- t
4、严禁无证人员操作使用电焊机。
' U/ q. X: n7 x0 f0 o2 o; i
5、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严禁在下雨时室外操作。

' A5 V. G' C; }
(二)、氧焊、气割
1、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熟习有关安全技术要求,使用前应检查气管是否完好无损,无漏气,气压表使用正常。

  s: |; }9 B" P" ?3 Y4 N' v
2、气瓶要距离明火及易燃易爆物品不少于10m,避免在阳光下爆晒;点燃氧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调整火焰;结束后应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8 q; F$ k- P' X' \: X' q4 E
3、工作场所要通风良好,场内要有防护设施。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氧气自动泄掉,由专业技术人员修理。
+ s8 K5 G! T' \- r. O
4、气瓶要有瓶盖,减压器上要有安全阀,严禁沾染油污(油类与氧气接触会引起燃烧及爆炸);乙炔与氧气不能存放在一处,间距要在5m以上,气瓶要有防震胶圈,杜绝剧烈震动和碰撞。

  I  \1 d5 u7 I; n2 C) H2 T, i% P
5、氧气、乙炔管不得错接,在使用中若氧气管着火,不得用折弯软管的方法断气,应迅速关闭钢瓶氧气阀门,停止供给氧气。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闭焊(割)枪炬火阀,同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 p/ K% p& M2 J
6、割嘴发生堵塞,必须关闭气源,将气咀卸下疏通。
" c. U& U7 T) r6 p% K
7、不得将软管背在身体上操作;焊(割)枪中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处。

+ V9 M. w5 [7 j7 R4 {
8、工作前按规定调节氧气和乙炔压力,检查管路、接头、开关是否漏气。乙炔应有防止回火止逆阀。

8 K- _4 z5 h3 X" N2 V
9、氧气、乙炔容器应接规定安全距离稳定摆放。氧气及乙炔压力表应可靠完好显示正常并定期检定。
% b5 I$ k, R3 @  [* l
10、工作完成后或离开工作现场,应拧紧气瓶安全帽,将气管缠绕挂在室内干燥位置,减压阀与气压表应放在工具柜内,乙炔、氧气瓶分别放在指定地点,不得乱放。严格检查场内是否成在有危险火源,必须在经过检查确认无安全危险源后方能离开。

( a9 F! M+ E2 i' C! G+ H  _8 n二、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 [# C1 n5 g* i9 M5 Y
1、作业前,应该佩戴防噪音耳塞检查液压系统应无渗漏,液压油箱油量应充足,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各部螺栓应坚固,制动器灵敏可靠,灯光齐全符合使用要求。

% `  i! ]' C/ i& A6 s- Q! h
2、起步前,应先鸣号示意,将铲斗提升离地0.5米左右,用高速档行驶时,不得进行升降和翻转铲斗动作,严禁铲斗载人。
" C  N  F/ u: p" S
3、装砂石时,铲斗应用低速正面插入,防止铲斗单边受力,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向前推进。

* y6 j2 l, t9 w
4、松散不平的地方作业,可将铲斗臂放在浮动位置,使铲斗平稳推进,如推进阻力过大,可稍稍提升铲臂。

4 w* y/ @) K# a4 p; H
5、铲臂向上或向下动作到最大限度时,应速将操纵杆回到空档位置,防止在安全阀作用下发生噪音和引起故障。

# c; \8 k4 k3 M+ w  ?4 _& @
6、经常注意各仪表和指示信号的工作情况,内燃机及其他部位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 t5 g; ]8 E& C( h) V; Q
7、场内运行和作业时,注意行人走动及周围环境,翻转卸料时,要避免碰撞贮料仓。
2 F9 {) x0 B5 [' O. _! X
8、作业后,应将铲斗平放在地面上,将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器。
. G$ D0 l9 M  Q/ l9 f
三、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9 A9 G$ p" `6 n& ]* @0 q' S
1、在使用前必须检查贮油箱的油量是否加满,油管接头有无松动,以防漏气。

+ w: Y7 Q8 _1 X* L- F# G: S. s
2、根据试件的要求,更换需要的弹簧和指标板。
) X" G2 e; A7 a/ v& Q
3、转动手轮,将螺杆调节呈适当位置,如果试样过小,可加垫板。
/ Y' T4 m+ g/ d7 W5 d
4、校正指针零点。
3 o0 w0 z# x* |! d, T3 l
5、旋紧回油阀。

. |4 J. V* ~0 [9 H) U
6、手掀油泵,用力要均匀,加荷速度每秒不大于0.3Mpa,约相当于油泵每分钟20—25次往复。

- g  a9 Y4 h( h' _! O  L* F: i
7、如指针开始回退,继续加压,指针读数不再增加时,表示试件已完全破坏,达不到极限强度。这时将回油阀慢慢退出,使油罐内的油放回贮油箱内。

- i7 |5 {) D4 k* e1 Y( D9 Y9 B5 G  T
8、随动指针的读数,为该试件的极限强度,记录完毕将指针拨回零点。
( S+ ]3 }9 \* y& b+ M8 L0 y! E7 [
9、试验完毕后,立即切断电源。

7 c9 m  c8 i  Q7 H2 m四、机械设备拆除及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w' e9 l6 |8 j
为加强机械设备拆除、安装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安全规定,各单位应遵照执行:

' C$ X/ _; n) X
1、公司各单位在对大中型机械设备的拆除、安装及修理作业前,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由单位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逐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填写安全技术交底表,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在安全技术交底表上签字。
) k2 ]8 r+ F9 w' x3 W" u7 v
2、在技术复杂、情况较为特殊的机械设备安装、拆卸修理作业前,各单位必须制订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方案,并报经公司审批。

. m. p0 w9 _" Q7 h! ~, C
3、在机械设备的安装、拆除、搬迁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 J/ `) X& d. g( C
4、必须设有专人负责安全监督,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9 M  }( ]& ?2 I/ b3 k
5、严格审查租赁单位和有关人员的各种资质与起重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从源头消除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的危险因素。

0 |8 Z( F: G" U. }
6、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时需设置防护拦和作业走道等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9 T0 h! e3 V4 [/ O, F2 ~6 L
7、在吊装作业时,必须事先了解作业现场环境情况,作业现场地面土质必须能够可靠承载起重设备,防止起重设备塌陷和倾翻事故。起重设备在吊装机械设备部件时,起重臂和机械部件与周边高压电线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触电事故。

3 I, l" a3 z  y2 P1 u
8、在拆卸机械设备部件时,必须先将机械设备部件重物由起重机稳固后,方可进行机械设备部件的拆卸作业,并确认被拆卸的机械设备部件已完全与其它部件脱离后,才能进行吊装作业。正在进行吊装部件的下方严禁站人,避免物体打击。

, I7 S1 _) a! o2 B# [, m5 C  G
9、在安装机械设备进行机械设备部件吊装作业时,在起重机将机械设备部件重物吊装到位后,必须将机械设备部件连接牢固后,方可松脱起重机吊装钢丝绳。
% E8 [, N. S4 y1 `$ E
10、在进行设备安装、拆除作业前,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 {( I6 V  {1 u4 i7 r
11、使用气割设备时,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 F( j2 f7 h/ o' a. [* |5 ~2 ^
12、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保证人身安全。

9 B3 l7 Y; [3 t5 i; D' t; e
13、机械设备的拆除及安装作业应根据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做到不留安全死角和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

( m% R' `( z: f! F( t  O工种操作规程
% ]( N( D$ @% H' ~2 O# v* @# Q1 H, d一、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O9 A& X' e3 p/ t* q3 J
(一)、电焊工安全操作技术基本要求
5 N' ^- l4 j+ m) V; _/ y* v
l、电焊工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上岗;明火作业必须履行《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审批手续。
& ^  ?+ ^2 }$ i" e: R( r$ A
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3 P" D/ ^8 P& l9 ~& \
3、电焊机开关箱拉合时应戴于套侧向操作。
3 P' }/ M  p" {7 r4 Y" t+ D
4、电焊机二次侧必须有空载降压保护器或触电保护器。
- k! [6 ]( F. R: x' M) A
5、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9 c4 ^. G1 m4 \6 O0 V" j* z$ f
6、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 a' h- w( D! r/ q% j4 d
7、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前,必须把容器或管道清理干净,并将所有孔盖打开。

' r4 ~# u, R+ ]! R. H
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 V' v5 r" K' w2 q
9、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割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 S) P& g, D6 W0 c' ]
10、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7 |+ D) W0 `$ X. V' b; z
11、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 l0 {5 J1 r" v& x  c& ~" F
12、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他金属搭接起来作为导线使用。

6 M' p! U. o& b6 T7 V! R2 R
13、工作结束,应切断电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 {7 f/ N% _5 H! D
(二)、气焊工安全操作技术基本要求

7 Y( [7 r4 H( D7 W( v1 ?
1、气焊工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明火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 I$ C9 ~0 n8 Y) e  x
2、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 g- Y+ F- t2 [& u& ?
3、氧气瓶、乙炔瓶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如果超出有效期,不得使用。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10米以上,氧气瓶避免直接受热。

% H2 T% d8 F, A' A
4、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

! A( j# o+ e1 D& m+ u$ p& j
5、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剧烈震动,并防止曝晒。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氧气瓶、乙炔瓶必须按规定单独摆放,使用时确保两者间的安全距离。
- I. V  E- U! T& t. v# _
6、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枪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
/ B% N2 R' D( f0 A) F
7、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
  x: m$ g- v- f/ h: ?3 |. R
8、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焊接带电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 F8 S7 y% G  n& g! r3 H
9、在贮存过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时,应先把容器或管道清理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6 Q, m- M2 ?6 i. J* J& i
10、铅焊时,场地应通风良好,皮肤外露部位应涂护肤汕脂,工作完毕应洗漱。
9 J+ V( ^3 _/ }. b/ T+ l( W% _
11、工作完毕,应将氧气瓶、乙炔瓶的气阀关好。氧气瓶应拧上安全罩。检查操作场地,确认无着火危险,方准离开。
: _, g5 ]$ h6 ]) X3 |  o+ L( b1 C
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 G/ x+ L. m5 G0 `+ u) |' j
1、目的
使岗位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安全操作。

& {$ R" l' I9 N4 [
2、适用范围
电工
2 n3 O" k' b: W7 o- f2 t
3、引用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

1 ~& d5 Q% g" p+ E' h
4、技术要求
4.1、上岗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 q/ @5 a5 N+ s9 h3 u7 [
4.1.1、上班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绝缘鞋、安全帽,长发电工应戴工作帽。
/ f) a% g4 V- ^! ]& B  l7 ^/ ?$ l8 l
4.1.2、在安装或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清扫工作场地和工作台面,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电气设备内造成故障。

$ A$ O# P: N8 l+ i( G* L5 X0 o2 j
4.1.3、班前班中不准饮酒,身体不适、心情不佳者不得上岗操作,工作时应集中精力,不得玩耍、打闹,不准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听从领导和指挥。
$ @) c- b* J. i5 d
4.1.4、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是否完好。
7 P; c, a$ o7 |: d5 \% e! {
4.2、安全文明操作
4.2.1、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设备上工作,必须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 T- A' `3 J( m5 S1 _$ x7 [" {
4.2.2、电工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电气作业人员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排除故障或检修设备必须按《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执行。

; n8 p3 d, X4 o9 @9 Y
4.2.3、严禁在工作场地,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场所吸烟及明火作业,防止火灾发生。

( y& e7 K" G! s8 S5 w3 z
4.2.4、高压操作须要穿戴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品,高于400伏的线路禁止带电作业,如非带电作业不可时,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按《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执行。

+ G- z1 p1 h1 U0 [; P
4.2.5、检查电气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并用验电器测试是否带电,在确定不带电后,才能进行检查修理,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相应的验电器,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定验电器良好,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 w8 g# d/ G/ X3 h
4.2.6、任何电器设备或线路在未经验电、确认无电之前一律视为有电,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刀闸和采取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以防突然来电。

+ ]* M: v: {$ Y1 V  \- n  H9 o
4.2.7、检修线路或电气设备时应断电,并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牌,有机旁控制箱的电气设备,必须做到“两停两挂”,并设专人监护。

0 g4 @+ M( Z4 p1 _/ X
4.2.8、检修设备停电时,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隔离开关,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电压互压器必须从高、低压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设备返送电,在电器开关刀闸拉合操作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5 \# d5 U, ~$ T2 w
4.2.9、电气设备拆除送修后,对可能来电的线头应用绝缘胶布包好,线头必须有短路接地保护装置,凡拆除的线路,带电的线头须包好,整齐可靠,安装照明灯开关必须控制火线,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须符合规定标准,选用开关应大于所控设备的容量。

8 ^: W, ~! k* S
4.2.10、凡金属壳的电气设备都必须设有牢固的保护接地线,接地线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 I5 \6 a  C' A3 V9 @: D
4.2.11、在检修电气设备内部故障时,应选用36V的安全电压灯泡作为照明。
3 o/ h, t' h% m6 |
4.2.12、拆卸和装配电气设备时,操作要平稳,用力应均匀,不要强拉硬敲,防止损坏电气设备,任何检修工作完成后,必须彻底清理工作现场。
: D! m* S1 a& ]3 k  n! y* U* ?
4.2.13电动机通电试验前,应先检查绝缘是否良好,机壳是否接地。试运转时,应注意观察转向,听声音,测温度。工作人员要避开联轴节旋转方向,非操作人员不许靠近电动机和试验设备,防止触电。

# E8 L+ x: v7 r7 b: F5 j
4.2.14、在处理运转着的电机电刷及装置时,应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使用良好的绝缘工具,严禁用双手同时接触两个不同极性的带电体及回路和接地部分。
' {/ S1 P4 E  t: n( ?# o4 f- u# O
4.2.15、巡视检查时应注意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高压柜前0.6m,10kV以下0.7m,35kV及以下1m,110kV及以下1.5m。
# F, v- J1 Y" C" m
4.2.16、使用起重设备吊起运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时,要仔细检查被吊重物是否牢固,并有专人指挥,不准歪拉斜吊,吊物下或旁边严禁站人。

0 Y1 g) M7 N+ x8 V
4.2.17、登高2米以上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使用登高工具(梯子、铁鞋、安全带、绳子等),在使用前须详细检查,不符合安全规定者不得使用。使用梯子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60度为宜。禁止两人同时登梯,登高作业如遇雨雪、大风等不良天气必须停止作业。
6 \! N8 v5 b- r( F) f6 H7 R
4.3、下班前的结束工作
4.3.1、下班前清理好现场,擦净仪器和工具上的油污和灰尘,并放入规定位置或归还工具室。
" o6 p$ o. E2 a+ ]
4.3.2、下班前对没有完成的电器维修工作,要妥善采取中断工作的安全措施,防止元器件丢失,防止电气设备故障扩大或起火造成事故。

6 S6 ^$ i  M, U$ [4 ?# z4 v
4.3.3、修理后的电器应放在干燥、干净的工作场地,并摆放整齐。

5 T4 M2 s- A( }8 z. j" j
4.3.4、做好检修电气设备后的故障记录,积累修理经验。
! R# F$ T: `$ t2 o% T) m0 _
5、相关文件
5.1、《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
5 I) x0 h- z& f4 ~* T# s3 M1 M
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K% j, b2 m4 u9 q+ ]; i# ~
1、持有B类以上机动车驾驶证者方准驾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严禁越权或无证驾驶。
3 a7 K0 O" {- b2 \4 d4 I7 q7 x# p6 h
2、驾驶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熟练掌握运输车操作技术;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规定操作;认真填写《设备交接班记录》

7 k8 @: p) V! R! Q; i" l, d: w& w
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不经批准不得捎带他人,驾驶室不得超员。

) Y- Y) e' f+ u: i0 B
4、服从车队调度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和检查,不得拒绝任务甚至无理取闹。

8 a% p3 ?5 ]( y
5、严禁盗卖工具、油料、配件及载运混凝土或以公车谋私。

9 G0 A5 r3 m  \0 U, I
6、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超重及酒后或疲劳驾驶,并随时注意各路段限高标识;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尽快通知车队值班领导和调度。

2 ^  x6 m. W* a" d
7、驾驶员应爱护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工作前应严格按润滑规定加注润滑油;经常检查底盘、混凝土罐(包括:减速机、液压系统、液压泵、液压马达及水泵等)及发动机,发现异常立即检修,严禁车辆带故障行驶。

( B" P7 n" e. T3 L. Y' J* ~; H
定期检查或更换机动车“三滤”及液压管路过滤器,经常检查发动机机油、液压油以及齿轮油油量是否充足以及有无渗漏等,按要求及时更换机油、液压油及齿轮油;另外,注意水箱内切勿灌入60℃以上的热水。

, W# V" A: u+ \1 ?
8、在驾驶内操纵操作手柄时,请勿踩踏加速踏板;搅拌车行驶时,操作手柄应置于“搅动”档内,驾驶室内的防逆手柄应加以锁定,并检查卸料槽锁扣是否扣牢;扳动操作手柄切勿用力过猛。
" U0 e8 n2 o/ J6 W8 O
9、驾驶员不得擅自处理所运混凝土,需要时应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7 q, t) {; q1 v& I4 o
10、司机应及时与生产调度联系,汇报现场以及运输途中的一些与生产有关的情况;严禁用对讲机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更不得使用不文明语言;及时回签送货单并每班上交生产统计,不得漏签或遗失。

6 S. C3 j% C" S+ J* [7 |
11、工作结束后,清扫擦拭搅拌运输车,要保持搅拌车车身及混凝土罐内外整洁;另外,冬季使用后要排干水箱、水管及水泵中的水;如遇水泵冻结,可灌入温水,待马达转轴用手转动后,方可使用。
+ l' l* {- F, x' _. Z) m$ G
12、司机要积极配合设备处组织的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车辆保养、检修,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3 E8 f; c+ f- H9 [- }
: R3 w  n; j( M8 M

点评

游客
海!外直播 t.cn/RxmJTRS 禁闻视频 t.cn/Rxlbuea 苏共1928年提出"资本主义危机"论断,24大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继续加深";25大26大认为"进一步加剧";27大再次确认资本主义陷入总危机.三年后苏共自己危机爆   发表于 4-17 10:47
发表于 4-11 16: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23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