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 ?8 `1 U+ U' G
6.2 质量目标和实现计划
; W& B) i& D& v' ^) H# E
4 ?; G2 r1 W0 k0 N* S0 {一、标准条款
, n, I6 ?. f# c& p. x0 p7 r6.2.1组织应针对相关职能、层次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
( f# H6 x; I% ^: m8 p程建立质量目标。2 V' C P" } X' I5 o* G/ g. G
质量目标应:9 |+ t/ B$ A4 I0 Q& |, ?% I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0 L# V6 S% y1 R0 vb)可测量;
9 m( h0 N* f" G9 X0 cc)考虑适用的要求;
t9 h# ~' T: R% Z5 E) Sd)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4 f1 S8 `. e6 M% i' d4 l* m) _e)予以监视;; q4 f# F2 h5 G5 g/ I6 R- _! T
f)予以沟通;
0 @# f! b+ f: f& t% W+ }; W/ bg)适时更新。! O' `; e7 m9 P/ [& U8 g* p
组织应保持有关质量目标的成文信息。8 P. S7 O! p3 Z- l& n" x7 S( w
" ~5 q* V# k# V* E
6.2.2 策划如何实现其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w3 X9 G( Y$ V2 `
a)要做什么;
) [ e# E% h5 r+ Y& L- ?3 F8 ab)需要什么资源;
+ `: K7 C6 f( \3 v2 y5 c9 Yc)由谁负责;
! }, E* z, ?# q& ]2 h T: b" Bd)何时完成;% P# v* @4 P7 K2 w+ Z* X" ?, f
e)如何评价结果。
! I& O. [- K; V* r+ Q; W& M二、标准变化/ A, ^# m& T5 y. |0 T
本条款对应ISO9001:2008版的 5.4.1 质量目标。
9 h# H Y8 P0 Z- l主要变化点:质量目标的要求内容更明确,对目标的实现要求更加具体
. M, n, ?% ^& C1、明确了成文信息的要求(要形成文件的)
% _1 n8 z+ p# R6 u7 M2、明确了与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相关3 U5 h! \: c, Q) X5 X; l) x" b
3、明确了予以监视、沟通和适时更新的要求。
( B: d3 l, Z7 S* s8 `6 r* K4、提出了类似于EHS体系管理方案的要求:SMART+4W1H。 |7 W4 z, v5 E/ g! ^
2 \! A7 q1 t' ]3 f
& n( R1 ?1 Q: ^+ j三、标准的解读, F. k+ e# Q% t2 E& \2 H
$ I, j0 l5 h$ `! t) h( O, X! O1、概述
s( z. O1 w/ V2 C+ i+ l-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中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
- 质量目标是指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 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是组织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上所追求并加以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 j5 e! r: }; W3 }6 V' `+ b+ J# Y6 \( h
7 m4 j. p$ q8 k# h3 P& d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目标展开:
- x' m! E+ n8 p; b8 m" ]–职能(某项质量目标内容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
) G' R! D2 l0 V) ]1 ?; {–层次(与实现某项质量目标有关的不同级别,如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
( k3 b, j6 O5 r( C3 c& N5 V–过程(尽可能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上加以开展,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能具体落实,并增加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B! z; Q5 \. q( l8 T% v7 S4 C
质量目标都应与组织的绩效相衔接,每个不同层次都应有对应的过程,并明确其关键过程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或绩效参数;
# {1 k( h0 ]; h, W; b7 C- p
$ F# @: Z, Z$ ~0 g+ z0 P3、质量目标应按照PDCA循环实施管理确定质量目标并予以实施;' K7 E6 R3 O7 k
予以沟通,包括方式、时机、沟通对象等。
0 w6 T& N, z( w& k! D实施必要的监测,质量目标的监测通常包括:1 ~0 @8 g# r5 y# _( g6 q+ k0 y3 I
–明确监测方法、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实施部门、判定准则、有效性评价
- a6 l4 c) c e: M9 m7 m Y–质量目标的监测应与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管理相结合。4 m7 ~# n! o! [' a* r3 a9 c* E
适时评审和改进。应根据过程的实施情况和质量目标的监测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当结果不满足要求时,提出改进措施。( ~9 u1 f9 t! }7 O. x
1 f1 {* u& {5 a& P% l) C- O
可在EHS体系文件《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中增加QMS体系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内容。8 W& h( G) @& F
% D8 u2 K0 b0 q3 B. J; }0 g3 C四、本条款审核关注点建议:$ j2 z8 ^4 T) ?% y* h$ \
现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列几点审核关注点,仅供参考:9 A4 O% O: b7 e4 x# q% c% A2 G
1、质量目标是否在质量方针的框架下展开,是否具有激励性?,是否以顾客满意为着眼点?参阅分享|对质量目标的一点理解
# g1 c# }' f* A' k2、质量目标是否包含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否通过质量特性的指标表示?9 |. y: o+ x2 s$ D
3、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定量测量,定性评价)?& d! |" G v) ]6 H9 C
4、质量目标是否分解到各部门?各层次予以细化?部门职责是否有预期目标?
4 ~4 k$ F; q/ M$ @2 j _5、质量目标通过什么措施实现,是否定期测量?实施效果如何?! i+ a) z' a; q
6、质量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覆盖了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
8 B8 Z& i8 {/ s6 u, }" s( ?; f; W7、质量目标是否考虑了组织现况和行业水平?是否依据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适时评估更新?
% b3 r9 G1 \' J$ K G- D7 q* D
3 v/ C& o& O. B* q; s- `- B可查证据:
) D1 y5 H7 m: J1)质量手册、质量目标策划文件和签批发布的质量目标
3 C, M' r; W. B6 v2)分解到部门的目标
! g! d w" c6 `% R1 c! J3)质量目标的监测记录,不达标的分析与处置记录
3 X. L3 \! G6 k \- I1 S6 @0 d4)管理评审报告、目标评估更新的记录9 y, T4 m# } b# Z3 k# D
6 V4 r& W+ M1 ?6 M( z+ n! u. Q
/ v! |' D2 `9 W& _6 T$ S K 后记: ISO9001的标准源自于世界各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标准条款又高度提炼,小编知识水平和工作阅历的局限,决定了对标准的理解或有偏颇,现抛砖引玉发出对条款的解读和审核建议,既希望能够为体系入门的朋友提供帮助,也希望得到体系大咖们指点与斧正,以期持续提升。
. X4 ]! l& q& R+ d b- c b& A, K6 M& W0 Q; V( Z/ _5 \
0 S! Q9 G5 P+ V/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k5OTM1Ng==&mid=2651233222&idx=1&sn=0beab80c150ab3f0aac8629b11db25c0&chksm=84c67795b3b1fe83e81d56c13aac41c54a29dacf38bfc014665adaaa29d816b2d57af6b40a66#rd6 n# h: O8 d* o2 h2 y
- e' R7 F3 d9 S# n. }0 {& W
7 k: B3 o j1 ^* v$ l- s* j. h* f+ q' W! r* K( L
# K K4 @, w' H2 n$ ^2 x# ?) V
# _" r" M/ y) _8 h9 ]% |/ n9 @) f0 T7 M3 N! w- Y
( ?* L* \* l' m
3 D( y; A, c- k7 U( A# ^5 f/ J: R* Q. p) a: W( i V2 ^- @0 x
4 E4 @0 s5 O3 i0 R: e,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