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观点 | 马云:秉承工匠精神 企业过得舒适2016-04-131 l& H# j- r, L# r+ L
2 D( D2 Z( Z1 x: [8 b$ i8 J. k3 y8 c% ?, S. n! y1 k- K. @$ g
" j; S9 O4 }$ _1 Y/ m" J$ G, L" A
商场如战场,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是成功的,企业也一样。做企业的第一要素,就像战士在战场上,首先是活下来。 + u. D& D$ b. k( {6 i6 Y
# `3 j A. L; p5 l6 ]
1[size=1em]
; H% Y+ K8 @% b经济不好的时候也有好企业/ J- G% s# E2 \( A% B4 i. P
我们做企业,要脚踏实地。虽然未来3到5年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但是未来5到15年左右,中国经济还是很有机会的。在经济好的时候赚钱的企业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企业家。当经济不好时,才能看出哪些是优秀企业。
) O5 I( |# S( ]; J. ?好企业基本上都有过“悲惨”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的原因,或者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觉得,危机关头,能熬过去的企业才有“抗体”。 ) q4 U/ U; R4 o+ Y; X1 N
最近听很多经济学家讲,短期之内中国经济有下滑压力。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下滑压力是长期的。我们要学习适应经济增速放缓,未来20年,我们若能保持2%至4%的增速,也已经很了不起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依旧能达到200%或300%的增长,有的企业再好的经济形势,也做不好。其实经济形势好坏,与你自己做得好坏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不要把企业做得不好归因于经济形势不好。 2[size=1em]0 u$ v1 j* a* O8 t
理解这个时代读懂这个国家1 y; u) W2 X5 a" G# V
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请问中国有多少企业活过了30年?而要想成为一个持久的经济体,大概需要50年,很多企业只有跨过50年的历程,才能称之为一个坚强的企业。任何一次打击,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机遇。
! d- L+ X. D" t; h/ t2 M作为一个优秀企业,我们要理解这个时代,要读懂这个国家。我们企业家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企业才会走得长久。 ) b# b" V9 S* b5 z2 P
这是一个真正的商业变革时代。每个人对机会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有人把好好的机会做成了灾难,而很多人又把灾难做成机会。其实机会在没有形成机会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机会。比如雾霾,光抱怨有什么用呢?这时候就是企业的巨大机会,如果你改变了雾霾的现状,改变了中国的环境,你有可能是未来30年最了不起的企业。 3[size=1em]
3 \1 I; e1 U$ j7 f5 R企业家的职责是创新
, f0 F1 V2 [5 V& p$ p企业家的职责是创新,创新的主角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企业家是稀缺资源,我们可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但是不可能培养企业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是野生动物,是原生态。也就是说要跟别人不一样,对创新的理解也不一样。 , C) ~0 h2 R) @' U4 P# E1 ?
创新不是讲故事,创新是逼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顺利的情况下做好创新。创新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也是有巨大风险的。传统银行机构在风险处理上比互联网创新要做得好。其实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传统金融面对风险是把防弹衣做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好,而我们的创新是让杀手根本不可能靠近你。我们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你是想把防弹衣做得更强还是让杀手没有可能出现在这个场地上? : \: J& O% N b# [6 P' g
思考的深度广度不同,创新的方向角度也不同。这也是创新需要反思的地方。 4[size=1em]( k2 B& y. y6 z
浙商要创造和引领需求
( \8 Y O; L; l$ E中国经济不管怎么调整,不管浙商企业会面临多大的挑战,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浙商群体过不了,中国没有一个商业群体过得了。如果我们跨不过,谁能跨得过?中国能有几个商业群体每年会有一天聚在一起,学习讨论半天时间?有多少商会能这么组织起来,这么研究和学习,反思自己、学习别人?我们做不好,谁能做得好?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 8 v1 V( M# W7 D" i, l, `1 o5 [0 o
都说我们浙商的鼻子很灵,哪儿有商机,哪儿就有浙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有可口可乐的地方,就一定有浙商,没有浙商的地方,好像没有可口可乐。所以浙商今后不仅要擅长发现需求,我们还要创造需求,不仅要善于追赶需求,还要引领需求,我们不仅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更要发掘内在的需求。 0 l2 w9 i! I! B" r2 [4 L1 v* G
对于浙商而言,未来最大的机会,是整个国家都在注重质量,产品品质的提升,消费品质的提升,这一过程中商机无限。 5[size=1em]( c$ e; G% |0 o# x( P( H5 R. A
秉承工匠精神
( M4 @6 @; }" J8 a! l3 J规模、速度并不决定企业有多成功,决定成功的,不是多大多快,而是多好、多有舒适感。
; @7 d: s' M. m2 t" s$ U, d中国经济也一样,GDP增速是多少不是最重要的,中国经济什么样的发展最“舒适”,才最重要。企业也一样,不要只看到别人有30%的增长,别人也有-30%增长的一天。只有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好,秉承工匠精神,这样即使经济速度放缓,你也不会感到不舒适。
" f; J* ?' P; `- o+ s* T. U. Y% g其实水平好坏,在于慢速度,而不在于快速度。在快的过程中,一定会出错。要懂得放慢脚步,要懂得建立机制,要懂得用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方式,最好的技术来提升创造最好的产品。 (本文节选于2015年12月30日马云在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上的发言)
6 D, L% Y7 x* h1 G* S, R( \- End - 3 W7 I: @6 @+ g' J# Z) `- W
# y. n/ g% j3 I G% R/ W3 M: S7 R/ g* b
3 n6 J* f' e: Q+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