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306|回复: 4

    职场 | 这10类员工请立马辞职!(值得深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31 10: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职场 | 这10类员工请立马辞职!(值得深思)7 q. l+ w- u# v- c1 U
    2016-03-30
    * y) j3 [1 _; l+ K! `+ D

    8 U1 T) U0 `" W- n2 ]5 r& k( l5 L& B# \
    ; g" b0 Z$ Z0 q* F7 M, h" |& h
    认证君近日查阅管理方面的资料,无意中看到“这10类员工请立马辞职”一文,说实话,人无完人,很难想象哪位高人可以这10点都做到。但文中每一条的描述,又值得我们质量人思考,当我们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解决。发布此文,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仅以此启发大家的思考。
    6 _; ]  r7 ^! w" S
    & _; ]5 g' L) M8 [) V! c
    ; M  O# Q! B; i# C9 @! g% q! d3 R
    组织变革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日本管理大师畠山芳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个很意外的反应。那些还没有当上干部的普通职员在读这本书时,纷纷大呼痛快,连说“快看干部们的狼狈相”。这本书多多少少让他们有一种发泄的快感。那么对于下属呢?什么样的下属该辞职呢?

    0 C/ l8 n9 z+ n$ O
    1[size=1em]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
    . Z# C' ~5 t4 d
    本来公司的骨干员工很容易在很多方面对顶头上司或者经营者持批评的态度,有的人喜欢在晚上下班后,将上级的笑话当作开胃菜边喝酒边闲聊,还毫不留情地批评公司经营有误的地方。这些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健康的,甚至很多时候还可以证明这些员工是对公司怀有归属感的。
    , p; _; A) ~6 y/ T) \4 V) f7 G
    批评干部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员工的反应由“这干部真不行”升级为“干部不行,我当然更不行了”,并将前者的无能作为自己没有干劲的借口,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 Y9 F" h: w- _- [5 M* @
    中层干部中有时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公司中的大部分干部将自己的停滞不前归咎于“经营者的无能”,那么这样的公司将很快陷入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的状况。新的经营者将乘虚而入,老的经营者会败下阵来,骨干干部也会被淘汰出局。由此可见,将错误归咎于别人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食其果”。你现在可以自查一下,你是不是经常抱怨上司、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呢?将经营者或干部当作下酒的“生鱼片”固然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有些员工以此作为借口,将消极工作合理化,这样的员工最好还是先写一封辞职信吧!
    0 L( F$ Z9 o  P- b# ?* l# j7 F+ h8 F
    2[size=1em]总是询问询问“怎么办”的人9 n$ u5 {7 o4 `. V
    在业务第一线工作的人中,有许多非常值得同情的人。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那些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要跑到干部那里问“怎么办”的人。
    * o, D5 v  l: \. k
    如果是新员工当然情有可原,但对于一名进公司时间相当长、经验又丰富,并且现在负责这个课题的老员工来说,遇到问题时应当持有自己的见解,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然而,很多这样的老员工却养成了凡事都要依赖上司拿主意,经常问上司“怎么办”的坏习惯。
    2 _9 _! N2 s% j& E; ]/ {
    大凡这种类型的人,辛苦一辈子也只能落得个当“雇员”的下场。这种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人只能算是半个劳动力。因此,这样的人跟新职员没什么两样。
    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却不说出来,反而去问别人“怎么办”,这样做就更不好了。既然任何工作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就干脆向上司请示,再按照上司交代的内容去做,这样的话,无论结果怎么样,责任都不在于自己,正是这种潜意识促使一些员工隐瞒了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公司内部的“智能犯罪”。

      o/ G7 `" e" h$ V  P, ^9 y8 A
    不管怎么样,作为骨干员工,最不该说的话就是“怎么办”。即使没有自信也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全力去思考,最后必须说出“我想可以这样做”的结论。老问“怎么办”,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铺了一条自我退化的道路,或者无异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 ]/ s+ _- N+ f2 x5 |
    3[size=1em]把“做不到”当口头禅的人& a* k8 ~% R6 [2 M8 g, K
    最让上司头疼的就是那些见到一点困难或一点任务就马上想要逃避或者变相逃避的人。

    - X! m2 E/ C  `$ K
    上司一说:“这事怎么办,你考虑考虑吧!”他的嘴里马上就会蹦出“做不到”、“没办法”之类的回答。

    ) y- C8 I' s, y
    如果上司接着问“为什么做不到?”他就会编造一些莫名其妙的借口和理由。总之,他们就连自己试着去想想办法之类的努力都不肯去做。
    7 c3 M# z* ^+ m$ A9 ~2 S, g! R0 l9 V
    动不动就会说人手不够、没有预算等等。这种人纯粹是轻易认输的人。“现在太忙了,没有时间”是他们惯用的借口。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寻找“做不到的理由”。

    + Y% A4 r, o. J5 S0 ~$ d0 }
    这样的员工,应该把工资退还给公司。说自己“没办法”和戴着“我是个懒虫”的标签没有什么两样。特别是那些对还没有尝试过的问题说“不”的人,肯定是年纪轻轻就大脑钝化了。
    " p- c+ ~: P; @- n
    4[size=1em]不听劝告停滞不前的人
    - T2 x* E5 v) b/ n& X: ~
    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工作干得不错,年纪轻轻但信心满怀。即使有人跟他说:“这件事再考虑一下吧!”他也不会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或者虽然在表面上圆滑地应承,但内心却想:“什么呀,我才最清楚。反正先按我的想法做肯定没问题。”

    ( @) [; H3 y& O- ]) P* o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说处于这一状态的人是最幸福的。缺乏经验,又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的人,出现过于自信的现象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吧。

    , u5 x' K; P5 J7 V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难以事业有成。但是,人们在过于自信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因为过于自信往往会导致失去可塑性。不管是什么理由,如果人一旦到了不能虚心倾听他人劝告的地步,就会变成无法成长、停滞不前的人。

    / V! ]2 d: G. Y9 {1 s1 F$ T$ w) D5 f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缺乏自信的阶段也会有进步。比如说,刚进公司的时候,新员工为了早日适应工作而拼命地努力。即使成为骨干人员,当被安排到自己毫不熟悉的岗位上时,也会非常紧张,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尽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进行自我尝试,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 L* H2 T8 K1 S: Z+ x) F
    越是觉得自己“还不完美”的时候,越是塑造新的自我、飞跃性成长的好时机。也许你现在只有30岁或是35岁,但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做法,别人的话怎么也听不进去,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个停滞不前的人,准确地说已成为“年轻的老头子”了。
    ! d4 L  @$ M5 }9 o+ O
    总之,人如果失去了感知力,就很难有所发展。周围的人虽然认可他的能力,但心里会觉得他这个人很讨厌,认为:“他自己做不就行了嘛!”结果会让他处于孤立的状态。当然也有人认为:年轻时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了三四十岁才成熟的人有那么多,我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呢?但不管怎样,在失去感知力的期间,人的成长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是毫无疑问的。

    ) i! H0 z- H4 d6 x: B8 [0 G! M; L+ ^4 a( k
    人生是没有第二次的,谁也不能改写自己的人生。有了自信后,要马上慎重反省,看自己是否落入了过于自信的陷阱,如果是的话,务必及时调整,这样才能走完无悔的人生。

    ; M6 {; Q4 X; E& q. V0 r. U: O5[size=1em]不善于联络的人2 _5 N+ c& z5 k. }3 ~! f: ]3 H
    还有一种让人头疼的人就是不善于联络或者不及时汇报的人。
    5 \' w1 i2 P- _  k. N1 P8 w+ L' K
    当别人传达给你信息或者你通过某种渠道得知某种信息后,应该立刻作出反应:“这件事情应该马上告诉哪些人?”并马上传达到所有需要传达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种岗位,作为组织的一员的你要有这种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基本素质对一个懒汉来说是难以具备的。

    2 A* U1 j7 b* a+ {9 h
    懒汉们通常是先放下不管,心想以后再联络吧,最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总之,这种人既不认真也不勤快。
    8 v4 `3 ]% I1 \- X) q
    如果在组织中有一个不善于联络的人,那么肯定会有人因此而遇到麻烦。追究一下公司部门之间的纠纷起因,大部分源于“为什么昨天不早点儿告诉我?”之类的争执。

    # W7 `8 t4 d: g. }' L
    不善于联络的人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有的是整天游手好闲、粗心大意的“公子哥”型;有的人则属于对自己的工作过于投入,不去注意身边人的“不明情况”型;还有的人长期在不需要频繁联络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没有养成勤联络、勤报告的习惯;更有甚者,由于不了解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不知道该向谁报告消息。
    # W, F; s/ v% y
    不善于沟通的人,也就是说不考虑怎样让他人工作得轻松的人,随便你到哪儿去都行,总之,我不欢迎你。
    4 L' d" t( s( [  _6 j3 j# {
    6[size=1em]延迟报告坏消息的人3 ]8 a9 \+ i8 E- C  F
    经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报喜不报忧。例如销售量提高了、找到大客户了、实验成功了等等,有这样的好消息就立刻向上汇报;但一旦遇到事故、重大索赔、顾客投诉、发生纠纷等坏消息时,就会迟迟不向上汇报。总之,坏消息的汇报总是有些延迟。

    " G/ O: Z9 O2 w9 Z) o6 W
    等到事态恶化,无法收场的时候,他才会开口:“实际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早一点报告,多多少少还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恶化,但是因为时间的拖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恶劣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这个时候问题解决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 _) d7 v0 q& o. E
    更严重的时候,问题已经殃及其他部门时领导才知道真相。这个时候领导不但会颜面全无,还会常常承受失败的痛苦。

    ! n# Q# d9 W( ]3 g" d# V7 f% [8 p4 W7[size=1em]不懂基本规范的人* J- A" N8 [: [6 Y9 T
    假如领导委派这类人办一件事,当时他会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但是他并没有仔细地聆听并领会事件的主旨。之后,他会想当然地胡乱解读一气,并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开始操作这件事情。这样做事不起任何作用,甚至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
    + U% e' g+ E$ t3 r* g% l* M
    干部对他下了指示后,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如果干部催他快干,他就会为工作没有进展找借口。其实领导心里也明白,因此对他不会抱什么期望。有些人看到干部什么也不说,就以为自己已经侥幸过关,干脆把工作放在一边。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早已经在你的名字上打上“×”。你最终将自食其果。
    ; L# I* k. @: S7 k' M* }* k! f. p
    8[size=1em]不善于表达的人
    4 r$ U3 l1 Q# h0 j  l
    有一种人,他啰啰唆唆地说了很多,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说什么。

    - `/ s: k) ~6 Z# @7 G& ~  q' Q
    总之,他说话全无要领,让人听得非常着急,忍不住要催他:“然后怎么了?”“结论是什么?”

    5 n' _- e- P1 u, X$ X
    开会的时候感觉累是因为总有人偏离正题,无止境地长篇大论;有时还要被迫听一些冗长又不得要领的废话。要是一对一地谈话,假如不明白对方的主旨,还可以想办法进行沟通。但是在会议桌上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出结论,听的人难免会越来越厌倦。
    ( d+ v& `& e3 N
    拐弯抹角不知道要说什么的人,实际上等同于强占他人的时间。这些人完全不顾别人是不是有时间,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实在让人应付不过来。在工作当中与他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要领,简单明了地表达结论和理由,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员工。
    6 v; s; B0 {( u9 m
    但凡遇到这种不知道如何表达思想的情况,一定是谈话者在谈话开始之前就没有作好准备,见了面就只能毫无头绪、喋喋不休地说起来。脑子里面没有清晰的条理,当然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稍稍有这种倾向,那么在向领导汇报时,最好把想说的内容要点记录下来,理清顺序,力求让别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弄懂。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找到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的表达方法。

    4 i, }" [% J! E! N6 G9[size=1em]缺乏行动力的人
    ! o1 K# N5 G1 z7 K5 ?9 c; _
    有这样一种人。他不光是联络不及时、汇报拖沓,更可怕的是他在接受指示后一直处于“思考状态”,迟迟不能进入行动阶段。这样的人也属于不合格员工。
    不管干部怎样给他施加压力、怎样责备他,甚至故意说一些话来刺激他,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有时,干部会想,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因此特意去问他,他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总之,这种人是头脑模糊、干劲不足的人。
    ) O4 Q* ?9 S& D; f0 o2 q& T* c
    还有一种人,能说会道,光听他说话,人们会觉得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但到工作现场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只会动嘴皮子,完全不进行实际工作。
    还有一种人是完美主义者,正因为如此,他的行动能力彻底退化了。他做事时经常思前想后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即使考虑基本成熟,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程度,他还是迟迟不动。

    3 e, X9 J' Y, R  V% t8 O
    这几种人都缺乏行动力,今天如果不反省,明天你就准备写辞职报告吧。

    5 y0 M4 l6 F5 X( I( m. L3 i4 [10[size=1em]反应不迅速的人  \) ?! O1 C7 z3 t$ ]4 B0 d2 P+ z
    在企业间这场“没有*烟的战争”中,企业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速度以及头脑和手脚的灵活度的不同。每天在同样的环境里工作,员工们早已经习惯了公司的“传统工作节奏”,即使公司节奏缓慢,身在其中也浑然不觉。我们可以说,现今决定企业胜败的因素,既不是设备和技术,也不是品牌号召力,而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速度。
    ! u7 H# o& _+ F4 B
    工作效率不高的人、没有能力自我加速,只想着增加人手的人和头脑迟钝的人,这些都属于有问题的职员。
    0 M9 [, N# }) W( Z3 D  I. s
    相反,能够举一反三、反应迅速、头脑灵活、行动快捷、及时预见到成功与否的先机、感觉不对立刻改正、永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有所突破,这些才是这个时代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

    7 K" P' G8 Z  C9 W5 n5 O1 t
    - End -

    4 [1 v) J  h' y+ l! e
    ' H: I3 {% V- E& U

    14

    主题

    1845

    回帖

    9795

    积分

    网校学员

    积分
    9795
    发表于 3-31 1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会道,光听他说话,人们会觉得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但到工作现场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只会动嘴皮子,完全不进行实际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31 16: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只要看你是否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16

    回帖

    2311

    积分

    硕士

    积分
    2311
    发表于 4-5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单位需要的是实干家,光说不练,马上滚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6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人都有长处,重要的是领导如何运用才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